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6节

  阿信,你是我们暹罗华人,是我们潮州人中的雄狮,未来就要靠你了。

  如果阿迦达王真要逼我们出城决战的话,为兄请在最前面。

  事如不可为,你要带着年轻人突围出去,给我们留下希望。”

  郑信闻言眼圈渐渐变红,但他并没有点头,“兄长,信,实在不知道能不能担负起您的期望,一旦阿瑜陀耶城陷,我们这些人的根,就不在了。”

  此时的郑信,还没有自立为王的心思,哪怕是潮州乡党,也没有让郑信当暹罗王的奢望。

  他们大力支持郑信,也只是为了占据阿瑜陀耶王朝的高位,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使得阿迦达王不敢随意打压纳真们。

  他们对暹罗的感情,绝对是真挚的。

  因为自后阿瑜陀耶王朝的复国君主纳黎萱大王开始,华人就与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纠缠在了一起。

  三百年的时间,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到了阿瑜陀耶王朝将要覆灭的最后时刻,华人似乎除了为它奋战,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披耶,空乃街的叔公派人来告,说澄海魏家人护送一个河仙密使前来,想要见一见披耶,他们带来的河仙五公子的密信。”

  郑信突然想起来了,这位莫五公子可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伙,前线日子才去洛坤捣乱,还是他给擦的屁股。

  不知道他此时派人冒险进城,是要来干什么?

第96章 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富砂村魏家的魏长乐,拜见郑世兄。”

  魏长乐年纪实际比郑信还要大两岁,但还是依礼口称郑信为世兄,更直接下拜参见,人家地位在这摆着的嘛。

  听到是富砂村魏家的人,郑信脸上表情立刻就亲切了起来,屋内的一批潮州纳真也同样露出了笑容。

  几个祖籍同样是富砂村的,还围了过来,就等郑信问候完毕就上来攀谈。

  “长乐是从会安来,还是从北大年来?”郑信轻声问道。

  现在富砂村魏家最大的两支,就是会安魏家和北大年魏家了。

  魏长乐再次拱手答道:“小弟自洛坤而来,家父乃是会安魏家魏海坤,会安魏家族长魏日坤乃是我伯父。”

  “莫五公子还在洛坤呢?”郑信稍微有点不高兴的问道。

  他之所以为王家的王闰之求到了洛坤昭孟的职位,还给了披的爵位,甚至连投靠他的王家人都没让回洛坤去,既是示好,也是提醒。

  这是在告诉莫子布,洛坤仍然是王家的,也是潮州乡党的,让莫子布这个粤西佬,不要总是来插手潮州人的地盘。

  不过魏长乐早就预料到了这点,他把怀里的密信递上。

  “这是龙头亲笔密信,世兄看了就会明白。”

  郑信又楞了一下,魏长乐身份并不算低,还是他们潮州核心乡党的子弟,竟然这么毕恭毕敬的称一个十几岁的粤西人为龙头。

  有点意思。

  郑信接过密信,带着众人离开餐厅到会客室席地而坐,他拉着郑泰并肩而坐,一起阅读起了莫子布的密信。

  只看了几句,郑信脸上就开始浮现出了笑容,等看到满清已经出动兵马在缅北诸土司地集结之后,更是喜不自胜。

  “白象王狂妄过甚了,竟然去招惹大清,看来咱们这次有救了。”

  “昔年大明在时,神宗万历皇爷派刘大刀征讨缅人,遂有纳黎萱大王复国,没想到今日还是得靠故国方能得免。”

  “就该让那些说咱们纳真是候鸟的泰人看看,没有天朝上国,暹罗如何能摆脱缅人奴役。”

  郑信和郑泰还没说话,涌过去看密信的纳真们,就高兴地纷纷呐喊了起来。

  不过郑信和郑泰的面色还是比较严肃,因为别人只看到满清要对缅甸动手就开始兴奋,他们两却看到了莫子布的分析。

  满清是会打缅甸,也确实能再救暹罗一次,但却救不了阿瑜陀耶城和阿瑜陀耶王朝。

  “满清虽是东虏入关,但素来以武力强横著称。

  昔年以李晋王之忠勇尚且不敌八旗兵,吴三桂这老贼麾下悍将锐卒如过江之鲫,也动摇不得满清江山。

  如今距离三藩尚且不到百年,八旗兵、绿营兵就腐败如此,连区区缅甸也打不动了吗?”

  郑泰率先说道,看起来他对满清武力的印象,还停留在八旗天兵所向无敌的时刻。

  “昔年大明征讨缅人时,立国已然二百余年,依然能痛打缅人,如壮汉殴杀孩童。

  如今满清入关不过百余年,打个白象王都不能速胜了吗?”

  陈联也难以置信的问道,他的想法,就是现在大多数南洋华人的看法。

  其实就是当年的大明,也做不到轻松暴打缅甸。但肯定比清缅战争打的好看。

  这些人短则十数年,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回过大陆了,是以并不怎么了解国内。

  按照他们的想像,以现在中华的体量,昔日明朝快要灭亡了打缅甸,都像是老子打儿子一样。

  满清现在立国不过百余年,乾隆圣主在位,素称盛世,打个缅甸难道不应该比大明时期更加轻松吗?

  其实不单是他们这么想,魏长乐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此刻魏长乐可不能附和他们的话,因为他是来当莫子布的传声筒的。

  于是,他只能回想了一下莫子布说的话,随后开口说道:

  “龙头认为,正因为满清乃东虏入关,以百万贼虏治万万汉儿,吃了这天下七八成的好处,所以倚仗者只能是少数,没有多少施恩的空间。

  如今看起来不可一世,不过是借着八旗兵昔日的威风而已。

  但时过境迁,八旗兵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大城市过惯了好日子,大部分都已经腐化,绿营更是如此。

  从三藩之后到现在,满人能动用的武力,仅仅就是两三万八旗精兵和少量绿营精锐而已。

  实际上的精兵数量,与缅人相差不大,所以不可能速胜。”

  披统帅差点就笑出声了,他猛地摇头说道:“不可能!

  我中华之民十数倍于缅人,幅员辽阔更是百倍都不止,以如此的人力物力,怎么可能只有几万精兵,你们龙头所言,谬矣!”

  不过,没等魏长乐反驳,实际上魏长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的时候,郑信突然说话了。

  “这位莫龙头的判断,很可能是正确的。

  中华体量虽大,但也需要圣主来把他动员出来。

  以前大明是咱汉人自己的王朝,所以能从容调集十万精兵痛打缅人。

  如今满清防汉如同防贼,怎么敢大规模动员汉人。

  就算他敢动员,那这个数量汉人动员出来了,好处谁来给?

  总不能挖他们满人自己的肉,来给汉人吃吧。

  所以应该确如莫龙头所说,满清愿意动用的,可以动用的,仍然是数万八旗精兵和少量绿营精兵而已,确实只有几万人,数量与白象王的精兵相当。”

  众人一听到郑信这么说,都有些傻眼了,要是这样,满清那就是指望不上了吗?

  好在郑信还在继续说话。

  “但即便如此,这几万精兵也不是缅人能从容应对的,他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的力量用到与大清的战斗中去。

  这就是咱们的机会,就算阿瑜陀耶城破,咱们也能如同昔日纳黎萱大王那样完成复国。”

  不过,当郑信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心头突然一颤。

  周围他的心腹们,包括郑泰和他的儿子披阇耶罗阇都忍不住看向了郑信。

  众人虽然什么也没说,且很快移开了目光,但都仿佛对未来,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

  本来与郑信并肩而坐的披耶碧武里郑泰突然站起身,走到左边侧面就坐。

  几个原本还围在郑信周围有些没大没小的纳真,也赶紧退到了边上。

  郑泰甚至对着郑信一拱手,“国英吾弟,你见识远超我等,日后咱们潮州人,乃至华人在这南洋的未来,就要靠你了。”

  魏长乐也赶紧说道:“披耶达,我家龙头手握两千精兵,有战舰九艘。

  只要披耶达招呼一声,为我南洋万千汉人计,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也愿襄助盛举。”

  郑信这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可以走上另一条路,一条与两百年前阿瑜陀耶王朝复国大王纳黎萱大王一样的道路。

  。。。。

  郑信终于开始渐渐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了,莫子布这边却在进行军改。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莫子布原本设计的金山、祁连、鄢支三堂的军事结构,很快就跟不上时代了。

  原本莫子布这么设计,是为了安抚手下的各个派系,毕竟彼时他连河仙鄚家兵和陈家红袄银刀兵,都做不到如臂指使。

  基本就是个我下属的下属不一定是我下属的唐末节度使,还是自己没有内牙军的节度使。

  但到了现在,经过洛坤、吉打、阿拉干、缅甸卑谬、印度特兰奎尔以及北大年之战后,全军上下已经完全被莫子布折服了。

  因为这一连串胜利,如果换个人来的话,肯定一件也干不成。

  他们没有莫子布这样的全球视野。没有莫子布这样的赏罚必信。更做不到莫子布这样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说句不该说的,一般人到了莫子布这个地位,肯定是自己吃肉,下面的人喝汤,最少也是金银财宝装了几船,美妇一个屋子都放不下了。

  但是我莫大龙头呢,身上只有几两散碎银子,每月给自己定的饷银只有区区五两。

  昆仑山堂劫掠、贸易来的所有钱财,都存在公账上的。

  

  而下面的小兵,只要有了战功的,哪个不是存了十几二十两银子了。

  同时,连只打一仗就断了腿的阿标等人每个都是三个妇娘婆带回家了,而莫大龙头身边连个使唤的丫鬟都没。

  是以在昆仑山堂的大头兵和军官眼中,莫子布就是值得追随的,是几百年才出一个能干成大事的贤主,是丐版汉高祖。

  现在人人都相信跟着莫子布,一定能闯出一片基业。

  所以现在,也是莫子布可以对他们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了。

  于是莫子布在与中高级军官商议之后,直接就开始了军改。

  他首先把金山、祁连、鄢支三堂从军事单位变成了政治机构。

  其中金山堂成了莫子布的内政部,具体在莫子布身边负责后勤、档案、人事、文书、外交等职能,以林通为首,武世营为副。

  祁连堂变成了军事参谋军官团,主要负责莫子布在军事上的辅助参谋工作,以及开展滴滴打人的业务联络。顺带管一下昆仑山堂的海贸,由鄚龙为正,会安明香人刘知三为副。

  鄢支堂则是军法司,由武世秀为正,梁文英为副。

首节 上一节 7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