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88节

  他在五月天气刚刚转暖,不顾此时正是牲畜繁育和粮食春耕的季节,强行出动回部各族仆从军两万,浩罕士兵九千,加上一些民夫差不多快五万人了,号称二十万,前来进攻。

  嗯,吹一下也没啥问题,这基本上就是这些年回部作战能动员的最大人数了。

  不过他们人来的越多,李兴泰就越是鄙视。

  这位宁夏郡王次子可不是只有一身肌肉,只有一身肌肉的话,也不可能在兰州时候,能得到全城甚至全甘肃恶少儿的崇敬。

  或许你让他兼顾民生,治理地方,他确实不行,但是作战的话,脑子绝对可以称得上不错。

  “回部不过五十万人上下,还散居在偌大的南疆,平日里集中两万兵马都很了不起了。

  譬如昔年大小和卓之乱时,倾尽所有,兵力也不过就是两万余人。”

  李兴泰指着远方黑压压的人群对齐林说道:“现在他们号称二十万,实际数目至少在四万以上,很可能超过五万。

  看来,别说当同族了,浩罕人这是根本没把回部人当人看!”

  齐林简直不能再同意了,他们搞白莲教的就是用这法子把人连根拔起,好把他们裹挟走的,没想到这浩罕人实际占领了回部,他们也还来用这一招。

  “五十万人还常年战乱,男人最多二十万,除去老幼,能有十万男丁就不错了。

  这一下征召的三四万,基本上一户三丁出一个都不够,比三丁抽一还狠。

  这一仗要是打不赢,甚至是打赢了但是缴获不到多少粮草,日子也就该过不去了。”

  听了齐林的话,李兴泰哈哈大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示弱,一定要他们有信心打下去,拖的越久越好。”

  说着说着,李兴泰的眼神冰冷了下来,“最好拖到他们军粮用的差不多快吃完,然后击败他们后甚至都不用追击,他们自己就会把大部分人,饿死在撤退逃跑的路上。”

  这才是真正的将帅,不但没有被号称二十万的敌军吓倒,反而看到了敌军的不稳,还提前布局了让敌人怎么死。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晓,守不住的话,那一切都白搭了。

  几乎同时,回部与哈塞克变民对于乌噜木齐的围攻,也在进行中。

  不过他们的实力,就完全不能跟由浩罕人督军的南部回军相比了。

  甚至就连回部乱民和哈塞克乱民,他们之间,都有非常大的芥蒂,双方并不信任对方。

  其中哈塞克乱民的首领,是大玉兹,也就是在巴尔喀什湖一带游牧的右翼可汗博罗特之侄子阿里克里克。

  此时,哈塞克人对天方教是浅信,更多的宗教习俗,还是遵循他们传统的萨满教。

  只不过阿里克里克不同,他是哈塞克人中少有的天方教狂信徒,因此大虞推翻满清后,他立刻与常年派人去北京朝见的叔父博罗特可汗分道扬镳。

  随后几年时间里面,阿里克里克占据了整个七河之地,还拿到了伊犁城,声威和实力都大大增加。

  在这么多好处的吸引下,大玉兹四十万牧民中,超过三十万都投靠了阿里克里克,反而他的叔叔,正统的可汗博罗特已经被挤兑的快生存不下去了。

  而回部的乱民,以吐鲁番、哈密等地的狂信徒为主,他们被李献文的西北军前锋,也就是回良三十六姓驱逐,到七河之地投靠了阿里克里克。

  不过由于分属不同部落,加上这些狂信徒认为阿里克里克还不够虔信,因此双方在很多问题上也颇有分歧。

  而他们的这种互相猜忌,甚至让罗思举都觉得有些不过瘾了起来。

  因为这两拨貌合神离的家伙,谁也不肯出力血战,导致数万人围着乌噜木齐打了两个月,连一次城墙都没上过。

  “曰你仙人板板,老子就跟你几爷子耗,看哪个的粮食先吃完。”罗思举骂了一声,立刻就缩回城垛后面补觉去了。

  果然,河中能打一点的,除了罗刹人,就是武吉别克人,其他你别管人多人少,压根没多少战斗力。

第671章 熟悉的感觉,大虞朝,他来了

  阿斯塔纳,虽然中玉兹各部还不知道陈光耀率领的大虞征西军,已经在围攻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

  但这些在中俄两边倒的游牧民族,还是敏锐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是以这几个月来,各部大小可汗一直在王帐商议事情。

  大帐中,其实阿不赉汗早就把实际上的王帐从阿斯塔纳附近迁移到了塔什干周围,因为阿斯塔纳实在太靠近俄国了,有些不安全。

  但离开了左翼中玉兹的传统牧场,偏安塔什干后,直接导致大汗的控制力开始下降。

  特别是阿不赉汗去世,儿子继任左翼大汗后,汗族的实力和威望都大不如前,到了现在,左翼中玉兹早就没了实际上的领袖。

  是以阿不赉汗的五个儿子,虽然在议事中都是排在前面,但已经不能统领整个左翼了。

  这让这场会议,汗族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下风,而汗族的这几支人,则是最支持归附中华的。

  阿不赉汗之所以会离开阿斯塔纳,将部族中心迁移到塔什干周围,就是因为沙俄非常不满阿不赉汗亲近满清的态度,想要把他诱惑到奥伦堡去绑架,甚至派出骑兵突袭王帐。

  在这种情况下,阿不赉汗几次上书满清,要求内附并请满清派大军击败俄国,成为哈萨克草原的主宰。

  乾隆则非常精明,去哈萨克草原与沙俄争夺,胜利了无非得到一些虚名,失败了西北都会有危险,所以很坚定的拒绝了。

  说白了,满清是小族临大国,没有向外拓殖的需求,也不敢把几万万汉人放出去拓殖。

  乾隆放弃拿下哈萨克草原的最好机会,对于满清政府来说,是绝对英明的决定,但对满清所代表的中央王朝,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

  凡是有支持的,也就一定有反对的,当汗族南迁之后,话语权就逐渐落到了主张依靠沙俄的部落手里。

  至今仍在阿斯塔纳一带游牧的瑙里兹拜,就主张依靠沙俄,壮大自身实力,而且应和者多。

  “汉人根本就不关心河中,新的中原王朝建立十几年了,没有拓展一寸土地,没出现哪怕一个勇士来展示京城大皇帝的强大,反而连伊犁河谷都丢了。

  右翼的阿里克里克把整个部族都迁入了水草丰茂的伊犁河谷,牛马成群,羊儿养的跟马儿一样高大。

  请问,中原大皇帝连这样的好地方都不要,连阿里克里克这样的家伙都敢侵占大皇帝的领地。

  这样的还是皇帝吗?

  他真的能帮我们对抗强大的沙皇罗斯帝国?

  我看是不可能了,不如我们现在干脆彻底投靠罗斯帝国,利用他们的支持,抵御来自武吉别克人和柯尔克孜人的袭扰,至少是要获得一批火绳枪和火药以及铅弹。”

  你别说,这瑙里兹拜的话,还真没多少错误的地方,至少目前在西域和河中来看,事情就是如此。

  大虞并没有展现出他们和满清一样对西域、河中的掌控欲望和实力,给人一种有点实力但特别怂的感觉。

  同时,哈萨克人虽然在河中占的地盘最广,但实力反而是倒数的,河中实力最强的是占据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的武吉别克人。

  河中最强大的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都是武吉别克人建立的。

  除此之外,则是柯尔克孜人最强大,这些家伙可是中华的老熟人了,往后他们叫吉尔吉斯人,往前他们叫黠戛斯人。

  这些居住在碎叶高原上的族群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从唐代起,专门就是干雇佣兵这活的,有点类似欧洲的瑞士人。

  当年准格尔汗国强大的时候,精锐的火枪兵和炮兵中,就雇佣了大量的柯尔克孜人。

  瑙里兹拜这一席话,说的不赞同投靠沙俄大小可汗们都无话可说,冷场了半天,还是已经逝世的阿不赉汗次子哈斯木站出来说道:

  “我曾两次去往北京朝拜大清大皇帝,一路上所见,是没去过大清之人无法想象的。

  那是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拥有无穷无尽的人口,无穷无尽的枪炮和无穷无尽的牛羊。

  他们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以让左翼的所有人吃一千年都吃不完,他们最底层的农夫也每家都有铁制的农具和炊具,他们拥有的火枪能让所有左翼勇士每人装备一百把还有多。

  大皇帝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大皇宫里面,他是全天下最强大和最仁慈的君王,赏赐我们左翼首领们从来不吝啬。

  与之相比,沙皇罗斯国并没有那么强大,他们的人口不到中土的一成,他们的皇帝和贵族,比牲畜背上的牛虻还要凶狠贪婪。

  如果我们投靠他们,哈萨克人就会和金帐汗国留下的那些部族一样,成为罗刹人的奴隶。

  你们都忘了几十年前,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人死伤过半都要逃回大清国的事情了吗?

  别人避之不及,我们为什么还要凑上去呢?”

  这番话,也是绝对正确的,投靠满清,或者东方的中原王朝还有活路,但是投靠沙俄,一定会被吃干抹净。

  可问题是,中原王朝并不乐意来接受哈萨克草原,甚至现在的大虞还表现出了相当的退缩,这让哈萨克人无所投靠。

  反之,虽然沙俄很可怕,但暂时还没实力来控他们,向沙俄称臣还可以换来一些好处,比如军事教官,沙俄不要的火绳枪以及火药、铅弹什么的。

  因此,立刻就有人出来说道:“哈斯木,你还是跟你父亲一样的想法。

  可是你父亲,伟大的阿不赉汗都无法实现依靠中原王朝的设想,你和你的兄弟并不是你父亲那样伟大的领袖,怎么就能实现这一切呢?

  同时,现在的大虞国,还不如以往的大清国,他们会响应我们的投靠吗?”

  哈斯木这下被架起来了,他也有点愤怒了。

  这不但是在质疑他的能力,还是在质疑他的父亲,伟大的阿不赉汗所制定的路线。

  “赛尔赞,大清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但大虞能在这个强大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取代他,我相信大虞皇帝和他的帝国,一定是更加强于大清的。

  我不信这样的大帝国,会对西部边疆无动于衷,连帝国的疆域都不来收复。

  想象几年前从东边传来的消息吧,那些逃来的教徒说大虞皇帝举起屠刀,屠杀了超过五百万教徒,比我们哈萨克三个玉兹的人都还多。

  能举起如此恐怖屠刀的,我不信他是一个懦夫帝王,我甚至认为这是跟昔日成吉思汗,天可汗一样的恐怖君王。

  所以我觉得,他一定会来这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一定会来的。”

  大帐中寂静无声,所有人都看着哈斯木,表情各异,半晌过后,有人小声咕哝着说道:

  “哈斯木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像右翼那样把能击灭准格尔汗国的大帝国不当回事。

  阿里克里克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什么人,贪婪、毫无信誉、嘴里说着迷惑人的话,但从来不兑现,是什么让我们去羡慕这样一个家伙呢。

  无非是他占据了伊犁河谷,获得了天大的好处,使得我们开始眼红他获得的好处了。”

  “是的,是的,进入伊犁河谷是非常危险的,大清大皇帝在的时候就不允许,右翼大玉兹的部众经常因为这个被惩罚。

  阿里克里克竟然还敢驻进伊犁城,一旦大皇帝发兵,他就是死的最惨的那个。”

  “是的,伊犁河谷是草原上最富庶的地方,没有任何君王愿意放弃这样的宝地,大虞大皇帝如果真的如此短视,他不可能有能力取代大清大皇帝。

  取代狼王的,只能是另一个狼王,而不会是一只看门狗。”

  态度相当倾俄的瑙里兹拜听到这些议论,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

  因为这些反对靠近俄国的,牧场不是靠近七河之地,就是直接在中原王朝境内。

  而他这个被顶在西北的,则经常要受到俄国和俄国控制的西翼小玉兹侵扰,时刻都在提心吊胆中。

  “你们没有面对沙皇的威胁,自然说的轻描淡写,可是我要是还不作出改变,罗刹人就该把我吃下去了。”

  瑙里兹拜说完大声站了起来,“如果汗王无法做出决定,那么西北的五个千户就会自己做出决定,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儿郎,给他们留下生存的草场,哪怕是给罗刹人当狗。”

  说完,西北五个千户的首领,都集体站起来了,他们跟着瑙里兹拜就要离开大帐。

  “你这是个分裂汗国,离开了汗国,你们更加没法生存,不要做沙皇分裂汗国的帮凶,中原的天兵一定会来到草原上的!”

  哈斯木大声喊道,他甚至用眼神示意他的汗王兄长哈扎尔,一定要留下瑙里兹拜这些人。

  因为他一旦离开,不但代表和左翼汗国的分裂,这些人还会成为沙皇俄国继续向左翼内部侵蚀的工具。

  可是他的汗王兄长根本没这个魄力来使用武力拦住瑙里兹拜这些人,或者说,他要有这个魄力,瑙里兹拜也不敢如此放肆。

首节 上一节 688/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