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364节
之所以说只是之一,那就是那几个官场倒楣蛋了,虽然他们是去了官身或者是被发配到了边远之地,但是名声却是也打起来了。
是的,大明的廷杖就是有这么奇葩。
朱元璋定下来的廷杖,本意是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官员,但谁能想到发展到现在,廷杖反而成了说为敢言敢谏者的标志。
也难怪终明一朝,许多低品级官员都以挨廷杖为荣,借此刷名声。
仕途没法可走,可不就只能拐着弯变着法刷刷声望了。
“乾庵公,可知此次内阁这么着急召我们来,是为了何事?”
江治走在马自强身边,表现出对他的恭敬,然后小声问道。
马自强吃惊的看了眼江治,惊讶问道:“舜卿难道也不知道?”
“我怎么会知道?”
江治被问的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此次召见的条子是魏广德所写,以他们的关系,怕是被其他人误以为他们都知道吧。
“之前善贷没和你们说起过?”
说实话,马自强有些不信,但看江治的反应,貌似是真不知道。
高官们演戏,其实大多就是嘴上说说,你要说他们有多好的演技,那也不见得。
只不过,大家都不会互相拆台而已。
总之就是你说什么,大家就“信”什么。
说不定下次,演戏的就变成自己了。
所以,马自强很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江治看样子真不知道。
“走吧,进去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于是,马自强小声笑道。
“乾庵公请。”
刚才说话,两人都停下脚步,现在江治就礼貌的谦让一声。
“一起。”
马自强也不托大,而是抬手也做出“请”的动作,嘴上说道。
大明皇城,文渊阁正堂此时大门打开,魏广德和张四维坐在里面。
只不过和上次不同,魏广德直接坐在左边,而张四维坐在右边。
之所以如此,还是宫里昨日有旨意,魏广德暂摄首辅之权一个月,等张居正守制办差才终止。
虽然没有张四维的事儿,但顺位他也可以做到次辅位置上。
此时,下面坐着户部侍郎李幼滋,他提早来,就是把做好的一个账册交到魏广德手里。
之前收到张居正的条子,让他全力配合,虽不知道此举有什么目的,但是李幼滋正处于关键时期,自然对张居正的命令是言听计从,全部接受。
按照魏广德条子上的要求,清点了丝绸等高价值物品,至于低价的物品,还是算了,真没必要盘点出来。
其实就算如此,也只是一份很简略的物资清单。
不过,上面的东西,李幼滋都让人在写上去的时候打了折扣,他也担心万一地方府库上物资有问题,拿不出来可就麻烦了。
有了缓冲,至少就好解决许多。
只能说,大明地方上的问题,朝廷其实多多少少都知道,只是平时没人管。
“才折银一百多万两,少了点。”
魏广德看完清单,只是淡淡说了句,随后就把清单递给了张四维。
这次下西洋有些仓促,魏广德回来后写完条子,就把张四维交到值房和他商议了一番。
可以说,此时除了宫里和张居正,也就是他和张四维才知道今日商议的事务到底是什么事儿。
张四维很快看完清单,他就是商贾出身,对此自然轻车熟路。
“是少了点。”
张四维看完也是点头附和。
“魏阁老,张阁老,这些都是府库里价值比较高的货物,其实其他货物还是有不少的。”
李幼滋不明就里,但还是马上说道。
大明的府库,一般都不会有足额的账面物资,多是七、八成。
交给内阁的清单,是在账面物资基础上打五折的数字,肯定有富余,只是李幼滋现在还不好说。
“我记得,江南好像有一批官造织品,大约也有四、五十万两银子。
那批布料,可比对外出售的强了许多,只是略次于御用之物。”
张四维忽然开口说道。
官造织品和御用织品不同,也和普通织品不同,要求不如宫里多,但是也比普通织品好一些,是朝廷发放给官员福利的一种,一般每年都会按品级发放。
这个,并不包含在宫中年底赏赐里,是单独的福利,相当于朝廷直接向纺织工坊订货。
这些布匹,官员们大多会拿来制作官服和后宅家眷服饰等用途。
“好办法。”
魏广德抚掌笑道:“记账的时候,这批布料价值翻倍,朝廷也可以用这笔赚的银子,继续订购一批布料,也算是给大家的一个福利。”
听到张四维的话,魏广德就明白他的意思,当即大笑道。
“嗯,最多就是发放的时间往后推迟两三个月,想来大家也不会等着布料急用。”
张四维笑道。
大家都是商人思维,自然一点就通。
不过话落在李幼滋耳朵里就更觉得古怪,那批布料已经快要完成交货,听两位阁老的意思,好像是要把这批布料高价卖掉。
若真高价卖掉,那赚的银子不该是给户部吗?
怎么还是订布料,还说都发了做福利。
好吧,虽然不明白,但是李幼滋知道一点,那就是今年的布料可能会晚点才能发放,但是数量比平时多一倍。
貌似,也不是坏事儿。
“元树兄来得早啊。”
正在这时,大堂外传来江治的声音。
随即,马自强和江治联袂走进屋里。
一番简单行礼寒暄后,大家又才落座。
马自强看李幼滋很不顺眼,不止是因为李幼滋带头支持张居正“夺情”,还因为此时都是尚书,就他一个掌部侍郎。
“善贷,今日相召,不知道是有何事要说?”
很快,马自强就开口问道。
“不急,人还没到齐。”
魏广德含笑答道,“稍等片刻,等人齐了一起说。”
“也好。”
马自强点点头,当即也不说话了,伸手端起刚送上的茶水就喝了一口。
放下茶水,马自强的动作不停,伸手又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巧的瓷壶。
马自强动作娴熟的打开瓷瓶,从中倒出一点粉末在手掌虎口处,拇指和食指夹紧慢慢放到鼻子下,然后吸了一口。
“啊切.”
马自强一个喷嚏打出,顿时觉得浑身舒爽了许多。
“乾庵公这鼻烟壶不错啊,让我瞅瞅。”
一旁的江治乐呵呵说道。
马自强把手里鼻烟壶递过去笑道:“舜卿要不也来试试,这是朋友送的龙涎香味的,吸着很舒服。”
“难怪这么香。”
江治凑趣道,也是吸了一口,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才叫着“爽快”。
马自强乐呵呵看完,又对着魏广德说道:“善贷,子维,要不要也试试?”
魏广德含笑摆摆手说道:“我那里也有这个,不过吸了两次,觉得没你们说的那么好,还是算了。”
张四维也是摆手拒绝。
这会儿,江治把鼻烟壶还给马自强,又摸出自己身上的笑道:“我这个是象牙的,薄荷味,乾庵公要不要试试?”
鼻烟虽然传入国内才几年时间,但是此时已经风靡大明,特别是上层权利阶级,许多勋贵和官员都喜欢这东西。
而盛放鼻烟的鼻烟壶,也成为权贵们互赠的礼物之一。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
而且,因为佛郎机人从国内大量订购此物,飘洋过海带出国门,在海外也有了很大的名气。
毕竟都是精品,小老百姓可玩不起。
魏广德府里也有象牙和玉石做的鼻烟壶,还有许多不同的味道的鼻烟,不过他是真没兴趣玩这个。
之所以如此快风靡,还是拜隆庆皇帝所赐。
好吧,皇帝也吸这东西,直接带动京城的勋贵纷纷效仿,然后就是互相攀比,可不就出了不少精品。
“这东西,貌似也可以纳入清单里。”
魏广德看着江治他们把玩的鼻烟壶,忽然对身旁的张四维说道。
张四维微微点头,随后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善贷,到时候我那边还有些家乡特产,能不能.”
“好说,到时候按品级,一品一条船,二品半条船”
魏广德也用很小的声音答道。
张四维当即面色含笑,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