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96节
李献文担心儿子安危,他却不知道他这儿子在打仗上有多妖孽。
李兴泰知道对方是被假消息迷惑,大虞一直以来的龟怂策略也给了敌人错觉。
于是他干脆以错就错,根本不让精锐守库尔勒城,直接把人都带走了,只让当地忠于朝廷的回部人、土尔扈特人以及少量满清驻守西域的旗人等扔在库尔勒。
这一下,更让浩罕总督默罕默德.奥马尔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新生的大虞朝是个纯粹的农耕政权,没有了满清恐怖的骑兵,他们根本无法在西域立足。
于是穆罕默德.奥马尔加紧猛攻,五万人分成十队,昼夜不停地猛攻,不但枪炮火药不要钱的放,后勤上米面肉菜也不断供。
完全就是一副立刻拿下库陇勒和喀喇沙尔(焉耆),抢在大玉兹人之前,攻下乌噜木齐,吃到最大的一块肥肉的样子
只可惜,穆罕默德.奥马尔觉得大虞是个坡脚的残疾,但城内的人可知道的很清楚。
因此他们根本生不起一点投靠默罕默德.奥马尔的心思,只能不要命的抵抗。
战斗一打就是四个月,默罕默德.奥马尔死伤惨重才终于拿下库尔勒,而李兴泰仅仅只派出了几百骑兵,在城破前,接了一部分守军撤退。
随后,他还是不守喀喇沙尔,也就是焉耆城,反而把骑兵隐藏到博斯腾湖的深处,继续麻痹浩罕人。
而浩罕人也是一点也不怀疑,继续强攻焉耆,他们士气更甚,几次打的焉耆险象环生。
李兴泰仍然不着急,只是派了几百骑兵不断袭击浩罕人补给线,他在等浩罕人粮食快吃光的那一刻带来。
下面有兵将承受不住来找李兴泰,这位李二王子嘿嘿一笑。
“回部不比咱们中原,这地广人稀的地方,最宝贵的就是人。
你拿下他十个城,不如杀他一万人,咱们这次也一样,什么门户不门户,天险不天险,只要有机会能重创浩罕人,其余都可以放弃。”
就这样,李兴泰在博斯腾湖躲猫猫,一躲就是四个月,一直等到寒风吹起,早已千疮百孔的浩罕人后勤线完全无法支应。
那个浩罕来的总督穆罕默德.奥马尔急的把他的亲卫队都放了上去,想要尽快打破焉耆获得物资稳住形势。
这时候李兴泰出手了,他亲率六千骑兵,从博斯腾湖出发,一昼夜奔行快六十公里,突然出现在了浩罕军大营左侧。
此时,浩罕军连续作战八个月,补给不足也快三个月了,还没有带够冬日的被服,完全可以称得上又冷又饿又累。
这种状态,突然在一个清晨被袭击,袭击他们的还是极为精锐的骑兵,哪还扛得住。
李兴泰冲在第一线,在浩罕军中七进七出,麾下骑兵被他鼓舞,无不以一当十。
焉耆城中的本地仆从军也趁机出城攻杀,只用了一个上午多点,到未时正(下午两点),五万混着大量农夫的浩罕军就被彻底打崩了。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李兴泰则一路狂追四百余里,把浩罕军从焉耆追到了后世轮台县附近,其尸横片野,惨不可言。
最后在古轮台城外,李兴泰三千骑大破浩罕残兵九千,阵斩两千余,浩罕总督穆罕默德.奥马尔被生擒,一战就把浩罕在回部的军力,几乎全部消灭。
第677章 三汗国的好日子,就要来力
南京应天府皇城,莫子布接到了李献文的奏报,事情原原本本,甚至连军将们的发言都一字不漏抄写了上来。
而且这还不是李献文写的,而是宁夏郡王府的兵马舍人写的。
这个职位,一般是从内廷的翰林待诏和外朝的翰林学士中选,主要就是跟在李献文身边做秘书,也算是一种监察的手段。
当然,这个人选有可能会被李献文收买,但收买的动静一定不小。
因为这可是翰林,在朝中有远大的前程,比如现在的帝国驻欧罗巴全权大使曹振镛,就做过李献文的一任兵马舍人。
要拉拢这样的有前途的人才,那肯定不是一点半点资源能做到的,而动用的资源一多,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留下了痕迹,朝廷就知道李献文在收买兵马舍人,就会开始警惕这家伙了。
也就是说,兵马舍人就相当于朝廷放在李献文身边的一个警报器,不收买拉拢你是朝廷的功臣,拉拢了就代表你有二心。
同时,此时外朝文官风骨也在进一步恢复,官员中相当鄙视这种能被金钱和权力拉拢的官员,至少是表面风气是这样的,这也更加增添了被拉拢难度。
莫子布看完了奏章,基本确定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又让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陈旭,将北镇抚司发回的密报拿来一看。
哪怕是姐夫,是股东,莫子布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宁夏王府的监察和制衡。
李献文的回良三十六姓首领,甚至就是回良人中,都有锦衣卫的探子。
恩宠不绝,极为信任是一回事,暗中的监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完全不冲突。
“此事在镇军中有没有多少影响?”莫子布边看锦衣卫的密报,一边问指挥使陈旭,因为镇军中也有锦衣卫。
呃,这个是真是费尽心思了,哪怕是锦衣卫,莫子布也要听取几份不同报告来分辨推理,生怕自己被蒙在鼓里了。
“影响不大,镇军肃州镇、兰州镇、定西镇的总兵都没有参与宁夏郡王的军议,下面的参将、游击只有三人去了。”
此次李献文看似出兵八万余,但大部分都是回良人,真正的经制之军只有宁夏郡王三卫的一万人和甘肃镇军九千人。
莫子布点了点头,“如今河西陇右虽然穷笃,但人口少,土地都是开发过的,人均熟田比东北都多,镇军上下都在当地有产业形同府兵。
他们最大的渴望应该就是立功受赏,顺便抢几个河中女子带回河西陇右去伺候他们,去给他们生儿育女。”
陈旭见莫子布没有发火,立刻也轻松下来了,笑着附和道:
“是啊,种着二三百亩地,立功受赏了买两头耕牛,再抢两三个河中女子回去大被同眠,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谁会愿意真的到河中,天天去跟天方教门徒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呢。”
说到这,莫子布就叹息了一声,如今打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打下来了之后,谁为帝国守住这片区域。
西域或许还可以用朝廷官员治理,但河中肯定不行。
狠狠杀人的活计,交给现在大虞的官员,一定会干砸,人家是流官,三五年就轮换了,他吃撑了吃力不讨好的镇压当地门徒啊!
莫子布敢肯定,流官去了那边,只要当地人不闹事,他们就绝不会搞同化。
甚至当地人闹事了,他们还会帮着遮掩,以求在自己任期不出事。
想到这些,莫子布大头连甩直甩的,肯定不能用流官去河中,那会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打水漂的。
真要用,也得汉唐文武没分家之前的那些人还差不多,要是有个班超、傅介子,那就太好了。
只可惜,莫子布手里没有。
“这毛祥新的书读的也不怎么样啊,就不说回部历来是国家之地,这搞两个中心,还跨越天山山脉。
这一来一去一年时间都没了,拿什么压服当地,经常往喀什跑,还有时间出苦盏去打击河中三汗国么?”
莫子布看到毛祥新的策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家伙可能是怕李献文不答应,于是搞了个怪模怪样的双头鹰藩国出来,用意在于让李献文觉得还是身在国家之内,没有完全被撵出国门。
“陈旭,你去给洪武太学的山长交代一下,选几个能吃苦,会骑马打枪,还会说话的送到西域去游学几年。
让他们给那些毛祥新这种人和回良人中的骨干开个补习班,别让他们一天天尽自己瞎琢磨,搞些四不像出来。”
挥挥手让自己手下的特务头子离开,莫子布又让内侍把刘墉和纪昀给召到了宫中。
要问这种国家官制政策上的事,就得找这种浸淫儒家文化几十年的老官僚,他们更能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阴损建议。
其他人,譬如丞相罗芳柏,这位被戏称为烤羊宰相。
倒不是说罗芳柏爱吃烤全羊,而是罗芳柏长于大政方针,在引导产业开发,推动过番殖民上,是有很强能力的。
但细化到一些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技术活上面,罗芳柏这个连举人都考不中的学识,就明显不够用了。
是以,这个烤羊宰相是说罗芳柏能做烤全羊这样的大菜,但是做不了开水白菜、牡丹鱼片这样的小鲜。
纪大烟袋今年六十七岁了,但精神也还算矍铄,只是做官力有不逮了。
目前担任了江南太学的山长,还兼着皇家图书馆的筹备和搜集工作。
莫子布把李献文的奏章让人给刘罗锅和纪大烟袋看,自己先喝了点茶,等到他们看的差不多了,莫子布才问道:
“你们二人都是朝堂老人,纪昀还在伊犁呆过几年,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纪大烟袋嘴角轻轻一咧,十八年前他为亲家通风报信,结果被乾隆发配到伊犁养了几年的马,确实还比较了解当地情况。
于是他最先说道:“臣为陛下贺,宁夏郡王愿意担这重责,如前明黔宁王沐英故事,也算是千古佳话。”
“臣也赞同,要真的控制住河中,就必须要分封。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没有好处的事,永远干不长久,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河中远离中土,群狼环伺,甚至单纯分封都不能成事,必须要朝廷大力输送物资,十年才能有小成,要稳下来,起码是一代人的事了。”刘墉也赞成,而且把理由也给出来了。
“可是伪清时期,仅仅在西域派驻将军与大臣就能控制当地,为何到了我大虞,还非得要分封藩王呢?”莫子布思考片刻后问道。
“陛下,满清其实也分封了,只不过他分封的不是旗人而是蒙古人。
准部的新旧土尔扈特南北十六旗,中路和硕特四旗,还有哈密、吐鲁番、阿克苏的回部王公,这些都是封臣。
当然,最重要的是,伪清在西域的最大要求,就是不再诞生一个可以和它争夺蒙古领导权的准格尔汗国就行。
其余只要国土没有沦丧,他是不怎么管的,所以只需要几个将军、大臣等弹压当地,不至于引起动乱就行。
陛下如果也只想做到这样的程度,自然也不需要将宁夏郡王分封过去。”
莫子布想明白了,自己刚才钻牛角尖了,满清在西域的政策,一直是分封与流官夹杂的态势,这也是从汉到唐,治理不管是西域新疆还是南中新疆的惯用手法。
“如果说,朕不想要回部那些人,应该怎么做?”莫子布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这把纪大烟袋和刘罗锅都给吓到了,不是这个议题吓人,这些年大虞南征北战,拿下了那么多地方,杀点人不算什么事,以至于他俩这样的文臣都有些脱敏了。
他们惊讶的是,这样的事,皇帝怎么会问他们俩?
不过纪晓岚很快想到了,皇帝这是不准备把回部当准部一样来对待的,要是真要执行兆惠对准部的政策,确实用不着来问他俩。
“陛下,回部总人口不过四十二三万上下,宁夏郡王次子李兴泰又在轮台大破回部五万叛军,消灭了一些。
想来现在回部应该已经没多少人,特别是青壮,极大可能连十万都不足。
既然如此,以臣之见,不如命宁夏郡王就藩安集延的时候,把这些人全部带走。
然后,再从山西、河南两省和北直隶抽调十万人过去,其他地方不要,只要阿克苏、喀什、和阗、叶尔羌(莎车)这样的城镇,那么十万人,就足够固守和屯垦了。”
对,这是个办法,不要让李献文在回部镇守,直接让他带着回良人去盘踞整个费尔干纳盆地,缺人就把回部的三四十万人全部带走。
这样便是一举多得,李献文有了足够的人手可用,回部的乱子也可以平定。
人都没了,自然也就平定了。
“陛下,臣建议河西陇右的镇军模式,可以复制到准部和回部去,既然陛下不愿意封王爵,那就大封天下勇士吧。
可封三万户府兵在回部和准部,设回部提督和准部提督为其官长,作为从朝廷在西域的经制之军,再设西域总督为流官管理行政,总督兵马。”
好吧,办法是可行的,只是这么一来,他这大虞朝,可就真够怪的,连西域都护府都给整出来了。
。。。。
西元1791年10月27日,中华大虞光中十六年,原满清乾隆五十六年,农历十月初一。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