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06节
当然各地的规矩并不一样,但基本农夫至少能拿到自己收成的五成,虽然地位低,但收入还可以,勉强能保证家人吃饱。
当然,别看最高统治者才拿一,好似有点少,但你要考虑到印度的社会结构以及印度教文化。
在印度教种姓制的调教下,印度百姓极为认命,都是吃少少的还乖乖交税,这让印度统治者需要花费的统治成本,连中华的两成都不到。
而且包税制也不是在所有地方施行,他只在最高统治者力量比较薄弱或者不屑于直接统治的地区施行。
而到了英国人这,历史上他们几乎把全部占据的土地,都施行了包税的柴明达尔制度。
收税更是史无前例的狠,英国人要求包税的柴明达尔每年上缴他收到的百分之九十税款。
这.看似完全是不给活路啊!
也确实是不给活路,但不是不给所有人活路,而只是不给最底层的农夫活路。
因为英国人拿走九成之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也就是说,他们只按照目前的税收额度拿走九成,至于柴明达尔收多少,是不管的。
所以,在历史上施行这个柴明达尔政策后,包税的柴明达尔一般会收两次税,第一次收的九成交上去,第二次收的,百分百留给自己。
这使得底层农民从最开始的上缴四成产出,普遍提高到了上缴六成甚至会饿死人的七成。
那么要是因为天灾收不上来怎么办?
别慌,英国人允许柴明达尔欠账,只要照常付给利息就可以,你一年受灾,总不能年年受灾。
所以,历史上在印度,以至于形成了灾年不可怕,灾年后的丰年才可怕的诡异现象。
因为灾后的丰年由于柴明达尔要尽快把要付高额利息的欠税缴纳,会毫无底线的压榨底层农民。
那你要说我年年受灾呢,那就更简单了,当你欠到一个双方约定的数目,英国殖民政府就会把给你包税的土地收回。
同时剥夺你柴明达尔的身份,把土地拍卖给其他收得上来税的人抵账。
现在,能理解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什么总是动不动就大饥荒了吧。
英国人和印度本土的柴明达尔,活生生把印度底层百姓从人,逼迫成了蟑螂,在水热条件这么好的印度,年年都会饿死人。
而让威廉堡中大量本地人欢呼的,就是黑斯廷斯总督把柴明达尔上缴的税额从九成下降到了八成,并且还承诺会动用英属印度武力保护他们的财产。
别小看这么一个承诺,印度的底层情况是非常复杂的,黑斯廷斯总督要把所有柴明达尔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在包税上做到有所针对,还要协调他们的关系。
这是非常难的,因为英国人这种柴明达尔包税制,注定了每一个柴明达尔都是很小的。
原因在于柴明达尔一旦过大,就会脱离英国人的掌握,会有各种手段隐瞒税收,甚至暗中积蓄力量搞事。
而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个远比英国大的地盘划分出几百上千个柴明达尔,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这片土地上原本是有大贵族的,英国人需要先把这些大贵族碾碎,然后才能安置大量他们可以控制的柴明达尔。
最后,英属印度政府还要把收上来的五花八门各种形式的税款,都全部转化成母国所需的东西。
以及还要用尽量小的代价,摧毁印度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把他们纳入母国经济体系。
这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跟再造一个王国没什么区别了。
听到这些本地柴明达尔代表的欢呼声,会议室中的英国人,特别是军官们都安稳了许多。
只要这些本地人不会被中国人拉走,那么他们就有坚守的信心。
角落里,一个收了南镇抚司大量好处的汉诺威书记官叹息了一声。
中华帝国在印度的根基太浅了,他们还无法像已经在这里耕耘了一百多年的英国人这样,扎根于印度的最深处。
会议在欢快的气氛中继续,黑斯廷斯总督又宣布了几项政策,让会议室内的印度人更加开心,纷纷向总督大人表达着忠心。
只不过等这个会议结束,接下来进行的军事会议,他们如果参加的话,就会让这些人心惊胆颤了。
驻印军总司令,陆军中将艾尔.库特爵士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对所有人说道:
“我想,在中国人的军队向我们展开攻击之前,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们进行一次中等规模的野战。
目前我军兵力在一万四千人左右,其中包括两千五百名欧洲士兵以及一万一千五百本地士兵。
中国人和迈索尔人的总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但他们不可能协调到同时出现在威廉堡附近。
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与他们打一场一万人对阵一万五千到两万人的野战。”
“我们能战胜他们吗,或者说我们战败的可能性大吗?”黑斯廷斯总督问道。
“从马德拉斯围城战来看,我们战败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艾尔.库特爵士阴沉着脸说道。
但说了这句话之后,他那双有淡蓝色眼珠的三角眼,变得充满了狠毒的目光。
“但如果我们战胜,中国人的所有企图都会破灭。
如果我们战败,那么在肯定大量杀伤中国人的同时,也完美消耗了我们自己的军力,因为我们用不着这么多人守两座威廉堡。
我们只需要五千人就行了,再多的话,供应就会有问题。
我想这场围城战恐怕是要年来计算的,所以物资远比士兵宝贵。”
黑斯廷斯总督站起身来,满意的点了点头,“爵士,你负责具体安排吧,记住,尽量让我们这些本地士兵死的更有价值!”
第510章 我们是皇帝的鹰犬
鼓声隆隆,伴随着阵阵炮声,中华帝国陆军近卫神电团三个营的步兵,正在呈三纵队排队前进。
神电之名,取自昔日大明在莫皇帝家乡高雷廉三州设立的卫所军神电卫。
在大虞收复广东之后,这个近卫团就开始建设,其骨干成员是从粤西高雷廉三州,也就是后世的广东茂名、湛江和广西钦州招募。
这三地方,哪怕是到了共和国时期,也是以条件艰苦、民风彪悍而著名,在这个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这里雷琼片闽南语和夹壮话互相拉扯,夹杂客家话、粤西白话的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盛产一言不合就提刀斩佢的轻生死恶少年。
以至于整个粤西、桂南,到处都是山贼土匪。
要是在和平年代,这种人是各种学校和牛马工厂最讨厌的存在,但是在现在这个混乱血腥的殖民时代,却是最好的兵源。
除了高雷廉三州以外,临近的广西南宁、太平(崇左)两府,广南谅山府以及海南岛的百姓,也在征召之列。
以至于近卫神电团中,汉人比例只勉强超过一半,其中夹杂了大量的壮、黎、瑶等族出身的士兵。
近卫神电团一共三个营两个连,其中两个是线列步兵营,一个是猎兵营,一般也被称为射生营,剩下的两个连则是团属炮兵连和团属火力支援连。
其中线列步兵营由十个连组成,包含八个燧发枪连,一个射生连,一个掷弹兵连。
也有九个燧发枪连,射生连由射生营临时调派补充的时候,每连一百人,全营共一千人。
射生营八个连,共八百人,编制和调动非常灵活。
团属炮兵连装备了四门三磅野战加农炮和一门六磅长管加农炮。
团属火力支援连装备六门虎蹲炮,三门六十斤左右可以发射霰弹的劈山炮,以及数量不定的重型滑膛枪。
全团加上后勤人员和指挥使直属的卫兵,一共四千二百人左右,属于绝对的高配。
“上报皇恩兮下救黎民,驱逐鞑虏兮拓疆万里。”
神电近卫的士兵们高唱着近卫军军歌,行动非常迅捷,精神饱满,斗志高昂。
一般人很难理解他们这种亢奋的精神,但只有出身粤西的神电近卫士兵们自己知道原因。
因为自古粤西就是中华帝国的边角料,别说驱逐鞑虏的皇帝,就是进士举人他们也出不了几个,常年处于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地位。
但现在,忽然出现了莫皇帝,使得粤西成为龙兴之地,他们成了皇帝的乡党,从被歧视的乡下穷鬼,有变成皇亲国戚的可能。
这在精神上,给粤西人注入了强大的能量。
同时在现实上,粤西原本土地相对贫瘠,居民生活困苦。
但在莫子布入主广东后,就将大量乡党迁徙到富饶的北(红)河平原,又提拔大量人进入海陆军,让粤西人的生活上了好几个档次。
可以说,他们现在的好生活全是皇帝给予的。
有莫皇帝,他们就是皇帝乡党,是前途无量的近卫军之乡,没有的话,他们就是帝国的野狗。
这种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极大提高,使得粤西极为拥护莫子布。
因此在神电、元从、龙骧、羽林左右、长水胡骑六个近卫军团中。
神电卫作战技能,战场经验等不是最娴熟丰富的,但一定是最不怕牺牲,最能打恶战的。
在他们侧翼以散兵方式前进并进行一定掩护的,是近卫羽林左团的射生轻步兵营。
与神电近卫在粤西招募,元从近卫是由元勋、封臣和最早下南洋屯垦子弟组成不同,羽林左右卫就是真正面向全国选拔的。
因此在羽林左右团中,射生营不是一个营,而是基本都是射生营,选材面的宽广,让羽林近卫的士兵相当善战。
在这两支五千人的近卫军身后,是京营振威军的一个线列步兵团。
三千人全是线列步兵,班底是从嘉庆省嘉西府征召的潮汕和客家金矿工人,他们不但适应南洋的湿热环境,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这八千人,就是此次征印军的绝对主力。
所以英属印度陆军总司令艾尔.库特爵士虽然眼界和统帅能力很出色,但他实在没想到光中皇帝这么重视他们。
会在印度这样一个无法对战局起到决定作用的战场上,在自身还没完成统一的局面下,竟然把自己总数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的近卫步兵,派了五千多人来印度。
这就是穿越者的最大福利,总是能根据未来历史的走向,提前知道谁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什么地方对自己最大的敌人最为重要。
要是沃伦.黑斯廷斯总督和艾尔.库特总司令知道莫子布这么看得起他们,不知道该荣幸呢,还是该害怕。
除了这八千人以外,联军还有蒂普苏丹亲自统帅的两千迈索尔骑兵在宽阔的战场上,为步兵提供遮蔽、预警和护卫,让步兵能安全的到达战场。
远处,英属印军已经摆好了阵型,军队主力由第一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第二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和第三孟加拉欧洲燧发枪团组成。
这三个团是历史上未来会更加庞大的英属印军基干主力,全部由英国本土抽调组成,未来他们会扩编成第101、104、107步兵团。
这三个团中,第一燧发枪团是标准团,一共有三个营,每营十个连,由八个线列步兵连,两个侧翼连(一个轻步兵连,一个掷弹兵连组成)。
全营一千人,三个营就是三千人。
剩下的第二燧发枪团和第三燧发枪团,其实就一个单纯的线列步兵营组成,还没有扩编。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的马德拉斯战败,第一燧发枪团的两个营已经在圣乔治棱堡被攻陷后损失大半。
幸存者也遭到了迈索尔人的全部处决,因此第一燧发枪团也只有一个营了。
而且由于英国如今在跟全世界作战,这人三千白人士兵中,只有一千人是正规军,其余都是英属印度威廉堡当局到处强行征召的各种白人冒险者和从船上逃跑的水手组成。
除了三个燧发枪团以外,艾尔.库特爵士身边还有一个皇家爱尔兰步兵团。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