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2节
莫子布也是大喜,站起来手捧酒碗,“好!大家自今日起就是一家人了,上下齐心,风雨同舟!”
“上下齐心,风雨同舟!”众人跟着端起酒碗高呼。
恰在此时,洪阿汉遣侄子送来了好消息。
“龙头,昨日有闽省仙游乡党陈氏兄弟送来十万火急书信,他们被郑主大军困在义安走脱不得,听闻会安有咱华人大豪在,遂派死士前来哀告,请发兵一救!”
第33章 历史的冷幽默
此时义安不是后世越南的义安省,而是指义安省的省会荣市。
这里原本也是著名的海贸城市,但南宋灭亡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大受打击,荣市就衰落了下去。
现在虽然也是比较大的港口城市,但是规模已经被会安抛下很远很远了。
此时安南处于后黎朝时期,北面是由郑检在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建立的幕府政权。
幕府也叫霸府,是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存在过的一种僭主政治体制。
中国历史上的曹操的魏王府,诸葛亮的丞相府,李世民的天策府,就是典型的霸府政治。
在国外,则以日本的征夷大将军幕府和安南郑氏的北郑幕府为最典型。
郑主传到第八代全王郑杠的时候,已经露出了亡国之相,当时北郑统治地区吏治极度腐败,贪官污吏横行无忌,又年年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于是声势浩大的北河起义爆发,起义军以黄公质、阮有求为首,打的郑主幕府军毫无还手之力。
但郑杠有个‘好弟弟’,他见郑杠把国家治理的都快灭亡了,立刻发动政变将郑杠赶下了台,随后在一众贤臣的支持下开始力挽狂澜。
此人便是现今在为的第九代郑主,明王郑楹。
不过郑楹虽然有中兴的才干,但郑杠实在太给力了,把国家折腾的满目疮痍。
以至于郑楹夙兴夜寐治理了二十三年,但北郑地盘上仍然有大面积的农民起义军没被摁下去。
虽然郑军逐步击灭了阮有求、阮选等人,但是起义军领袖,后世被越南政府称为民族英雄的黄公质,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除了黄公质以外,起义军第二号领袖阮有求虽然战死十几年了,但他的儿子并没有被抓住。
前年黄公质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派精兵保护阮有求的儿子阮陀求,回到阮有求的大本营义安接着闹事。
而此时,郑楹也老了,没有当年二十多岁可以御驾亲征的勇气和体力了。
阮陀求等万余人在义安大闹天宫一般四处乱杀,还招揽了大量的华人海盗为倚仗,北郑连续派出数万精兵,一直打了三年,才勉强将阮陀求等围住。
先前洪阿汉送来万急求救信的,就是被阮陀求等招募的华人海盗陈旭等人。
莫子布接到消息后,立刻召集所有人前来开会。
荣市大约在岘港以北四百公里左右,郑主大军围困荣市已经快九个月了,上下早已疲惫不堪。
而由于阮陀求等人没有水师,郑主的水师并未大规模出动,只是作为陆军的补给船队出现过。
但即便是这样,郑主的军队,也不是莫子布这千把人可以碰瓷的。
会安刘家的刘知三就指着地图上的荣市说道:“这一百多年,郑主的军力一直是要强于阮氏的。
据说这次围困荣市,明王郑楹出动了优兵一万,一兵五千,乡团及民夫四万余。
虽然围城九月,上下疲惫,但仍不是我等可以对付的。”
郑主的军队编制是个大杂烩,高层用的是明制,设东西南北中五府军都督府管理军队。
中基层则是宋制的,优兵就是禁军,一兵则是厢军。
郑主控制的越北地区历来是富庶之地,现今人口大约有六百万上下,最初五军都督府每府军两万人,一共十万正规军。
但明显这是不可长久的,于是到了现在,只剩下了东府军和南府军,其中又以东府军最为强大,约有四万人,现在优兵基本就是指东府军了。
刘知三的意思就是说,郑楹出动了优兵一万,相当于动用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精锐,不算其他人,就是这一万人,他们这一千多人就不够填的。
不过鄚龙显然有不同意见,他观察了一下之后说道:“可以打,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我听说荣市是北河大城,周长在二十五到三十里长,还有蓝江自南边穿过。
郑军不过一万优兵,五千一兵,除非他们有一人做十人用的能力,不然也绝对做不到围死。
极大可能是郑楹出动了数千骑兵,他们根本不怕阮陀求等人出城,只需用乡团和民夫困住荣市城,哪里被突破,就用骑兵追击哪一方。”
“很有可能,这样对阮陀求等人来说,冒险出城绝对没有在城内死守来的安全。”黄忠仝也同意了鄚龙的观点。
“我明白了,郑军既然没法围死荣市城,水师又少,那么靠近蓝江的城南一边就是最大的破绽。
郑军定然是在蓝江以南布置了骑兵守株待兔,防止阮陀求等人突围。
但是咱们是驾大船而去,直接在蓝江上接了人就走,他们自然望船奈何。
而且我们只要接走陈家兄弟等几十人就行,阮陀求又不是我等同胞,管他作甚!”
众人听完纷纷点头称是,只不过莫子布做梦也想不到,阮陀求的后代,其实真的跟莫子布是同胞。
历史上五年后黄公质病逝,其子黄公缵年幼抵抗不住郑主的攻击,由阮陀求的弟弟阮励求等保护逃到云南,最后被清政府安置到了新疆迪化。
至今乌鲁木齐黄姓、阮姓中,还有他们的后代存在。
据说在左文襄公收复新疆之前,黄公质的后人中,还有人在新疆大英雄徐学功的麾下,为抗击外来侵略者战死沙场。
这可真是历史的冷幽默了,越南民族英雄的后代他们自己国内没有,反而在新疆与各族人一起保卫中国。
这边眼看形成统一意见了,魏家的魏长乐也点头赞同道:“龙头,咱们此去的主要目标其实是磨合、锻炼队伍,就算救不了陈家兄弟,但目的也达到了啊!”
莫子布一想也对,估计广南国的探子现在已经注意到岘港,那就现在出发去试一试。
。。。。
荣市。
鄚龙不愧是鄚玖时代留下来的战将,竟然将荣市城的情况猜了个七七八八。
郑主郑楹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三年的仗,虽然保住了江山,但北郑之地也被打的尸骨遍野,人口从巅峰的七百多万下降到不足六百万。
这也是阮陀求几千人就能到处闹事的原因。
地方上田地荒芜,国库空虚,围剿战一打就是三年,郑楹也打不起了。
于是只能让民夫和乡团轮番服役前来围围困,再调两三千骑兵在各处布防。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被困的陈氏兄弟,根本就送不出来信。
。。。。
陈旭跟堂弟陈南互相掩护着,缩在荣市城头的一个无人注意角落,小心翼翼的吞咽下一个春饼。
围城九月,城内的吃食基本都要耗尽了,一个春饼不说价值万金,但比起平常也珍贵百倍都不止,需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有被夺走的危险。
仙游属于莆田,而位于闽中的莆田与闽南渊源很深。
莆田话虽然自己人出了县都很难交流,但仍然可以算作大闽南语中的一系,是以在海外,基本也被算作闽南人的。
而潮州,同样属于大闽南范围的地盘,所以陈氏兄弟跟洪阿汉有些关系。
至于什么听说岘港有华人大豪云云,那完全就是瞎扯。
他们被围八九个月了,哪里能知道几百公里外的事,那不过是在把不要钱的好话往外甩而已。
“阿兄,你说洪阿汉真的能请来人吗?”
几块饼下肚,没有那么饿的头眼发昏了,陈南立刻就担心起了处境。
陈旭刚想说很难,但看见在海上劫掠时心狠手辣的堂弟,现在已经有些眼泪花花了。
想着这九个月兄弟们跟着他过的地狱般生活,实在不忍心打破这个唯一的希望,于是他点了点头,很笃定的说道:
“会来,一定会来的,阮陀求他们杀了全义安的大户,除了散出去收买穷棒子们的浮财,至少还有八万两财货。
这么大一笔钱,洪阿汉一定能在会安拉出来一支大船队来救我们的。”
(抱歉,昨天喝多了。欠一更上架的时候补。)
第34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蓝江是安南第四大河流,发源于老挝,自西向东流入南海。
从入海口到荣市城港口小城边水,能通二三百吨船只,涨潮时甚至能通一千吨左右大船,港口条件非常优良。
莫子布原本计划就是这样,全舰队在外海等着,等到涨潮的时候一鼓作气冲到荣市城下,接了那几十个仙游人就赶紧跑路。
毕竟安南内战一百多年了,莫子布带入到唐末五代、南北朝想象了一下。
北府军、百保鲜卑铁骑、魏博牙兵、吃人蔡贼等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顿时差点被压力压的喘不过来气。
他这千把人,要跟这样的猛男撞到一起,还不得被打出屎来!
而且,这第一次舰队远航,开始把莫子布整了个灰头土脸。
此时的海上远航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旗语稍隔远一点就不起作用。
灯光就更别说了,这时候还是鲸油灯、桐油灯的天下,那点小光在海上你就别想看得见。
是以,此时舰队出航,能不能保证阵型,保证完整,完全要靠各舰舰长之间的默契如何,舰长的指挥能力和水手操作能力是不是过硬。
正好,莫子布的舰队这几项都有点缺乏。
于是,好家伙,刚出岘港,一股东北风吹来,莫子布在旗舰红一号乌艚船上,眼睁睁的看见舰队直接被吹了个七零八落。
虽然他快速升起了象征旗舰的红旗,召唤各舰赶紧过来集合,但仍有三艘战舰在波浪起伏中,忽忽悠悠就不见了踪迹。
这把莫子布急的,他估计此时应该是在顺化外海不远处,广南国也是有舰队的,虽然并不强大,但以莫子布舰队此时的状态,被逮住了肯定要经历一场菜鸡互啄的大战。
不过好在这种极端情况并没有发生,舰队在顺化以北的老虎岛等了一天以后,飘走的三艘战舰就先后回来了。
莫子布干脆就不着急了,就以老虎岛为中心,开始了大规模的实地练兵。
于是本来六天就能到荣市外海的,结果硬是捣鼓了十三天才到。
荣市外海,有一小岛名为麦岛,岛虽然不大,但时值深秋近海也没有台风。
莫子布干脆就下令舰队在此驻扎,舰队官兵分批下船到岛上走几圈,让他们适应一下陆地,免得有人陡然下船了站不稳。
等了大约一天,洪阿汉收买的奸细就送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洪阿汉表示陈氏兄弟对他保证,保证荣市城中有阮陀求等劫掠到的金珠宝玉等财货,价值最少有八万两白银。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