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75节

  “严阁老的意思则是,让成守节把各地脏银的情况报到京城,由内阁并六部下文各地,限期上缴,不得延误,否则直接出动锦衣缇骑拿人示问。”

  说到这里,裕王停顿下来看向魏广德,“善贷,你觉得两位阁老谁的意见最稳妥。”

  知道了徐阶和严讷争执的内容,魏广德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看这样子,这次查抄严家家财,成为徐阶一党的财富盛宴,怕是徐党的人想一次吃饱,剩余百多万两银子,还有那些田宅,徐党都要狠狠咬下一口才会善罢甘休。

  魏广德细细思索一阵,这才不急不缓说道:“严阁老的主意实施起来,怕是整个江南官场就有阵子鸡飞狗跳。

  徐阁老的意思,比较求稳,反正银子在哪里,有多少都是记录在案,一步步徐徐图之。

  两者的意见,我觉得都可行,还是交由陛下乾纲独断为好。”

  内阁本就是为皇帝提供建议的地方,既然两人意见相左,那就写在奏疏上就好。

  不过这话,也就是对裕王这么说,其中深意他自然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第582章一念之差

  听到魏广德说内阁应该把两人的意见都呈报上去,最后由嘉靖皇帝定夺,裕王就微微点头。

  “是啊,这才是内阁臣子该做的。”

  裕王随口一句话,就让魏广德知道,最后内阁的决定怕是比自己想的更复杂一些。

  “敢问殿下,内阁最终如何票拟的?”

  魏广德好奇问道,他想知道徐阶和严讷的争执,到底最后谁赢了。

  “内阁三位大学士,徐阁老和严阁老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剩下的李阁老.”

  说道这里,裕王不由得轻轻摇头,面露苦笑。

  “李阁老也有自己的意见?”

  魏广德心里一惊,狐疑问道。

  在他印象里,李春芳就是和老好人,也没什么决断,是个混官场的老油子那种类型。

  在徐阶和严讷针锋相对的情况下,他应该是能躲就躲才是,绝对不会掺和进这场纷争。

  “你觉得李阁老不会有自己的意见?”

  裕王却注意到魏广德的话,追问道。

  “李阁老这个人就是这样,比较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反正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向来是跟着别人说话。”

  魏广德想想还是说道。

  “李阁老,确实如你所说,这次我也算看出来了,他可以为官,但不能为相。”

  裕王说道。

  话似乎很随意,但落到魏广德耳中却是另一个意思,那就是裕王不会让李春芳出任内阁首辅。

  内阁三位辅臣,徐阶年岁渐长,已经没几年时间可以活跃了,下一任首辅就必然是在严讷和李春芳之间诞生。

  嘉靖皇帝也没两年了,这样基本可以断定,裕王上台不久,徐阶就该致仕,然后严讷很可能会出任首辅,李春芳为次辅。

  再往下排,貌似高拱肯定可以入阁,已经是礼部右侍郎的陈以勤入阁概率很大,还有张居正。

  忽然间,魏广德感觉自己落后他们好多似的。

  到现在,他还只是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都没进朝廷的权利核心。

  虽然魏广德比他们这些人都年轻,可官职差距巨大,单靠自己慢慢往上挪,自己那点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嘉靖皇帝没多少时间的时候,自己也断不可离京。

  早些年,魏广德还有过出京为官的念头,可到了现在是绝对不行的。

  人一旦离开,换皇帝的时候,谁还会念起自己,给他留个好位置。

  可不出京,自己的品级始终是能慢慢熬。

  愁啊。

  在魏广德心中出现一丝焦虑的时候,裕王还在那里说着内阁里发生的事儿。

  李春芳确实没有什么主张,而是和稀泥,说徐阶和严讷的意见都好,可以慢慢商议再定夺。

  和稀泥,本来就是内阁阁臣的强项,调和六部,不就得和稀泥吗?

  可是在内阁阁臣之间爆发争执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就有些不妥了。

  “这么说,内阁暂时没有定下该如何票拟?”

  听到裕王这么说,魏广德有些惊讶道?

  这事儿能拖吗?

  “按照李春芳的意思,明日上午再议,确定下来后直接西苑觐见。”

  裕王开口说道。

  不过算算时间,也只是耽误一天,应该不打紧。

  可是,魏广德总觉得此事怕没那么简单。

  忽然,魏广德想到一事,那就是李春芳貌似和徐阶都是南直隶人,徐阶是松江府人,而李春芳是扬州府人,而严讷也是南直隶苏州府人。

  可以说,当今内阁三位阁臣全部出自南直隶,而严讷作为苏州府人,对于当地追缴严世番家产一事,怕是知道的不少。

  而李春芳,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徐阶想要拖延时间,严讷则是想要严办此事,李春芳的态度暧昧,不过明显偏向徐阶,因为正常情况就应该提出将二人意见上奏御前才是,可他没有。

  魏广德这会儿其实已经大概明白内阁三位是怎么回事了,徐阶吃到了肉,而严讷的态度也不知道是因为他没有吃到东西还是嫌自己拿得太少,亦或者他确实两袖清风,看不惯徐阶一党的吃相难看。

  李春芳貌似知道其中官窍,所以提出拖延一日,其实就是想从中说和此事。这说明什么?

  李春芳也牵扯其中,只是利益没有徐阶那么大而已。

  今日白天是在内阁争论,那么今晚三人应该还会有一次密议。

  魏广德几乎可以确认,此次徐阶和严讷之间的争斗,很大概率就是因为分赃不均引起的争斗。

  本来,此事和魏广德牵扯不大,他应该置身事外,甚至应该给裕王细细分析其中的关节。

  虽然裕王知道这些,只会对徐阶、严讷等三位内阁阁臣心生不满,但无法左右大局也无济于事。

  可谁叫自己老爹贪图住宅铺子,硬生生把自己也拖进这场漩涡中。

  裕王叫来自己,应该就是想让他分析其中官窍,可他不能说。

  稍微思考片刻,魏广德看着裕王才开口道:“殿下,臣以为此事,不管是徐阁老还是严阁老,都是在为朝廷考虑。

  徐阁老之所以那样说,应该和他年纪有关系,说句不好听的,徐阁老在那个位置没几年了,自然是求稳,希望在他出任首辅的最后几年,朝野平稳。

  这样,将来在给他下评语之时,自然会好些。

  而严阁老入阁时间稍短,做事难免毛躁了些,有点不顾后果。

  江南乃朝廷赋税重地,严家从事发到抄家,必然已经暗中隐藏家财,若是按照严阁老所议,那江南官员们怕是都要忙于追脏,反而误了朝廷大事.”

  魏广德只能勉强替徐阶和严讷解释一番,希望可以引开裕王的疑虑。

  不过,魏广德也不想背这口锅,所以最后还是说道:“其实以徐阁老之议还是不错,朝廷只需要责成成御史追缴脏银即可,由成御史全权负责此事,若有误则以他示问。”

  “你担心江南官员为了此事耽误正务,不赞成严讷之言。”

  裕王说着话也微微点头,“就怕此事拖起来,就成了一桩悬案,迟迟不能完结。”

  裕王显然从内心里已经怀疑下面官员的操守,担心他们监守自盗,所以更倾向于严讷的话,快刀斩乱麻收回严家家财。

  虽然有此担心,不过此时裕王也只能勉强接受魏广德所言。

  就在魏广德以为此间事了打算告辞时,裕王已经开口说道:“今日耽误先生许多时间,今晚就在王府饮宴吧。”

  魏广德刚想推辞几句,裕王已经下令准备酒宴。

  裕王爱热闹,又派人通知其他王府属官,都是熟悉之人。

  这样的操作下,魏广德当然不好再推辞,只得躬身领命。

  魏广德以给家里送信为由,出了趟裕王府,告诉自己的车夫要在裕王府赴宴一事。

  “李三,回府后,你另外找张吉,让他安排几个机灵的手下盯一下内阁三位阁老今晚的行踪,告诉他,注意别被人发觉。”

  魏广德在说完王府宴请之事后,又小声吩咐车夫回去传达自己的命令。

  晚上,在裕王府宴席结束后,靠在马车了,魏广德还在考虑自己的将来。

  到现在,貌似不能继续咸鱼下去了,得主动去争取官职才是。

  以前,或许因为觉得嘉靖皇帝时间还长,魏广德还真没怎么在意升官这事儿。

  可就在今天,无意中想到的官员队列才发觉,自己之前貌似松懈了。

  只是可惜,自己前俩月刚刚被嘉靖皇帝升了官职,短时间内有无功绩,再次升迁几乎无望。

  想到这里,魏广德在马车上不由得一声叹息。

  五品不够,还得往四品官职上冲,在裕王登基后自己才有机会入驻礼部或者吏部,从而迈出最艰难的一步入阁。

  在此之前,自己一味迎合裕王去了,忘记了给自己升官的其实还是当今陛下。

  此时京城已经夜禁,马车前行不时被前方巡逻军士发现喝问。

  不过魏广德有官职在身,车夫打出魏府牌子后,依旧畅通无阻,即便是坊市入口,号称入夜后就不会再开的坊市大门,依旧会为他敞开。

  这就是权势的滋味。

  若是普通人,巡街士卒差役早就把人撵回去了,哪里会允许这样大摇大摆穿街过坊。

  马车不久就进了南熏坊,回到了魏府门前。

  魏广德喝了些酒,下马车显得有些艰难,毕竟感觉头晕乎乎的。

  张吉和李三好容易才不他搀扶下来,进了家门。

  张吉扶着魏广德往后院走的时候,小声对魏广德禀报道:“老爷,你叫李三带回来的口信,小的找人盯了下,没有发现三位阁老有相互之间拜访的情况发生。

  不过”

  “不过什么,直说无妨,在家里就别对我支支吾吾的。”

首节 上一节 57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