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1节

  

  现在高棉人在大虞也算是个相对特殊的族群了,他们不是汉人,但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只是不能随便到包含广南在内的汉地省份。

  但其他大虞的地盘,随便他们去,同时也不能被招纳进入京营,当然更别提近卫军了。

  “把碧武里以南的巴蜀、春蓬二府划归安戴省管辖,让又在闹自立的兰纳王到应天府来朝拜,不来就灭了他。

  赐披耶尖竹汶莫姓,命他率军收复彭世洛,封君侯,至于名字,就起名为澎吧。

  下诏给琅勃拉王与占巴塞王,命他们各出兵三千,由提督北河军务的陈成吉率领,把万象城给我攻下来,将万象王擒到应天府来。”

  林通一件件的记着,还抽空与梁国治对望了一眼,心里也有些哭笑不得。

  这琅勃拉、万象、占巴塞三国实在太穷了,实在没什么征服的必要,只要他们的商贸被华人控制,华人可以获得在这三国开矿和拓荒的特权就行。

  但这万象王真是个神人,朝廷没追究他当年支持白象王的罪过就算不错了,他还敢收拢暹罗反对势力,更趁着暹罗内乱的时候南下侵扰,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

  “暹罗省总督和负责卫所军的提督该由何人负责,请万岁示下。”林通接着问道。

  “总督暹罗兵马钱粮刑名事务还是让郑敏成来干吧,提督暹罗军务让江戊生就任。”莫子布迅速做出了安排。

  “暹罗现存銮以上封爵,命他们今冬到应天府来朝拜,确定各家封地。

  被斩杀的罪臣封地全部先交给朝廷设立田庄,皇庄和官庄各一半,未来看情况再做定夺。”

  莫子布边说还边皱起了眉头,三百多万奴隶呢,解放他们自然不可能,步子还是不要迈的太大。

  但仿照以前模式封给新贵族,莫子布又还有点舍不得,湄南河平原呢,怎么可能搞一堆封臣。

  所以莫子布必须要等着郑敏成和江戊生再给他上一份详细奏报,信息都透明后,再来考虑哪里建立卫所军,哪里给封臣,这么多的奴隶又怎么安排。

  开完了御前会议,大概定下了暹罗的安排,欧洲那边又传信回来了。

  莫子布一时间有些怔住了,他真没想到三哥竟然能得到玛丽亚.特蕾莎这样的信任。

  这样的事情,他能商量的只有林通和内朝参谋将军莫正存两人了,因为只有这俩人是去过欧洲的,能搞明白是发生了什么。

  “特蕾莎向我索要彭亨的治权,她想让奥德斯坦斯公司(奥属东印度)董事出任彭亨相,以此换取白马亲王夫妇放弃巴达维亚。”

  林通冷哼一声,立刻摆了摆手,“这是罗马女王最擅长的招数,利用她的一点点让步,随后狮子大开口,彭亨封国在我国境内,断无将治权假于他国之手的可能。”

  莫子布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南洋是中华禁脔,必定不能有半点谈判的可能。

  林通又思考了片刻,突然对莫子布说道:“白马亲王成为特兰西瓦尼亚大公这事,对咱们目前好处并不多,反而是陛下要损失一位能够依靠的宗亲。

  我在想特蕾莎女王狮子大开口,会不会有试探我们的意思?

  若是我们表现的兴致勃勃,为了白马亲王的大公爵位什么都肯答应,说不好特蕾莎女王就改变主意了。”

  “陛下,臣也觉得有这个可能,所以不如这样应对。”莫正存接口说道:

  “白马亲王这爵位,本就是为了三大王出使欧陆的权宜之计,彭亨现在也已经改为了新彭州。

  不如就册封三大王为彭国王,把爵位坐实,也可以搪塞一段时间,观察罗马女王的反应。”

  “也好。照此来安排吧。”莫子布同意了,先互相拉扯拉扯,看看特蕾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而实情,也确如林通所说,三哥莫子溶当了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匈牙利人愿意认匈奴人为祖宗,好处是在长远,使得中华有可能以此为支点插手欧洲事务。

  但在目前来看,实际上是没什么好处的,所以千万不能露出很兴奋的样子,以免让本就多疑的特蕾莎起疑心。

第445章 我看你没资格来参加这个会哦

  苏州城,徐文仲挑着一担糯米,轻快又矫健的往谷市桥走去。

  家里的小孙子闹着要吃百果蜜糕,所以他想卖点糯米换些糖、核桃仁、松子和蜜枣等。

  想到胖乎乎小孙子聪慧的模样,徐文仲挑着担都忍不住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他的曾祖父徐枋和高祖父徐汧都是苏州著名大儒,也是大忠臣,可是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因为贫苦早就目不识丁了。

  连徐文仲这个名字,都是大虞打回来后,由同邑杨庆孙给他起的,希望他能把徐家的‘文种’给延续下去。

  不过现在日子好了,因为大虞回来后,极为推崇他祖先徐汧、徐枋父子这种不屈膝的汉家忠烈。

  皇帝追谥在虎丘殉国的徐汧为贞简,赐了徐家苏州城边良田一百亩,一下就把靠给人当缫丝工的徐家,从极度贫困边缘拯救了出来。

  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家境开始富裕之后,徐文仲最大的梦想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了,他希望能恢复祖先的荣光,至少要让徐家出一个读书人。

  徐文仲都三十七了自然没希望,儿子也快二十了也晚了,只有三岁多的小孙子看起来机灵又聪慧,未来说不定可以继承祖先的文脉。

  不过走到了谷市桥,徐文仲却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把糯米卖给米店或者自己叫卖,因为据说皇帝发行的新钱要下来了,到时候会从千五百钱能当一两银子变成千二百钱当一两银子。

  所以导致很多人都把铜钱留在手里不肯花出去,大家都在等,偌大的苏州,在一夜之间直接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

  所以,连谷市桥这种原本咱们做大米买卖的,也涌进来了其他小商贩。

  大家按照以前的价格计算后,拿着大称小称以物易物,只要不是实在没办法,那是一个铜板都不会掏出来的。

  而就在谷市桥不远的一间小酒馆二楼,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二甲第七名进士李楘与好友程伟元并肩站立,看着这一切,久久无语。

  这两人可都不简单,李楘的长洲李家是苏州大户,曾经跟苏州织造府有很深的商业往来,是江南的大丝商,家资丰厚。

  而程伟元更不简单,他是二程一朱中程颐的三十一世孙,儒家圣贤传承,程家也是苏州大户,当然也兼做丝绸生意,是苏州生丝收购的大户。

  历史上这位还与高鹗共同编修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发布了程甲本和程乙本红楼梦,他能以一个秀才身份周游南北交朋友,家资可见一斑。

  “皇帝是真能忍啊!”李楘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连苏州都以物易物,机工大多停业,怨声载道了,他还能挺的住在广东不回来。

  “沧云兄你还看不出来吗,咱们这位万岁爷可是真正的狠人,他不能制服的,就宁愿打碎了再重建。

  你看大虞如今半壁江山都没有,陛下却敢放弃逐鹿中原跑到南都承天广州府去,还跟荷兰红毛人和英格兰金毛人开打,对北伐都完全不管。

  我看这就是为了先压服咱们这些江南人,要搞定了我们再北伐,要是咱们不屈服,他就一直跟我们耗下去,直到我们挺不住为止。”

  莫子布的银元政策已经出路七个月了,给江浙皖赣四省大户们下达的八个月缓冲期也快到了,但上缴银两兑换银元的不足三成,银两不足一千五百万两。

  至于很多人想象的因为银元不足称民间物价飞涨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因为现在江南的问题不是钱多物少,而是经过满清搜刮和大户窖存之后,普遍存在钱荒。

  此时的钱可比货物值钱多了,莫子布要不是来这么一手,那就不是物价飞涨,而是会出现货币不够导致的通货紧缩。

  这种情况下你还涨价?

  哼!

  你涨你的,老子不买就是了,甚至莫子布还把铜钱兑换比提高的消息放了出去,大大刺激了民间以物易物的发生。

  至于江南的几十万机工吃饭问题,那更好办了,在别的王朝可能是天崩地裂的事情,但在莫子布这不过小事一桩。

  这几个月南洋的大米和咸鱼一船一船不要钱的往江南运,只要有机工吃不上饭,就可以去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登记,皇帝赊给你们吃,等上工发工资分期慢慢还,绝对不会让你们饿死。

  甚至还可以选择听从安排下南洋,只要你有技术,朝廷借钱给你创业,去了就能当小工坊主。

  若是技术一般,或者你的技术南洋用不着,那也很好办。

  江南的机工基本都识字,去南洋当先生去,若是懂南京官话还可以去闽粤南洋当语言老师,缺口大得多,待遇也好,绝对比在家乡当机工过得好。

  是以,有些江南士绅还想拿老一套,鼓动机工罢工来威胁,但根本扛不住莫子布的三板斧。

  我莫大皇帝别的没有,就是南洋地多、粮食多,管你是要吃的还是要发展,南洋通通能满足。

  话说,当中华真的拥有南洋,甚至都只是占据一些地方以后,战略回旋余地实在太大了。

  只要是个正常人,有手有脚愿意吃苦,各个都能发财。

  就这么区区两亿多人,却拥有整个东亚、东南亚,那是打死都卷不起来,地主豪绅压榨的狠了,你就可以用脚投票。

  而且此时谁敢在皇帝锦衣卫的布控下涨价,一定是想要全家流放南暨岛(爪哇岛)了。

  真要是被流放去的,跟自愿去的可不一样,自愿去的是完全自己人,流放的只能算半个自己人。

  而江南人早就过了当年春秋时期那种仗剑逞凶,一怒杀人的时代了。

  这上千年的好日子,让他们很不习惯那种生活,真要放弃自己在文化、技术上的优势跟广西、粤西的鬼火少年一起拿刀剑过日子,一定会极为难受的。

  同时,此时监控物价的难度,也跟后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后世想要监控物价的难度差不多是地狱级别的,因为商品太多,商家太多,流通的渠道太多。

  但在此时,商品经济并没那么发达,城镇中的商铺就那么多,好多县城就一条街有商铺,流通渠道完全固定,商家背后的大户也是固定的。

  这使得锦衣卫这样的特殊机构在官府配合下,非常容易锁定是哪些人在搞事。

  要是在明末还会有从上到下的士绅阶级一起给你打掩护,从内阁大学士到下面的县丞、主簿都有自己人。

  但在大虞可行不通,满清已经先把这套士人完全把持一切的体系清扫了一遍,基础已经失去。

  大虞更可以完全不依靠江南人自成体系,但凡有人敢互相遮掩包庇,嘿嘿,锦衣卫和京营一起出动,下南洋去吧您嘞。

  在这几重的限制下,江南的土豪们基本被限制住了,得益于满清对他们重拳出击,还真没几个胆肥的敢主动出来挑事。

  像是李楘、程伟元以及身后无锡邹家的邹炳泰这种组建了一个小小同盟,时常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的已经要算胆子大的了。

  但他们越是商议,越就觉得无能为力,邹炳泰哀叹一声,“听说皇帝称此时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真是没说错!

  自宋高宗南渡以来,我江南就是天下至富庶之地,兵事不敢说,但钱粮一事,只要咱们不同意,哪怕是朝廷也没法。

  可是当今圣上起自南洋,有驱逐鞑虏的正义加身,有闽粤为根基,更兼南洋广大。

  我看圣上是真准备咱们跟他逆着干,他就干脆以南都广州为中心,建一个囊括南洋的钱粮充沛之地。”

  莫子布在无意间,其实达成了一项宋以来封建帝王都无法完成的成就。

  那就是他有广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不必把钱粮之重,全部系于江南,他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江南。

  譬如在大明手中,皇帝也想限制江南的士绅阶层,可是他完全没有可供选择的选项。

  北京远离江南,除了华北平原的土地一无所有,所以依托在京城的勋贵阶层,就算没有土木堡的惨剧,也不过晚些年被江南文官打垮而已,因为经济上没法独立,其他的都别谈了。

  至于在其他地方扶持一个江南,客观条件根本不允许,哪怕就是后世共和国,最具有可能的珠三角也跟长三角没法比。

  但在莫子布这行啊!

  珠三角的最大问题,就是腹地太浅,但莫子布可以把红河平原、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的资源用大海船汇聚向珠三角。

  

  这就太强大了,虽然不一定持久,但坚持几十年,把江南士绅豪富斗垮还是没问题的。

  同时,莫子布还有一堆闽粤乡党,这些人都要靠着皇帝开发南洋混饭吃的,因此跟莫子布绑定的很厉害。

  而这些人的长处,恰恰也是玩商贸、搞开发、玩资本。南洋有粮,闽粤乡党能搞钱。

  这样一来,江南的士绅豪商就没法像斗垮明代淮西勋贵那样,斗垮莫子布身后的闽粤勋贵集团。

首节 上一节 441/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