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23节
。。。。
西元1772年1月12,满清乾隆三十六年,腊月初八。
在刚刚占领的彭亨河口北根城,莫子布亲临到此,并与柔佛苏丹穆罕穆德三世签订了和约。
穆罕穆德三世向前段时间粗暴对待国内唐人的事情,向莫子布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并表示愿意赔偿。
所谓的粗暴待遇嘛,就是几个华人锡矿主认为柔佛苏丹国的锡矿税过高,于是拒绝缴税,还拉起了一支队伍赶走了苏丹国前来收税的官吏。
然后苏丹国自然要派兵去平定,结果他们的兵还没出城,莫子布的海陆大军就赶到了。
双方约定,柔佛苏丹国接受兴唐大将军幕府的保护,而为了获得这份保护。
柔佛苏丹国交出登嘉楼苏丹国的保护权,将之转交给兴唐幕府。
割让彭亨河及两岸左右五十公里的土地。
所有柔佛苏丹国内的锡、金等矿只能交给华人经营,没得到兴唐幕府准许的情况下,不允许其他外国人开采。
所有的矿税,苏丹国必须要与兴唐幕府进行商议,按照双方都同意的价格征税。
苏丹国向所有华人敞开,允许他们落户、经商、婚娶,与苏丹国百姓无异。
苏丹国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兴唐幕府愿意进行斡旋乃至武力保护。
和约签订,莫子布心满意足的就撤军了。
这场历时一个半月的军事行动,锻炼了队伍不说,还检验了从法国高薪招募的军官能力。
结果让莫子布很满意,陆军的框架基本搭建起来了,从行军作战到兵种设置和互相配合,都有了很大进步。
海军就更明显了,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比起莫子布以前那支打打海盗都有点提心吊胆的舰队,目前的兴唐府舰队,已经真正能称得上是一支海军了。
弗拉戈塞少将和他手下的海军军官虽然贪婪,但本事是真的有。
此外,莫子布还获得了相当于半个海南岛的领土,新发现了六座锡矿,每年就可以多进账三四万两的纯收入。
最重要的是,他打服了柔佛苏丹国,使得这个安戴半岛上最强大的土著国家,不敢在他参与安南吃鸡大赛的时候偷袭了。
而就在北边的广南,第二次平山之战开始了。
这一次阮文岳得到了‘史诗级’加强,多了几百杆燧发枪和大量火药。
同时,张文献帮他在归仁‘种地’半年,使得一直困扰西山军的物资问题,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缓解。
阮文岳也终于下了狠心,好好巴结了李广才和李集亭一番,成功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军队士气比以往更加高涨。
而反观广南国,张褔峦上次的做法极大伤害了正营兵的士气,会安的雇佣兵只拿到了不到一半的工资,也不愿意出动。
西山军得以迅速攻陷平山县,随后又轻易攻占了广南营的府城升华府。
他们一路推进到了美山,这个有大量占城寺庙遗址,被后世称为越南吴哥窟的地方。
此地距离会安只有四十公里,顺化则不到一百三十公里了。
第237章 抽象安南吃鸡赛
北郑,也叫北河国,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政权。
它的抽象在于,你能在这个政权身上,找到中国历朝历代的影子,你甚至能在它身上看到后世左派、右派的反复横跳。
然后,它还能在缝缝补补中,顽强的生存着。
北河的第一代郑主郑检是个赘婿噬主的典范。
他本是阮淦的女婿,阮淦死后,他驱逐了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阮淦的儿子阮潢,拿下了绝大部分家业。
逼得阮潢只能南下,创立了顺化的广南阮主政权。
第三代郑主叫郑松,是个赵武灵王与袁本初的合体。
武功上他改革制度,基本击垮了最大的对手莫朝,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壮举。
但他有所成就后,竟然把地盘和势力均等划分给儿子,希望能从此让家庭和睦。
嗯,挺和睦的,赵武灵王没他这么激进都饿死沙丘,郑松肯定是不能幸免了。
这位爷是被仆役扔到路边,堂堂一国僭主,最后饿死在了臭水沟里,据说挣扎了好几天才去世。
此后,历代郑主就在抽象的道路上,开始了狂奔。
他们要么化身曹操,恨不得把黎朝大王在手里揉来捏去,要么突然道德感爆棚,堪称忠君的典范。
这种来回横跳的太厉害,以至于把名义上的君主,后黎朝大王都给搞出PTSD了。
这搁谁也受不了下面的权臣,不停在曹孟德和周公之间来回切换啊!
而历代郑主,之所以这么反复横跳,那是因为他的内部斗争,分成了两个古往今来都非常奇怪的两派。
人家党派相争,那是以治国理念,政治观点,乃至地域为旗帜,纠合党派总揽大权。
但北郑不是,它是京汉世家高门和‘节度牙兵’的文武互斗。
北郑的京汉世家,大多是从高骈击溃南诏收复安南后,就一直保留下来的。
其中很多人,家世甚至可以追溯到安南自立初的十二使君时代。
而北郑的节度牙兵,则来自起家的初代郑主郑检所建的御林军。
当年郑检以拱卫黎氏大王为名,建御林军暴打南阮北莫,等到击败莫朝入主河内之后,就形成了定制。
第三代郑主郑松把御林军改为只从河内所在的东京府,以及郑氏起家的清化、乂安这三府招募,称为三府军。
三府军专门宿卫都城,优胜于其他地方兵,因此又被称为优兵。
设想是好的,但很快就失控了,三府军的兵源中,东京府很快就腐朽,首都大城市嘛,能出精兵就怪了。
等到三府军只剩下清化、乂安这种偏远地方来的之后,他们便很容易就在京城抱团,然后垄断了三府军这种宿卫的权力。
于是从第四代郑主郑柞起,三府军就完成了禁卫军选举法和节度牙兵军事民主制的快速建设。
谁敢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要杀谁,哪怕是郑氏幕府的参从(幕僚长),都照杀不误。
到了后来,没人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也要杀了参从,而且是当着郑主的面杀。
目的就是为了借由头闹事得赏赐,历代郑主都无法控制他们。
好嘛,郑主架空后黎朝大王。
三府军掌奇等牙将架空郑主。
然后牙将又为了得到下面牙兵的支持,不得不带头与他们一起逼迫郑主,形同被牙兵挟持。
我大唐节度使们,直呼内行。
而他们这些乱搞,自然会有人看不下去。
于是,另一制衡三府军的势力出场了,那就是京汉世家高门。
他们在除了三府军以外的府县把持地方,依靠世家和宗族来组织镇兵,形成与三府军这种禁军相对的地方武装势力-镇军,俗称一兵。
继而成为了郑主平衡三府军的唯一希望。
但是这些人,也是有政治需求的,他们是学儒家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字:
忠!诚!
不过不是对郑主忠诚,而是对黎朝大王忠诚,但这种忠诚呢,又非常灵活。
他们不管郑主对黎朝大王如何,哪怕堂堂大王和王后吃糠咽菜他们都不管,但必须要让郑主对黎朝大王表现出臣下对主上足够的尊重。
于是,这就构成了历代郑主的神兔二象性基础,当三府军强大,搞禁卫军选举法时,郑主就对黎朝大王非常粗暴。
当京汉高门强大的时候,郑主就会化身周公,成为儒家推崇的贤臣模版。
但郑主也有强大的时候,那就是他能找到一个能人帮他控制住桀骜不驯的三府军,然后用三府军压制京汉高门。
于是北郑的抽象组合,彻底完成,两百年来,郑主就在东京(河内),不停的左中右、右中左乱跳。
而目前,第十代郑主郑森处于中这个位置,因为他很幸运的有一个能帮他控制三府军的人选。
越南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晔郡公黄五福。
此君虽然是个太监,但是非常有手段、谋略,更兼勇武,他可不是童贯童公公这样的绣花枕头,反而是个丐版的三宝太监。
在他的统领下,三府军基本上还算老实,京汉高门也无法染指中央。
所以哪怕此时的郑主郑森为人阴险小气睚眦必报又鼠目寸光,但北郑的形势,要远远好于南阮。
此时的黄五福,已经从西京,亲自带领两千精兵,赶往了北郑南阮对峙的灵溪长墙前线。
北郑,也是采用两京制的,东京在河内,西京在南边的清化省永禄县,扼守着马江,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父亲,广南的探子又传来了信报。”飞马赶到的,是黄五福的侄子兼养子晖郡公黄廷宝。
此人姿容俊美,在军中有骁勇的名声,又娶了郑主郑森的妹妹,还喜欢收留人才。
只要你有本事,天大的罪过黄廷宝都能给你摆平,因此他手下很是汇聚了一些北郑领土上的能人异士,
比如对南阮的情报侦查,就是由黄廷宝招揽人完成的。
“那张秦桧不知死活,这种紧要关头,还要反悔军饷,是以西山贼再次北上时,顺化的正营兵借机闹事,会安的北人和番兵则根本无法出动。”
黄五福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当太监能当到长出胡子有阳刚之气,这位也算是罕见了。
听到黄廷宝的汇报,他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如天宝之杨国忠,宋末之贾似道,不外如是。
阿宝,让你的人想法进入长育垒,只要守关将愿意配合,他不管是要钱还是要官,都可以满足。”
黄五福现在有点着急,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
大约五年以前,北河境内就在不停传一句谶语,叫做‘草一田八当立。’
这草一田八,合起来就是一个黄字,于是到处开始传说,这是黄五福要取代郑氏的征兆。
捏麻麻的,太监要当大王了是吧,亏你想得出来。
黄五福知道是谁传的,就是他下面这些三府军的兵将们。
他们希望拥立黄五福,虽然太监当大王没有先例,但黄五福还有养子黄廷宝嘛。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