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93节

  阿森看王贞仪有点被吓到了,也就没有继续说了,要知道邓陈常在广南干的事情,可不止他说的这点。

  要把三四十万粤西人安排到北河平原最富庶的土地上,要在十年时间把口音给拉回来,哪是单纯杀人就能办到的。

  而且,北河要真有十几万这种硬骨头,当年皇帝那几万兵,怎么可能轻易进北河。

  实际上,邓陈常在北河的后期,完全就是故意逼迫不依附他的广南大族,迫使对方走上绝路只能闹事。

  然后以此为借口,或杀或流放的铲除他们,再把他们的好田土,分给粤西来的皇帝乡党。

  而且,投靠满清的后黎朝末代大王黎维祧等人在广西右江被俘后,也是邓陈常带人把他们在高平秘密处决的。

  这些加起来,才是邓陈常不会倒台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人,皇帝都不保他,哪还有人敢尽心尽力给皇帝干事。

  而这个道理,十三岁的阿森懂,四十一岁的广南巡抚,同时还是邓陈常大舅子的陈韶昶,也懂。

  这位出身海阳陈氏,是昔年安南陈朝的苗裔,那位击败蒙古人的兴道王陈国峻子孙。

  皇帝让他挂着吏部尚书的加衔就任广南巡抚之后,陈韶昶就把自己的祖籍,改为了福建漳州。

  因为据说海阳陈氏的老祖宗,就是从福建漳州跑到安南的。

  他在广南四年,虽然没有搞邓陈常那样的钓鱼执法甚至干脆就是诬陷,但其他政策,也是延续甚至加码了的。

  以至于在现在的广南,不会说官话,至少是不会说雷琼片的闽南话和粤语白话,你都没法到衙门来告状。

  因为衙门里的人,全部不会说广南土话,至少是装作不会说广南土话。

  那么他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自然也就不会为你伸冤,没法替你解决问题了。

  “殿下,广南人力充足,今年产煤量,比去年涨了快两倍,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靠着煤铁产业发了大财,日子好过的很呐。”

  车驾到了之后,广南巡抚陈韶昶就赶紧过去报喜表功,而这,正是他不让衙门中人说广南土话的最重要原因。

  煤与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生活在北河平原上的皇帝粤西乡党和跟皇帝深度绑定的京汉高门之人,自然不会变成这些劳动力。

  那么哪来的那么多人,去干至少七生三死,平均活不过四十岁的挖煤工作呢?

  自然就是人数最多的广南土人咯。

  现在广南的大量煤矿主,基本都是组织自己的小股武装去抓,逮住了就带上镣铐往煤矿里面扔的。

  而官府的大门,基本对不会说官话和雷琼片闽南话、粤语白话的人关闭,就避免了他们来上告。

  我没看见有人迫害你,你就肯定是没遭遇迫害的嘛。

  阿森笑着点了点头,装模作样的夸奖了几句,他也有些清楚,广南如此强行在文化和语言上改易,那些原本要起来反抗的人,都去了哪里。

  话说,当年大明统治安南的时候,如果有现在这些大煤矿作为人力榨取机,恐怕安南人也早就不反抗了,因为血肉都被煤矿给榨干了。

  “殿下,皇恩钢铁厂是整个下龙港最大的钢铁厂,有匠人一百三十七人,工人超三千人,年产生熟铁和精钢三万五千吨。”

  复兴公司总裁官刘知三在给阿森仔细讲解,此时的大虞,匠人和工人地位完全不同,前者约等于工程师,是有技术的,后者就是单纯的力工,完全是下苦力的。

  而听到光是皇恩钢铁厂一年就能产三万五千吨,阿森震惊的抬起了头。

  这个数字,是十分恐怖的。

  原本历史上,此时整个满清的钢铁产量,预估也就在十七万吨左右,英国大约有三十五万吨,法国二十万吨。

  

  也就是说,皇恩钢铁厂一个厂,就占了英国这种世界级强国的十分之一,而此时中华大虞的产量,约在二十五万吨左右,更是占了百分之十五上下。

  “果然钢铁贵如金银!”阿森感叹了一声。

  因为按照皇恩钢铁厂的数据来看,三千多人一年产三万五千吨,也就是每人一年的辛勤劳动才产十吨左右钢铁,每月仅产钢铁连一吨都不到。

  而这还是只算了钢铁厂匠工,没有算煤矿工人,以及将煤铁矿石运到钢厂所耗费的人力。

  更是目前下龙钢铁厂生产效率之最了,接近后世张之洞汉冶萍的百分之七十。

  阿森突然对侧吹转炉炼钢法更期待了,因为照这个生产效率,别说父皇想要修一条到西域的铁路,就是他这辈子能不能看见,都是一个未知。

  远处,轰隆隆的生产声不断传来,钢铁厂的黑烟,无情的向天空排放,落下的黑煤灰,让整个皇恩厂看起来跟一个大煤矿差不多,到处都脏兮兮的。

  工厂门口,许多百姓如同蚂蚁一般,把铁矿石从港口,纯靠人力拉了过来。

  对比起辽东的煤铁基地,广南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牲畜运力非常不足。

  不但是因为岭南养马不多,还因为天气炎热,牲畜的耐受力和平均工作时长,要比东北短很多。

  不要说南方也有吃苦耐劳的滇马,滇马的主产地云贵虽然也在南方,还有西双版纳这样的热带,但实际上,云贵高原并不怎么热,跟广南的北河平原,完全不同。

  所以此时的下龙港,铁矿石从港口到工厂,绝大部分都是靠人力。

  “陈天官,广南的人力,其实是不怎么够的了吧?”

  阿森看着这一切,只是稍微一计算,就知道以广南的人口基数,不可能在下龙港这么大产量的同时,还做到人力资源充足。

  陈韶昶稍微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皇长子反应这么快,这么知微见著,于是苦笑着说道:

  “如果产量进一步提高,人力确实是不够了,且很难从其他地方获得补充。”

  说着,他还很有深意的说了一句,“如今广南文教逐步昌盛,愿意下苦力的,也就更少了。”

  是嘛,广南土人也不是傻子,不会说官话和雷琼闽南话、粤语等,就要被你陈大人抓去当牛马,那还不赶紧学。

  而他们学会了汉话,也就证明自己是汉人,能到处告状了,把汉人当成牛马奴隶,可是大罪,哪怕是官府,也扛不住。

  “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三个方向。

  一是炼钢法的改进,提高效率。

  二是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不管是抽干煤矿、铁矿中的积水,还是将矿石运到工厂都需要蒸汽机。

  比如蒸汽机如果马力够用,那么完全可以建一条从港口到工厂的专用铁路,甚至将蒸汽机安放到海船上,提高从琼岛运铁矿到下龙港的效率。

  最后则是火药的改进,如果能有威力更大,稳定性更好的火药,那么开矿的难度和人力,就会进一步减少。

  而这三点上节约的人力,就可以被释放到钢铁厂的生产环节了,这样一来,不但产量可以大幅提高,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这三点,那可就是王贞仪的强项了,他们这些太学的研究人员,就是干这个的。

  于是,她这番话,引起了热烈掌声。

  许多跟在身边的煤铁厂主,对王贞仪和她身边的太学研究生,投来了炽热的目光,恨不得他们马上就这些全部研究出来。

  “是的,是这样的!”阿森连连点头,“吴文耀和钱铎也应该到这里来,他们研究蒸汽机的应用却远离最需要蒸汽机的地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相当聪明的阿森,立刻就觉察到了大虞蒸汽机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研究与需要,完全没结合好。研究者天马行空,完全是为了爵位和荣耀硬造,而不来切合实际,这怎么能行。

  “陈天官,刘总裁,我会向父皇写奏折说明这一切,希望您二位能提供更详实的数据。”

  陈韶昶和刘知三,赶紧点头应承。

  然后阿森又看向了刚刚从倭国立功回来,立刻就升任了广南提督的邓廷嘉。

  “邓军门,我听说琅公国、万象大公国、赛公国最近发生了饥荒,我想一部分人力,可以从这三藩国解决。”

  嗯,万象三国人也不少,八九十万呢,而且他们大多不会汉话,正好抓来做替代品。

  不愧是未来的皇帝,才十三岁,阿森的心肠就是很标准的帝王式了。

第596章 万事俱备只欠蒸汽机

  北京顺天府,紫禁城,莫子布在太原和大同狠狠玩了一圈,然后不紧不慢的回来了。

  早先被放在北京作挡箭牌的侄子莫公柏终于得以脱身,前往了上川省(上缅甸)。

  “我儿果然聪明,到了岭南,立刻就找到了症结所在。”莫子布把阿森发回来的奏报,递给小表妹和叶小妹两人看。

  小表妹脸上骤然出了压抑不住的喜色,可没过多大一会,她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父亲来信说,阿森与三忠祠太学中一个姓王的女司业过往甚密。

  他说那女司业在广州名声很是不堪,好多人背地里都叫她狐狸精,阿森还这么小,要是。”

  莫子布实在听不下去了,立刻打断了她,“叫你爹不要跟着嚼舌根子,实在闲得难受就回嘉定种地去。”

  “阿真,一会吃完了饭,你把贵妃手下那些四十多岁的嬷嬷都给遣散了,每人多发一点遣散费,让她们回去给自己儿子带孙子去。

  玛德,把我儿子当强盗一样看着,我看她们回去带孙子也这样,儿子儿媳能依她不?”

  有些人就是这样,莫子布还真不是嫌弃穷人什么的,教育孩子这方面,确实呈现出学历越低,见识越少就越极端,越喜欢PUA的趋势。

  虽然不乏也有学历低,见识少能做好父母的,但那真的属于绝对少数。

  就比如说小表妹这逆天老爹,你说这女儿把外孙管得严就算了,哪有姥爷不护外孙,还偷偷告状的。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估计阿森手里不用担心外戚干政了。

  叶小妹也有点绷不住,这样的姥爷是该说他可爱呢,还是可爱呢。

  这样看来,自己老爹最近两年一直在茹素,还在老家井塘寨自己花钱建了一座送子观音庙为她祈福,已经算是相当合格的了。

  小表妹有些不安的扭了扭,此时大虞朝的宫廷没有明清时期这么严格,除了直属于皇帝的内廷三司,也就是侍从文官司、参谋军官司、内廷转运司,以及皇帝内侍组成的皇城都司以外。

  其余皇后,各个嫔妃的身边人,除了内侍也就是太监由皇城都司派遣外,宫人全是自己招募的。

  所以小表妹那三十几个四十多岁的嬷嬷,是小表妹自己招募的,基本都是嘉定明香人出身,许多还跟皇帝和她这个贵妃沾亲带故。

  小表妹有点不太乐意,不是因为是亲戚,而是如果遣散了这些嬷嬷,那不就相当于否定了她一直以来的教子方略嘛,她还觉得自己挺有能力,做的不错呢。

  因为阿森现在这么聪慧,能得皇帝这么看重,不就证明她的方略是正确的嘛。

  莫子布无奈,这种事情母亲不乐意,还真挺难整的,但他不准备不管了,阿森这么大了,别给搞成个反人类的变态暴君了。

  于是他狠狠瞪了小表妹一眼,“再由着你,阿森被整成李承乾那样找个称心,我看你怎么办!”

  听到皇帝话说的这么重,比喻也打的心里沉甸甸的,小表妹终于不说话了。

  叶小妹见状挺了挺肚子,劝着小表妹,“姐姐可得听陛下的,阿森不能像以前那么管着了。

  你还是自己去把嬷嬷们打发回去吧,真要妹妹去做,那可能就没法顾及到那么多了。”

  小表妹这才点了点头,她还是有点杵叶小妹的,因为这位又怀孕了。

  俗话说再二再三没有再四,叶小妹总不会连生三个女儿之后,第四个也是女儿。

  这要是生个儿子下来,她把叶小妹惹毛了,两人同盟破裂,阿森的最大竞争对手可就要出现了。

  “我看以后这蒸汽机的研究促进工作,就让阿森来负责。朕立刻下旨,让吴文耀和钱铎等人带着他们的团队与资料,都赶去广南。”

首节 上一节 593/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