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08节
‘嗖!’又一颗铅弹插着这个羽林近卫的耳朵边飞过,他叹息一声,没时间处理裤裆,又赶紧飞速装填了起来。
只能庆幸这是前面,而不是后面来波大的,要不然战后肯定瞒不住人,会成为全营的笑话。
同时,在距离这羽林近卫不远处的胡全,那就轻松多了。
话说黄仁勇这个小队,还真是人才辈出,集中了一个历史上的武状元和三个历史上太平军猛将的爷爷。
胡全被同袍们戏称为过山峰,也就是眼镜王蛇,可不是乱叫的,这家伙就真的跟一条粗壮的眼王一般,大只、心思缜密、性格阴狠。
历史上胡全把和弟弟一起打造的家业传给了弟弟的儿子胡琛,胡家遂在胡琛的经营下,一举成了平南县首富,胡琛的儿子胡以晃,更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大将。
得益于跟随联合舰队战斗中几次出色表现,胡全被破格提拔进入了羽林近卫左团射生营。
且营千总莫善宗极为欣赏他,只等再立功,就可以提拔为军官。
这让胡全很有干劲,对于这种天生的野心家来说,韦大、覃大那种在南洋得几百亩地,娶几个土人妇娘的日子,他根本看不上。
他要往上爬,混成大虞勋臣,成为要么在本土当上可以荫庇子孙的高级武官,要么在南洋当子爵以上的封臣。
他要治万人而拓土,当真正的人上人,这才是他的理想生活。
所以他很珍惜进入羽林近卫的机会,有什么比当皇帝近卫还能爬的更快呢。
胡全甚至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下未来,他要去巴结莫善宗,因为据说莫善宗在广南省升龙府的家中还有三个妹妹未嫁。
在大贵族眼中,莫善宗这个宗室水分有点大,他不过是高祖父和皇帝曾祖是亲兄弟而已。
但在胡全这种没有什么门路,目前还算是最底层的人看来,这就是一条通天大道,是他鲤鱼跃龙门最好的机会。
因此,胡全作战异常勇猛,那一杆飞将军1777在他手中,就像是他身体的一个部分一样,射击频率绝对在四十秒以下,凡是挡在他前面的英国轻步兵,接二连三的倒下。
而他越是勇猛,幸运之神就越是眷顾他,无数铅弹在胡全前后左右嗷嗷飞过,但就是打不中他。
“哈哈哈,好样的,好样的!”莫善宗大笑了起来,“这才是咱们的粤西乡党,朱皇帝有淮上老乡,咱们莫皇帝有粤西胶己浪!”
莫善宗在笑,齐柏林中校则惊恐的瞪大了眼睛,因为他发现,自己轻步兵跟中国轻步兵的交换比至少是一比三。
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线膛枪不但比他们打的远,射速还要快的多。
“中校,我们要不要下令撤退?”齐柏林中校身边一个少校忍不住问道。
“不用下令了。”齐柏林中校脸色惨白的摇了摇头,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军官,齐柏林中校很知道自己下面这些人是什么德行。
他们能抗住百分之二十的伤亡,但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崩溃。
果然,没等到齐柏林中校下令,也没等到斯蒂伯特中将增援,出击的七百英军轻步兵丢下快两百具尸体和一些在战场上挣扎呻吟的同袍,没命的向后溃退了下来。
“前进,拿飞将军的上前,打他们的大炮,拿克敌铳的左右警戒!”莫善宗大喜,高声发布着命令,并让军乐队敲响了进攻的鼓点。
此时的火炮的有效射程大约在五六百米,但由于完全是靠炮弹砸,最好是三百米左右威力才足。
同时,由于基本都是实心弹,爆炸弹爆炸时间非常难以掌握,所以此时的大炮基本用来打结阵的线列步兵的。
对于射生军(轻步兵)这种分散的很开,移动还很灵活的兵种,基本等于高射炮打蚊子。
所以看到中华射生军还在向前,斯蒂伯特中将脸上就是一麻。
果然四百米上下,对面铅弹呼呼往自己炮兵这边招呼,一个中尉火炮长和几个炮兵还没来得及躲避,就被打倒在了地上。
而炮兵的还击,炮弹还在空中呼啸,那些轻步兵就赶紧躲开了,一连发了六七炮,竟然一炮也没命中,反倒是炮手又被打死十几个。
斯蒂伯特中将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让炮兵上前,给大炮上刺刀,并用轻步兵掩护炮兵驱逐对面。
但是,这代价太大了,打一些轻步兵就要把炮兵搭上。
所以,他选择了另一个更经济实惠的应对方法,让两翼的线列步兵夹击过来,用排枪的威胁,把对面的轻步兵压缩回去。
然后趁机直接开启线列步兵决战,清除轻步兵作战的空间。
接到申请的主帅艾尔.库特爵士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决定接受斯蒂伯特中将的请求。
因为你总不能让最前面的炮兵和轻步兵一直站着挨打吧,这谁受得了。
于是,艾尔.库特爵士下令两翼的孟加拉本地步兵团上前夹击。
“哈哈哈哈,他们输定了!”陈联大喜,非常兴奋把右拳往左手手心一砸。
“你一旦动起来,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你们了。”
“传我军令,敌人没有骑兵,让振威军和神电近卫的线列步兵团往两翼活动,以线列步兵打线列步兵,击溃这些印度垃圾。
射生军继续集中到中路,就给我打山上的英军,让他们吃不住痛主动下来求战。”
随着陈联的命令,帝国陆军的战争机器开始快速启动了起来,振威军和神电线列步兵团各自转向,向着压缩己方轻步兵的孟加拉土兵而去。
战鼓阵阵,两侧的军官紧紧向中间挤着,把士兵们都挤在中间,让他们没法逃跑甚至没法转身。
同时,军官的戴着的不是白色红缨范阳帽,而丝盔沿上刷了白漆的黑色飞碟盔,这种醒目的打扮,可以让士兵们清楚注意到军官的存在。
同时,按军令,军官没死而士兵后退者,直接斩首!
这就逼得士兵不得不死战,同时,也让中卫、上卫这种基层军官成了真正的军队基石,只要他们没有畏惧,士兵哪怕被打成蜂窝也不敢逃跑。
“呜~~!”
带着尖锐爆鸣的炮弹,猛地砸到了振威军的第一列线列步兵中,当即三个士兵惨叫着倒下,随后炮弹弹跳着往后打去,又有四五人被打死打伤。
队伍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慌乱,但在各横排的军官喝骂下,很快就稳住了阵势,后面的士兵呐喊着依次填了上去。
“嗷呜!”又是一炮打来,这一次砸到了步兵阵中,一个振威军士兵被直接砸断了双腿,手中的燧发枪也被砸断。
但这个士兵只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就双手全力捂住了嘴巴。
剧烈的疼痛让他脖子上青筋暴起,冷汗唰唰的下来,但他仍然强忍疼痛,在确定自己不会发出惨叫后,双手撑地,几个翻滚就滚出了战列线,不耽误其他同袍前进。
几个医疗兵飞快跑了过来,一拳就把这个士兵打晕,随后开始包扎了起来。
远处,几个阿三炮兵还在不停地装填,这面方阵的孟加拉人有两门三磅炮。
但他们打出四炮之后,一个小队的十几个射生军跑了过来,对着孟加拉人的大炮就是一顿精准射击,顿时将这些阿三炮兵打的惨叫连连。
而几乎在同时,振威军的野战炮也开火了,作为京营军的炮兵,技战术自然不是孟加拉人能比的。
孟加拉的火炮是从上面砸下来的,一砸一个坑,然后靠弹跳伤人,打中了一炮才造成七八人伤亡。
而振威军的野战炮是直接平射过去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炮便是一个纵向打到底,凡是这条道上的,通通要被打的血肉模糊。
三百米上,孟加拉发了六炮,中了五炮,造成八十多人伤亡,但这对于三千人的振武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而振武军发了十炮,中了八炮,结果却造成了超过两百人甚至接近三百人的伤亡。
特别是刚刚这一炮,炮弹从斜面穿过孟加拉人的线列步兵大阵,凿出了一条血肉模糊的‘通道’,至少五十名孟加拉火枪手被打死打伤。
同时除了炮兵,振武军侧翼的轻步兵和掷弹兵已经从两翼包抄,他们如同螃蟹伸出去的大鳌一样从两边夹击了过去。
轻步兵的冷枪,配上掷弹兵的炸弹,伤害甚至比野战炮还大,而原本布置给孟加拉人的侧翼轻步兵和掷弹兵则根本没出现。
这些家伙都是在印度的欧洲人上人,现在看着战况不对,他们才不管孟加拉人死活,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愿上来。
这可把孟加拉人给害惨了,在巨大的伤亡下,大量纪律本就一般的孟加拉火枪手无法完成线列前进了。
他们不由自主的向两边分散,企图用自己手里的燧发枪,驱赶、击退振武军的侧翼。
而振武军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在军官的命令下,高唱战歌大步向前。
七十米,剩余的少量还能维持线列的孟加拉火枪手抢先开火了,三百多颗铅弹,打倒了二十多名振武军。
其余士兵则更加无所畏惧的向前,整齐的的脚步声,就是他自信满满的明证。
四十米,就在孟加拉火枪手快要装填完毕开火的当口,振威军开火了。
三轮排枪,超过两千枚铅弹,在四十米的距离上,直接把孟加拉火枪手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冲锋,干掉他们!”
硝烟未散,前出指挥的副指挥大吼一声,所有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呼啸着就冲了上去。
而被野战炮打,被轻步兵点射,被掷弹兵炸,然后四十米挨了两千粒铅弹,饶是这些孟加拉人是英国人训练的本土精锐,那也抗不住这样巨大的伤亡和死亡带来的恐怖威胁。
他们没等振武军士兵冲到面前,就飞速溃退了下去,军官甚至跑的比士兵还快。
第512章 你这爱尔兰小土豆保熟吗
艾尔.库特爵士抬头看了看天上懒洋洋的太阳,随后又看了看已经被打的满地乱跑的本地步兵团。
好像,战前的设计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半,那就是消耗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带进两座威廉棱堡的本地士兵。
这些本地士兵对英国人的忠诚是有限度的,艾尔.库特爵士害怕守着威廉堡的时候,这些人被中华帝国抓过去当仆从军用,所以最好是消耗一下。
现在这个目标是达成了,这六千多孟加拉步兵最少被狂暴的中华陆军打死了一千多。
而且迈索尔的骑兵也冲杀起来了,估计最多再过一个小时,所有的孟加拉步兵团都会崩溃,他们起码还要死上一两千人。
但是,剩下的部分就不完美了,因为孟加拉人崩溃的太快,结果导致截至目前,还要至少三个小时才会天黑。
天不黑,自己这六千人怎么退回威廉堡?
而且孟加拉人都死伤上千了,帝国人伤亡不知道过没过没百。
确实是消耗了,但好像又没怎么消耗。
一阵惊慌的呼喊声响起,山坡下面,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轻步兵,又被中华帝国的轻步兵赶了回来。
“爵士,出动吧,我们必须用正面行动击退帝国人,不然两翼的孟加拉人就全完蛋了,他们一旦完蛋,我们就会被困在这座山包上。”有人大声向艾尔.库特爵士建议。
艾尔.库特爵士权衡半天,把牙一咬,“让轻步兵上山,都缩到胸墙后面来,再等一个小时,现在出击太早了。”
陈联一直紧紧盯着山包上的英军,这六千上下的欧洲人,才是英国在印度的核心。
如果说南洋距离印度两千多公里,中华大陆核心区距离印度五六千公里的距离,如同在天边。
那么从英国本土到印度,路程就需要大半年,那就确确实实是在天边。
超远的距离,加上船只完全靠季风和少量洋流提供动力,使得英国人向印度补给极为困难。
所以这些在印度的白人,死一个就少一个,很难很难进行补充。
“蒂普,你留下最精锐的五百骑兵,不要让他们上战场,一直养精蓄锐,等到山包上英国人开始撤退的时候,去突袭他们!”
陈联命人把蒂普苏丹找了过来,这位马上就是货真价实的苏丹了。
法国人已经同意由蒂普担任新的马德拉斯苏丹国苏丹,以换取接挨着本地治理方圆一百公里的土地,成为法兰西在南印度的殖民据点。
蒂普苏丹非常驯服的点了点头,并大声应命,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法兰西隔得太远,又无法完全战胜英格兰,往印度投入的力量始终有限。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