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36节

  双方隔着两百多米,按说老东西不可能看清对面的脸,但此刻,老东西就是觉得自己是看见了一样。

  毛祥新貌似憨傻的一笑,脚边一把刚刚击发的手铳,还在冒着淡淡的青烟。

  声东击西、李代桃僵,谁不会似的。

  这看起来很久,但实际上就是一瞬间,甚至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毛祥新根本不用瞄准,抬手就是一铳。

  他知道,自己必定会打中。

  而城墙上,老东西的手还没松开弓弦,他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果然,铳声先响,几乎随着响声同时,一粒铅弹急速飞了过来,它重重打在了老东西的眉心。

  老东西被这巨大的冲击力,打的脖子一甩,手失去了准头,箭矢被不知道射到哪里去了。

  几个同样戴着帽子的乱军,惊恐呼喊着过来接住仰面倒下的老东西。

  但他们沮丧的发现,老东西已经只剩下了癫痫般僵直的抽动着,整张脸上全是血,看样子就活不成了。

  “干得好,哈哈,还得是你神枪手毛上尉出马,老子都不想把你放去回良军了!”王游击大喜,兴奋的同时,他也不忘调兵遣将。

  “把那门二十四磅炮拉过来,堆土形成仰角,这下没神射手了,给我狠狠的轰!”

  嗯,被城墙上老东西打死的十五人中,有六个都是炮手,现在老东西终于被打死了,自然就可以炮轰了。

  

  “哈哈哈哈,果然是高手,皇帝连这样的人物,都舍得往西派,看来确实是好要狠狠修理那些乌孜别克人了。”

  来自渭北马家的马宗山大笑了起来,他就是想让毛祥新娶他女儿加侄女共三人,还愿意跟着毛祥新姓毛的教徒。

  “以后就都姓毛吧,往西去!”马宗山兴高采烈的说道。

  至于向西去,是要去对付他曾经教中的兄弟,马宗山一点也不觉得别扭和有什么不妥。

  毕竟天方教产生的环境,是一片你争我夺非常频繁的地区,对抢劫,并不是非常视为有损道德。

  就像是他们一首著名诗歌中说的那样,‘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而在西宁府就要被攻陷,西北大乱快要彻底结束的时候,福州府侯官县林家,正在大摆宴席。

  现在的侯官林家,那可不得了,比历史上出了林则徐林文忠公还要烈火烹油、鲜花著锦。

  毕竟林文忠公虽然是民族英雄,官运也算是非常亨通,士林中更是大佬级别的,但对于整个侯官林氏的反哺,并不算很大。

  可是这个时空就不一样了,排位第三的阁臣,建极殿大学士,侯官伯林乔荫可是最开始从龙的元勋,非常得皇帝器重,且又很重乡土情。

  此外,在林乔荫的影响下,侯官林家很多人在皇帝还在南洋的时候,就过番去投,出了一堆的封爵和军将。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年晋封为伯爵的万隆君伯林通火。

  这可是南暨岛上掌握十三个土人部落,控制一座三万人的城市,手下华人两万多的大号封臣。

  而今天之所以这么热闹,是因为这时候摆的,是一直由侯官林家长房帮忙教养的万隆君伯林通火长女的回门宴。

  而林通火的女婿,是手握两个子爵领,叶德妃堂兄叶宪才的长子叶明月。

  而就是这叶明月也不简单的很,他是第一批大虞如法学童,归来后曾到各处见习,能力非常出众。

  如今,叶明月手里掌握了十五条炮舰,还是复兴公司宁波港的一级代办,据说他手里的炮舰是皇帝特批组建,用来东征倭国的。

  这样强强联合的回门宴,自然是宾客云集,场面盛大了。

  只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叶明月,却没有在外面招待宾客,而是在内室与一个口音很生硬,明显带着倭语特点的男子交谈。

  “吴家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真觉得我堂堂中华,连一个萨摩藩岛津家都收拾不了?

  还是他们觉得,皇帝陛下不可能驱逐鞑虏,重拾河山?”

  叶明月的声音,有些阴恻恻的,他确实气坏了。

  而他口中的这个吴家,便是著名的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之一的吴姓。

  吴姓在琉球算是混得很好的,已经属于是琉球王室的一支了,严格来说,他们现在姓向。

  而叶明月最开始的想法,就是依靠吴姓来找突破口,因为他们在琉球的影响力很大,又跟萨摩藩的关系很亲近,可以把萨摩水军给引(骗)出来。

  叶明月的计划,就是消灭或者俘虏萨满海军主力,逼迫萨摩藩就范,最终再用萨摩藩去撬开倭国。

  结果呢,吴家转头就把叶明月给卖了,导致他两次出海,皆没逮住萨摩藩的水军,反而让萨摩藩加强了在琉球的防守。

  嗯,这也算是能力挺强,出道就顺风顺水的叶明月,栽的第一个大跟头,怎么能让他不气愤。

  而原本还可以绷住,能跟叶明月对话的琉球来人,听到叶明月把灭族的罪名往他们头上扣,顿时就跟没骨头一样,从椅子上直接滑了下去。

  “君子请再给次机会,我们三十六姓,愿意清理门户。”

  “再给机会,再给你们出卖林白的机会?”一旁同样投了大笔钱的一个泉州籍封臣子爵,气的破口大骂了起来。

  “晚了,这次一定要有人付出代价!”

第539章 撬开萨摩藩的狗嘴

  所谓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乃是明朝建立后,琉球中山王察度在向明朝朝贡的时候,因仰慕天朝文华,羡慕中土生活富足。

  特向洪武太祖请求赐一些中国之人到琉球,用以丰富琉球文化,发展琉球经济。

  特别是在基层教育、航海、石匠、木匠等百工行业上面,提升琉球的生产力。

  当然,还有个后世没有明说的作用,那就是渡种。

  在当时,大陆上的汉人等族长得高大白皙,举止翩翩,被称为上国华人。

  而琉球这些地方的百姓矮小黑瘦,所以一直有找汉人渡种的习惯。

  而渡种的要求,也不是琉球专属,实际上在琉球之前,很多国家、民族都已经完成这个阶段了,琉球实际上是收尾的那一个。

  比如在琉球之前,半岛的王氏高丽时代和主要集中奈良时代到镰仓时代的日本,都有大量找汉人渡种,以改良本土人种的风俗。

  这是一种从文化到经济,在精神和物质层面拉开代差后,单方面碾压才会出现的极端现象。

  人类毕竟出现文明也就是几千年的时间,这点时间在进化上几乎只能称得上短短一瞬。

  因此哪怕是现代人,基因里也有很多反应最原始时期的遗留。

  这种对强大一方在脑海里近乎神话一般完美化,偏执一般狂热期望能加入强者。

  同时还伴随自我矮化族群,希望改头换面融入新族群的慕强,就是隐藏在人类基因中原始遗留。

  这是原始时期,人类为了保证自己能活下去,而在基因中打的一个补丁,一旦触发,会相当的狂热。

  这也是后世好多伊泽瑞尔女孩,一看到个白皮就两眼冒星星,直呼好帅好帅的原因。

  也是那些能用后天修行,能用后天学习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压制这种欲望,为本民族奉献,拖着一个族群前进之英雄,最被人推崇的重要原因。

  这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而是在用后天的修行来跟先天的基因对抗。

  而既然琉球闽人三十六姓承担了渡种的任务,于是就被安排在距离首里王城不到两公里的久米村居住。

  因此这些从福建去的中国人,也被称为久米三十六姓。

  当然,这个三十六姓和莫子布搞的回良三十六姓一样,是一个虚数。

  后世统计,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中,总共也只有二十五姓。

  后来琉球王室为了凑足三十六姓,还特意加了十姓琉球人和一姓日本人进去。

  而最开始渡海去到久米村的,历经洪武和永乐两朝,也只有以浙江温州人金瑛,福建泉州南安人蔡崇、福州长乐人郑义才、福州侯官人红英、福州闽县人林喜、陈康为首的九姓。

  其余十六姓,是之后一直持续到大明灭亡,甚至康熙初年还有牛荣生奉旨前往久米村,是在长达近三百年时间,陆陆续续过去的。

  而由于到达的时间先后不同,地位也各不相同。

  比如最先到达的九姓,他们就是跟琉球王室,以及被称为首里士族的上层贵族联姻。

  后来的十六姓,联姻对象的档次就低了很多,更多则是在自己圈子里面互相联姻。

  而这个曾经被叶明月寄予厚望的吴家,就是最开始九姓之一的后嗣,不过不是父系而是母系。

  其起源于历史上永历时期,第一尚氏王朝受大明册封,被赐予尚姓。作为王室远支的吴家没有得到赐姓,但也给自己找了个姓氏-吴。

  因为日本靠近中国这片和琉球,历史上受吴地的影响很大,很长一段时间内,吴甚至可以代指中国。

  然后又在康熙三十一年(1691),琉球王将所有王室分支,统统改为向姓,因为向看起来仿佛比尚少了两点,很适合做王室近支的姓氏。

  所以这个吴氏,实际上应该归于王室的成员,而不是久米汉人。

  叶明月发了一通火,心里颇为不爽,此时他才不过二十一岁,一辈子到目前为止,都是相当顺风顺水。

  叶明月出身南洋勋臣之家,父亲是皇帝做披耶安戴时认证的拓殖勇士,肠穿肚烂后还杀土人十余,靠着高超的武技和超强的生命力,硬生生从一个农夫混成了封臣。

  而叶明月家出身的嘉应州上井塘寨叶氏,是客家人在新朝中第一豪门。

  德妃叶小妹叶仪真是他堂姑,安西将军、平远伯叶宪纯是他堂叔,南洋封臣标杆之一,陶公侯叶宪阳是他堂伯。

  而且这还不是那种关系隔的很远的那种堂亲,而是他父亲叶宪才与德妃、平远伯、陶公侯的父亲是亲兄弟,是有同一个祖父的血亲。

  同时,叶明月的岳父林通火是堂堂万隆君伯,还是建极殿大学士,侯官伯林乔荫的堂弟,出身的侯官林氏,更是福州少有的几个簪缨世家。

  这家世背景,就是最典型的大虞王朝勋贵二代的标准模板。

  而叶明月不但有这样的家世出身,本身也很有能力。

  他十二岁就远渡重洋去法兰西求学,被安排住在卡斯泰尔诺侯爵家中居住,由法兰西著名将领和殖民家,当时的卡斯泰尔诺侯爵布斯教导。

  叶明月在法国求学五年,还曾短暂担任过国王路易十六的近卫见习军官,东西方的大场面他都见识过。

  “还在生气呢,这可不像是一位勋臣子弟,海上豪杰该有的样子。”

  就在叶明月生气的时候,他的岳父之一,侯官林家长房派系的林乔苇走了进来,笑呵呵的劝说着还能算是小年轻的叶明月。

  侯官林氏,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点类似历史上张义潮家族号称的南阳张氏一样,是一个花花轿子人人抬,弄出来统称。

  侯官林氏实际上是外人称呼,他们自己家族内部,则会继续细分。

  比如林乔荫、林乔苇这个侯官林氏,实际上更该被称为水西林氏。

  所以,这个水西林不是同为侯官人的林则徐林文忠公的那个林,也不是林觉民、林徽因的那个林。

  水西林真正称得上开山祖的,是明嘉隆万时期的南京刑部郎中林春泽,及其子户部右侍郎林应亮,以及他的长孙工部右侍郎林如楚。

  这父子三人先后中进士,方才把水西林的门楣给撑了起来。

  之所以说林乔苇也是叶明月的岳父,那是因为他的正牌岳父林通火早年就过番,留下的这个女儿,也就是叶明月的正妻,六岁就跟着堂伯林乔苇生活。

  按照中国人的规矩,生恩没有养恩大,因此林乔苇确实是叶明月的正牌岳父之一。

首节 上一节 53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