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1节

  何喜文其实已经有点猜到鄚子布要干什么了,毕竟这么大的摊子,不可能行动起来还像现在这样搞什么群策群力。

  战场上,军队中,统帅的权力就是要独一无二的,也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鄚子布宣布的第一件事,是他要改姓,也不叫改姓,叫恢复祖先的姓氏。

  “男儿大丈夫,要在这万里波涛、千里江山上行走,怎能隐姓埋名。

  我父祖为河仙数十万百姓计,必须要顾忌影响,但我鄚子布不用,从今以后,我恢复莫姓,以后就叫莫子布了!”

  一席话说的何喜文羡慕不已,他思考良久,也站起来说道:“三弟如此豪情,我这祖辈隐姓埋名几代人的可怜虫,也当效仿之。

  从今天起,我就不叫何喜文了,而换回祖先姓氏,父亲为我起的真名-李献文!”

  只是,何喜文,哦不,李献文的这番表态却没得到多少称赞,在座不少人都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在此时的人心中,祸乱大明的罪魁祸首可不是满清,而是闯贼李自成和献贼张献忠。

  绝大多人的认知中,还是我大明幅员辽阔,兵马何止百万,没有闯贼和献贼在腹心作乱,满洲人再用一百年都不能进关。

  好死不死的,明香人又是对明朝感情最深的一群人之一。

  他们认为献贼张献忠死后,大西军转战半个南国,可以说十分对得起大明了。

  他们保扶永历皇爷,还出了李晋王这样大忠臣,大英雄,已经用鲜血洗干净了罪孽。

  但闯贼的部下呢,夔东十三家名声并不显,是以还有很多人对他们是有偏见的。

  李献文见众人的神色,心里暗叹一声,他知道自己虽然看起来兵马最多,舰船也最多,但注定是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了。

  不单因为他是闯贼子孙,还因为他不是广东人。

  最终,还是莫子布对着李献文拱了拱手,“恭喜二哥,从今以后咱们两兄弟的大名,就要响彻这大洋之上了。”

  李献文点了点头,借着坡就下了驴。

  他刚坐定,就有莫子布安排的托大声喊道:“三爷和二爷既然要闯出大大的名堂,咱们再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可不行,需得有一个龙头,统一号令才是。”

  没等其他人接话,莫子布就站起来大声称赞:“说得好,我正有此心。

  听闻此外海有一大岛,被越人称为昆仑岛,正合我中华昆仑祖山之意。

  洪门历来也有开山堂之说,莫某在此提议,如今贤者云集,不如就在此开洪门山堂曰昆仑山,用以统领群豪、扶助华人,在南洋之地再建一太平之国。”

  嚯!下面的人纷纷开始议论,这志向可不小,也是莫子布第一次露出他的野心。

  “那该以何人为首呢?”这次不是托,而是专程赶来的洪阿汉大声问道。

  莫子布点了点头,“莫某本想以罗阿爷为首,以罗阿爷的德高望重,完全可以胜任。

  但罗阿爷方才命罗家大哥传话,言身体有恙,且他已经得了广南国的官职,不适宜作为山堂龙头。

  如此一来,我大哥魏日坤作为会安清商首领,当是不二人选!”

  雾草!

  

  正老神在在坐着看莫子布能搞出什么幺蛾子的魏日坤,直接就被吓得跳了起来。

  他魏家就出了一百丁勇,还不是最核心的丁勇,他魏日坤一个潮佬老头,粤语都说不通顺,怎么敢就任龙头。

  而且你看莫子布说的一套一套的,不知道在心里谋划了多久,他现在要是上去摘桃子,怕不是走不出岘港就要挨黑铳。

  慌乱中,魏日坤福至心灵的指着鄚子布说道:“非也,非也!我魏日坤年岁已高,作为兄长坐镇后方,为两位弟弟紧守门户,尚能差强人意,龙头这位置,必定是才德不够的。

  但魏某三弟莫五公子,出身名门,父祖、外祖、舅父都是当世英豪。

  这些时日以来,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提议,该让莫五公子就任龙头。”

  好家伙,魏日坤不但急的莫五公子都喊出来了,还直接跳过老二李献文,直接推举起了莫子布。

  而李献文此时悚然一惊,突然发现莫子布当初要搞三人结拜,还非要把魏日坤拉进来作为大哥,很可能是早有预谋的。

  除了要把魏家绑到这艘船上来以外,还是要用魏日坤的这个大哥,来冲抵他李献文这二哥地位带来的影响力。

  比如现在,要是莫子布推举自己,搞不好自己就一口答应了,或者说他没法跳过自己毛遂自荐。

  而有了魏日坤这个大哥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跳过他这个二哥了,毕竟大哥都让贤了,你这老二,还想跳出来反对?

  而且以后有争议的时候,还可以用魏日坤这个大哥,来名正言顺的压着他。

  想到这些,李献文也终是熄灭了内心再与莫子布争一争的心思,他这义弟八百个心眼子还有坐地虎的优势,他根本无法比。

  而在李献文思考的时候,场上已经山呼海啸的喊着要莫子布就任龙头了。

  潮州佬信任他,明香人更是心向着他,这支军队中的后勤、军律等骨干是河仙来的,马纽尔.波恩等西番人当然也只认莫子布。

  至于倭人嘛,他们实力弱了点,没什么话语权。

  巨大声浪中,李献文向他手下人都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努力堆出来的笑容兴高采烈的说道:“三弟,这昆仑山堂的龙头,非你莫属啊!”

  莫子布心里松了一大口气,脸上却是一片对即将到来重担的惶恐。

  “你们.,唉,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啊!”

第32章 义结金兰亲兄弟

  莫子布最终也没当龙头,因为他当众起誓,如果此次出兵能大获成功,再来当龙头,现在嘛,自然就先权摄龙头之事。

  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昨天的一幕多少还是有点少了些大气。

  就算李献文不想再争了,他手下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服气,甚至其他人也有点觉得他是自导自演。

  那么先权摄龙头事,把指挥权拿到手,等到缅甸行动胜利完成,再来就任龙头,就可以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了。

  而拿到龙头位置的第一步,莫子布就开始了搭建框架。

  以李献文舰队为左营,取金山为号,称金山营,李献文为营指挥。

  以河仙舰队和马纽尔.波恩的西番舰队加上会安倭人为右营,取祁连山为号,称祁连营,鄚龙为营指挥。

  以会安明香人和魏家丁勇为前营,取鄢支山为号,称鄢支营,魏海坤长子魏长乐为营指挥,陈光耀为营副。

  最后则是河仙来的陈家红袄银刀兵成了莫子布的中军亲卫营,莫子布还把十五个法兰西和不列颠炮手编了进来,提高亲卫营的作战能力。

  后勤系统则由河仙来的武世营为行走。

  这样一来,大军四营,每营人数都在三百人上下,何喜文的稍多点但也分了一部分人手出来到其他营。

  战舰也差不多每营三艘左右,方便他们这些战场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的人指挥,也利于各个营头之间的配合。

  现在框架搭建完毕,但是会安的示警也开始传来。

  在会安城搜查了一番毫无结果的广南人好像知道会安清商将有大动作,现在正在摸到了一点线索,莫子布必须马上出发。

  但在出发之前,还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情,要彻底收揽李献文部的人心,还需要下一剂狠药,莫子布准备亲自出手。

  第二件事情,舰队是新组建,直接就这么拉到安达曼海去,危险性还是很大的,所以最好现在能打一场小仗。

  一来可以在实战中练习配合,二来可以极大提振士气,最重要的第三点,那就是可以极大增强莫子布的威望。

  但这个目标很不好找,因为一要尽快能打,二要对手不强不至于翻船,三还要总多少有点斩获,比如说以舰队目前的实力去打一个渔村,那就很不合适。

  第三件事情,目前已经是秋末初冬,等舰队做完这些航行到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时候,距离过年也就个把月了,肯定需要中途修整。

  以舰队的磨合程度,也不可能一直走到缅甸外海-安达曼海去,所以还要找个中途的落脚点并建立补给站。

  所以在推举大会结束后,莫子布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李献文以及他的部下黄忠仝、袁开道、李广才等人,与他们一起大吃大喝了一顿拉近感情。

  宴会中,众人都喝得有些醉醺醺的了,莫子布拉着李献文的手,大为感慨的说道:

  “我与二哥义结金兰,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但总觉得有点遗憾,咱们应该进一步做亲兄弟才是。”

  李献文及麾下将领都知道莫子布找他们是为何事,听到莫子布这么说,都直接围了过来,想听听莫子布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献文也大为愕然,“这亲兄弟须得父精母血,一母同胞,现如何还能做得?”

  “我有一同母胞姊,年方双十有一,贤良淑德河仙闻名,昔日定过一门亲,只可惜我那姐夫没这福分,十五岁那年落水而去,至此姊姊婚事就给耽搁了。

  我与二哥一见如故,更有共同的志向,我知二哥信任于我,但诸位兄弟尚有忧心。

  忧我莫子布夺了李家的产业,忧我莫子布功成业就以后,不能公平对待他们这些‘外人’

  所以今日莫某也不要面皮了,亲自上门来保媒,只要我与二哥成了亲兄弟,诸位兄弟自能明白我一片心意。

  明白我是真想带着我们这些失国失家之人在这万里,再建一个家园!”

  在此时来说,弟弟给姐姐保媒,实际上是一件挺丢人的事情,有点自家姐妹嫁不出去的感觉。

  不过嘛,莫子布此刻已经不在乎丢这么一点点人了。

  而且他胞姐莫灚,确实有点不好嫁人了,这种望门寡在古代,一般就只有狠狠下嫁为结果。

  但莫灚的出身和母亲陈氏的溺爱决定了狠狠下嫁不现实,因此一直拖到了现在,二十一岁,已经是非常非常大的大龄剩女了。

  莫子布这话一出,黄忠仝、袁开道等人的眼睛都亮了。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若是李献文成了莫子布的姐夫,河仙莫家的姑爷,那么现在两帮人面和心里有隔阂的问题,立刻就可以得到解决。

  李献文也喜不自胜,他到南洋来,最缺的就是一个安稳的落脚点和可以相信的人,河仙莫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他早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又怕问的太唐突,也不知道莫家有没有合适的待字闺中之女。

  

  现在莫子布主动说出来,简直再好不过了!

  “三弟,我李献文自四川到南洋,惶惶如丧家之犬,诸路人马皆不待见,唯有三弟青眼相加,感激不胜,只是不知令尊莫公爷意下如何?”

  莫子布觉得莫天赐会答应的,因为李献文也算是出自名门,相貌更是没的说,比莫子布还帅气几分,为人有才重情义,还有几千人的家底。

  若是寻常时候,莫灚这样的大龄望门寡是配不上李献文的。

  “二哥放心,包在我身上。”莫子布大打包票,立刻对下首的陈光耀说道:

  “去请武世营武舍人来,他擅丹青,可绘二哥等身像送去河仙,如此人才,家父一见,定然无不应允。”

  李献文大喜,“梁文英,速速去取我珍藏的那盘东珠来,再拣选擅言语者十人为使,赍我书信与珍宝一同前往河仙。”

  随后,李献文又对着身后十余将官大声喝道:“自今日起,龙头之令,就是我的命令。

  龙头与我意见相左时,必须以龙头之令为准,谁敢不听,小心军法无情!”

  黄忠仝等人皆喜气洋洋高拱双手,“谨遵将军之令,我等以后,只需龙头一声令下,上刀山下油锅也绝不眨一下眼睛!”

首节 上一节 21/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