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47节

  去东北,去西域,到各处去开发。这样,所有人不但能吃饱,还能过得好!”

  阴承方被说的热血澎湃,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是如此一来,北方五口之家有一百多亩地,根本没法种的出来,平均一人种十五亩地,应该就是极限了!”

  莫子布指着在场的所有官员说道:“那这就是你们这些官员的责任了!

  怎么让北方普及大量耕牛,如何改进农具,如何让百姓们互帮互助,如何从人口相对富裕的地方调集人口突击生产和收割,这一整套体系,需要你们去摸索和实践。

  什么是张横渠说的为生民立命,这就是为生民立命!”

  “臣等明白,敢不尽心竭力!”皖赣两省官员赶紧起身应喏并弯腰施礼。

  “此外,尔等还要回去告诉亲朋好友,在江南朕没有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实乃因为江南经济活跃,有大量工坊可以安排百姓做工生存,江南的土地之经济产出也远高于湖广,是以百姓还算富裕。

  所以,得了好处,就要知道珍惜,不要继续想着在土地上动手脚,也不要在缴税上动手脚。

  明摆着说吧,真要在这些方面手脚不干净,朕不会让刑部去,而是让内廷转运司和锦衣卫北镇抚司、刑名司,这内廷三司组建的税务监察缇骑总旗队,来监察审理。

  谁想发配南洋跟土人为伴,谁想进内廷诏狱,甚至想全家掉脑袋,那朕也乐意让他见识下!”

  “臣等不敢,一定约束家人,并向地方传达陛下旨意。”

  莫子布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就以目前的江南,也还是有许多穷地方的。

  比如浙东的温州等地,江西的赣南,安徽的皖北,以至于苏北的徐州、淮安等府县都不富裕。

  所以这些地方,也还是要进行改革,但情况比湖广要好一些,现在先看当地的士绅识不识趣吧。

  三天后,给官员们上完了课,莫子布又带着一群即将去往欧洲留学的十二至十五岁学童,在田间地头体验农家生活。

  莫子布看着这群由黄宗羲直系后代黄珏,为他培养出来的未来之星们说道:

  “其实朕目前的政策,还是只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要让他们真的过上好日子,必须要靠你们。

  确切的说,是靠科学。

  如今泰西人在这一方面走到了咱们的前面,这就是你们去往泰西学习的原因。

  我坚信,未来的丹化之学中,一定能用丹化的方法,炼出各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元素。

  朕以为,目前泰西主流的腐殖质和生活力之说,存在很大的谬误。

  这个世界应该是由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元素构成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元素,也在其中,只要我们能把它们找出来。”

  莫子布端着土陶碗,里面盛着汤水都绿油油的野菜粥,他唏哩呼噜两口就喝了下去,很粗犷的用袖子抹了抹嘴巴,随后继续说道:

  “民以食为天,此乃天道的基础,要是民众吃不饱,一切皆休。

  朕向你们承诺,日后谁能真正用丹化发现并制造出可以大大提高亩产的肥料。

  不管他是何出身,是谁家子弟,年方几何,朕亲自为他塑像,立在社稷坛中,让他陪祀天地!”

  叮咣,咔嚓,惊呼声一片!

  大量的碗、钵摔了一地,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孩童们惊叫出了声。

  塑像社稷坛,陪祀天地,这得是多高的荣誉啊!张横渠说的为万世开太平,也就这样子了吧。

  人群中,一个身材娇小,看起来有点像小姑娘的学童,眼睛里射出了璀璨的光芒,兴奋又崇拜的看着莫大皇帝。

  莫子布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一点也没在意,只当是这时候的小男孩长得粉妆玉琢也不奇怪。

第451章 天之骄女

  “你啊!到处跑个什么,万一病发,岂不误啊,叫我如何放心的下。”

  九江府,安西将军,江西提督,京营奋武、耀武两军指挥使,平远伯叶宪纯府邸上,父亲王锡琛正在责怪自己的女儿王贞仪,不过一不小心把实话说了出来。

  王贞仪穿着男童的小号道袍,气的两眼直翻白,“阿爸,你拿亲生女儿做实验就算了,还差点把真相说出来了,你就不怕我伤心?”

  王锡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他现在是刚刚组建完成的应天府江宁太学医学院教授,还兼任着太医署的院判。

  而今年太医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牛痘研发出来并完成实验。

  迄今已经完成了四百五十名牛痘接种,其中病死三人,但都不是因天花而亡,可以说效果非常好。

  但众人却还有个担心,因为此次接种的孩童中,全部都是平民的孩子,且男孩多女孩少。

  万一这牛痘是男孩更适合接种,平民孩子经常在外跑更能抗病呢?

  于是在太医院院使,清代著名医学家李茂盛的建议下,太医院六十七名医官集体回家把自己家中的女童,全部给种上了牛痘。

  王锡琛医术极好,痴迷此道,因而对此更是举双手赞成,他回家就把自己的次女王贞仪和幼女王静仪全给种上了牛痘。

  “好啦,我没有事,就前天轻微有点发热,现在已经没感觉了,阿爸你不会忘了,我也是懂医术的吧。”

  很会察言观色的王贞仪看到父亲有点尴尬,又笑嘻嘻的依偎过去撒娇,顿时就缓解了气氛。

  历史上,这个今年十一岁的小姑娘,很可能是整个清代最有可能成为大科学家的人之一。

  钱大昕称他为班昭之后第一人,袁枚也非常赞赏她

  历史上的王贞仪精通数学、天文、地理、医学,能写诗作赋,甚至在关外学会了骑射。

  她最大的成就是在数学和天文学上。

  数学中王贞仪推崇前辈数学家梅文鼎,她著筹算易知一书,将梅文鼎写的有些深奥晦涩的开方、平方、立方以及测算方程等数学方法写的简便易懂。

  天文上,她极力支持日心说,著地圆论和月食解,向大众普及天文知识,并对恒星、行星、地月知识方面有接近和领先世界的认识。

  对于中西方的交流,王贞仪更是认为‘理求其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但只可惜,王贞仪生错了时代,在这个连男性都要被压抑的时代,她一个女子遇到的阻力,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王贞仪对科学的热情,导致她成了同龄人中的怪人,许多卫道士也对一个女人研究科学,经常抛头露面感到不满。

  以至于连王贞仪的婚事,都到二十五岁才解决,匆匆嫁给了一个叫詹枚的秀才。

  然后,让她痛苦的事情到来了,倒不是丈夫詹枚阻止王贞仪继续研究,反而詹枚极为支持,不顾别人异样眼光让王贞仪招收年轻的男学子为学生,为她的著作刊印而奔走。

  为难王贞仪的有两股势力,一是王贞仪的婆婆和小姑子等,同为被压迫的女人,她们不但不理解,反而极为敌视。

  每当王贞仪跟詹枚谈论学术方面事情的时候,必定会遭到这母女俩的阴阳怪气甚至直接唾骂。

  第二则是当时的风气,王贞仪的离经叛道,特别是招收男学生为她带来了极大的污蔑,詹枚甚至詹家的声誉都被影响。

  这一直让她心情十分郁结,特别是她与詹枚还没有儿女,在这个时代,更是成为了外人中伤的痛点。

  在这种情况下,王贞仪活到二十九岁就因疟疾一病不起,很快病逝。

  这病在其次,心情郁结在主,她死后,丈夫詹枚也抑郁而终,连王贞仪的手稿都没整理完毕,以至很多失传。

  很多人拿满清并不禁止研究数学等科学唯由,意图证明满清没有压制科学的意愿。

  但从王贞仪的遭遇就看得出来,满清强力压制下的社会风气已经不具有科研的可能性了。

  因为在明中后期的江南,如果出现一个王贞仪这样的人,她是可以正常出门与学者交流,不用背负巨大社会舆论压力的。

  更不要说同时的欧洲,若是同时期欧洲有个王贞仪这样的女子,她一定会轰动整个欧陆,成为各个王公贵族,大科学家,大学者都争先结交之人。

  但好在,这个时空还来得及。

  我莫大皇帝虽然穿越前没听过王贞仪的名字,不知道她是一个数学、天文学方面的奇才,但有人已经在对王贞仪进行投资了。

  听到父女俩的对话,平远伯叶宪纯哈哈大笑着走了进来,父女俩赶紧过来见礼。

  在此时的大虞,参加过北河八王庙血战,硬刚福康安,被称为客家人中第一大将,与德妃叶小妹同一个祖父的叶宪纯,地位非常高。

  而王家能攀上如日中天的叶家,还是王贞仪的祖父王者辅打下的基础。

  原来乾隆九年(1744),王者辅曾在嘉应州做知州,其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建东山书院等,切切实实为客家人办了不少好事。

  德妃叶仪真的父亲叶三叔,当年就是在王者辅手中被点为秀才的。

  有了这份恩情在,叶家与王家关系非常好,叶小妹给王者辅写信,都是以老恩公作为敬称的。

  也是有了这样的关系,王者辅六十九岁了,还能担任苏州知府这样的重要地方官。

  只是个秀才的王贞仪父亲王锡琛,才能担任江宁太学教授和太医院院判。

  “贞儿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真的去见陛下,没有被看穿吧?”叶宪纯笑呵呵的问道,完全就是当成自己女儿一般。

  王贞仪嘻嘻一笑,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紧张的神色,“差点,陛下看了我好几眼,差点就被认出来了。”

  叶宪纯哈哈大笑,“王兄,我看仪儿确实有才学,她也愿意去泰西欧罗巴洲看一看,所以我是支持的。”

  王贞仪充满希冀的看着父亲王锡琛,王锡琛迟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此去欧罗巴几乎要用一年时间,我就不说海上风高浪急可能遇到的危险,光是这时间,女子如何在全是男人的船上呆一年啊!”

  王贞仪一想也是,眼神中的光芒,一下就暗淡了下来。

  海上航行艰苦无比,水手们的素质更是别谈了,一走一年多,他们看见母猪都跟貂蝉差不多,真要有女子上了船,那还不得变成。

  “要不说贞儿运气好,连老天都在帮你呢。”叶宪纯笑着说道:

  “白马亲王最近在欧罗巴办事得力,陛下已经下旨,升彭亨大公国为新鲁藩国,晋封白马亲王殿下为鲁王,将会派出正式的册封使团前往欧罗巴洲。

  同时,鲁王殿下与神罗帕尔马公主之子将要诞生,陛下特意为象征中华与神罗友谊的王世子,精选了五十五人包括女医师在内的女官和侍女。

  所以这次去欧罗巴,不但有朝廷正规水师护卫,其中还有一艘大船上女子众多,正好可以让贞儿随行。”

  “真的吗,太好了!”王贞仪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随后大声欢呼了起来,两只小手还在胸前对着王锡琛上下晃动着,好像在恳求一样。

  王锡琛还是舍不得,他迟疑了一下还想说的别的,叶宪纯猛地抢先说道:

  “我知道,王兄你是怕贞儿一人害怕,遇到事情也没人商量不是,那就让惠儿跟她一起去。

  如果你还怕,这次去欧罗巴洲的女官中有我们叶家的人,在欧罗巴洲的女官中,也有我们叶家的人,完全可以照顾好。”

  啊!我没说不放心,还要让大女儿去啊!

  王锡琛惊呆了,不过,他还没解释,就看到二女儿王贞仪在冲他疯狂眨眼间。

  

  王锡琛咂摸了两下叶宪纯刚才的话,突然回过味来了。

  没有别的,其实就是叶宪纯的亲哥哥陶公君伯叶宪阳,看上了王锡琛的大女儿,王贞仪的今年十四岁的姐姐王惠仪。

  啊不对,不是那种看上,确切的说,是叶宪阳希望王惠仪能当他的儿媳妇。

  原因呢,自然是这票最早跟着莫子布从龙起家的大佬,大多出身贫寒,说他们过番的时候就带了根‘棍’,绝不是在开玩笑。

  而现在他们富贵了,特别是像叶宪阳这种当了君伯,治下华人三万多,土著十几万的大封臣。

  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出身名门,能相夫教子,管理内宅,熟悉财政的女主人。

首节 上一节 447/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