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01节

  一匹战马从远处突然狂奔而至,马上骑兵抵近之后,然后迅速的放慢马速,来到李德謇身侧,认真拱手道:“长史,阴山北侧有一座屯营,有三百薛延陀骑兵驻守。”

  “嗯!”李德謇淡漠的点点头,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三十多名精骑,然后低声问道:“具体在哪个位置,地形如何,风向如何,士卒分布如何,粮草如何排列。”

  “在这里!”斥候快速的讲诉自己侦查的一切。

  ……

  火焰迅速的蒸腾,厮杀已经疯狂的展开。

  “杀杀杀!”

  全身黑色甲胄的李德謇,率领麾下三十多名骑兵直接杀进了薛延陀的粮仓之中。

  放火的同时,快速的将驱杀着粮仓当中的每一名薛延陀士卒。

  “当”的一声,李德謇手里的长槊和薛延陀将领的弯刀狠狠的撞在一起,下一刻,“砰”,薛延陀将领的弯刀瞬间断裂。

  不等薛延陀将领反应过来,长槊前刺,已经瞬间贯穿了敌人的咽喉。

  下一刻,李德謇直接顶着扑过来的鲜血,继续杀戮下去。

  三十多名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彻底冲破了这一座粮仓。

  停马勒枪,看着朝着四面八方逃走的薛延陀骑兵,李德謇轻轻冷笑,然后将手里的骑兵全部收拢了回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疯狂的战马从后方冲了过来,同时高声喊道:“长史,长史,薛延陀人退了,大军已经冲出了长城,朝着草原直接杀了进来。”

  李德謇猛然转身,看向通讯的斥候,下一刻,他已经举起手里的长槊,高声喊道:“兄弟们,大军已经杀了进来,如果我们再不冲杀,那么剩下的军功就没我们的份了。”

  “杀杀杀!”三十多名将士齐齐举槊高呼。

  “杀!”李德謇双腿一夹马腹,整个人已经疯狂的前冲了出去。

  三十多名骑兵,紧跟着一起冲杀了出去。

  细密的风雪从北面突然扑了出来,但这个时候的李德謇眼中却满是喜色。

  仿佛大雪对他来讲,是最大的幸事。

  很快,三十多骑就这么的杀入了风雪之中,全无踪影。

  而等到十数日后,这三十多骑竟然全须全尾的从风雪之中杀了出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马上,每个人都多了十几颗脑海,而李德謇更是将一颗满是胡辫子,额头上还戴着一颗青玉的脑海放在了马头上。

  那个脑海的面容上,满是惊讶和难以置信。

  甚至还来不及惊恐。

  ……

  长安,春明门。

  冬月酷寒,冰雪未消。

  皇帝的车驾缓缓的停了下来。

  李承乾,魏征,侯君集,卢承庆,岑文本,崔仁师,温无隐,崔敦礼,郑仁泰,苏定方等人全部躬身迎候。

  御驾的车帘掀起,众人立刻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从马车内传了出来,然后说道:“此次大军出征,众卿筹集粮草被服转运无碍,辛苦了。”

  “都是臣等该为之事。”群臣再度拱手。

  这一次皇帝派兵北征薛延陀,除了营州由河北道负责,朔州由并州负责以外,其他灵州、庆州、凉州等地出击的大军后勤,都是由长安调度供给,李承乾,魏征和侯君集等人都尽了大力。

  另外,左卫大将军李大亮以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征,长安所有的一切军务防备,全部都负担在了郑仁泰和苏定方的手里。

  大军出征,长安守卫不足,若是这个时候,有人动乱,是要出大乱子的。

  但还好,一切平稳的结束了。

  “魏相和太子上来吧。”皇帝平静的说了一声,李承乾和魏征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两人相继登上了御驾。

  侯君集等人则是汇入到了诸臣当中,一起护卫御驾返回皇宫。

  皇帝看着神色消瘦了不少的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太子做的不错,坐吧。”

  “多谢父皇。”李承乾这才拱手坐下,对面的魏征则是不用皇帝多说,就已经坐了下来。

  “战场上的消息如何了?”李世民转身看向魏征,他这一路从洛阳而来,几天时间,战场消息有些慢了。

  “自从上月诺真水一战,李勣以六千精骑败大度设三万骑后,各路大军奋勇追杀,及至如今,已斩首上万,捕虏五万,值大雪,大度设脱身走,薛万彻追之不及,但这一场大雪,薛延陀人畜冻死者极众。”魏征平静的神色之下,压制着兴奋。

  这一仗,大唐内外动兵十二万,薛延陀动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兵二十万,最后以大唐一战而胜,薛延陀内外各族,战场损失达六万之多,其他奔亡于道者,也有三五万众。

  这一仗之后,薛延陀在漠北声望大减,再想要组织起这样的兵力,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起码在三五年内,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最令魏征满意,是大军开战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前两个月都屯兵在长城之内。

  但当李勣在诺真水一战,以六千精骑败大度设三万骑后,整个大唐诸部将士立刻全部冲出长城,追亡逐北,一战之内,大唐粮草耗损有限。

  一战之后,战场上的所有缴获,光是那数万数万的战马,就足够弥补一战的所有开销。

  还有战场上的其他缴获,战士军功赏赐,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足够了。

  而且还多有剩余。

  至于日后,大唐的商旅更是可以通行漠北,这里外的收益简直大的可怕。

  ……

  听完魏征细细的说完这一切,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一仗不亏就好,高昌一战之后,军中士气总是有些不足,现在总算是全部发泄了出来。”

  李承乾顿时惊讶的看向皇帝,这里面还有这些考量吗?

  “里外诸事,总是需要多加权衡的。”李世民看着惊讶的李承乾,笑笑,说道:“太子日后要学的,还有很多。”

  “儿臣有愧。”李承乾微微躬身,语气惊叹。

  “可惜了,让大度设跑了,不然这一仗就彻底的圆满了。”皇帝不由得感慨一声。

  大度设,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长子。

  “对了。”皇帝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听说李靖的儿子李德謇率三十余骑就杀进了草原深处,至今没有消息。”

  “是的。”李承乾小心点说道:“李德謇不过是趁着薛延陀战败,冲杀一番,相比于武安郡公薛万彻率六百骑就冲杀薛延陀后军,还有英国公率六千骑就冲杀三万敌军,实在差的太远。”

  “怎么,你怕他出事。”皇帝笑了起来,然后摇摇头,说道:“你看,李靖自己都不怕,你怕什么。”

  李德謇,卫国公李靖长子。

  今日皇帝回京,李靖连出来迎接一下也不来,就如同当初皇帝东巡洛阳的时候,他连送一下也不送一下。

  李靖的心,稳的可怕。

  “对了,你上奏说太子妃生了个女儿。”李世民好奇的看向李承乾。

  “是!”李承乾笑了,神色温柔的说道:“上个月刚刚过了满月,正好北地大胜,儿臣就取了小名叫福昌儿。”

  “福昌福昌,既福且昌。”皇帝念叨着这个名字,最后点点头道:“不错,你取的名字不错,走,去东宫,见见的朕的长孙女。”

  皇帝虽然都有了好几个孙子,但是孙女,对于皇帝来说,还是头一个。

  一侧的魏征微微有些诧异。

  原本长安百官都为太子妃没有在此生育皇孙感到失望,没想到太子却异常的欣喜。

  如今看起来,皇帝也是如此。

  难道真的是小孙子不如长孙女?

第121章 安康郡主,福昌安康,太子有大运

  东宫承恩殿,皇帝抱着只有两个月大、柔柔小小、精致玲珑的孙女,看着她嘴里不停的吐着小泡泡,心都快要融化了。

  侧过身,李世民看向城阳和高阳公主,说道:“你们两个小的时候也是这么可爱,只是如今大了,又出嫁,朕的心里满不是滋味,如今有了长孙女,朕仿佛又回了当年的感觉。”

  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相互对视一眼,这个时候她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太子!”皇帝已经转身看向了李承乾。

  “父皇!”李承乾沉沉拱手。

  “既然你已经起小名叫福昌儿,那么朕便起个大名,叫李荑,赐封永康郡主,实封八百户,赐如玉金饰若干。”皇帝稍微停顿,又跟着说道:“福昌永康,福昌永康,朕愿如此啊!”

  “多谢父皇!”李承乾,苏淑全都站在一侧行礼谢恩。

  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眼神对视,面色惊诧。

  皇帝如今已经有很多皇孙了,但是别说是李泰的儿子、皇帝的长孙李欣,就是太子的两个嫡子,李象和李厥,也都没有封王。

  而作为皇室公主,即便是城阳和高阳,也只有到了三岁的时候,才被封为公主。

  甚至有了皇子,也是年长一些之后,才被封为亲王,只有极少数几个皇子才在一生下来,就被封为亲王。

  如今,永康郡主刚刚降生,就被封为郡主,这地位,恐怕已经不在其他亲王之下了。

  就是他们这几个公主也未必比得上。

  不过说起来,也是太子嫡长女啊!

  “对了,福昌儿的满月礼朕没有赶上,那么百日礼便好好的过过吧。”皇帝侧身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永康郡主的百日礼是哪一天?”

  “启奏父皇,是腊月二十三,正好小年日。”李承乾赶紧回答。

  “小年,百日,朕这小娘子,是真的有福啊!”皇帝说着,从身上取下一块随身玉佩,然后塞进了永康郡主的襁褓里。

  伸手捏了捏福昌儿的脸颊,李世民笑着说道:“乖孙女,皇爷爷过些日子再来看你。”

  “咯咯!咯咯!”李荑躺在襁褓里,手舞足蹈的笑了起来。

  “哈哈哈……”皇帝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

  宫道幽长,宿卫林立。

  皇帝平静的坐在御辇上,李承乾和魏征跟在左右两侧,身后城阳和高阳公主等人也在跟在。

  “承乾啊!”皇帝微微侧身。

  李承乾立刻上前半步,低声道:“父皇!”

首节 上一节 10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