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89节

  “无漏寺。”李承乾稍微解释,说道:“北魏道武帝时曾在晋昌坊东北修建净觉寺,后来净觉寺荒废,隋文帝便在净觉寺故址上修建无漏寺,杨广迁都洛阳后,无漏寺也逐渐荒废,如今那里已是一片废墟,正好,外甥用来建道观。”

  “佛寺遗址?”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说道:“那样的地方,佛门不会有意见吗?”

  “佛门先后两次在那里建佛寺,后来都荒废掉了,说明那个地方不适合建佛寺。”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佛门镇压不住,恰好让道门来镇压,而且晋昌坊并不繁盛,适合道门清修,顺带建成之后,外甥多跑几趟,也能有利百姓。”

  太子为长孙皇后祈求冥福所建的道观,长安的达官贵人少不了要多去几趟,那个地方自然就会繁盛起来。

  “舅舅若是不急着回洛阳,明后两日外甥便陪舅舅一起去走走。”李承乾忍不住微微躬身。

  看着李承乾对那个地方无比满意的模样,长孙无忌也忍不住的好奇起来:“好,明日臣便陪殿下一起去看看,恰好,明日午后,臣就直接回洛阳,向陛下禀奏。”

  “麻烦舅舅了。”李承乾敢肯定,那个地方,长孙无忌一定会满意的。

  因为那里原本就是后来李治为他们的母后祈求冥福所建的慈恩寺,后来甚至让玄奘入住了进去。

  那个地方,李承乾如今用它来修建道观,为母后祈求冥福,地方一定是最合适的。

  当然,如果日后有人要改建佛寺,那么道门那里恐怕不会那么轻易答应了。

  这就是李承乾未来布置的一枚棋子。

  ……

  “魏王在洛阳开始编修《后汉书》的事情,太子应该知道了吧?”长孙无忌抬头,直直的看着李承乾。

  “紫微宫太子崇文馆有人传信过来了。”李承乾点点头,他虽然人不在洛阳,但东宫有很多部门在他这个太子不在的时候,也是要跟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就比如太子崇文馆的学士。

  “听说编修《后汉书》最早还是太子的提议,太子怎么不做了,反而让魏王抢了先?”长孙无忌皱着眉头看着李承乾。

  “外甥只是暂时顾不过来,不过此事,让青雀做了也是一样的。”李承乾淡淡的笑笑。

  “哦!”长孙无忌身体坐直,看着李承乾问道:“那对于魏王这么做,太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拱手说道:“舅舅,外甥自己单独想过,也和东宫众卿一起商议过,最后我们都觉得,编修《后汉书》这种史书,不是东宫能够轻易掌控的,这些事情,最好是由舅舅,房相,或者魏相几人领衔,方才能够把握分寸。”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顿时他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妙处。

  《后汉书》所涉及的,无非就是皇帝,世家,外戚,还有宦官之间的斗争。

  对于长孙无忌来讲,无非就是外戚的两个字。

  但是,这里面也不是完全无法变通的。

  如果说由长孙无忌来编修,那么他就可以在《外戚》一篇当中做手脚。

  毕竟外戚也有好的外戚和差的外戚,只要做些细分,那么长孙无忌就可以将自己归类到于国有利的外戚一类,甚至还可以借机夸一夸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

  更甚至于,他还可以将自家归列入世家当中,而不是像《后汉书》那样做的那么绝。

  “太子果然比魏王要更加成熟。”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惊讶赞赏的点点头。

  “青雀也不错,不过是他身边的人,有些自大罢了。”李承乾微微笑笑,他没有指谁。

  长孙无忌面色郑重的点头,眼神微微有些阴沉。

第108章 英气新娘,剑柄红穗

  红绸绕梁,金龙缠烛。

  一身金红色嫁衣的郑霜儿有些疲累的靠坐在床榻上,左手将一枚枚拇指大小的红豆糕塞进小嘴里,一副饿极了的模样。

  动作之间横刀立马,颇有些豪爽的姿态。

  李承乾站在内殿门前,看着这样坐在床榻上的郑霜儿,整个人有些发懵。

  嘴巴鼓鼓的郑霜儿下意识的站了起来,嘴里塞着糕点,有些慌乱的福身,声音含糊的说道:“殿下!”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突然一声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哈哈哈!”

  郑霜儿下意识的抬头,满脸惊讶。

  李承乾大踏步的走到了郑霜儿身前,伸手将她扶了起来,然后侧身喝道:“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给孤的爱妃拿杯酒来……爱妃,喝酒无碍吧?”

  “无碍。”郑霜儿松了口气,在床榻坐下,然后看着李承乾,眼中虽然还有些慌乱,但还是小心的说道:“妾身酒量还是有些的。”

  “差点忘了,你是武将世家出身。”李承乾看向侧畔侍女端上了的酒。

  郑霜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一口干了。

  嘴里的糕点,一下子也就全部咽了下去。

  这个时候,郑霜儿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躬身道:“殿下,妾身失礼了。”

  “无妨。”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面色感慨的说道:“孤在今日之前,其实还是有些担心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不过今日看来,你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如此孤就能放心了。”

  “妾身也是。”郑霜儿偷偷的挑着眼睛看着李承乾,心里却不由得升起一丝放松。

  在家中的时候,母亲说了不少东宫的规矩。

  郑霜儿心中也是有些担心,如今看到李承乾这说,她顿时感觉母亲有些夸张了。

  李承乾身体靠后,靠在床栏之前,目光柔和的看着郑霜儿道:“爱妃还有什么喜好,孤好让人安排?”

  “什么都可以吗?”郑霜儿有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雪齿樱唇,看上去格外可爱。

  “当然,但只是在东宫之内。”李承乾笑笑,然后好奇的说道:“岳父是军中大将,爱妃可会一些……”

  “拳脚功夫吗?”郑霜儿摇摇头,神色突然郑重的说道:“妾身拳脚一般,不过妾身擅长刀剑和步槊,长槊也略通一二!”

  “略通一二?”李承乾有些愣了。

  “也不能算略通一二,反正阿兄不是妾身的对手就是了。”郑霜儿说话的时候,忍不住自得的抬头。

  白皙修长的鹅颈同时展现在李承乾的眼前,一身金红色的嫁衣之下,格外的引人注目,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玄果竟然也不是爱妃的对手?”

  郑玄果,郑仁泰之子,郑霜儿的兄长。

  李承乾之前才和他喝了好几杯。

  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看就是猛将的料子,那样的郑玄果竟然还不是郑霜儿对手。

  李承乾的脑海中顿时忍不住的出现了一个身穿玄甲,手握长槊的女将身影。

  摇摇头,李承乾忍不住笑了两声,说道:“日后孤出行的安危,怕都要交给爱妃了。”

  “那是!”郑霜儿得意的抬头,目光扫了上方的红绸,猛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洞房花烛夜,不知道怎么的莫名就说到了这些,她顿时满脸羞红,低头嘤声道:“殿下。”

  李承乾神色认真的看着郑霜儿,说道:“如今你我夫妻是一体的,孤的安危,便是我们整个东宫的安危,日后就全交给爱妃了。”

  “嗯!”郑霜儿认真的点头。

  “好了,我们再喝一杯。”李承乾笑笑,然后招手,一侧的侍女立刻端上了两杯酒。

  郑霜儿提起酒杯,看着握着酒杯的李承乾,就听李承乾神色温柔的说道:“我们再喝一次交杯酒。”

  “啊……好!”郑霜儿微微一愣,随即满脸红晕和和李承乾再度交杯。

  双臂交互,两眼相对,一时间深色的眼眸中只有彼此。

  衣袖翻飞,肌肤如雪。

  金烛燃烧,火焰骤然上窜,然后“爆”的一声轻响,烛火柔柔的烧了起来。

  一夜不灭。

  ……

  承恩殿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下起了雨。

  手握竹伞,披着朱色披风的苏淑站在亭廊之间。

  红灯高挂,神色惆怅。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她的身后响起。

  “殿下!”东宫尚宫胡氏恭敬的福身,说道:“所有的客人都已送走,前殿正在收拾。”

  苏淑看了侧前方的承恩殿一眼,然后转身问道:“南昌公主府那边,苏旖的婚事,怎么样了?”

  胡氏是苏淑的奶娘,她从武功苏氏就一直跟了过来。

  李承乾后宫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了苏淑,苏淑也就全交给了胡氏。

  之前,前殿的事情,苏淑不怎么关心,但是去年的事情之后,很多前殿,甚至是宫外的事情都是她在插手。

  郑霜儿就是她给李承乾选的。

  今日太子纳太子良悌,虽然皇帝没有回来,到东宫的皇子和公主也没有几个,但是长孙无忌特意从洛阳赶了回来。

  长安城原本没打算来的的人,这下子全部都赶了过来。

  南昌公主府自然也是有人来了。

  很多事情,主人出面不好打听,但是下人之间,却是很容易就问出真话的。

  胡氏微微躬身,说道:“公主很欣赏韦家的一个年轻人。”

  “什么样的人,读书的士子,还是……”

  “是左屯卫中郎将韦锜的儿子,左千牛卫从八品备身。”胡氏简单说了一下,韦锜的儿子也不过是才刚刚出仕罢了。

  大唐千牛卫,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录,花钿绣服,衣绿执象,是贵胄起家的良选。

  左千牛卫有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正六品上;备身左右各十二人,掌供御刀箭,正七品;备身一百人,掌宿卫侍从,从八品上。

  苏淑有些明白南昌公主的选择,相比于苏勖喜欢的文人子弟,南昌公主更偏向了关中门阀以军功出身的子弟。

  千牛卫就是最正统不过的出身了。

  大唐终究是以战功立国的,南昌公主的选择,没有问题。

  “千牛卫啊,可真的是个好选择,之前太子良悌家中选的就是千牛卫,可惜出事了。”苏淑抬头,轻声说道:“不要干扰,让他们继续,最好定亲,同时派人暗中去搜集关于韦氏子的一切消息,尤其是那些不良的喜好……世家子啊!”

  “喏!”胡氏立刻福身。

  苏淑手持着伞,朝宜春宫的方向走去,那里才是太子妃的寝殿。

  ……

  晋昌坊,无漏寺废墟之前。

  数百名全身战甲的千牛卫,将整个街道彻底封锁。

  长孙无忌骑在马上,看着李承乾,不解的问道:“晋昌坊这个名字,似乎有些大利晋王?”

首节 上一节 8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