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89节

  而听到哈斯木的警告,瑙里兹拜头也不回的大声喊道:“天兵,哼哼,我不知道大虞的天兵在哪里,除非他们现在出现在我面前,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就相信他们真的会来!”

  哈斯木大急,他还要再说什么,却突然看见刚刚走出大帐的瑙里兹拜突然抖了一下,随后噗通一声,毫无征兆的就跪了下去。

  这是在干什么?

  王帐内的大小可汗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一向态度强硬的瑙里兹拜是在干什么。

  就在这时,突然间,马蹄声就密集了起来,一阵一阵,如同天边的雷声一般,由远及近的传了过来。

  “骑兵,有骑兵在靠近!”哈斯木一下就跳了起来,作为草原人,对这种密集骑兵冲刺的马蹄声,一点也不陌生。

  哈斯木第一个冲出大帐,顺着正想爬起来,但因为腿脚无力又摔了一下的瑙里兹拜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远处,火红色的骑兵队伍分成三股,从三个方向,迅速的靠近了过来。

  王帐立在山包上,因此看的清清楚楚。那些骑兵,践踏起了漫天的烟尘,而且他们来速度非常快,部族派出去警戒的斥候没跑多远,就被这些红色洪流给吞没了。

  这说明,敌人的战马非常优良,训练非常到位,而且来的十分突然,显然早就侦查好了,连斥候都没反应过来。

  “快走,快走,这不是草原骑兵,这是帝国骑兵,罗刹人来了,罗刹人来了!”

  有人惊慌失措,急忙要去上马逃跑,因为从作战风格就看得出来,这不是武装牧民能有的战斗力。

  “不能跑,我们的部族都在这里,我们跑了他们就危险了,要组织勇士们抵抗!”

  

  “没法抵抗,他们是一人三马来的,早就做好了准备!”

  一时间,王帐周围乱哄哄的说什么的都有,所有人都有些傻眼了。

  因为这种草原部落开会,不是说几个首领带几个骑兵就直接来的,而是按照草场,让部落赶着马车慢悠悠跟过来。

  因为很多部落就是几千人甚至几百人,首领去开会把战士都带走了,那搞不好来几个马贼团伙或者有预谋的仇家,直接就能把你部落团灭了,草原上没有保护的妇孺,可是非常危险的。

  而且此时没有即时通讯设备,要是走远了,很大可能找到自己部落都要费一番大劲。

  因此除非是占据着最好牧场,不需要经常迁徙远方的大部落,不然一般部落都不会离首领太远。

  因此叫喊跑路的人虽然多,但真正跑的人却没几个,大家的部落都在方圆六十七里,以部落里面老弱妇孺转移的速度,根本跑不掉。

  “汗王,汗王下令吧!”所有人都怒吼了起来,把目光投向了左翼的汗王哈扎尔。

  可是哈扎尔没经历过这种场面,本身能力也不太够,一时间竟然有些慌了神。

  幸好他身边的弟兄们给力,一个哈扎尔的兄弟大声喊道:“就地防守,吹响号角召唤附近骑兵来支援,我们在山包上防御!”

  这时候,来袭敌人的已经冲到七八百米外了,已经换上了最后一匹战马。

  这种冲起来的骑兵,转瞬即至,不提能不能在短时间召集骑兵上马,就是召集起来,速度起不来,跟送就没多大差别。

  因此,左翼诸人直接在山包上,依靠一些木栅栏居高临下防御。

  此时的阿斯塔纳是没有城墙的,说是城市,但实际上只是一个聚居区,有一些低矮的用石头垒砌起来的房子而已。

  福康安冲在最前面,他左边是海兰察,右边是大虞龙骧近卫骑兵上校杨遇春。

  三千人分三组,直接用猪突阵型冲进了阿斯塔纳,海兰察将索伦人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他手持硬弓,在马背上双手鹰扬,箭矢激射,连续将不少哈萨克人给射倒在了地上。

  在他的鼓舞下,数百索伦、巴尔虎骑兵也同样骁勇,他们怪叫着箭如雨下,任何挡在他们前面的哈萨克牧民都被当场射死。

  而在右路,杨遇春率领的龙骧近卫骑兵并没有射箭,呃不,应该说他们就没装备弓箭。

  这都什么时代了,培养一个海兰察麾下这样的神射手,能培养出二十个火枪手了,莫子布不可能还做这样的亏本买卖。

  而马上的卡宾枪射程并不长,真要跟海兰察这样的神射手对攻,死的一定是拿卡宾枪的,所以根本必要此时抢风头。

  不过大虞朝海兰察没几个,但卡宾枪骑兵数不胜数。

  傅康安自然是清楚的,而且他跑到最前面可不是来杀敌,而是来观察形势的。

  看到哈萨克人已经在山包上结阵,隐约能看见火绳枪了,他立刻下令,让海兰察等停下,杨遇春部下马持枪上前。

  就在山上的哈萨克人疑惑的时候,杨遇春部迅速下马展开,把马侧的来复枪也就是线膛枪拿到了手中。

  “砰砰!”一阵炒豆般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阵阵烟雾,山上的哈萨克火枪手不断倒下,四门老旧的火炮甚至只来得及开了一炮,炮手就被打死了。

  “这是什么火枪,这不是罗刹人能有的!”

  哈斯木立刻就看出了问题,距离二百多米呢,对面铅弹就精准的命中了汗国勇士。

  而且看敌人不继续向前,而是在原地装填就知道,人家确实能精准的打这么远。

  “汗王,怎么办,勇士们正在被屠杀!”瑙里兹拜这下也没了主意,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了到了汗王哈扎尔身上。

  “是大清,阿不,是大虞,是大虞的天兵到了!”左翼汗王哈扎尔还没说话,哈斯木一下就跳了起来,他不仅从武器感觉到了,他还从军服和旗帜上发现了。

  这些士兵穿着红色的战衣,头戴红色铁盔,装束非常东方,一看就不是罗刹人。

  而且他们的旗帜,是非常典型,画有日月、金龙和飞虎的东方旗帜。

  “哈哈哈哈,汗王,大虞的天兵到了,我猜的果然没错,他们没有放弃西域,他们还是来了!”

  哈斯木狂笑了起来,作为一个去过两次北京,深刻知道中原王朝强大,且有现实需求哈萨克人,他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到来了。

  哈扎尔还是比较相信这个弟弟判断的,于是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放下武器,打出白旗,恭迎天使。”

  嗯,程序没错,因为他父亲阿不赉汗接受过满清的册封,严格来说左翼中玉兹是满清的藩属。

  只不过,傅康安可不管这些,当杨遇春所部把哈萨克火枪手打的死伤惨重阵型散乱后,剩下的两千骑兵一鼓作气就冲了上去,彻底冲散了数千哈萨克人,骑兵们顺利飚到了王帐前面。

  哈扎尔此时倒还算镇定,他没有跑而是带着人跪在帐前,手里还捧着满清赐给他的朝服、朝珠和顶戴。

  傅康安看见这玩意,脸颊都忍不住抽了一下,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身边的杨遇春上前一步。

  他一把就将满清赐予的这些东西,给扫到了地上,并大声用不算熟练的蒙古语喊道:“满清已经不在了,现在得听我们大虞的!”

  哈扎尔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弄不清东边的恩怨,被吓得有点开始发抖了起来。

  唯有他弟弟,阿不赉汗的次子哈斯木最镇定,他也用蒙古语喊道:“朝廷册封哈萨克左翼可汗哈扎尔,拜见天使!”

  “哈扎尔,是阿不赉的长子吗,你是大汗,难道阿不赉已经去世了?”

  傅康安军中唯一昔日跟随兆惠来过哈萨克草原,还与阿不赉汗并肩作战过的海禄上前问道。

  哈扎尔这下有点认出海禄了,当年他虽然还小,但对这些东边来的凶狠天兵,印象挺深刻的。

  见到熟人,确定是东方来的天兵后,哈扎尔匍匐在地哭道:“我父已经去世八年了,他一直在等天兵到草原上来啊!”

  傅康安自然知道这些来龙去脉,哈萨克人不过是想把朝廷武力引入草原,用来抵御罗刹人的侵蚀。

  不过,昔日大清没有这个需求,但是现在的大虞有这个需求,正好可以用上。

  “大虞大皇帝陛下有诏,哈萨克部左翼素为天朝藩属,尚称忠心,今日天朝大兵西进,可愿效命?”

  哈扎尔、哈斯木,甚至就连一直倾向沙皇俄国的瑙里兹拜都欣喜若狂,他们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我等愿意,我等愿意,愿为大虞大皇帝之爪牙!”

  杨遇春听完,嗤笑了一声,“你们想做爪牙,还早了点,不过只要可以献上忠心,好处肯定是有的。”

  杨遇春虽然读书不多,但收服一部分哈萨克人的道理,他听陈光耀讲过很多次了。

  这些哈萨克人信仰天方教并不虔诚,只要他们愿意改信白莲宗,那么就可以信任一下。

  有些这些本地人,大虞也才有了再河中立足的基础,此后不管是打河中三汗国还是抵御罗刹国,就更有利了。

第672章 让罗刹滚出河中

  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外,超过一万三千哈萨克左翼中玉兹的骑兵,或者应该叫武装牧民,被傅康安带到了这里。

  对于只有大约六十万人的左翼中玉兹来说,一万三千骑兵基本就是他们短时间能动用的全部武力了。

  且不单单是来了骑兵,统治这些骑兵的大小汗王,也一起,可以说是押解了过来,然后他们的部民则由杨遇春带着三百骑兵看守着。

  千万不要用中原的文明道德来衡量草原,倒也并不是说草原人道德就一定低下,而是双方的脑回路,压根就不一样。

  在中原,特别是没有开始大规模工业化以前,汉人居所固定,宗族血脉和社会关系,也都是相对固定的。

  出了什么事,能准确的找到人,又由于相对固定,要互通有无,就极为依赖做事的准确度,不然老是变卦的话,生意或者交换,就没法做了。

  所以汉人这边,相当推崇一个信字,以至于当成了个人,生根立足的基本准则。

  且很多时候,血亲乡党都顶着一个标识或者招牌行事,你坏了这块招牌,就相当于给大家脸上都抹黑。

  所以真要出事了,轻则名声臭了待不下去,重则是要被乡党动私刑的。

  但草原不一样,相对属于居无定所,互通有无完全靠商队,不依赖自己互相交换。

  且生产资料极度缺乏,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搞到一点生产物资,那你的部族就多一份保障,竞争对手就很可能熬不过冬天,来年他的草场就是你的了。

  所以在草原上,坑蒙拐骗是非常常见的,通过坑蒙拐骗能搞到东西,你的家族和同族不但不会觉得丢脸,还会觉得你很厉害,壮大了自己又削弱了对手。

  以至于草原上能用得着信这个字的,得到大单于、大汗,至少也得是个什么左右大当户这种档次的,他们才需要用信誉号召部众,其他人根本用不着。

  这就是哪怕哈萨克左翼中玉兹的首领们,包括汗王哈扎尔都明确表示投降,且有现实需求之后,傅康安还要把他们挟持住的原因。

  这些家伙心眼多着呢,也没有强烈的道德感,真放松警惕,他们半途生变搞出各种幺蛾子是绝对有可能的。

  所以傅康安用龙骧近卫骑兵把左翼中玉兹的大小汗王们夹在中间,然后自己亲领一千精骑作为缓冲,外面则是哈萨克的骑兵。

  至于最外面的,就是海兰察的一千索伦、巴尔虎骑兵,他们一人四马,手持硬弓,着甲缓行,一旦哈萨克轻骑兵闹事,直接一个俯冲就能把他们打垮。

  还是得满人有这个经验,汉人自汉唐之后,就很少有这种经验积累,到了满清时期,更是连传承也断了,这也是陈光耀点名让傅康安去的原因。

  大营中,随军的数万蒙古牧民已经开始放牧,蒙古包都扎起来了,他们将在这片草原上,源源不断为大军提供给养。

  而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西面,也就是靠近俄国的防线,陈光耀命工兵在进入要塞的必经之路上,修建了两座简易的炮台,并驻兵一千五百人。

  这是防止真的有俄国军队前来支援要塞,虽然基本不可能,但也还是要做好准备。

  同时,要塞东面,进攻俄军在丘陵地区堡垒的作战,也开始了。

  进攻的主力,也就是啃骨头的这帮人,以新原(萨摩)、土佐、会津等镇藩的武士和一千多姚之富率领的白莲宗僧兵为主。

  (吉)田东光深吸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冻僵的手脚,接过士兵打来的一碗热汤,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这个土佐藩士在上次亚齐之战后,本来已经完成了他的夙愿,弄到了一个镇守使的职位,还从家乡带来了二百三十户农夫耕种。

  可是很快,(吉)田东光就卖掉了他的镇守使官位和领地,跑了回来。

  在大虞,男爵以下的这种镇守使官位是可以买卖交易的,只不过朝廷要抽三成交易税而已。

  因此(吉)田东光的操作并不稀奇,大虞朝每年都有二三十个混不下去的倒霉蛋把领地和官位卖掉还债。

  只不过(吉)田东光会卖掉他梦想的官位和庄园,不是因为经营不下去亏本了,他的庄园就在亚齐城外全是熟田,地方好着呢。

首节 上一节 689/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