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96节

  此时还存在的庞大京汉高门,也早被阮文惠消灭,阮褔映阮小强复建了一部分,但很快又被法国人剔除。

  等到北越拿下西贡,自卫反击战开始这段时间,黎笋这王八蛋强迫上百万华人离开了安南,同时让至少几百万还保留学习汉文化的京人完全放弃传统,安南才变成了莫子布后世见过的那个样子。

  也就是说,此时的安南,与后世越南,几乎可以看成两个国家。

  后世的越南是一个被西方殖民者和本土民族主义者深度清洗过汉文化的国家。

  而此时的安南,除了不愿意被中央朝廷直接统治之外,他是一个京汉混血占主导地位,通行儒学,汉越音这样的交趾古汉语还没有完全变成死语言的国家。

  而按照此时安南人的标准,他们是南部汉人,祖先都是莫子布这种情况从北面南下的。

  可以说,莫子布如果不是坚持要招大量华人南下来安南夺取安南人土地的话,他已经被安南人视为自己人了。

  吴文楚看到莫子布表情奇怪,还以为莫子布被他说动,正在思考,立刻进一步说道:

  “今东虏占据中原,大王先是明之遗民,又是安南世家高门,若是能直接打出旗帜,罪人敢说,支持的绝对比反对的多。

  因为安南自吴先主起,就喜好挑衅大国,视富良江与白藤江为天险,败也可以苟延残喘,成则有泼天的富贵,为何不搏呢?

  臣以为,只要大王表明志向,下面的京汉高门,就明白跟着大王能得到什么好处了。”

  什么好处,当然是大大的好处,莫子布如果真的以一个安南人的身份这么干,到时候这些家伙个个都是从龙功臣。

  如果他们有能去中原当贵族,子孙能在科举上得到优待,可以通过考试去中原做官的待遇,他们当然求之不得。

  可是莫子布不能这么干,这么干了,可以想象满清就要把他宣传成安南猴子了,到之后团结汉地士大夫来打他。

  是以,莫子布愤怒的看向了吴文楚,“你吴文楚不会是想着蛊惑本王进攻两广,做一个大越王吧?

  我若按你所说去做,是汉人耶,是越人也?”

  “哈哈哈哈!”吴文楚站起来哈哈大笑,“大王,自此以后,如果有人问你一样的问题,那就可以杀他全家了!”

  “大王,自古天南只有汉人、华民、京人,何来越人?谁人肯称自己为越人?三朝对内国号大越,不过是与吴楚晋唐一样的国号而已。

  此时若有存了越人之心者,必不是大王同路人,大王正好以此区分。

  今后,愿习汉越音,读名教经典,守汉人华民习俗者,此乃同道。若口称越人,视北国为外邦者,皆可杀!”

  咦,有点意思,越南自李朝、陈朝、后黎朝以后,连续三朝自称大越,已经在京汉华民这个标签外又塑造了一个越人的标签。

  而自己正好以此来区分,北河不过四百万人,其中红河平原上也就三百万,干脆就把未来的北伐搞成大清洗。

  赞成回归当汉人的就团结,还想保持越人身份的,直接杀光。

  但这些人,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他们的倾向,所以吴文楚才建议莫子布摆明车马。

  这样来归附的自然会是认同汉人叙事的,与他敌对的,就是心里藏着越人心思的。

第304章 差点就本能寺了

  吴文楚的话,对莫子布造成了很大的震撼,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份危机。

  这位在历史上在西山军中,就是以野心太大而著称,最后直接把命都搭上了。

  但这只是他个人品格问题,而不是他的能力和眼光有问题。

  吴文楚的话,实际上是给莫子布点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莫子布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如果只想王安南,那么就不要这么疯狂的接华人南下,老老实实按照越南历史上李朝、陈朝等开国之主的路子走。

  这样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就会小得多,代价就是变成安南人。

  而要是还有其他想法,就必须要旗帜鲜明的竖立起来,这样才能挑选同道,团结同党,一致奋斗。

  不要等到进了北河,满清的压力直接过来,而自己下面则是一群各怀鬼胎的复杂势力,这样很可能是要翻车的。

  因为哪怕就是从大陆来的华人,他们也不一定就是反清的,如果不加辨别全部接到了手中,同时他们又不知道莫子布的志向,无法产生共鸣。

  这样被满清借着中央王朝的威势和八旗兵的威名直接打过来,兴唐王国这个气球,搞不好直接就爆了。

  至于汉人还是越人的身份问题,这也很好解决。

  就跟吴文楚说的一样,从今以后,说汉越音,学儒家经典,过汉人节日,坚决认为自己是汉人的,哪怕他在安南,也没人敢说他们不是汉人。

  而从大陆下来的,得了我莫大王好处的,都要斩鸡头烧黄纸立志反清才行。

  这样的人越团结的多,等到打回去时候,就是海外天子来驱逐鞑虏了。

  我特么领着这么多反清义士一路出生入死恢复衣冠,谁敢说你是越人!

  想到这些,莫子布先掰着指头算了一下自己这边谁是坚定的反清派,结果查了半天,好像连自己的父兄在这方面,都有些靠不住。

  莫子布此时也才意识到,他原本想进入北河之后,再来慢慢转变手下思想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缝合怪是可以,但你不能缝到没有核心啊!

  费尽心思想了半天,莫子布勉强可以确定的是,虽然坚定的反清派不多,但高层中,问题都不是很大。

  因为立国之时,他们就跟着自己在河仙屏山上拜了大明忠烈祠,还立碑刻石以纪,托满清文字狱的福,这些人都是没了回头路的。

  那莫子布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新纳入的安南人以及中低级军官和士兵的心思,以及从大陆接人后,如何让他们认同反清理念的问题。

  而目前的坚定反清者,莫子布想了想,也就是姐夫李献文这一帮人,自己的心腹武将陈光耀、武文勇、王无病应该没问题。

  瑞恩斯坦咳咳咳,莫子布突然发现,这个德意志裔法国人可能比他还要狂热一点,或者可以说,这一票欧洲人问题都不大。

  反倒是文臣中支持者比较少,莫子布现在唯一能放心的,只有林通、郑庆、黄真三个人。

  其中黄真在丹城镇守,于是莫子布就把林通和郑庆找了过来。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下之后,林通是喜不自胜。

  “大王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了,臣早就说过,满清虽然强大,但上下贪污成性,官吏沆瀣一气只为多捞点钱,尽心做事的反倒是异类。

  就以满清的反应速度,咱们在这天南旗帜都打出来了,恐怕他们还在迟疑,所以只要不向外大张旗鼓的宣传,是没问题的。”

  林通说完,郑庆的情绪就突然激动起来了,“大王,自古成大事者,无不要经历一番艰苦磨难。

  今我军兵强马壮,士气正盛,只要赢得一二场大战,打破八旗天兵不可敌的印象,恢复汉家江山就有望了。

  臣以为,自甲申百三十年以来,大王手握水陆雄狮,是第一个有此资格之人。”

  莫子布看着这两人,确实有点没想到,已经快到十九世纪了,还有人提起反清一脸激动的人。

  “既然如此,你们看着之后的路,该如何走,既不过分刺激满清,又让上下知道我的志向。”

  林通拱手说道:“大王既然在河仙屏山修了大明忠烈祠,那等会安行宫建好之后,不如就在行宫中为闽忠武王国姓爷修庙纪念。”

  郑庆突然眼眶一红,立刻也建言说道:“或可建五忠庙,取国姓爷主祭,潮州郭忠节公,岭南三忠陪祀。”

  “不错,这个办法不错。”莫子布连连赞同,这五忠庙一建立起来,国姓爷可用来团结闽南系,郭忠节公团结潮汕人,岭南三忠则用来团结粤语人群。

  同时,因为莫子布已经给国姓成功等人换了谥号,稍微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而五忠庙又不像屏山上的大明忠烈祠那样惹眼,不会让满清马上应激。

  对了,莫子布突然想到了,还可以把后世的宣传手段用上,比如编写几部反应国姓爷暴打满清的戏码。

  后世他好像听过一出粤剧名叫帝女花,那唱腔之优美,情节之哀切,莫子布现在都还能哼几句,或许可以把帝女花给搞出来。

  用这种传播速度极快的文艺作品,来强化所有人对自己汉人身份的认同,渲染亡国的悲痛与愤恨。

  “臣弟郑端,虽无经世之能,文武也只是粗通,但极擅交游,通晓三山五岳、四海八洋之事,我家也是东宁郑氏臣属出身,能与故国许多汉留遗老搭上关系。

  臣举贤不避亲,特向大王举荐郑端,可命他到广州配合黄忠仝,以洪门昆仑山堂的名义联络各地汉留、天地会,发展党徒,招募同道过番,为未来做准备。”

  “准,你把郑端带来顺化,我亲自见一见。”莫子布意识到,此前让黄忠仝一个人在广州发展昆仑山的策略是要改一改了。

  黄忠仝在广州呆了这么久,说不好身份已经半公开了,现在是时候补充一批人去广州了,跟遍布珠三角的天地会会党们加强联系,准备搞事。

  而既然确定怎么搞了,莫子布的思路就清晰了,此时香云社最后的战报也由陈光东发了过来。

  

  首战被击溃后,阮有才与跟他会盟的十三家高门就退入了香云阮家的庄园固守,大军随即合围。

  但阮家庄园地处山腰,历经数十年修整而成,庄园中还存有粮食万石,水井十几口,足可以固守。

  陈光东等只有两门四磅炮,敲不开这乌龟壳,一直等到顺化左卫和中卫扑灭南边茶湄地区的反抗之后,合兵一处,才将这庄园攻破,随后展开巷战。

  其中上人女王雅都自焚而死,三千上人精兵抵抗极为坚决,虽然他们早就在战场上损失数百人,但余者基本都没选择投降,一直战斗到了最后,再次被杀千人,俘虏千人。

  相比他们阮有才和十三家高门抵抗意志并不强烈,庄园被攻破后,他们只抵抗了不到半个时辰,就一部分冒死突围,大部分投降了。

  阮有才等大小首领三十余人,全部被俘虏。

  此战,他们动员了一万八千余人,总计战死千人,被俘万余,其余的已经四散逃离,陈光东加上顺化左卫和中卫也只有四千人,根本无法做到全部逮住。

  然后在顺化的高门死士也都被逮住了,其中最大的一部分竟然是藏在天姥寺中的。

  我莫大王不由得脸颊抽搐了两下,他搞不懂天姥寺的僧人为什么要反对他,然后看下去就明白了。

  这安南是中华文化圈的,自然佛教也是北传的大乘佛教,而莫子布的王后郑诗诗是暹罗混血,暹罗那边寺庙是南传的小乘佛教。

  莫子布来自后世,脑子里根本就没这根弦,他既不像阮氏那样把天姥寺当成王室寺庙,在顺化半年多,一次天姥寺都没去过。

  也不进行哪怕一次布施,还想派人清查天姥寺的财产,把这些和尚狠狠的得罪了。

  王后郑诗诗倒是去了,但完全起了反效果,她一看天姥寺是北传佛教,立刻就有点不高兴,回来后就一直捣鼓着要在顺化建一座南传佛教寺庙。

  这还得了,加上莫子布的态度,天姥寺以为莫子布要废北传佛教兴南传佛教,加上寺内高僧多是出自顺化高门,双方一拍即合,就达成了合作。

  玛德,还真的很险啊!

  要不是莫子布想收回铸币权,搞了这么一出,真要哪天起了去天姥寺看看的心思,到时候去拜佛总不能身边围几百人,那些高门死士立刻就有了机会。

  这特么不就是安南版的本能寺之变,啊不对,应该叫天姥寺之变。

  想到这,莫子布气冲冲的去找郑诗诗了,这小妞必须尽快改信北传佛教,别再因为身份和文化惹事了。

  同时,召集文人创作帝女花的事情就交给她了,她的表哥吴康历史上把三国演义翻译成了暹罗文,又创作了大量以三国为蓝本的戏剧。

  把这种专业人士找来加工一下莫子布存在于脑海里,尚是碎片化的帝女花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这次被逮住的高门嘛,主犯斩立决,三族以内凡是有牵扯的一个不留,其余从犯全部流放西婆罗洲,给我去开荒去。

  这样同时也可以给剩下没有造反的高门提一个醒,愿意跟莫大王走,日后就带你们重新变为真正的汉人,不愿意的就把你拆了,把你家产分给百姓。

第305章 莫登庸好,黎利坏

  西元1774年5月11日,满清乾隆三十九年,四月初一。

  一声响亮的啼哭,从会安刚刚兴建完毕的会安行宫偏殿传来。

  不一会,几个穿着暹罗风格筒裙的侍女,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为首的中年女官喜滋滋的向莫子布施了一个礼。

首节 上一节 29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