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14节
不过他的脑海中,却是在回想着皇帝和许敬宗的对话,他的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
许敬宗是真的入了皇帝的眼。
不过岑长倩的神色也肃然起来。
贞观律。
前阵子隐约有皇帝要修贞观律的风声,但后来彻底就没有了,现在看起来,皇帝是真的有要修贞观律的想法。
只是不是现在,肯定要等几年,起码是太上皇病故之后。
岑长倩脚步稍微一顿。
为什么这件事情,偏偏皇帝在自己在的时候问呢。
自己的叔叔岑文本虽然不是前秦王府十八学士,但是,在贞观律编修完善之时,他已经是中书侍郎,参知政事,虽然正式的名字里也没有他,但是他也是参与了的。
虽然参与的不多,但和许敬宗相比,也不差多少。
皇帝是在告诉自己,自己的未来,也会“得偿所愿”吗?
岑长倩的眼神顿时无比坚定起来。
岑长倩,邓州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
早年父母双亡,得到叔父岑文本的抚养。
永淳元年,进封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参与朝政,累迁中书令,征讨越王李贞之乱。
天授元年,拜右相,册封邓国公,权势仅在魏王武承嗣之下。
第425章 三代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陛下!”赵节站在殿中,低着头,尽管情绪不高,然他依旧捧着奏本向上拱手道:“大理寺已经审结,涉案诸人,多以罢官免爵,徒一年,徒三年为罪,只有杨豫之……被判斩首。”
窦知节从赵节手中接过奏本,放到了李承乾的御案上。
“三十多条人命,他用一条人命来赔。”李承乾看了一眼奏本,然后看向赵节道:“大郎,朕问你,这过分吗?”
“陛下,三郎……三郎有罪,该死!”赵节拱手,然后从袖子中取出三本奏本,认真说道:“但陛下说过,可以以八议之律,换其死刑。
臣,阿母,还有安德郡公,请以一身爵位,勋,还有散官,请陛下,按律减免三等。”
赵节的洋州刺史,是朝廷的官职,但是他的爵位,他的散官,还有他的勋,都是他自己的。
按照朝制,是可以用来申请换死的。
但是,朝制规定,他可以申请,但是皇帝允不允许,皆在皇帝。
“安德郡公,长广公主,还有你开化郡公,减罪三等。”李承乾抬起头,看着放在桌案上的三本奏本,说道:“减一等,是流三千里,减二等,流二千五百里,减三等,流两千里。”
“臣等已经尽力了。”赵节低头,神色无奈。
尽管他想让杨豫之被处罚的更轻些,但他和母亲,还有安德郡公,三个人的爵位加起来,减三等,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从长安,东西南北两千里,东至登州,西到敦煌,南到桂州,并不是太艰苦的地方。
弘农杨氏的力量都能照顾到。
“你的确是尽心了。”李承乾看着赵节,神色平静的摇头,说道:“这的确合乎律法,朕也可以以此定论,但,大郎,如果就这么放过他,朕的心里过不去。”
“陛下!”赵节惊讶的抬头。
李承乾拍拍自己的胸口,说道:“大郎,朕的心里憋的很,三十多条人命,换一个流两千里,朕心里真的过不去。”
“陛下!”赵节立刻叩首,恳求道:“朕请陛下原宥,三郎他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
“这种混账话就不要说了,他害死人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他年纪小。”李承乾从三本奏本中拿起一本,直接甩向赵节,说道:“这是你自己的爵位,朕不要。”
杨豫之虽然是赵节的三弟,但是却是长广公主改嫁给杨师道之后生的。
一个姓赵,一个姓杨。
虽然是兄弟,但这种时候,李承乾是可以完全不认赵节爵位求情的。
“还有,你阿母的这本,朕也不要。”李承乾将奏本扔还给赵节,说道:“这件事情,你阿母恐怕还不知情吧?”
“陛下!”赵节一愣,随即惊讶的抬头。
是的,长广公主不知情。
别看如今朝野之间沸沸扬扬,但这件事情,赵节和杨师道都没有告诉长广公主,而且很运气的是,长广公主这段时间,也没有问杨豫之的事情,这才让事情瞒过去。
“安德郡公的这本朕收下了,谁让他教子不严呢,以他的爵位减免一等,流三千里。”李承乾一句话说完,赵节赶紧叩首道:“陛下,流三千里,三郎受不住的。”
流三千里,那只有岭南道的崖州镇州这些地方了。
那里的环境,杨豫之一个孩子受不住,是要死的。
“朕的心里过不去啊,朕担心这件事情,朕如果不能处置妥当,午夜梦回的时候,会有三十条人命来找朕,你说怎么办?”李承乾一句话,赵节几次张口,但不知道该怎么说。
看到赵节的模样,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这一次,你做的是很好的,当案子涉及到了自家的时候,你没有丝毫避讳的直接带人挖了自己的别苑,找出了受害者,同时在案发之后,又积极的配合刑部,大理寺,全面彻查,你是有功的。”
“臣宁肯不要这功。”赵节不由得低头,他是了解皇帝的,但李承乾盯上这件事情,那么任何的遮掩,都只会更加的触怒皇帝。
“所以,朕给你一个机会。”李承乾身体稍微靠后,看向一侧的帷帐之后,问道:“李义府!”
“臣在!”给事中李义府中帷帐之后站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朕听说,朝中有人给你取了个外号,叫‘人猫’,说你善通人心。”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今日的事情,开化郡公想要让朕轻放杨豫之,而朕又不想放过他,不然朕心里不顺,既然人称你是‘人猫’,那么现在,便由你给朕和开化郡公想个法子,此事如何才能两全?”
赵节抬起头,恳求的看向李义府。
李义府没有看他,而是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按律,除了爵位,是可以罚铜的,安德郡公用爵位减杨豫之死罪一等,那么剩下的,便用罚铜来顶。”
“你说!”
“此次算在杨豫之头上的人命有三十人,累加而判死,那么依律,一条人命罚铜一百二十斤,三十条人命罚铜三千六百斤,减一等,罚七千两百斤减二等,罚一万零八百斤,减三等……”李义府拱手,说道:“如今就看弘农杨氏愿意出多少钱,救这条命了。”
“一万斤铜,弘农杨氏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吗?”李承乾诧异的看向李义府。
“能!”李义府拱手,说道:“只要将弘农杨氏储存的银钱拿出来,然后铸造成铜,那么一万斤还是拿出来的。”
“朕记得,一枚铜钱当中含铜七成五吧。”李承乾稍微停顿,又问道:“一枚多钱多重来着?”
“一百三十二枚是一斤,一贯钱是七斤半,一万斤铜要融出来,大概需要三千贯左右。”李义府拱手。
实际上一千四百多贯便有一万斤了,但因为里面只有七成五是铜,就是两千贯。
但是,这里面还有损耗,黑心一点就是朝三千贯算了。
“三千贯,人命真不值钱啊!”李承乾轻叹一声。
“陛下,三千贯不少了。”李义府拱手,说道:“一个长安百姓,一年下来,手里能有十贯钱积攒已经是异常难得了,三千贯,是三十个人,积攒十年的数目……陛下,毕竟是奴婢。”
“朕不舒服。”李承乾抬头,说道:“告诉安德郡公,朕不要铜钱,朕要铜,拿一万八百斤红铜过来,朕可以判杨豫之徒十年,就在崤山那边深山里的一座矿山劳作,到了那里,就让杨豫之在那里待一辈子吧,朕要不要任何人在外面看到他,也不要听到的他的一点事。”
崤山,实际上就是弘农杨氏的后院。
李承乾这就等于将杨豫之发配回了弘农杨氏,然后禁足,永远不得出。
“谢陛下!”赵节沉沉的叩首。
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李承乾就是要让弘农杨氏出这一万八百斤红铜。
这钱,杨师道自己一个人自然不好弄,但是整个弘农杨氏,却是轻而易举的。
“记住,日后减罪,一等一条人命罚铜一百二十斤,两条人命罚铜两百四十斤,三条人命罚铜四百八十斤,以此类推。”李承乾看向许敬宗,许敬宗迅速的记了下来。
李义府心里默算,随即,他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敬畏的对着李承乾拱手。
“好了,你去吧,此事记得告诉姑母。”李承乾对着赵节摆摆手。
“臣谢陛下大恩,臣告退。”赵节沉沉叩首,然后才激动的起身拱手,快步转身离开。
看着赵节的背影,李承乾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向侧畔。
丘神勣从帷帐后站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又退了回去。
……
长广公主府。
长广公主听着赵节说完所有事情,神色平淡的点点头,说道:“陛下做的是对的,他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你的事情是你的事情,而且你还有二郎需要照顾。”
“是!”赵节拱手,然后抬头问道:“可是阿母,陛下怎么不让阿母用自己……”
“该罚钱就罚钱,阿母虽然是三郎的母亲,但也是你们的母亲,公主之位是高祖皇帝赐下的,太上皇和陛下都不想动而已。”长广公主摆摆手,说道:“三郎既然活下来了,就让他回弘农好好养着吧,多生几个儿子,算是对得起郎君了。”
“是!”赵节点头,随即,他问道:“阿母,三郎明日就会被发配出京,儿子可以让他从府门前过!”
“不用了,阿母不想见他。”长广公主平静的摇头,然后说道:“陛下是器重你,所以才没有要你的爵位,日后好好的为陛下效力。”
“是!”赵节有些疑惑,不过很快,他就起身道:“儿子告退,儿子去准备一下!”
“嗯!”长广公主点点头。
赵节从房中退出,眼神疑惑。
阿母这种自从这次病了之后,对三郎的溺爱彻底消失了呢?
赵节脚步突然一顿。
病。
突然病了。
赵节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
夜色迷离,潼关小镇。
杨豫之有气无力的进入到驿站当中,看了一眼停在驿站东侧的杨家商队,他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家里还是管他的。
很快,杨豫之就被押送的官差送到了一间干净的偏房了。
疲惫了一天的杨豫之躺下就睡了。
一直到深夜。
“吱呀”一声,窗户打开,杨豫之突然惊醒,抬头看向窗户。
一道黑色的身影出现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