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72节

  当今天子万历那就是个极度叛逆的皇帝。

  这家伙专门跟文官过不去啊。

  更可怕的是,这家伙压根就不讲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

  他们上疏自陈过失,这家伙真有可能借机把他们给撤了!

  内阁行文一下,南北两京各大衙门立马阴云密布,不知道多少官员阴着脸在那里琢磨怎么应付此事呢。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自然不会上疏自陈过失。

  问题,万历都下旨了,内阁的行文都到了,谁敢不上疏自陈,那就是抗旨不尊。

  以前抗旨不尊可能还没多大事。

  现在谁敢抗旨不尊,罢官削籍那都算是轻的了,抄家流放乃至拖去砍了都有可能。

  他们也没办法。

  万历这家伙穷兵黩武,手里头不知握着多少人马,摆明了抗旨那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他们根本就干不过。

  他们也只能尽量拖延时间,想办法,看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官位甚至干过小皇帝。

  南北两京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还在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呢,戊戌科会试却是准时开始了。

  这次可是取士上千。

  那些士族出身的考生心里是不爽,平民出身的考生却是兴奋的不行了。

  原本五六千考生里面就取士三百多,对于他们来说想要金榜题名真的难如登天。

  没办法,除非是天才,其他人真没法跟那些从小就泡书堆里的士族比。

  这世上又哪里来的这么多天才呢?

  普通平民百姓出身的考生大多靠的是勤奋,跟自己人争。

  还好,这天下真正的士族并不多,每一届的士族考生也就几百个。

  一般几百个士族出身的考生金榜题名大概就一百多个,而剩下一百多个名额等于就是五千多平民出身的考生自己争。

  也就是说,对于平民出身的考生来说,那就等于是五十个举人里面取一个进士,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这次取士上千啊。

  哪怕那些士族出身的考生能夺去一半,还有五六百个名额呢,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十个里面取一个了。

  更何况,一届会试还不一定有五六百个士族出身的考生呢,而且也不是每个士族出身的考生就一定比他们强。

  士族考生里面那也有烂泥扶不上墙的,又或读书不用功的。

  很有可能,留给他们的名额不止五六百个,而是七八百个!

  这一下他们金榜题名的机会可是大多了。

  他们能不兴奋吗?

  会试这些天他们都浑身是劲啊,几个里面选一个,他们金榜题名的机会太大了。

  那么,到底有多少士族出身的考生上榜,又到底有多少平民出身的考生上榜呢?

  这个万历也很想知道。

  二月二十七癸未,卯时许,天都快黑了,李廷机和曾同亨终于扛着硕大的贡士榜单联袂而来。

  李廷机之所以叫上曾同亨一起,那是出于对这位老臣的尊重,同时也是因为这一期的贡士榜单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公榜的时候要让远处的考生也能看得清,那字就不能写太小了。

  以往一张几丈长的榜单也就能写下三百多号贡士。

  这一次可是上千贡士,他们不可能写成一张十多丈长的榜单,那公榜的地方都没这么长。

  他们只能写成两张几丈长的,一人扛着一张。

  这会儿早到饭点了,小朱常洵那都饿得摸肚子了,不过,他还是兴致勃勃的坐万历怀里等着。

  因为科举对于治国实在是太重要了。

  现在是开创盛世之时,所以万历在穷兵黩武,开疆扩土,为他打下盛世之基。

  到了真正天下太平的时候,那重心就不是穷兵黩武到处打了,而是跟满朝的文官周旋。

  太平天子就是如此,虽说武力还需保持乃至不断发展,但基本无仗可打了,矛盾一般会集中在王朝内部的利益之争。

  而文官就是最喜欢争权夺利的,要整治好满朝的文官,科举那就是重中之重。

  这个万历早就细细教导过了,他自然对这有生以来即将看到的第一张贡士榜单充满了期待。

  御书房中,灯火通明。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命客用和孙海将第一张榜单缓缓展开来。

  很快,他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赵秉忠!

  此人倒不是因为有什么了不得的功绩而名垂青史。

  关键这家伙的状元试卷是唯一一张流传后世的明朝状元试卷。

  也就是说,历史上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郎就是赵秉忠。

  这家伙的试卷那是着实写得好,那字比印刷出来的还整齐美观,看着都令人钦佩。

  万历忍不住好奇道:“这赵秉忠什么出身?”

  会试榜单出来之后万岁爷就喜欢问贡士的履历。

  这点李廷机已经经历过一回了,自然清楚得很。

  万岁爷想要知道的,他自然要记住。

  要不然,到时候万岁爷就问这个,他却答不上来,他这主考官当的就不合格。

  所以,他这个主考官这几天就逮着逐步挑选出来的贡士履历在查在记,其他事那都交给同考官曾同亨去办了。

  这上千贡士的履历他都记住了!

  现在,万岁爷果然开始问了。

  他不假思索道:“赵秉忠算是士族,其父赵禧在嘉靖年间中举,曾出任山西文水县丞。

  赵禧此人微臣也查过了,官声还不错,经常拿自己的禄米接济贫民,他还给四子取名忠正公直,由此可见其传承的理念还是比较好的。”

  哎呀,不错啊。

  你竟然查得这么清楚。

  这赵秉忠也不错,起码家教不错。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去。

  这一看,他又看到个名人。

  李之藻。

  此人之所以留名青史那也不是因为有什么了不得的功绩。

  这家伙之所以青史留名那是因为其绘制的一幅《坤舆万国全图》,后世称为地图届的国之瑰宝。

  现在他还就需要一个会画地图的。

  万历直接问道:“这李之藻什么出身?”

  这个你肯定喜欢。

  李廷机还是不假思索道:“李之藻是屯卫军籍,隶属浙江都司,其父曾出任浙江都司都指挥佥事。

  此人擅长画地图,万历十三年他才二十岁的时候就手绘了大明两京十三省地图,非常精细,南直隶那边雕版印刷的大明两京十三省地图就是拿着他这手绘版的做的模版。”

  哦,这家伙画地图早就出名了。

  嗯,不错不错。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继续往下看去。

  结果,看到一个人的名字,他的脸直接就黑了。

  温体仁!

  这家伙就是文官争权夺利的典范,历史上有名的奸臣,正事不干,就知道争权夺利。

  朕能让你这种奸臣祸害朕的子孙吗?

  问题,这家伙都还没进入官场呢,坏事都还没来得及干,还不能莫名其妙砍了。

  怎么办?

  那就让这家伙没机会干坏事。

  万历黑着脸道:“这温体仁三个字朕看着就来气,殿试排倒数第一。”

  啊?

  您看着就来气?

  此人不可用!

  好,我记住了。

  李廷机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曾同亨见状,那都不由得满脸的懵逼。

  您看着就来气就要给人排倒数第一?

  万历却是黑着脸继续往下看去。

  不过,很快,他脸色又缓和了下来。

  因为他看到一个他想要的人才了。

  徐光启。

  此人后世好像有点争议。

  不过,这家伙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农学家。

首节 上一节 47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