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71节

  万历干脆的问道:“仲化,年节期间可有什么大事?”

  这年节期间的确出了件大事,现在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大明还沸沸扬扬呢。

  不过,这事就是您自己干的啊。

  沈鲤连忙躬身将奏折呈上,随即解释道:“万岁爷,奏折上倒是没什么大事,不过,这次会试取士上千的事着实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那帮家伙心里肯定很不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不慌不忙道:“他们怎么说?”

  他们都说您这是乱来啊。

  沈鲤小心道:“很多官员都颇有微词,特别是那些家大业大的。”

  哼,微词是吧?

  看朕怎么收拾你们。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随即淡淡的道:“你就不要管什么微词了,会试和殿试就按朕说的办,我们就是要一次取士上千,秀才和举人那也要跟着翻了倍的涨。”

  您还没定考官呢。

  这次不会又让我来定吧?

  我都不知道选谁了。

  沈鲤点了点头,又小心道:“万岁爷,微臣斗胆,会试都快要开始了,这次会试的考官是不是该定下来了?”

  这个朕早想好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这次会试就让尔张主考,于野同考。”

  啊?

  您还让李廷机主考?

  李廷机都当了两次会试考官了啊,而且已经当过一次主考官了。

  曾同亨来当考官倒是没问题。

  问题就是,曾同亨是正一品啊,李廷机才从二品。

  您怎么反着来啊?

  这不管按品阶还是按资历那都应该是曾同亨主考,李廷机同考啊。

  沈鲤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提醒道:“万岁爷,尔张这品阶好像比于野低多了吧?”

  嗯,李廷机的品阶着实有点低。

  万历微微点头道:“那就擢尔张太子太师,先给他挂个礼部尚书衔,这次会试和殿试之后就让他入阁辅政。”

  啊?

  李廷机这么快就要入阁了?

  这个好像有点不合规矩,一般官员要入阁那都得转换几个衙门,熬个二十年以上的资历。

  李廷机进入官场才十五年,而且除了做文章印邸报就没管过其他的事。

  这样能入阁辅政吗?

  不过,内阁大学士就是万岁爷提的,什么资历什么经验那都可以不管,万岁爷认为能行那就行。

  沈鲤愣了一愣,随即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郑重道:“尔张都可以入阁了,你们的门人接管六部、五寺、都察院等衙门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朝堂之上的官员也该好好考察一番了,很多官员那都没想过要把分内的事做好,那心思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此风不可长。”

  他这说的还是隐晦的。

  这考察的意思其实是《考成法》和京察,不管是用现在的《考成法》还是用以前的京察,朝堂之上的官员那都可能被清洗掉一大批。

  沈鲤倒是听明白了,万岁爷的意思这是要开始清洗朝堂之上的浙党和清流了。

  问题,朝堂之上这么多的官员怎么清洗呢,一顿乱洗那肯定不行。

  如果一顿乱洗,朝堂怕是会要大乱。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这次考察还是内阁主持考成吗?”

  这《考成法》其实也有点不靠谱。

  因为考成也需要官员去考,内阁首辅不可能一个人把朝堂之上所有官员都给考察一遍。

  这经过他人之手考察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猫腻。

  《考成法》推行的时间长了,朝堂之上的官员那也早就想出应对之策了,所以,这会儿用《考成法》那也考察不出官员的问题来了。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次朕亲自来,你行文两京各衙门,四品以上官员上疏自陈,四品以下的,内阁主持考成。”

  这其实就是以前京察的法子,只不过,四品以下官员的考察变成了内阁主持,而不是吏部和都察院来主持。

  您这意思不会是想一把将浙党和清流四品以上的官员全撸了吧!

  沈鲤闻言,细细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提醒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这考察不宜操之过急啊。”

  这个朕自然知道。

  万历微微点头道:“你放心,朕心里有数,朕会用温水煮青蛙的法子慢慢来,尽量不让他们垂死挣扎。”

  那就好。

  沈鲤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行了,你去让尔张和于野好好准备一下,会试他们来就行了,殿试的题目朕来出。”

  沈鲤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内阁首辅已然退出去了,这才好奇道:“父皇,什么叫上疏自陈啊?”

  这你都不知道?

  看样子大明律例也得好好教教你了。

  万历耐心解释道:“这上疏自陈是以前京察用的法子,也就是两京各衙门四品以上的官员上疏自陈这几年那些地方做得不好,请求当朝皇帝把他们给撤了。

  不过,以前上疏自陈那都是闹着玩的,当朝皇帝看过自陈疏之后那都是温言挽留,不会真把这些官员给撤了。”

  这意思,您这次准备玩真的?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了点头,又问道:“父皇,这些官员真会在自陈疏里面交待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些官员都精着呢,真正做得不好的他们都不会自陈出来,他们也就挑点无关痛痒的毛病自陈一下而已。”

  那让这帮家伙上疏自陈有什么用?

  小朱常洵闻言,又细细想了想,还是有些不解道:“父皇,他们既然都挑无关痛痒的毛病上疏自陈,您又怎么把他们给撤了呢?”

  谁说无关痛痒的毛病就不能撤?

  万历摇了摇头,随即耐心解释道:“官员考核,守、政、财、年。

  自陈疏里无非也是挑这几点来说,一般的官员那肯定都不会说自己操守有问题,也不会说自己贪财了,他们一般会在政和年上做文章。

  这政就是政绩,他们要挑政绩说,那就会把重点放在自己办了多少事上,至于问题,那都是因为太忙出的小问题。

  他们要这么玩,朕也能把小问题给他们变成足以革职查办的大问题。

  至于年,一般官员懒得在政绩上做文章就会说自己年老不能任仕了。

  这种官员朕可以让他们荣休,给他们一点赏赐,让他们回家去养老。”

  哦,原来是这么玩的。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不管他们挑什么做文章,我们想把谁撤了那都能挑出毛病来把人撤了。”

  你还不明白。

  万历又耐心教导道:“仲化说得很对,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只能慢慢来,一个一个的撤换,这样才不会导致朝堂大乱。”

  还得一个一个来啊?

  小朱常洵闻言,那又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这种事他还真不是很懂。

第513章 温体仁和徐光启

  万历二十六年是会试年。

  这一年对于以科举取士的王朝来说本就很重要。

  那些想凭借科举进入官场的人更是把会试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会试可以说是全天下读书人关注的焦点,每到会试年读书人那都会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哪怕没资格赴京赶考的都会呼朋唤友,高谈阔论,搞得比过年节还热闹。

  万历貌似还嫌不够热闹,年节的时候他就丢出个爆炸性的消息来。

  他竟然要将科举取士数量扩充两倍多!

  这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一门心思争权夺利的士族来说却不是好事。

  万历这就是摆明了要让那些平民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来抢他们饭碗啊。

  没想到,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会试还没有开始呢,万历竟然又命内阁行文,让南北两京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上疏自陈!

  这种事在以京察大计来考核官员的年代本就不算什么。

  反正上疏自陈那就是走过场而已,没有哪个皇帝会真把南北两京四品以上的官员给撤了。

  他们上疏自陈,当皇帝的温言挽留,这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没有哪个当皇帝的会故意破坏这规矩,或者说,没有哪个皇帝敢冒着得罪满朝文官的危险来破坏这规矩。

  所以,万历朝以前上疏自陈那就跟闹着玩一样,没有官员会害怕自己因为自陈丢了官。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首节 上一节 47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