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7节

  军事上则采用师团营连的编制,这是目前欧洲的主流框架。

  其中师不常设,莫子布现在所有人都凑不齐一个师。欧洲也一样,师是战略单位,必要时才会组建。

  团按照欧洲标准来,大约八百至九百人上下。

  团下设营两个,但营不是战斗单位,而是生活单位和特殊情况下的战斗单位。

  真正战斗单位是连,每团设九个连,每连大约百人左右。

  由正副连长,鼓手两人,传令兵一人,旗手一人,有军衔的下级军官三人,士官和列兵九十人左右组成。

  而这九个连中,一般由七个燧发枪连、一个掷弹兵连和一个炮兵连组成。

  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莫子布目前武器的不足,不能配齐七个燧发枪连的情况下,还会配备装备了火绳枪、长矛、大刀的骁锐连,或者是为了适应巷战的刀盾手连。

  而营的作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日常的生活和训练中,会把燧发枪连、掷弹兵连以及骁锐连和刀盾兵连分在一起。

  以增强彼此的配合度,也可以在训练中让后面两个冷兵器连,熟悉下热兵器。

  同时,团部配备的炮兵连也会跟随较为精锐的那个营一起训练生活。

  而在具体的战斗中,如果到了需要决战之时,营还可以将各个团的掷弹兵连以及炮兵连集合起来,组成掷弹兵营以及炮兵营,用来攻坚和放大火力。

  在之后,当武器、兵种齐全之后,还会建立骑兵连、猎兵连等,特殊时刻也可以用营的方式组成骑兵营与猎兵营。

  莫子布现在人数不太足,于是就只组建了三个团,分为河仙团、义从团与参谋军官团。

  其中两个团是战斗单位。

  河仙团由鄚家兵、李献文部海盗、会安明香人组成。

  李献文为团长,陈光耀为团副,其下黄忠仝、王无病、陈旭、袁开道等为连长。

  义从团也称为忠勇义从团,由莫子布从缅甸、印度等地招募来的欧洲人和安南义军组成。

  莫子布的心腹表兄陈成山为团长,普鲁士雇佣兵上尉弗德里克为团副,武文勇、陈南、巴蒂斯特中尉等为连长。

  参谋军官团直属于莫子布,其中包括了一百人的陈家红袄银刀兵,在给他们装备了燧发枪之后,由莫子布亲自担任连长率领,算是他的近卫连。

  其余还包括布鲁诺中校,以及莫子布从金德讷格尔招募来精锐法军炮兵上尉雅克等人。

  由一个燧发枪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军官预备连组成。

  然后莫子布宣布了新的军衔系统,他照搬了欧洲的元帅-上将-中将-少将等一直到列兵的将-校-卫-士官-士兵的设置。

  不过在莫子布的心里,他更愿意将元帅称为大将军。

  上将中包含骠骑、车骑、卫。

  中将包含四征、四镇。

  少将则是杂号将军的中式体系。

  但现在没必要,你连个国都没有,谈什么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就是在自嗨,待到以后来吧。

  海军方面,以马纽尔.波恩为海军上校,分管欧洲帆船舰队。

  周远权为海军上校,疍家二为海军中校,分管中式硬帆船。

  同时,为了突出李献文的地位,莫子布将全昆仑山堂唯一的将军衔给了他。

  李献文不单是陆军上校,河仙团团长,还是海军少将,有权管理所有的水师事宜。

  当然,莫子布其实也可以有军衔,但目前他拒绝了属下的拥戴。

  因为汉人往往有个习惯,一旦要造反了,肯定会自称安民大将军、天公大将军之类的。

  莫子布现在不给自己一个将军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完成了军改和军衔授予,莫子布现在就需要等待,等待郑信那边传来消息。

第97章 缅北打起来了

  满清,云南,腾冲厅,盏达土司领地,莲花山署衙。

  这里大约在后世云南德宏州盈江县西北的莲花山脚。

  镇守此地的盏达土司姓刀,祖辈正统年间正式受中原政权册封,作为土官已经三百多年了。

  盏达土司也与附近的干崖土司和南甸土司一起,被称为西南三宣。

  莲花山上,一场践行的酒宴刚刚结束。

  我大清云南提督,云南全省最高级武官,从一品大员李时升吃多了几杯酒,骑在马上略微有些摇晃。

  虽然他知道战时行军不该饮酒,但一来盏达土司盛情难却。

  二来他环顾四周,云南全省健儿都在此地了,足足六千战兵,算上辅兵多达一万五千。

  一路徐徐而来,旌旗蔽空,刀枪如林,火铳大炮装备了三成以上,还有悍将马成龙、沈应泌等在列。

  以这样的强军,去打几个不听话的土司,想来也无甚可以担忧的。

  李时升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

  乃是河南巩义人,出身绿营世家,自幼习武,勇力过人,曾得到过乾隆的嘉奖。

  李时升虽然只是云南提督,但在全国绿营乃至八旗兵圈子里都非常著名,原因在于此人有三绝。

  一绝乃是饭量,此君最高的记录,是一顿饭吃了干饭十斤,羊肉三斤,还饮下了五斤米酒,佐酒饭的小菜无算,以至于观者无不骇然,誉为当今廉颇。

  二绝乃是他力气非常大,一人能顶十人,二三百斤重的石墩子提着就能走。

  第三绝则是他用的兵器重,刀剑十斤起步,若是锤锏动辄十几二十斤,大枪得二十五斤往上。

  而且这不是平日里用来做做样子,练练力气,而是真的能拿这么重的武器战场搏杀。

  不过不同于李时升这么自信满满,在清缅边境镇守国门三百多年的盏达土司,还是有些消息来源的,见李时升如此托大,宴请他的盏达土司刀氏赶紧上前嘱托。

  “军门大人,若只是罗卓吐司等作乱,前月朝廷大兵绝不至于守不住新街,永顺镇刘都司也绝不会战死。

  下官所忧虑者,乃是缅人已经大兵北上。

  自大元朝起,缅人一旦一统上下缅甸,必然就要北上骚扰。

  彼辈非下官这样的百里土司而已,而是堂堂之国,还请军门务必谨慎视之。”

  李时升刚刚喝多了酒,此刻听到盏达土司如此灭自己威风涨他人志气,顿时就很有些不悦。

  但想到盏达土司一向恭敬,又刚宴请了他,斥责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就在此时,远处塘马飞奔而来,原来是云贵总督杨应琚催促行军的命令到了。

  上次的新街惨败损兵折将,杨应琚花了好大的力气方才遮掩下去,现在好不容易调集了一万五千大军,自然希望快点出战果。

  这样用新的大胜仗,才能很快掩盖掉旧的败仗,他杨应琚屁股下的位置,脖子上的脑袋,才能稳得住。

  看到总督大人如此着急,李时升也顾不上刚才盏达土司的言语不敬了。

  总督杨应琚是汉军正白旗人出身,在此时那就是政治正确的皇帝奴才。

  李时升一个一钱汉出身,自然不敢怠慢分毫。

  他随便挥了挥手,就把盏达土司这芝麻绿豆大小的土官赶到了远处,下令麾下军马全速开拔。

  而看着清军匆忙远去的背影,盏达土司刀氏长叹一声,赶紧吩咐长子将家眷、财货带上去腾冲城避难。

  这盏达土司驻地,搞不好要像车里土司一样了。

  新街,就是后世缅甸的八莫,处于伊洛瓦底江上游,顺水而下四天就能到达贡榜王朝的首都阿瓦。

  若是清朝要搞定缅甸的话,新街是必须要拿下,还要建设为重要后勤基地的。

  历史上刘綎刘大刀讨缅,就是在此掐住东吁王朝命门,因此前三阶段作战都得以大胜。

  李时升虽然有些自大,但并不是对兵事一无所知的蠢货,反而是积年老将。

  因此也是知道新街的重要性,他离开盏达土司辖地之后,立刻全速向西南进驻铁壁关。

  到达铁壁关,稍做休整之后的第二日,李时升挑选军中勇士三千人,交予早就在铁壁关驻守的清永北镇总兵朱仑。

  命他率军出关,先收复蛮莫,再占领新街,等待大军和后勤辎重汇集。

  缅北这地吧,历来就民生艰难,道路条件从来都是峨眉山的猴子来了都要叫苦连天,全是深谷高深,河流又深又湍急。

  所以李时升的安排是没有错的,先以少量精兵抢占要点,然后等到大部队与辎重缓慢到齐,在新街巩固之后,再看缅人动向,选择固守还是进兵。

  但是李时升不知道的是,跟他和他的顶头上司云贵总督杨应琚以为,不过是出关打几个不听话的土司,完全没当回事不同。

  贡榜王朝的白象王孟驳,却知道他是在跟谁开战了。

  因此他咬着牙从围困阿瑜陀耶城的缅甸精兵中,抽调了一万精锐,由心腹大将莽聂缈遮率领,飞速赶往缅北。

  是以,等杨应琚慢悠悠抽调兵力,命李时升主持作战的时候,缅军早就赶到了缅北。

  李时升到铁壁关时,缅军大将莽聂缈遮已经到达新街一个半月了。

  而莽聂缈遮此人,也不是李时升这种技战术还停留在弓马无敌时代的老牌武将。

  他参加过贡榜王朝围攻沙廉的战斗,指挥过全员燧发枪的缅军欧式军队。

  俘虏莫子布身边布鲁诺中校等人的战斗,莽聂缈遮也参加过。

  可以说,相对于李时升,这已经是两个时代的战将了。

  不单如此,莽聂缈遮此人很善于用谋,脑子很清醒。

  缅军由于来的比清军早,早就收买了当地土人,弄清楚了清军的作战意图。

  针对清军的南下,莽聂缈遮决定大胆出奇谋。

  他亲率主力自新街出发,逼近到距离铁壁关只有二十多里的楞木下寨,用地形堵住清军。

  然后在紧张的兵力中抽出两千人,自西北绕道戛鸠(密支那),出其不意直接攻入中国境内,然后断绝铁壁关清兵的退路。

  可以说,双方还没开打,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果然,等永北镇总兵朱仑率三千人出铁壁关,压根就没到蛮莫,就被缅军给堵住了。

  不过朱仑也不是易于之辈,他见缅军已经立好了营寨,军威颇盛,旗号绵延山腰,强攻定然要糟。

  于是他心生一计,用少量弱兵前往挑战。

  缅军果然大举出击,清军一触即溃,狼狈逃窜。

  要说此时我大清的绿营,干别的不太行,但演一出望风而逃,不说是像模像样,那也是神形兼备,足可以假乱真了。

首节 上一节 77/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