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79节

  许多人扔掉武器,无头苍蝇一般狂奔乱跑。

  这就算了,他们还边跑边喊,这就太要命了,本就精神紧张,加上狂奔乱喊,体力很快就被耗尽。

  一个十四五岁骠人惊恐中跑的腿酸脚软,一个不注意就滑倒在了地上。

  等他想爬起来的时候,却被慌乱的人群再次把他撞倒,然后,更多慌乱的大脚,慌不择路的踩了过来。

  “阿爸呀,阿爸呀!”十四五岁的少年,凄厉的喊叫了起来,他跑到前边的父亲听到惨叫,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返身回来救他。

  然而此时,更多的脚,从这个小骠人身上踏过,很快把他踩的口吐鲜血,隐没入鲜血与泥土中。

  “我的儿啊!”老骠人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他眼球突出,感觉世界都变红了。

  “是你们,是你们踩死了我儿子!”

  极度愤怒中,老骠人手中的长刀向着身边,刚刚从他儿子身上踩过的人就砍了过去。

  鲜血四溅,惨叫迭起。

  这一下彻底混乱了,本来大家还只是跑没有见血,现在,见血这个事件,也触发了!

  许多逃跑的骠人为了保命,立刻抽出刀子,将老骠人给捅杀,只是,当鲜血溅射到所有人身上的时候,每个人的心情都变了。

  拿着刀子的,看其他拿刀的人,都像是要上来给自己两刀的神经病。

  ‘轰!’远处一颗炸弹飞跃了几十米的距离,然后在人群头顶爆炸开来,无数人继续开始惊恐的乱跑。

  但是他们手里,都拿着刀!

  “哈哈哈哈,大事成矣!”陈秋泽毫不顾忌一省总督的体面,狂笑了起来。

  “君侯,我说的没错吧,这骠人早就不行了,他们再也不是当年白象王麾下那支能跟八旗兵一搏的南洋劲旅了。”

  驻马君侯陈光泰狠狠对着远处骠人大军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

  

  他妈的,你们要不要菜成这样,这下好了,他们这些保守派,要被陈秋泽等激进派给笑话惨了。

  好歹有点还手之力啊,草!

  “华亭伯不愧是陛下最信赖的栋梁,是在下等走眼了。”被人骑脸输出,但陈光泰还是不得不承认,陈秋泽是对的。

  嗯,你别管人家原本有多离谱,只要赢了,那就是对的,至少现在是正确的。

  看到陈光泰服了,陈秋泽笑着说道:“君侯在此指挥大军,本制台,要入城了。”

  “入城?”陈光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是去阿瓦吗?”

  “自然!”陈秋泽当年孤身入杭州,号召杭州义士围杀八旗兵的英雄气,一瞬间就回来了。

  “我帮孟云解决了这些顽固派,把他从火炉上救了下来,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陈光泰更懵逼了,为什么我们在这杀了这么多骠人,反而是在救孟云呢?

  算了,不想了。

  陈光泰甩了甩脑袋,这种顶级大头巾的心思,还是别去揣摩了。

  压根没读过多少书,但颇有指挥能力他选择立刻策马向前,往左面而去。

  在这里,蹲着六千多骠人。

  不过不是俘虏,也不是对面的人,这些人就是端廷德温口中那些从华人南下中受益的骠人中间阶层。

  他们没有跟随孟云,而是在朝廷大军一路逆水而上的时候,就来主动投靠。

  他们认清了形势,太想进步了。

  “动手吧,这是对你们成为华人的最后一次考验,帝国需要你们献上忠诚。”陈光泰对着跪在地上骠人首领们说道。

  这些人本来好多都过了语言和风俗关,只不过儒家经典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有些人卡了五六年都过不了关。

  而面对这种确实准备投靠,也有资格投靠,但卡在脑子笨这一关的人,让他们立功以此为由免去最后一关,就是基本操作了。

  当然,可以当华人的只有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妻儿子女,其他的,别想沾光,华人身份可没那么好得。

  “谢君侯大恩!”相当标准的南京官话口音响起,脸上不约而同都是一脸的渴望。

  。。。。

  阿瓦城头,孟云看着河对岸的骠人被各种杀戮,大金沙江(阿瓦以上伊洛水称大金沙江)中万头攒动的沉浮,一点表情都没有,非常的淡定,好像被杀的人不是他的子民一般。

  不光他这样,心腹枢机大臣端廷德温也是这样的表情。

  半晌后,孟云才慢悠悠的说道:“这一战,所有人都会认识到根本没法反抗了吧。

  除非天朝发生剧烈动荡,不然汉人就会是东方世界的绝对主宰了,没人能反抗他们。”

  端廷德温听到孟云这么说,一反常态,没有像往常那样摆出谦卑的臣子姿态,而是用一种相对平等,没有那么狗腿的语气回答道:

  “是的,他们本来就该是主宰,当年如果不是大明看不上这块地,舍不得扔一个皇子到这坐镇,早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或者说,大清是个汉人政权,辛骠信时期,咱们就该变成帝国的一部分了。”

  端廷德温之所以这会把自己姿态拔高了一点,就是因为他非常了解他的王上孟云。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有手段,但又绝不会为了什么理念而殉道的人。

  他刚才的这番话,不是说给自己这个宫廷大臣听,而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孟云,在暗示他自己,没有挣扎的可能,可以投降了。

  果然,下一句孟云就自言自语的说道:“若是此时能有一帝国大员前来,我就该跪地求饶了,有这样的臣子在,皇帝陛下该是何等英明。”

  端廷德温缓缓摇了摇头,战斗都没结束,怎么可能有人过来,没有谁会拿自己的命来开玩笑。

  然后,就在下一秒,端廷德温就看着远方愣住了。

  孟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数十骑兵簇拥着一员身着蟒袍的大员过来了。

  孟云拿出望远镜仔细一看,蟒袍大员身后立着王命旗牌,两边上书:

  ‘总督汉川各处及阿拉干国提督军务粮饷刑名兼巡抚事’

  ‘钦命持节皇恩天眷光中复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华亭伯’

  孟云听着远处的枪炮和厮杀声,被震惊了半晌没有说话,直到这数十骑快要靠近城墙后,这位缅王竟然开始当众脱掉自己身上的袍服。

  边脱,他还问身边的端廷德温,“南洋素有传言,本王祖宗是自南中南下,被诸葛武侯七擒七纵的孟获之后裔,如今子孙迷途知返,应该能有一线生机吧。”

  端廷德温也毫不掩饰的嘿嘿一笑,“王上,臣家族也是从南中大理府南下的,八世祖乃是大理段氏苗裔。

  而大理段氏出自武威段氏,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段太尉,正是臣之老祖宗。”

  说着,端廷德温看向了远处的修罗战场,那些顽固派应该都被杀的差不多了吧。

  他现在做出成为汉人的决定,终于不用担心被激进者拿刀冲进府邸砍死了。

  “好叫王上得知,臣在去昆明进学时,已在大理府认祖归宗了,早已不叫端廷德温,而是段德温了。”

  ‘我艹你妈的!’

  孟云在心里破口大骂,好在老子没有听貌温他们的,真要选择顽抗,不知道会被你们这些狗东西卖得有多惨。

  恐怕现在已经在大金沙江中沉浮冒头,或者在阿摩罗补罗宫放一把火烧死全家了。

  不过心里骂归骂,孟云面上可没多少表情。

  因为他明白,他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去南京当寓公,而端廷德温,至少是有官可做,未来说不定还有仰仗的时候。

  “原来咱们君臣都是汉家苗裔,正好可以依了汉家古礼,肉袒牵羊出降吧。”

  说话间,孟云已经把上衣完全脱掉,手一挥,数十个他绝对信得过的武士,就先把他围了起来。

  虽然不肯投靠的都被江对面被汉军杀戮,但还是要防着城内还有顽固派,可别没死在汉人手中,反而被自己人搞死了。

  看到孟云还是这么谨慎,端廷德温也放心了,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一起去打开城门了。

第664章 还敢小瞧天下英才吗

  枪炮轰鸣,人哭象嚎中,陈秋泽第一次见到了他朝思暮想,想要除掉的人。

  然后,陈秋泽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隐世高手。

  孟云毫无顾忌的赤裸上身,牵着一头高大的山羊,带着数十位贡榜王朝官员,就这么出来投降了。

  陈秋泽仔细看了下,那头山羊非常干净,毛白的跟棉花一般,显然是早就洗刷好了等着的。

  “王非汉人,何以行汉礼呢?”陈秋泽带着几分调侃看着缅王孟云笑道。

  孟云面不改色,左牵羊,右把茅,膝行几步到陈秋泽跟前,然后以头杵地说道:“我家乃是季汉南中大豪孟获之后,自然可以行汉家肉袒牵羊之礼。”

  陈秋泽悚然一惊,不是因为孟云这么快就找到了祖宗,而是因为他的话,是让随从翻译成缅语的,但孟云却直接开口就是带着点西南口音的官话。

  这以前,从未听说过孟云会汉话啊,好家伙,这学的可够快,隐藏的够深的。

  陈秋泽眯着眼睛,冷哼一声,“你说你是孟获之后,那就是孟获之后了,本官要是不承认呢?”

  “听闻陈制台是国家栋梁,陛下对大人的恩宠冠绝朝野,想来一定清楚小王愿意承认是孟获之后,承认缅人都是从云南南下,自古就是中华之民后,对朝廷的好处。

  大人忠君爱国,深明大义,不会横加阻拦吧?”

  此时,缅人从河西陇右南下,乃是白狼羌之后的事情还没有被证实,所以普遍认为,他们是南诏遗民和骠国骠人的混血。

  所以,还别说,孟云非要说他们家是孟获之后,你还真不能百分百确定他不是,除非有后世的基因手段来证明。

  陈秋泽沉默了片刻,立刻明白孟云承认缅人是从云南来的,并且愿意回归汉家的好处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汉人移民带来的先进耕种技术和水利修筑技术后,缅人的人口也在快速增加。

  目前仅仅在阿瓦以南的下缅甸,总共七百万人口中,缅人就有四百多万,汉人一百余万,其余族群八十多万。

  这四百多万缅人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也就是三十万人左右,除开他们以外,其余缅人都只是奴隶。

  这倒不是汉人庄园养农奴导致的,而是缅人自己自古以来就是这么玩的。

  在贡榜王朝中,除开极少部分大约几万人的贵族(士大夫)和几十万的自由民(国人)外,剩下的都是奴隶。

  如果能把缅人中的士大夫和国人阶层争取过来,哪怕不给华人身份,给个准身份让他们有个希望,那汉川省就稳了。

  而且完全给的起,不过三十万人嘛,让他们与汉人合起来一起统治汉川就是,伊洛水入海口三角洲现在才开发了最多两成,多得是地方,

  且有些人还可以打发到阿拉干王国、曼尼图王国(曼尼普尔邦),甚至是孟加拉的吉大港去,让他们替中华区统治这些地区,筑起一座隔开印度人的防火墙。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愿意,这完全就是双赢的局面。

首节 上一节 679/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