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25节
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未来有大把的机会去收拾他们。”
“唉!”莫子布装作有些难受的叹息一声,“那就依此策而行吧,等朕打垮了满清,再来收拾缅王孟云。”
而看到皇帝有些失落,枢机左大臣梁国治却一反常态,他非常高兴的对着莫子布说道:“臣梁国治,贺喜陛下!”
“枢机,喜从何来?”莫子布还真愣了一下。
“这缅王孟云能因势利导快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又是个能低得下去,不要脸的货,这在四方诸蛮之中,已经要算是明主了。
若是这次他没有跳反,而是假装臣服得到了陛下的信重,那么以他的能力,再以下缅甸之地的三百万缅人为基础,藏于我大中华之内,学习吸收我们长处,只要十年就会是南洋的心腹大患了。
但现在孟云只看得见眼前好处,于此时待价而沽,那么陛下和我大虞臣民都对他有了警惕,一定会防着他,缅人发展的速度,不知道要慢多少。
且此朝秦暮楚的行为又为日后陛下名正言顺讨伐他留下了把柄,所以老臣才为陛下贺,忍得今日气,他日才能消灭祸害,尽诛逆贼!”
不管这话有理没理,但至少现在听来很提气,莫子布面子有了,心情也很舒畅。
而且莫子布其实还真是想过,要是孟云听话的话,他还真愿意同化了缅人。
毕竟从祖宗上来算,这些白狼羌的后人,也跟华人算是远亲,现在好了,不用算什么远亲不远亲的了。
。。。。
朝廷议事结束后,莫子布又马不停蹄的去忽悠苏浙赣皖四省的江南‘文化土豪’了。
这些天袁枚、姚鼐他们直接就居住在莫子布的行宫中,待遇直接拉满。
君臣之间闲聊了几句,莫子布故意感慨一声说道:“朕这大虞,还真是跟古来所有王朝不同。
在朕之前,改朝换代无不是天下板荡数十年,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民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是以新朝建立后,地广人稀,不愁无可耕之地,只愁无耕地之人。
可朕起自南洋,驱逐鞑虏重拾河山以来,除了对鞑虏严苛外,一直极力约束上下,是以如今虽勉强恢复了半壁江山,但丁口损失并不大。
这就导致如今华夏本土丁口繁衍日多,耕地却早已开发殆尽,新朝初建,就有百千万民无地可耕了,诸位爱卿,如之奈何啊!”
袁枚等人一愣,这.,这好像确实是这样啊!
连打下江南这么大的战争,除了应天府死了点人以外,其余地方都没怎么死人。
照这么下去,就算其他省份死的稍微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里去,确实是有可能一开国,就直接是人多地少的王朝后期局面了。
文艺界人士嘛,做官做的满头包,但感性与键政的属性那是拉满了的,他们肯听到莫子布这么说,那还真急上了,一脸的忧国忧民。
“陛下驱逐鞑虏,重拾河山,仁爱天下人,诚为千古仁君之典范,不过今时也不同往日,南洋广大,自有地方万里,足以承载百姓。”
莫子布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便把下缅甸的变故说了一遍。
“下缅甸足足有一个浙省那么大,一如隋唐之前的江南,水网密布,河道纵横。
水稻一年三熟亩产五六石,水产丰富一网撒下去就是十几斤鱼虾,甚至连果树都是宝,几根香蕉树的果实就能让一个孩子十天都吃不完。
这是昊天上帝赐下来让人人都能温饱的沃土,它应该属于那些有能力把它变得更富裕的人,它应该属于我们,而不是被什么西夷南蛮随便糟蹋。
简斋先生,要是我们就这么看着这片沃土从我们手里溜走,后世子孙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一定会骂的我们在地狱都不得安生的!”
袁枚浑身酥酥麻麻的站了起来,如果是一个老官僚在这,不一定会被莫子布这话打动。
但袁枚不是一个老官僚,他是大文豪,能做学问,但偏偏当官当官的一塌糊涂。
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这样的人抵挡不了横渠四句,更抵挡不了被人纪念、怀念的诱惑。
“惜抱先生。”刺激完袁枚,莫子布又开始刺激姚鼐,“吾莫昭起自天南,看遍了天下疾苦,见识过很多人都没见识过的苦难。
特别是咱们汉人的苦难,咱们明明是上国华民,就因为没有父母之邦而受尽欺辱,好不容易扎下根,西夷仅仅因为耕种商贸弄不过咱们,就要鼓动土人起来大加杀戮。
我莫昭最初奋起,就是想为天下的汉人,撑起一片天,让他们不用再受任何人的欺压。
惜抱先生,我莫昭现在虽然是皇帝,但并没有三头六臂一百张嘴,留下的后人顶天百来人了不起了。
打下这么大的天下,他们又能享用多少,这还不是为天下汉人共同打下的江山。
如今光是闽粤之民下南洋已经不够咱们稳住这物华天宝的南洋了,惜抱先生愿意襄助我一臂之力,动员江南百姓南下,一起名留青史吗?”
姚鼐被感动的浑身发颤,他生于鞑子皇帝高高在上的满清,人生快五十年,从来没有受过皇帝这样的待遇。
联想到这些天他一介布衣可以在行宫中起居,伺候他的都是宫人内侍,太上皇帝把他当做文友和布衣之交。
人生如此,遇到这样的明君,还有什么理由不肝脑涂地呢!
姚鼐噗通一声跪下,“承蒙陛下青眼相加,草民姚鼐愿追随陛下,为我汉家子孙万世昌盛鞠躬尽瘁。”
袁枚也跪下了,“陛下,若是依此来看,这南洋就是永嘉南渡之前的江南啊!
咱们汉人永嘉南渡后,得了一个富庶的江南,那么现在大规模下南洋之后,一定也可以再得到第二个江南的,这是流芳百世的功业啊!
草民袁枚虽无伊尹之才,但愿效晁错之忠!”
袁枚也是真激动了,口不择言连晁错的例子都举出来了。
于是莫子布赶紧过去把他两扶起来,也做出一副极为感动的样子。
“有简斋先生和惜抱先生助我,子孙后代的万里乐土就有指望了。”说着,莫子布思考了一下才又接着说道:
“不过两位先生虽是文宗,但目前都还是白身,这外朝的国家官职又乃公器不宜私相授受,不如朕邀请两位先生入共和议会先做两任议员,如何?”
袁枚和姚鼐大喜,他们早就心生向往了。
“谢陛下恩赐,我等求之不得。”
第429章 金融大改革
把以袁枚、姚鼐为首的文学宗师感动的不行,又给出去两个江南士绅豪商极为艳羡的共和议员名额之后。
莫子布再次把潘启为首的广东十三行豪商。江春、李宜民为首的扬州盐商。
以及江南苏淞镇常四府,浙江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五府,皖东南、赣东北的大土豪全部召集了过来。
照样是赐宴,照样是大家一起喝酒吃肉。
其实这活,乾隆也干过,可是他是帝王家出身,虽然有点手段,但他的出身和眼界限制了他。
所以很多时候,乾隆模仿书上古之圣君明主搞出来的礼贤下士,有非常浓重的表演痕迹。
就像是他喜欢的京剧那样,带有一种极强的舞台感。
好家伙,别说是他要拉拢的这些人精,就是普通人也看得出来是在演戏。
但我莫大皇帝就不一样,莫家就是半商人出身,莫子布前身则干脆就是一个搞外贸的屌丝,他是真的见识过各行各业,知道跟什么行业的人,什么样的人,该怎么样相处。
这就是天赋,别人学都学不来的本事。
哪怕是曾被乾隆称为布衣之友的江春,也在和莫子布喝了一杯酒后,熏熏然之际猛地出了一身冷汗。
江老头摸了摸凉沁沁的后背,暗叫一声厉害,有那么一瞬间,他都忘了身边这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是个把乾隆打的中风不起的皇帝。
他还以为是他生意上的伙伴呢。
酒饱饭足,莫子布又带着这票土豪游览了行宫外的天一阁,他看了看,土豪们没有一个掉队的,看起来大家都喝了不少,但还是保持着相当冷静的头脑。
到了这会,莫子布才掏出一把圆圆的银币,给这些富豪们一人递了一枚。
江春接过去一看,有点像是荷兰红毛鬼铸造的VOC银币,但看起来要精致的多,正面刻着‘壹两’二字,背面则是一复杂团龙纹,最边缘刻着库平纹银一两的字样。
这位可是弄钱的老手了,他轻轻掂了掂,最多七钱半,应该没有,还得差点。
“朕思考了很久,自大明中期以来,白银从自海外不断流入,遂成日常通行之钱币。
可是计量却非常不便,随时要用小称和剪刀来确定面额,不但操作麻烦,而且,以剪刀分割银两,用烛火熔化银两,都会造成不需要的浪费。
全天下每年损耗在这上面的,恐怕一百万两都挡不住了。
是以,朕命天工院研制了水力冲压机,冲压白银为饼,制作了此大虞银元。
预计发行伍两、壹两、伍钱、壹钱四种银元,以及壹两的金元。”
莫子布说的轻描淡写,但下面的豪商们都吓坏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江春年老德高,出来问道:
“陛下,草民感觉呃.,此壹两银元净重似乎只有七八钱,并不足一两,若是要当一两用,恐怕民间并不会认。”
“你江广达果然是行家,此壹两银元,正好重库平七钱三分。”莫子布呵呵一笑说道。
“啊!”江春大惊失色,他完全没想到皇帝竟然直接承认了。
迟疑了半晌,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身上,话也问出去了,不可能只问一半吧。
于是江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问道:“若是如此,陛下,民间恐怕还是会继续用银两,而不用陛下的银元。”
其余人也是议论纷纷,虽然目前光中朝到处打仗,财政确实紧张,可是你这直接用七钱三分银当一两银来用,净利润至少有两成五。
这跟直接抢差不多了啊,天下人又不是傻子,谁会真的把你这银元当一两来用!
“这个问题问得好!”莫子布一字一句的说着,微微眯起的眼睛,淡淡的看着江春。
你他妈的跪舔乾隆,他五次下江南你率领扬州盐商集体报效了超过一千万两银子,老子拿了扬州以后,一分家产都没拿你的,也没追究你资敌的罪过,还要不识好歹是吧。
“天下人自然不是傻子,但朕已经准备下令,自大虞银元进入市场起,就禁绝除银元以外的一切白银作为钱币交易。
民间白银可到复兴银行兑换,每一两银子兑换一枚银元,童叟无欺。”
说到童叟无欺的时候,莫子布还缓缓扫视了屋内一眼,“朕可以告诉诸位,大内转运司已经准备成立税务警察队伍了,锦衣卫北镇抚司也会参与协助。
若是朕命令下达之后,谁还敢用银两而不用银元,那就是破坏国家北伐大计,阻挠我大汉民族的伟大复兴。
金额过大,严重影响国家财政者,当以汉奸论处!”
直接该抢钱是吧,有人坐不住了,一个常熟瞿家的大地主出来打头阵了。
“陛下,此乃苛政也!”瞿大地主侃侃而谈。
“若以厂卫监督民间银钱使用,不提厂卫有没有那么多人手,就算有,一定会有很多贪财之官吏,搞出许多冤假错案坑害百姓。
此外草民读陛下大义忠奸论,始认为须得先汉中行说,宋之秦桧,张弘范那等有确切罪证的方能是汉奸,若是此时以小事定人为汉奸,行法就太过随意,过甚矣。”
说的确实没毛病,但最大原因,是因为瞿大地主很失落,心里有点气。
他们常熟瞿家可是出了大忠臣瞿式耜的,可是子孙因为没有立功,就没有得到张煌言、陈子龙子孙那样的好待遇,心态有点失衡。
“瞿先生此言差矣!”不过瞿大地主的话一出口,就有人出来反对了,此人正是扬州大盐商李宜民。
“事有轻重缓急,银元推行下去,确实会造成混乱和鱼肉百姓,可是推行不下去的话,那就不能驱逐鞑虏,甚至连目前的局面都保不住,孰重孰轻,诸位心里还是要有数才好。”
李宜民之所以会出来说,乃是因为扬州的盐商被满清给坑惨了,一年多被搜刮了五百多万两银子。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