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节
莫子布要是现在愿意,直接就能把他这产业给夺了,那吴让在宋卡建立基业的计划也就等于破产。
现在他把最大的秘密说出来,跟狗狗对主人敞开肚皮是一个道理。
“宋卡确实是个物华天宝所在,我相信吴执扇一定能在此地打下一片大大的基业。若是还有何难处和想法,尽管说来。”
吴让立刻把手一拱,低声说道:“龙头,北大年苏丹为人残暴,常有侵扰四方之心。
这燕窝之利惹人眼红,让恐其有不轨之心,若是不能将其除去,日后定然麻烦。”
说完,吴让拿出了一份契约,看样子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只要龙头愿意不辞辛劳,这宋卡湖上的燕窝产业,让愿与龙头分享。”
莫子布哈哈一笑,“多谢执扇好意,我莫子布建昆仑山堂,非是为私,实乃不忍见我汉人同胞被人肆意欺辱。
这宋卡湖的燕窝是执扇的立业之基,我决不能收。
至于北大年苏丹,他竟敢支持洛坤变民,确实该铲除。恭梯魏大爷的族亲也在北大年多被苏丹巴哈杜尔欺辱,早有讨伐之心。
只不过日前缅人侵夺暹罗,此事乃我南洋汉人第一大事,我昆仑山堂也要襄助郑国英一二。
北大年之事,势必要往后拖一拖了。”
收干股什么的,实在太低端了些,也不符合莫大龙头的仁德公人设。
高端的做法应该是成立商业行会,直接收跟商税差不多的规费,这才是正道,是以莫子布肯定是不会要吴让这个合约的。
“龙头高义,不愧仁德之名。”吴让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句话,因为他实在看不到莫子布去掺和缅人和暹罗的战争有何好处。
那些潮州人那么积极,那是因为他们有郑国英在,郑国英已经隐隐有往暹罗权臣发展的趋势。
潮州人保扶郑国英,是指望郑国英掌权之后给潮州人好处。
且贡榜和暹罗都是南洋大国,战争一起就是数万乃至十数万人的大战,昆仑山堂这千把人能起得了多少作用?
是以,吴让才觉得相当不理解。
莫子布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因为此时哪怕就是潮州人也想不到,郑国英郑信最后能成暹罗大帝。
他们的想法跟吴让是一样,只是想把郑信打造成暹罗力挽狂澜的救世主,从而借着郑信往暹罗上层挤,得到好处。
至于直接当王,所有人都没想到。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泰人能不能接受一位华人血统占主要的国王,毕竟华人在暹罗,也只占了十分之一的人口,且能量主要在经济领域。
“不过咱们目前还是有人可以打的,齐亚德.阿里残部逃往了吉打苏丹国,莫哈末吉瓦沙二世苏丹收留了他们,这是不合规矩的!”
莫子布嘿嘿一笑,吉打苏丹国的的玻璃市是莫子布选定的位于缅甸这侧大洋的据点,正好借这个机会,敲诈吉打苏丹一把。
第63章 亲密无间难敌岁月无情
阿瑜陀耶城,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首都,华人一般称之为大城,是以阿瑜陀耶王朝也称大城王朝。
此城位在曼谷以北六十五公里处,面朝湄南河平原,三面环水,拥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寺庙众多。
在南洋来说,人文历史和艺术价值,可以与此时还叫东京的千年古城河内齐名。
但,很悲剧的是,虽然阿瑜陀耶城三面环水,但河流却深而不阔,水流也不湍急,非常容易泅渡。
周围也没有多少高山峡谷作为依靠,方圆五十里内更无雄关守护。
如果把它放到中国历史上来形容的话,此城的地位就与北宋的东京开封府类似。
都是那种经济、文化、艺术相当发达的城市,可以作为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唯独不该是国都。
阿瑜陀耶城东,皇宫与崖差蒙空寺之间的一大片地方,矗立着许多与暹罗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这里就是阿瑜陀耶城的唐人城。
唐人城中最著名的府邸,自然就是出任武沙木罕副大臣(副军事大臣),掌握了一支三千人军队,封爵甘烹碧披耶,但因为没能到任,目前还被称为披耶达的郑国英之府邸。
当然,这府邸其实也不是郑国英的,而是他已故养父,王朝财政大臣披耶节悉的府邸。
在阿瑜陀耶王朝有一个惯例,自纳黎萱大帝击败缅甸复国的1600年左右起,掌握王朝财政大权的财政大臣,基本就由汉人担任。
因为在乾隆荣获泰国国父的美名之前,我万年不上朝的长短腿万历皇爷,就已经荣获过一次泰国国父之名了。
万历十年,1582年左右,东吁王朝攻灭了前阿瑜陀耶王朝之后,惯例开始骚扰云南,万历帝遂派刘綎等将前往征讨。
刘大刀在云南大发神威,把处于鼎盛时期的缅甸东吁王朝给揍的奄奄一息,被缅甸奴役的暹罗人借机在纳黎萱大王的带领下成功复国。
复国之后,纳黎萱深知大明之强大,于是开始大量接纳汉人进入暹罗,鼓励暹罗贵族和汉人通婚。
当时暹罗贵族阶层都以跟汉人结亲为荣,男的娶汉女,女的嫁汉男。
而汉人南下,多注重商贸,于是逐渐控制了阿瑜陀耶王朝的财政。
此后一百多年,只在第三十一位大王宋当王时期,财政大臣的职位由彭世洛总督之子赞楠担任过。
但这并未持续多久,华人先是集中四百人在宋当王出行过程中伏击他,企图干掉宋当王,拥立宋当王的兄长纳仁王子登基夺回财政权,只可惜没成功。
但失败之后,所有华商以及基本掌握财政部运行的华人中低级官吏又迅速团结起来,一起搞阴奉阳违,很顺利地就把赞楠给架空了。
而赞楠无法掌握财政部之后,王朝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他不得不主动上书宋当王要求卸任财政大臣。
并推荐他的女婿,一位有华人血统的官员继任财政大臣。
而这位有华人血统的官员祖籍潮州澄海,姓郑。
他在就任财政大臣之后,把澄海郑家的族亲乡党,大量招到暹罗来经商从政。
其中一位名叫郑镛的远房堂弟尤其能干,很快就在他的支持下拥有了丰厚的家业,并在暹罗娶贵族大臣的女儿为妻,算是扎根了脚跟。
而这位祖上姓郑的财政大臣,正是吞武里大帝后来的养父,暹罗财政大臣披耶节悉。
郑镛就是郑信早逝的父亲。
同时,披耶节悉的母亲来自暹罗老牌贵族却克里家族,他年轻的时候还用过信莫(斯姆?).却克里作为名字。
后世杀死郑信建立却克里王朝的拉玛一世,就是披耶节悉舅舅的堂孙子。
也就是说,郑信的远房堂伯兼养父,是拉玛一世的堂表叔。
拉玛一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都有华人血统,他自己跟郑信一样,是一个纳真,即唐暹混血儿。
只不过拉玛一世是母系纳真,且混血很多代了,而郑信是刚刚第二代的父系纳真。
后世记载说拉玛一世的母亲叫做道真,其实是以讹传讹,因为道真或者纳真不是人名,而是一种身份。
郑信与拉玛一世,两人同是纳真,自小就是玩伴,还能算得上是近亲。
暹罗与华人,就是这么爱恨交织在了一起。
府邸中,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带着一身水气的通,走了进来。
他就是后来的拉玛一世,此时他还没有获得銮这个相当于子爵的爵位,是以后世说他名字叫做通銮也是不准确的,他就叫做通,銮是爵位。
通今年二十九岁,相貌带着非常明显的壮傣人特征,头发浓密稍显卷曲中带着一点花白,肤色相对汉人更呈古铜色,鼻梁挺拔,眉毛也更加浓密。
那一点点的花白发则估计是身体内那些汉人血统,带来的少年白基因。
通的身材并不高大,甚至可以说有点瘦小,是以显得不太有攻击性,脸上随时带着和善的笑意,因此人缘极好。
在披耶达郑国英身边的伙伴和心腹中,通是最受大家欢迎的。
“披耶,王上又将您的请求给驳回了。”
郑国英苦笑一声,站起来将身后的毛巾递给通,语气温和中带着一些对于弟弟宠溺。
“擦擦吧,一会让诗诗煮一碗姜汤来,小心风寒入侵。”
对于相对矮小,可能只有一米六二三的通而言,一米七三四的郑国英要高大许多。
肤色上两人倒是差不多,或者说纳真二代的郑国英比通还要黑一些。
“好的父亲,我马上就去煮。”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穿着暹罗传统长筒裙,笑嘻嘻的从房门外探出一个脑袋回答到。
这种长筒裙是傣泰民族的经典服饰,后世经过不断演变后,成为了泰国街头女性最常见的民族服装。
这个探头探脑的小女孩诗诗也略有些黑,但长相娇俏可爱,是郑国英的长女,今年十一岁。
她冲父亲说道之后,又看着正在擦干头上雨水的通说道:“叔父一会一定要喝一大碗哦!”
“不!”通摇了摇手指,“我要喝两大碗!”
诗诗闻言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状,开心的迈着小碎步赶紧退了下去。
等到她一走,书房中气氛就开始有些凝固了,郑国英看着墙上的地图,缓缓说道:
“阿瑜陀耶地处平原之上,周围一马平川,不管是骑兵还是象兵都能来去自如。
缅人若来,大炮甚至可以直接轰击王宫,根本就不足以守御。
若要阿瑜陀耶不失,就必须要守住甘烹碧,当然最好是能守住达城。
有天险不用,却要搞什么以逸待劳,歼敌于国都之外,这完全就是拿万千勇士的性命在.。”
说到这,郑国英突然停住了,他深深叹了口气,“通,我最近在重读孙武子的兵书。”
说着,郑国英从暹罗话切到了汉语,而且还不是潮州话,而是标准的官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古把刀兵当成儿戏的,最终都会死于刀兵之下。”
通也切换成了官话,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在暹罗,一口带着些许江淮口音的官话,就约等于加密语言。
不但暹罗人听不懂,大部分的华人只要你语速稍快一点,他们也不大听得懂。
“披耶,你只看到了刀兵,我却看到了别的。
咱们这些纳真的权力太大了,不但垄断了财政部门,这些年由纳真们统领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自宋当王开始,王室就不太信任我们了。
他们哪里是看不到达城或者甘烹碧重要性,他们是不放心,不放心你这个堪称军事天才的最出色纳真,成为手握大量兵权的边疆大将。
阿迦达王提防你,远胜过对对缅人的提防!”
郑国英不再说话了,他能不知道这一切吗?
他知道。
可是知道归知道,郑国英还是心急如焚。
缅人的白象王孟驳乃是贡榜王朝明君,他指挥下的缅军更是勇不可当。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