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26节

  为了挽救市面,他们集体向复兴银行借了三百万两银子的低息贷款,不过目前这笔款项还没到位。

  皇帝已经明示,只有通过银元流通计划后,才会放给他们,甚至可以免息五年。

  不同于江春年老体弱又有为乾隆服务的污点,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被皇帝杀鸡儆猴,李宜民正处于上升期,自然还是想要干一番事业的。

  被李宜民驳斥,瞿大地主还要反驳,却突然看到了皇帝似笑非笑的表情,他顿时打了个寒颤,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给咽了回去。

  “二位说的话都有理,都是在为了这个国家好。”莫子布还是很和善的定下了调子,“从朕这里来说,也愿意与二位这样的士绅共天下。

  所以朕废除了满清苛刻的官员回避制度,也没有让闽粤的从龙功臣变成新朝旗人,骑在诸位的头上作威作福。

  甚至朕还乐意将共和议会制引入江南,这样诸位能做学问搞科举的就可以入仕。

  不能入仕者,只要愿意与朕一起推动国家发展,那也可以进共和议会。

  诸位,朕今天就敞开了跟大家说话,这共和议员虽然不是终身制,但效力却几乎等同于免死金牌。

  历朝历代,有哪一朝的帝王,愿意把手里的权力这么拿出来给下面人分享的吗?”

  

  这话一出,哪怕是有些不平衡的瞿大地主也不得不承认,莫皇帝对人还是真不错,也舍得放权,确实有与士绅共天下的心。

  “陛下仁爱,心怀万民,这些草民是明白的。”瞿大地主赶紧跪下解释,“臣只是觉得,贸然新行银元之法,太过仓促了。”

  莫子布立刻走过去把瞿大地主扶了起来,“今日朕与诸位聚会,一切都是为了商议,这里不讲君臣,都不要下拜。”

  潘启听完,眼角猛地抽了两下,是的,今天不讲君臣跟大家商量,可要是你们还不同意,那明天就是大内转运司的税警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坐探与提刑司的缇骑,来跟你们讲道理了。

  “所以,诸位得了这么多好处,就更要为这个国家考虑,只有你们把这大虞当做大家的,这台子才能搭的下去。

  若是只把大虞当我莫昭的,那既然是我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别怪朕与大明诸帝一样,要靠厂卫来行事了。

  譬如此银元更易之事,实是因为市面上的银两,不是被满清给搜刮干净,就是被窖藏起来了。

  现在我大虞不缺粮食、布匹、丝茶,什么都不缺,唯独缺银子,特别是作为流通所用的银两。

  所以,如今缺的不是货物,而是可以充当等值媒介的货币。

  只要诸位于我一起,禁绝白银直接作为货币,那么此壹两银元虽然只有七钱三分重,但它就是一两银子,就能起到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这算真是肺腑之言了,也就是大虞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

  市面上生产出来的物资是充足的,但是由于满清榨走了两千多万两白银和大量白银给这些地主老财给窖藏起来了,从而导致了市面上的钱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莫子布最好的选择,就是把钱放大,开始放水,由国家强行抽走两钱三四左右的利润,再用这些钱来支持工业化、北伐统一战和下南洋。

  由于民间物资是充足的,所以不会引起太大的物价上涨。

  毕竟白银收回来了,铸造的银元不会立刻全部放出去,是要分阶段,五年左右慢慢流入市场的。

  同时,莫子布还准备把铜钱和白银的兑换币做一个更改,现在大概是一千五百文上下兑换一两银子,莫子布有意把兑换比强行降低到一千二百文,甚至是一千文兑换一两银子。

  这样一来,百姓手里的铜钱,就更值钱了,也算是小小的利好。同时,外商来贸易,同样也需要将壹两银元视为白银一两来换算。

  莫子布知道,这其实是非常冒险的操作,朝廷的财税,特别是内廷掌握的钱财会大幅增加,但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会随之而来,极端情况下说不定还会引起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但为了有钱干大事,同时在经济上打击满清,规范货币市场,这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

  先在国内收铸币税,再收外国的铸币税,最后控制整个南洋、日韩的货币市场,再狠狠地薅一笔羊毛。

  很冒险,但这收益值得冒险。

  “朕于昨日,已经跟简斋先生和惜抱先生等江南文宗达成了一致,他们会全力支持朕的。”

  听到皇帝这么说,作为小辈,一直抱着见世面态度来的潘有度震惊了,他总算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这么看重袁枚和姚鼐了。

  因为以这两位为首的江南文人集团,虽然他们官位不高,钱也不是最多的,但他们的话语权非常大。

  这可是当世文宗啊,真要把谁搞臭,只需要几篇文章甚至几句闲话,最多旬日,那人就要臭不可闻了。

  要是被袁枚和姚鼐两人怒喷,还有皇帝背后下手,一定会直接社会性死亡的,说打成汉奸,还真就可以打成汉奸。

  “老豆,陛下真厉害啊!用梁国治、钱大昕等控制江南官场,有袁枚、姚鼐、赵翼控制江南舆论,现在只要这批大豪商和大地主屈服了,江南就拿下来了。”

  见下面一片嗡嗡之声,大多数人脸上有畏惧的神色,莫子布最后说道:

  “朕这些日子要常驻南都承天府,诸位也多在这停留些日子,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这银元改制计划给平缓的推行下去,让大家都得到好处。”

  货币改革莫子布是肯定要搞的,只有这样才能掐住这些江南豪商的命脉,把金融权抓到手里面。

  莫子布也不怕他们不同意,因为银元改制对这些人的伤害并不大,最多就是约束一下银元不要滥发而已。

  真要有不识好歹的,那就要靠袁枚和姚鼐等人造势,再从江宁的旗人俘虏中‘变’出几个污点证人,杀鸡儆猴往死里整了。

  而等这一项通过,莫子布预计朝廷可以马上进账千万两银子,内库估计得到的差不太多,这样,就有足够的财力发动大规模北伐了。

第430章 往日不可追

  此时南洋的范围,差不多就是撇开大部分缅甸的东南亚,在这片炎热的多岛屿地区,本地土著的存在感,从来都是非常弱的。

  或者说,本地土著没有什么文明,从来都是被他人影响,他们生活在这里,从文化上讲,比森林里的猕猴,高不到哪里去。

  是以,在印度文化兴盛的时候,这一片地方的主要文化,全部是印度式的。

  比如著名的大乘佛教旧三佛齐王国和夏连特拉王朝,印度教的王朝满者伯夷,以及现在的小乘佛教的暹罗、柬埔寨等。

  在印度文化洗刷了这片地区之后,继之而来的则是天方教,大量的天方教海商和传教人员来到了南洋。

  现在南洋南部马来半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地的天方教大小苏丹国,就是他们传教后留下来的。

  而这两股势力的交替之中,华人也开始不断南下在南洋披荆斩棘,开拓地方。

  当时,天方教在南洋的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颇受打压的,以至于到了明初,这里仍然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天下。

  更严重的是,天方教的大本营当时还被帖木儿帝国,埃及的布尔吉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三方分割。

  没有强大的后盾支持,使得天方教在南洋很难撼动婆罗门和佛教的地位。

  于是这时候大明来了,郑和七下南洋,除了历史上已经公认的各种原因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明朝希望能拿下南洋,把整个南洋纳入传统东方的夏君夷民朝贡体系中来。

  而当时面对顽固抵触的婆罗门和佛教本土势力,明成祖朱棣授意郑和支持天方教,把天方教当做手里的刀,去强迫南洋土王们朝贡大明。

  他们成功了,还出现旧港宣慰使,新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施进卿。文莱副王黄森屏这样的夏君。

  南洋诸国土王开始朝贡大明,原本傲娇的暹罗国也因为害怕被大明利用天方教攻打,不得不匍匐下去,开始猛舔。

  这也是后世传说郑和是回族人,说就是他在南洋扶持天方教,且至今遗留的南洋诸国早期天方教文献非常推崇郑和,把他当做圣贤一般的原因。

  是郑和利用大明的武力和威信,让天方教在南洋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关于郑和的信仰,只能说有可能为了把天方教徒和教义当做利刃来使用,三宝太监在下南洋后确实信了天方教,你可以说他是个教徒,但不能说他是回回。

  只不过,很可惜,大明的下南洋和控制南洋政策,没有强大而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来驱动它。

  宣德以后,在民间资本压倒朝廷资本之后,大明朝廷的风气开始迅速趋于保守,大明在南洋的威望和实力不断萎缩。

  正统五年,1440年,旧港宣慰使所在的华人新三佛齐王国被满者伯夷攻灭之后,大明在南洋的实际军事影响,基本消失。

  而天方教,却借着大明的东风,最终扎根下来了,使整个下南洋都成了天方教的地盘。

  这些事情,莫子布都跟陈联讲过,很多解密资料,都是纪晓岚特意送到南边来的,历史上这些资料当然都被满清给删改的差不多了。

  而知道来龙去脉的陈联当然清楚,现在情势又变了,中华在南洋的对手不再是南传佛教,而是变成了天方教。

  而且大虞和大明不一样,不需要利用哪个土著来稳住南洋,可以放开户籍和国门,让华人来填满南洋了。

  “郡公,城中俘虏了大量的天方教土人,是否还按照港口堡垒的土人的处置办法,全部贬为炮灰?”

  “照此办理吧!”于是,当涉及到如何处理土著问题时,陈联点了点头,“这爪哇岛上三百多万土人呢,我们大虞哪用的了这么些人。”

  五月十三,历经二十多天的围攻,威廉三世棱堡终于不行了,城堡中的四十多门大炮几乎全被打掉了,防守的荷兰士兵死伤过半。

  中华军队这边,四千多港口城堡苦工死伤过半,还能动的,也就是千把人。自身的海陆军士兵也损失了一百多人,战死者和因各种原因病死的各一半一半。

  哐当一声,费利佩少校和五六个士兵抬着一根圆木,咚的一声就把威廉三世棱堡指挥官雅克.史蒂文上校的指挥室大门,给撞开了。

  由于太用力,最前面的陈兴华直接连人带圆木给栽进了房间,然后他一抬头,就看见雅克.史蒂文上校已经把自己吊在了指挥室中。

  陈兴华大叫一声,踩在凳子上用短刀割断绳索,雅克.史蒂文上校的尸体,跟一条猪肉一样,咚的一声就摔了下来。

  紧跟着进来的李保华看着地上脸色惨白,嘴角还有血迹的雅克.史蒂文上校,直接给他的脑袋就来了个足球踢。

  “去你妈的,就是你这狗东西害的老孙断了腿。”这陈兴华就是韶关那位土匪书生陈贺,李保华就是李宝的弟弟李全。

  两年多前,他们在广州闹市区,非要康良保试射手铳,结果引起骚乱被南城兵马司逮去狠狠打了一顿屁股,只有叶明月因为是封臣之子而逃过了皮肉之苦,其余几个都被打的鬼哭狼嚎的。

  不过好在没耽误他们考取莫子布设在黄埔的陆军军官学校,而名字则是他们入学后改的。

  在黄埔军校中,兴华、保华、复汉等等名字非常流行,学生们往往要很早就改名,才能避免名字被占用,特别是陈、李这样的大姓。

  而他们的同学兼好友孙姓书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被城头的猎兵用线膛枪打中小腿,估计最好的结果都得是跛脚,只能退役了。

  这边李保华刚在足球踢,但其他人已经开始东翻西找了起来,费利佩少校仔细盯着他们,最后大家把找到的东西哐当哐当的扔到了指挥室的办公桌上。

  “一人两枚银币,金币不许拿,不许偷着把脑袋砍下来,咱们抬出去了大家一起领功。”

  费利佩少校是军衔最高的,他立刻就做出了安排,两枚银币收入不低,而且刚好卡在军律边缘,非常精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同意了,一人拿了两枚银币后,欢天喜地的抬着雅克.史蒂文上校的尸体出去领功了。

  。。。。

  巴达维亚,莫伦夫利特庄园。

  比起如同,啊不对,应该叫做就是棱堡的巴达维亚市政大厅,历任的巴达维亚总督其实都更喜欢西边一点的莫伦夫利特庄园。

  这里靠近运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没有市中心那种遍布的低矮房屋和臭水沟,周围遍布荷兰高层的别墅,除了天气热一点,就跟在欧洲没什么区别。

  雷尼尔.德.克拉克总督的中风比乾隆还严重,他到现在还是不能下床,自然就更别提说话下达命令了。

  可以说,目前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中枢,是处于瘫痪状态的。

  历史上雷尼尔总督要到今年年底才会中风,明年三月则病重不能理事,不得不由巴达维亚总干事威廉.阿诺德.阿尔廷主持工作。

  至于这个时空为什么来的这么早,自然是被莫大皇帝给吓的,这人老了一急一激动,自然就容易把脑袋里的血管给直接干破裂。

  

  “威廉,你是总干事,现在巴达维亚六千五百名荷兰公民的生命,就看你的了,快做出决定吧,中华帝国的军队,很快就要到达巴达维亚了。”

  霍尔戴克书记官一直没能升官,因为他不像是马尔科上校那样藏得很深,绝大部分荷兰人都隐隐约约知道他的身份,以及他代表了谁。

  中华帝国不可能不关注巴达维亚,那么半明牌霍尔戴克书记官,就可以为其他暗中的人打打掩护。

  威廉总干事非常愤怒,到了这个时候了,霍尔戴克还不肯担任一点责任,竟然想把屈膝投降,丢失巴达维亚的骂名留给他。

首节 上一节 42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