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585节
刚在满朝寻找可以匹敌徐阶的官员,没想到其中一位就被人弹劾,举报出这么大的罪行。
嘉靖皇帝此时虽然面色潮红,显示出他的愤怒,但实际上他也在思考,此事来的蹊跷。
“陛下,据张御史所言,当初胡宗宪所说汪直投降,其实就是被他伪造赦免诏书而引来的。”
这时候,徐阶又适时开口说道。
“赦免诏书?”
嘉靖皇帝哑然,这东西自己怎么完全不记得。
“陛下,当初朝廷在商议如何处置匪首汪直时,朝廷中确实曾经有人提议赦免汪直,以让倭寇闻风而降,朝廷不战即可免除倭患。”
徐阶没有点出是那些人提出这条意见,可他知道,嘉靖皇帝应该还记得。
不出他所料,听到这话嘉靖皇帝的脸色就是一变,看向张永明问道:“此事,都察院可有证据。”
张永明这个时候只能站出来,将他所知道的情况详细向嘉靖皇帝作出说明。
一时间,嘉靖皇帝的脸色就是阴晴不定。
如果说手里的旨意是被人诬陷,那出现在杭州的赦免诏书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假传圣旨,自己从来就没有说要发赦免诏书给汪直过。
虽然,那时候严嵩确实在他耳边提过此事,也说了许多好话,认为赦免利大于弊,可最终他还是没有答应。
“黄锦,速传旨锦衣卫,查杭州文档,看是否有提及此事。”
大臣们的话,需要先判断真伪,可锦衣卫记录的情报却不需要。
嘉靖皇帝不认为朝臣的手可以伸进锦衣卫,可以篡改锦衣卫的留档记录。
杭州发生这么大的事儿,杭州的锦衣卫百户所不可能无动于衷,应该是会上报的。
黄锦答应一声,急忙出了大殿,挥手招来一个太监,向他吩咐几句,随即那太监就一路飞跑出了永寿宫。
很快,当宫里的旨意传到北镇抚司,朱希孝就带着人急急忙忙赶到存放文档的地方,把所有杭州发来的文书都翻出来,特别是嘉靖三十七年前后的文书,更是一份份过目。
“大人,这个请你看看吧。”
很快,几份文书就被翻出,到了朱希孝手中。
朱希孝看过这几份文书,其中既有汪直当初被秘审的口供,还有之后关于杭州出现的传言的上报。
仔细核对文书和记录,确认无误后,朱希孝就知道事儿大了。
别的不说,就当初参与的锦衣卫,京城里就能找到。
“马上让刘守有去西苑外等候。”
朱希孝对身边之人下了一道命令,随后自己拿着这些找到的文书直接出了北镇抚司,直接赶向西苑,嘉靖皇帝还在永寿宫等着他的汇报,耽误不得。
当朱希孝把找到的文书送到嘉靖皇帝手中时,嘉靖皇帝脸色已经变得极为难看。
他知道,胡宗宪胆子已经大到敢伪造旨意,那这份“自拟诏书”似乎也变得不用那么小心谨慎了。
都是一步步壮大的胆子,惯出来的。
“大胆至此。”
嘉靖皇帝怒道,“着锦衣卫立即逮捕进京诘问。”
“遵旨。”
朱希孝当即接旨道,随即就和黄锦一起出了大殿。
黄锦离开,自然是让人准备驾贴,而朱希孝一开始还派人找来刘守有,就是作为人证,可没想到嘉靖皇帝都没有见人,直接就信了此事。
不过,其实在他走进永寿宫,看到一旁的徐阶、李春芳等人时,心中其实就有了猜测,胡宗宪胆大包天,这伪造旨意的事儿怕不止一件。
黄锦在宫里吩咐人出具驾贴,而朱希孝已经命令锦衣缇骑集合,待驾贴到手立即出京赶往徽州府绩溪县拿人。
当大队锦衣缇骑冲出京城城门后,消息用极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官场。
嘉靖皇帝命令锦衣卫去南直隶抓胡宗宪,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时还很疑惑。
要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再继续清理严党了,实际上该清理的都清理了。
胡宗宪,他们当然知道是严党骨干成员,可嘉靖皇帝要保,自然也没人会继续拿他说事。
可谁会想到,在这个时候,忽然皇帝下旨抓人,看架势事儿还不小。
而此时锦衣卫南镇抚司里,锦衣卫南城千户胡松奇走进大堂,只不过迎接他的是周围狠厉的眼神。
胡松奇是胡宗宪之子,当初因剿倭有功被封了锦衣卫千户。
当初在胡家风雨飘摇之时,嘉靖皇帝念及旧情并未发落胡家,只是把胡宗宪罢官,回乡闲住,其子依旧在锦衣卫中任职。
今日他忽然被从千户所叫到南镇抚司,虽然奇怪可也不敢耽搁。
此时大堂上已经不是他熟悉的镇抚,而是平常不常见的都督,指挥使朱希孝。
在胡松奇正要叩拜时,耳中就听到朱希孝的声音。
“来人,把胡松奇绑了,暂押大牢等候发落。”
“大人,胡某何罪?”
胡松奇被吓住了,他是锦衣卫中人,知道南镇抚司的大牢,实际上比臭名昭著的北镇抚司诏狱还可怕,这里根本就没有王法,只有锦衣卫家规。
不过朱希孝显然没有心情给他解释,随意挥挥手,就有校尉一拥而上将他拿下拖了出去。
第590章俞大猷被弹劾
“老爷,出大事儿了。”
芦布急匆匆跑进大堂,对正在校书的魏广德大喊道。
放下手里的书,魏广德不紧不慢的开口问道:“什么事如此惊慌,官差要抓你?”
魏广德的打趣让芦布的脸色一瞬间变得无比精彩,他也只是刚才在外面听几个书办在那里议论,说怕是又一次官场地震,才会如此慌张跑进来报信。
慌乱的摆手中,芦布说道:“刚刚皇帝陛下发出旨意,派锦衣卫南下捉拿原江南剿倭总督胡宗宪。
外面现在都在传,这次皇帝陛下要彻底清算严党,之前漏网的怕是一个都跑不了。”
“陛下下旨捉拿胡宗宪?”
魏广德听明白了,他一直等待的消息,这下终于传过来了。
“为什么抓胡宗宪?有消息吗?”
魏广德其实更好奇,徐阶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想办法栽赃陷害搞掉胡宗宪。
要知道,徐阶徐阁老跟着严嵩严世藩那么长时间,不可能没学会这点手段吧。
“不知道,我刚才就听到他们说,朝廷的锦衣卫已经出动了。”
芦布答道。
“好吧,我这里没事儿了,你出去再打探,看看能不能搞清楚原因。”
魏广德笑道,说话间又拿起放下的书籍重新翻看起来。
“是,老爷。”
芦布躬身道,随即转身出了屋子,顺着石板路出了院子。
打探消息嘛,在院子里守着肯定是不会有消息传进耳朵的,还是只能和外面的书吏在一起,才能打听到老爷想要知道的消息。
裕王府里,裕王朱载坖已经从李芳那里知道了宫里已经派出金银缇骑南下捉拿胡宗宪的消息,而之前魏广德送进裕王府的情报他也已经知道。
“像胡宗宪这样的奸贼,就应该以国法惩处。”
听到说胡宗宪向嘉靖皇帝进献秘术,裕王就气不打一处来。
胡宗宪因为和严嵩的关系,本身就让裕王不待见他。
之前一心想要把他拿下,更多的还是出于收拾严家就必须把他们在外的党羽逐一清理干净,胡宗宪在江南掌管数省抗倭战事,手中军事力量过于强大。
之后,胡宗宪乖乖就缚而嘉靖皇帝也不欲追究其责任,裕王也就把此人逐渐淡忘了。
只是没想到,他胡宗宪居然还想着靠进献秘术的方式邀宠,实在可恶至极。
“殿下,刚收到消息,胡宗宪的儿子胡松奇已经被押入锦衣卫南镇抚司,只待和胡宗宪一起问罪。”
李芳在一旁又把一个消息告诉了裕王。
裕王闻言点点头,“当初因为剿灭汪直,给了他家一个锦衣卫千户袭职,正好把这些个赏赐都收回,朱希孝做得对。”
“你说,胡宗宪胆子怎么就这么大,竟然胆敢伪造圣旨。”
裕王沉声说道。
伪造圣旨啊,这直接触及皇帝的尊严,他可不信这是胡宗宪就有胆子做下来的事。
裕王看来,此事肯定是严世番怂恿而为。
“从锦衣卫里传出来的消息,此事当初抓倭首汪直的时候就用过,此事魏大人或许也有知晓。
锦衣卫密档中只收有罪人口供,却无实据,想来当时已经被胡宗宪等逆贼销毁了,所以锦衣卫也不好上奏此事。
我想,魏大人也是因此,回京述职时没有提,毕竟很容易被扣上捕风捉影,嫉妒陷害的帽子,那时候胡宗宪刚因为进献白鹿祥瑞而被百官攻讦。”
李芳接话道。
“一次无事,胆子自然就大了。”
裕王叹气道。
“殿下,要不要下帖子,让魏大人散衙后过来一趟,问问他此事?”
李芳开口问道。
“算了,他最近忙着校书,来回奔波也是疲累,就让他散衙后回去好好休息吧。”
裕王摇摇头,否掉了李芳的提议。
“对了,抽空伱给孤找几本《永乐大典》过来,我也想看看,是什么书让父皇如此念念不忘。”
说道魏广德现在正在忙的事儿,裕王不由得想到了《永乐大典》,不自觉生起了一丝兴趣。
当初高拱在府上给他讲课时,也曾经提到过这书,毕竟是由解缙、姚广孝等人编撰,而之后更是知道嘉靖皇帝非常喜欢看此书,几乎每日都要读,由不得裕王不心生兴趣。
特别是听说上次西苑永寿宫起火,嘉靖皇帝跑出来时,随身也只带了《永乐大典》,而其他珍宝皆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