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62节

  河北的问题就是这样,河北的百姓但凡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去造反。

  不只河北,天下百姓都是这样。

  “崔公,有些事情,百姓可以这么想,但朕和朝廷百官不能这么想。”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高句丽有两百万百姓,百济和新罗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百万,你觉得这三百万人口,没有足够的支撑,能够安定多久?”

  崔仁师想要说些什么,但有些话,到嘴边却不敢说出。

  “这几年,迁移辽东,虽然效果不是太好,但也还是有些成绩的。”李承乾轻轻笑笑,看向崔仁师,说道:“就比如崔氏,这几年就有不少人到辽东去了。”

  辽东开拓,免赋三年。

  百姓还在犹豫,世家便已经早就动手了。

  “是!”崔认识恭敬的点头。

  “苏勖在安东待不了几年,崔公,到时候,任安东都护的人就是你了!”李承乾转身看向崔仁师,说道:“有句话朕犹豫了很久,但还是说一说,有崔卿在兵部,你想要做宰相,恐怕很难,或许安东是你唯一的机会。”

  崔仁师嘴唇微微颤抖,整个人已经直接懵住了。

  宰相,那是他多年以来最梦寐以求的。

  甚至于在当年,他都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再进一步,就是吏部尚书。

  但很可惜,崔敦礼比他更快一步。

  当崔敦礼做了兵部尚书,那就意味着整个中枢不会再有崔仁师的一席之地。

  别说是皇帝了,就是长孙无忌那些人,也不会允许有两个崔氏子弟,一个做兵部尚书,一个做吏部侍郎,两个人联手起来,甚至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整个江山社稷。

  朝中能够接受崔敦礼做兵部尚书,崔义玄做大理寺卿,也没法接受崔仁师做吏部侍郎。

  只要崔敦礼在朝中一日,崔仁师就完全没有回归朝堂的机会。

  更别说是宰相了。

  崔仁师深吸一口气,他是经历过先帝时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候,如今皇帝已经隐约有了先帝的风范。

  宰相啊!

  李靖以特进,西昌州都督,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勣是安东道行军大总管,安东道安抚使,尚书右仆射,都是宰相孤悬在外。

  如今的安东,虽然平穰城已下,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还在,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在挑拨三国内乱,最后自灭的过程中度过,这段时间是相对轻易的。

  苏勖在这个时候任安东都护不难,但一旦三国齐灭,三百万人就会落在继任者的身上。

  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崔仁师。

  只要他治理妥当,那么皇帝就有可能会授他同中书门下三品。

  到时候,就和李靖一样,只要不回长安,他就是实打实的宰相。

  甚至说不定反过来还能够压崔敦礼一头。

  这是他崔仁师唯一的机会。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要控制住这三百万人,还要让他们归心。

  这样,除了朝中任职的官员以外,河北迁移过去的百姓,尤其是世家子弟,将会成为除官员以外最大的枝干。

  崔仁师抬头,对着李承乾拱手,认真用力的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力推动河北百姓移民之事。”

  李承乾点点头,神色温和的说道:“其实也不用太急,英国公回到定州之后,会随朕先去洛阳待一个月,卿处置好定州秋收之事,就去长安吧,年底大朝,很多事情正好做。”

  “是!”崔仁师很认真的拱手,眼神激动。

  长安,他已经很久没回去了。

  不知道那些老家伙,有没有想他。

  ……

  李承乾轻轻笑笑,一夹马腹,然后高喝一声:“驾!”

  骏马立刻在朝着行宫方向狂奔起来。

  崔仁师,还有其他上百名卫士,立刻紧紧的催马跟上。

  风从前面扑面而来。

  奔驰在最前面的李承乾,抓紧缰绳的同时,眼神已经彻底平静下来。

  平静的甚至有些淡漠。

第648章 能杀人的时候,他绝对不会选择妥协

  六月伏火。

  定州,太公湖。

  一艘楼船幽幽的行在湖面之上,后方有两艘小一些的船只缓缓跟随。

  船首的黄盖之下,李承乾斜躺着看着手里的奏本。

  是孙伏伽和柳奭两人同时上奏都奏本。

  他们两个在定州找到了几处小型简陋的铸炉,相关人等全部下狱论罪,铸炉捣毁。

  奏本里面仅仅只有几处,也查不到太多的东西,两人就开始对河北的刑狱展开察查。

  毕竟一个御史大夫,一个刑部侍郎,这些都是他们该做的。

  整个河北一时间噤若寒蝉。

  李承乾放下奏本,轻轻抬头。

  看向头顶幽蓝的天空。

  铸炉估计孙伏伽和柳奭两人是不可能找到更多了。

  河北的恶钱,背后实际上都是世家大族在操作,甚至是卢崔这样的顶级世族。

  然而这些大族很聪明,他们不会用自己人来做铸钱这种事情的。

  毕竟这种事情根本上触及到是皇帝的权力。

  律法写着,私铸者,主从弃世,牵连三族。

  一旦被发现和自己有关,皇帝冰冷的屠刀立刻就会落下来。

  便是李承乾也是一样。

  别看李承乾现在还客客气气,有商有量的和他们一起处置恶钱之事,可一旦被他发现河北世族有私铸恶钱的铁证,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动兵,将牵涉到的世族直接屠灭。

  便是满朝上下,也不会有一个人出来求情。

  甚至李承乾的屠刀会快的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快。

  能杀人的时候,他绝对不会选择妥协。

  所以,那些世家大族向来就是将一些不相关的地方豪族推到前面上。

  一旦有事情,立刻就将那些豪族彻底抛弃。

  尤其在淮家愚蠢到被许圉师抓住手脚灭门之后,其他各家恐怕早就疯了一样的,将所有能清除的手脚都清除了。

  要知道,皇帝来河北,不仅仅是为了巡视的,而是为了迎李勣手下的五万大军回朝的。

  ……

  “陛下!”崔鸾的声音在甲板一旁响起。

  李承乾微微侧身,一身淡黄色襦裙的崔鸾将一本奏本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广州送来的奏本,广州今年的第一波粮食已经送往了安东。

  虽然说如今已经有大量的士卒随着李勣一起返回河北,但在整个安东,依旧还有数万大军驻留。

  而今年,李承乾又要免河北一年的赋税,自然,广州的粮食要及早的送到河北。

  甚至不只是广州,李勣率军从平穰返回洛阳的每一站,张大象早就已经将需要的粮食运送到位,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耗损。

  崔鸾坐在一侧,看着李承乾认真批阅奏本的侧脸有些出神。

  即便是今日出来游玩,皇帝依旧要处置大量的奏本。

  甚至就连西突厥,吐谷浑,吐蕃等很多遥远地方的奏本,也都送到定州皇帝的手里。

  然而这些奏本崔鸾自己也在看,她甚至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从北上开始,皇帝就开始有意的让她也开始看这些奏本。

  明明很多东西,她都看不懂,可是皇帝依旧让她看。

  崔鸾目光看向另外一侧,王幽兰头靠向皇帝一侧,睡的正香。

  而在侧畔,一身紧身青色长袍的裴倩,手握长槊,目光看向四方,护卫皇帝。

  崔鸾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好好的皇妃不做,偏偏想做征战四方的将领。

  奇怪的是皇帝竟然也允许,甚至在宫里,裴倩将自己的宫里内侍的侍女,全部按军中之法管束。

  皇帝反而越发的喜欢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水声从远处传来。

  崔鸾下意识的抬头,就看到秘书丞裴炎坐着一只小舟快速的从远处而来。

  很快,裴炎就已经上了大船,然后将手里的奏本呈上,拱手道:“陛下,英国公到平州了!”

  “终于回来了。”李承乾轻轻抬头,然后忍不住的伸了一个懒腰,说道:“走,回行宫。”

  皇帝一声令下,大船立刻掉向,朝着行宫的方向而去。

  ……

  转眼已经是六月底。

  秋风已经忍不住的在定州黄昏的天地间吹了起来。

  黄盖在地上拉出长长的一道影子。

  李承乾站在黄盖之下,于志宁,崔仁师,执失思力,梁建方,高季辅,李乾祐,张大象等人,站在两侧认真拱手。

  远处,大军的影子还没有出现。

首节 上一节 66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