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07节
只要发现不是自己人,全部干翻。
枪声密密麻麻的响起,没有飞虎旗的浩罕人立刻遭受了致命打击。
突袭的士兵们憋坏了,而且他们清楚,自己只有这一战的气力,如果打不垮人,饿了一天多肚子的他们,就没力气继续二番战了。
所以作战异常骁勇,几乎是不要命的打法。
四百多浩罕卫兵只开了一轮火铳,立刻就没有再开的机会了,因为大虞的士兵们根本无视伤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冲到了他们近前。
随后就是残忍的杀戮,别说人数五倍于浩罕人,就算是浩罕人是这些士兵的五倍,也只有被宰的份。
喀尔提锦三部惊恐的看着这一切,看着在他们眼里非常强大的浩罕禁卫火枪手,被大虞士兵如同砍树枝一样,快速砍倒。
“是哪位将军到此,自己人,我们是自己人啊!”
我草,这么凶残,连铳都不打,端着刺刀就把别人打铳的给捅翻了。
不是对手,三部首领立刻做出了判断。
其中乞塔部滑跪的最快,因为他们实际上心里还有点期待着呢。
李兴泰也有点懵了,这什么情况?
他看了看飞虎旗,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三部大小首领,以及远处也在把刀扔在地上的三部战士,百思不得其解。
“将军,我们是契丹人,是大朝的藩臣啊!”局尔罕阿勒比用带着漠西口音的蒙古语喊道。
李兴泰这边自然有不少懂蒙古语的,甚至就是回回话也有不少懂的。
“契丹人?”李兴泰莫名其妙,这什么时节了,怎么还有契丹人这一说法?
“是的,契丹人,我们是菊儿汗耶律大石的后人,是中国来的,是中国人!”
“我等中国之人,苦等中国大军,望眼欲穿啊!”
一看李兴泰确实吃这一套,冲巴噶什和乞卜察克两部落的头人,比乞塔部还要积极,瞬间他们两部,也都成契丹人了。
李兴泰心中一动,若是能在这收服几万本地人,那么他李兴泰就不是在浩罕插入一颗钉子,为大军打开局面这么简单了,
他有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冲到浩罕城去,把浩罕可汗给逮住,基本瘫痪浩罕国。
“让保宁过来!”
李兴泰大喊一声,正在冲杀的旗将保宁赶紧跑了过来,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些是什么人了。
“这飞虎旗.。”他仔细看了看旗帜上左下角的满文和蒙文,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们布鲁特三十子,还记得朝廷呢?”
“记得,记得,大人我们也是中国人啊!”局尔罕阿勒比大声回答道。
这把保宁整的都愣住了一小会,随后他才恍然大悟想起来,对李兴泰说道:
“将军,他们还真是中国人,这些人确实是耶律大石的后裔,西辽国的残余。”
这就好办了,李兴泰大吼一声,“既然是耶律家的子孙,不是浩罕贼,那可敢纳投名状证明一下?”
“敢,当然敢。”三部大小首领立刻同意,也知道李兴泰要他们干什么,且他们并不反对。
因为这些喀尔提锦布鲁特,其实一直都不受浩罕人待见,只是人少,没了清朝的支持后不得不跟浩罕虚与委蛇。
历史上他们还曾借助沙罗的势力来对抗浩罕,只不过沙罗更狠,他们于是放弃了费尔干纳的土地,绝大部分迁到了南疆。
说话间,数百浩罕禁卫已经刚被干翻了,想要躲起来但不熟悉地方没处跑的浩罕阿里姆王子,被死狗一般拖了过来。
看着刚刚还在会盟的王子,三部大小首领没有丝毫犹豫,在李兴泰的示意下,一人一刀,捅的阿里姆王子哇哇惨叫,不一会就命丧当场。
李兴泰很满意,“既然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身份,那老子就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就去征召勇士,我要两千人,你们带着老子直接去打浩罕城。
打下来之后,老子拿七成,剩下三成都是你们的。
金银财宝,女子锦缎,通通给你们分,以后大皇帝论功行赏,就让你们下山,跟汉人一起,统治这些下贱的浩罕人!”
“万岁,大皇帝万岁!”三部人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一直没机会而已,立刻就欢呼了起来。
第686章 汗王,该你叫门了
河中,其实可以看成一个小一号的五代。
当然,这是从族群关系、生产习惯和疆域态势上看的,而不是说他们的文化很像五代。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在河中,哈萨克人其实就是五代早期的契丹。
有点拉胯但也有点实力,虽然还没拿下幽云十六州,但已经开始到等同于幽州的塔什干周围游牧了。
而控制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武吉别克人,他们则不是大众以为的马背上民族,反而是农耕民族。
虽然这些人也饲养牛羊,也有养马的传统,但农耕才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不过这些农耕民族却不团结,上面分成布哈拉、希瓦、浩罕这样的三大汗国,下面再分成各种等同于节度使、兵马使、团练使一般的藩镇,有还夹杂着各种握有武僧的教团。
而居住于高山上的柯尔克孜(吉尔吉斯)人等族群,则跟当年的吐蕃差不多,只不过是吐蕃帝国崩溃后的吐蕃。
他们英勇善战但分裂成好多块,根本无法合力,因此也成了三汗国又打又拉的存在。
李兴泰也是在乞塔部局尔罕阿勒比的解说下,才慢慢摸清这里面门道。
中土对于三汗国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哪怕是满清,也基本属于一知半解。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拿下了浩罕,希瓦和布哈拉并不会有多大的动作?”李兴泰问道。
“是的,甚至他们还会幸灾乐祸,这些年浩罕霸占了前往回部贸易的特权,赚了数不清的财富,希瓦和布哈拉早就垂涎三尺了。
而浩罕的历代可汗,特别是纳尔巴图汗一直梦想着占据塔什干和撒马尔罕。
因此他从贸易中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投入了战争中,其他两汗国,巴不得有人能来剪除这些疯子。”
李兴泰最后一丝犹豫终于消失了,就是现在,直冲浩罕国都。
“让士兵们换上浩罕人的衣服,今晚饱餐一顿,明天凌晨出发,沿途大小城镇都不碰,直接进攻浩罕城。”
。。。。
而此时在浩罕城中,纳尔巴图汗倒还不是很着急,甚至他关心希瓦汗国过来趁火打劫,远过于关心回部大虞朝的动向。
这是因为纳尔巴图汗还是比较了解回部情况的,最近几十年来,浩罕汗国养着回部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首领,可不是白养的。
那个大小和卓叛乱中,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儿子萨姆萨克就在浩罕城中,当年大小和卓乱后跑来的大量缠回,也在这里安家。
到底是本地人,李献文新到,根本不可能把消息完全封锁,因为你不知道那些本地叛徒会在什么时候,走一条你完全不知道的路去给浩罕通风报信。
这也是李献文默许李兴泰冒险的重要原因,从现在的态势来看,除非这样只出兵几千人,不然肯定会被知晓的。
所以李献文干脆在回部就做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准许回部人互相告发谁是浩罕奸细。
告发者有赏,被告发者,只要捕风捉影有那么点意思,立刻逮捕处死。
第二件事则是派人上碎叶,劝降这些呆在天山上楚河河谷的大小封建主继续像臣服满清那样臣服大虞。
但是条件又开的不高,还一个劲邀请首领们到疏勒(喀什)去,给人一种十分小家子气又不怀好意的感觉。
虽然这实际上是李献文害怕他们真的下山来投降,没被打怕的臣服,压根就不叫臣服,但别人可不这么认为。
比如纳尔巴图汗就认为李献文这是在试图诱捕楚河的柯尔克孜人,他于是放下心来了,看来李献文的第一要务,还是先收服原本属于大清的部族,至于他这种假藩臣,暂时还没时间来管。
第三件事嘛,自然是把大量的缠回控制了起来,用的理由是要把他们从回部迁到准部,然后完全放弃回部,杜绝祸患。
这又让纳尔巴图汗有些惊喜,要是汉人真的放弃了回部,那就太好了!
纳尔巴图汗觉得汉人这么识趣,他也不妨可以继续臣服,做一个不听调也不听宣的藩臣,也还是很不错的。
“汗,阿里姆王子的队伍回来了,他的侍从阿里回来报信说,王子征召了五千喀尔提锦人。”
听了汇报,纳尔巴图汗却有点不太乐意了,这五千人,一个月得消耗他多少钱粮啊。
原本觉得小命要完,巴不得从只有六七万的喀尔提锦三部中抽出一万人来给他卖命,现在觉得没什么威胁了,又开始心疼五千人太多。
“在大河南边三十里搭建营地,弄三百只羊,不,弄五百只羊来,再烤三万个馕,我要好好款待一下这些人。”纳尔巴图汗的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吩咐道。
河中以实力为尊,他原本以为儿子阿里姆最多能带回千把人,可是这下来了五千人,顿时让儿子阿里姆手中的实力暴增,而且这些喀尔提锦人还挺能打。
如果把他们都放进了浩罕城,万一这些人只听儿子阿里姆的,立刻就会对纳尔巴图汗的地位造成极大威胁。
在最高权力面前,哪怕是父子,也要小心提防。
。。。。
三日后,天气开始温暖了起来,锡尔河南洋给喀尔提锦人的临时营地,也修建好了。
纳尔巴图汗小心眼子还挺多,他带着一千五百精锐禁卫军占据了高处,甚至还带了两门炮,架在这个山包上。
如此居高临下,浩罕人手持铳火铳,下面的来人如果有异动,立刻就可以剿灭。
纳尔巴图汗甚至还考虑过,是不是让喀尔提锦人到营地前,就把武器给收缴了,最后考虑到这实在不够体面,也怕对面误会而作罢。
当然,也有纳尔巴图汗认为喀尔提锦人根本没装备多少火枪,都是弓箭长刀,无法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的原因。
李兴泰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纳尔巴图汗的布置,心里有了主意,他身边的喀尔提锦三部头人则有些紧张。
这次冒险,对于他们来说,投入可就有点太多了,不但族内的勇士都被征召了过来,族中养的大部分牛马,还都被吃光了,这可是他们所有的财产。
可不要以为游牧民族就能天天吃肉,实际上在这个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时代,养牛羊的可不代表他们随时吃得起牛羊。
尤其那些底层的牧民生活最为艰苦,他们能吃到牛羊,除了部落头人赏赐,另外就是牛羊因各种灾害和伤病死去不得不吃。
所以喀尔提锦三部可以说是砸锅卖铁了,要是浩罕城拿不下来,浩罕人不来打,他们今年也要饿死最少三成的人。
紧张的气氛中,浩罕纳尔巴图汗带来的人越靠越近。
李兴泰算了一下,还有两三里地,对面即便不是骑兵,那也是人人有马,如果现在发难,那么大概率这个浩罕汗王可以跑回浩罕城去,那就麻烦了。
看来只能以身犯险了,李兴泰咧了咧嘴,看着身边一个异常紧张的浩罕人说道:
“小子,你带我们过去,只要事成,你梦中的美人,今天晚上就可以出现在你怀里,你想怎么样她,都可以!”
这是浩罕王子阿里姆的亲信,也是为数不多活了下来,且愿意跟李兴泰合作的。
而他的要求,就是李兴泰把纳尔巴图汗的二女儿古丽赏赐给他。
这个十九岁的小色鬼被那浩罕公主迷得神魂颠倒,但却因为地位悬殊,别说迎娶了,人家压根是拿他当奴仆看的。
“齐林、董世兴、山本盛贤、保宁、杨遇春,你们各选十人,与我一起前去面见浩罕酋首。
陈化成你率军留守,我们一旦动手,你立刻督军向我靠拢。”
李兴泰点的五人,全是他手下各派系中最有威望的猛将,然后又看向了乞塔、乞卜察克、冲巴噶什三部头人,“你们也各选十人,跟我一起去。”
三部头人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冒汗,但也不得不点头同意,因为李兴泰选择带上他们,就是怕他们在后面捣乱。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