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104节

  身后赵六、牛礼带着一众唢呐、吹鼓手噼里啪啦吹奏,他们和剩下的三百多没着甲,只能充当弓弩手的六个队,紧紧跟在铁甲兵身后。

  甲片碰撞如潮水,向着前方的南诏军淹没过去。

  ……

  这一次,赵怀安显然低估了南诏军的狡诈。

  也许是他打顺仗打多了,就觉得南诏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但作为一个能和巅峰期的大唐连战百年的政权,作为横压东南亚一极的存在,南诏国的核心部众近百万,全国丁口达四五百万,再加上山林羁縻的部落,这个人数还能翻上一番,只不过南诏动员不到这些人而已。

  作为立国以来,就是以征战为业的国家,南诏军的军事武备相当成熟,从外围的节度使,到洱海腹心的核心区,都以府兵制和羁縻部落制来征发兵力。

  同时,因为与大唐时战时和,每和时,南诏就会派遣近千名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和礼仪。

  所以,赵怀安所面对的南诏人并不是一群未开化的族群,而是足够勇敢、足够狡诈的军事集团。

  这反应到此处,就是南诏人实际上已经在这片山林中等了赵大很久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来的是哪支唐军,也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来。

  但他们很确定,唐军一定会派兵入山!为何?

  只因为给雅州前线大营送情报的浅蛮早被南诏人给收买,就是为了诓骗唐军进山,然后以减轻雅州方向的压力。

  唐人以为一年给浅蛮一年三四千匹绢就能买下他们?我南诏人直接出双倍。

  其实像浅蛮这样的部落,在南诏和川西、容管交界的群山里,要多少有多少,唐人都是普遍羁縻,而因为这些部落太多了,饶是以大唐这样财大气粗的,一年一家又能发多少钱呢?

  可南诏人不一样啊,他只靠抢就行!边界的这些部落,他是理都不理,而一旦要用到某部落,才会派人用数倍的价钱去收买关键部落。

  而这种精准收买可比摊大饼一样的普遍羁縻有用多了。

  所以南诏人在施行这样的计策后,就派遣会川军进入雅州以北群山进行伏击。

  会川军并不简单,在南诏的军政体制中,可以总结为一个核心,即洱海膏腴腹心,然后是外部的六节度、两都督。

  他们分别是丽水节度、永昌节度、剑川节度、拓东节度、银生节度、弄栋节度,而两都督就是会川都督、通海都督。

  正是这一个核心,六节度、两都督构成了南诏军的体制。

  而其中,会川都督下的会川军,又是特别重要的一块,因为这里是南诏在一百多年前最鼎盛时从唐军手上夺下来的。

  当时负责这里的是大唐的嶲州都督府,治下有四县之地,都已完成编户齐民的工作,而一旦落入南诏人手里,立即就被南诏人转为府兵体制。

  此前的嶲州都督府也就成了南诏的会川都督府。

  尔后,此地就成了南诏进攻大唐川西之地的桥头堡,南诏四犯西川,每一次都是从这里发起进攻的。

  所以很自然,每次南诏从川西劫掠的物资、丁口也最先输送至会川都督府,于是,此都督府也就成了诸节度、都督府中最富裕的一处。

  而这一次,光会川都督府就发府兵万余,随国主入掠川西,由此可见会川军兵力之雄厚。

  不过这一次负责伏击任务的会川军倒没有那么多,而是两个中府兵,合计两千府兵,领兵大将为南诏将段宝龙。

  这段宝龙为昔日通海都督段酋迁的儿子。

  十年前,南诏发兵六万攻安南,邕管,其领兵大将正是段酋迁,但两年后,其人败于高骈之手,不仅自己身死,还把通海军核心三万府兵丢在了南诏。

  于是,历为通海都督的段家势力大跌,再作为战败覆师的代价,段家也不能再统管通海都督府,随后交由王室接管。

  作为段酋迁的儿子,段宝龙自然渴望建立军功,好早日拿回家族的自留地,所以在开战初,其人就带着家族仅剩的五百通海武士投募王帐下。

  但可惜,南诏国主酋龙并没有给段宝龙立功的机会,而是将他派到了会川军中为将,负责在会川都督府转运粮秣物资。

  而这一次,因对面出了高骈,那南诏国主酋龙一下子就想到了段酋迁的儿子段宝龙,于是就将他从后方调了过来,就是期其为父报仇,好为国死战。

  也正因为此,这一次负责伏击唐军的任务就交给了段宝龙。

  段宝龙带进山的部队,除了自己的五百通海兵、还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的会川兵,此外就是会川的一些蛮部,如罗兰部三百、阿都部二百,沙麻部、屈部、巴翠部等蛮兵百人。

  这些人都长于山地,再加上又提前埋伏,所以这一次任务本该万无一失。

  但事情却出了意外,那就是浅蛮在给杨庆复汇报假情报后,杨庆复竟然一时抽调不出兵力,于是就让后方的保义都进山。

  而当命令传过去,再到保义都磨磨蹭蹭准备好开拔入山,这一下子就过去了十日。

  而这个期间,数千南诏兵就一直潜伏在群山之中,期间为了不暴露踪迹,他们还不能烧火做饭,就这样熬了十日。

  段宝龙麾下的核心和府兵还好,依旧按照军法在山内潜伏,但会川的一些蛮部可就不管那么多了,早就散开了到山林内打猎觅食。

  此前丁怀义那些踏白撞见的那些敌军就是这些蛮兵。

  也因为蛮兵都散开了,所以当斥候汇报说发现了唐人的踪迹时,段宝龙身边其实就只有两千人上下的府兵。

  这些兵力实际上并不足以完全堵住唐军,因为发现唐军的那片山谷道,说是山道,其实非常宽广。

  也幸亏中间有一条河流将这片山道拦截斩断,不然还真不好伏击那些唐军。

  可即便是这样,段宝龙第一时间都是犹豫的,可哨探却报说,出现在山路上的挂着“保义”旗。

  这下子,段宝龙毫不犹豫,令麾下通海兵烧起三道狼烟,即命对面群山的一千五百会川府兵立即发动伏击。

  这个险必须冒,那个保义将叫赵怀安,关于此人,他们南诏军将们早就得到了情报,知道此人视为最近战功最出挑者。

  前后折在此人身上的南诏军将不下四五人,甚至素有国中名将之称的蒙罗帕,麾下有八百精骑,都军败身死,更不用说他们的废太子也是此人抓的。

  段宝龙本来就是要立殊功的,此刻一见入伏击圈的竟然是赵怀安,那还能放过?于是,也不管能不能打,就下令出击。

  此刻,望着山下已被围在河边的唐军前部,段宝龙哈哈大笑,随后大喊一声,便带着麾下五百通海兵狂奔下山。

  ……

  被包围的唐军,正是保义都前队的高仁厚、胡弘略、陈法海、段忠俭、赵尽忠、张歹、郭从云等队。

  因为山林角度的问题,后面的赵怀安他们看见右侧山上烧起狼烟的时间是比较晚的。

  而高仁厚等部,因为直接处在右侧山林的正对面,中间一览无余,所以在狼烟烧起来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

  当时胡弘略部已经过了河,本要第二批过河的高仁厚,在看到右侧山林燃起狼烟后,脸色大变,冲对岸的胡弘略大喊:

  “老胡,速速回来,有伏兵。”

  胡弘略个子矮壮,当时正披着铁铠,听了这话后,连忙大喊,带着刚刚站定的部下们直奔回来。

  期间,胡弘略在过河的时候,直接被脚下碎石一绊,整个人都摔在了河里。

  别看这条水流还没人膝盖深,但这一下就能要胡弘略的命,因为他这会穿着的是铁甲。

  幸亏队伍中有个高壮的武士,单臂拉起胡弘略,然后扛着他直奔过河。

  等和高仁厚他们这边会和后,胡弘略这才心有余悸地拉住那高壮汉子,大呼:

  “小文,以后你就是我老胡的生死兄弟!有我老胡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这个叫小文的,叫文武坚,是僰道的僰人,后迁居到了雅州,因熟悉地情,又善使长剑,而被杨庆复委派到赵大麾下作为向导。

  此刻文武坚听了胡弘略的话,不好意思地摸了下脑袋,然后就指了指西北边,只见一支数百人的严整南诏兵直奔而来。

  见此,胡弘略再顾不得说什么感激话了,浑身湿漉漉地指挥所部立步槊方阵。

  而此时,隐为步阵之首的高仁厚再次于阵中大喊:

  “立刻移阵河边,与敌夹河而峙,不能让对面过河。”

  可高仁厚这话刚落下,人群中的郭从云大吼一声:

  “让我来!”

  说完,郭从云竟然带着五十多骑直接从后阵冲出,踩着浅水直奔敌阵。

  此时阵内,高仁厚见郭从云、刘信等骑,纵马驰奔,大吼:

  “擂鼓,为兄弟们助威!”

  阵内一班使小鼓、吹唢呐者,纷纷打鼓助威,阵内六队吏士齐齐高吼:

  “郭子龙,郭子龙,勇如龙!”

  前头奔冲的郭从云在这一刻再听此名号,再无过去的窘羞,他只觉得热血沸腾,丈八马槊往前一指,舌绽雷霆,大吼:

  “我郭子龙,来也!”

  其身后,刘信等一班骑士纷纷热血大吼:

  “来也!”

  随后,便与郭从云一同重重地凿在了南诏军的队列中。

  而此时,从左侧山兴奋冲下来的八百南诏会川府兵如猿猴一般在山涧冲荡,见唐军阵前还有一条小溪,压根不当回事就冲了上来。

  但谁成想,敌军后阵直接冲出一队骑士,虽马无铁铠,但人却是披甲铁士,这会奔若雷霆直往他们而来。

  一些经验丰富的武士怒吼大喊,让府兵们结阵,但他们冲得太急,也太自信了,前后队伍拉得特别开。

  最先冲到河滩地的南诏军才不过是七八十人,还分属五六个伙,急切间根本来不及结阵。

  于是,郭从云等骑就如同热刀切在了牛油上,在接触的那一刻,就丝滑得冲了过去,留下一地哀嚎。

  郭从云手里的马槊是唐军最精良的那种,地地道道费三年功,值二百贯,是他飞夺鸡栋关后,赵大赐给他的。

  当时郭从云手里的马槊也不过是寻常,后来赵大入关后发赏,他就和赵大说不要赏,就想换一把好槊。

  人赵大听了这话,怎么做的?二话不说就后方的老董去买了五杆最顶级的马槊,只一把就能值成都一套房。

  然后赵大将马槊赐给了郭从云,以励他奋不顾身,勇夺鸡栋关之功,不仅如此,原先的二百贯赏钱,赵大依旧赏给了郭从云。

  遇到这样的使君,兄弟们还有什么说的?唯死战酬功而已。

  而这一刻,郭从云手里夹着二百贯的马槊,于南诏人队中横行无忌,那丈八马槊只是需轻轻一点,就铲飞一颗人头,从脖腔中喷薄而出的献血彷佛是喷泉。

  而郭从云走马而过,身上的铁铠挡了一矛后,他理都没理,马槊就点在了前头的一名南诏披甲武士。

  这武士有着南诏人少有的高壮,所以才能披铁甲而越山石,但在被郭从云手上的马槊点在铁铠上后,这人就像是被锤子敲过一下,喷着血倒飞了出去。

  而郭从云这一点又用了巧力,手里的马槊在点在甲胄后,就弹了起来,并没有戳进铁铠内。

  但正是这一巧劲,马槊回弹加上战马奔冲的速度,直接让这名南诏武士飞了出去,落地后直接摔断了脖子,没了生息。

  不过也幸亏是摔断了脖子,所以也不用承受后面的痛苦了,因为其人刚落地,郭从云就夹着战马踩了过来,千斤力道上去,那人的尸体直接被踩得稀碎。

  这还不完,郭从云人在前,忽然双手持槊中段,腰腹一拧,马槊就向风轮一样扇开,槊尾的配重铜柄直接砸在了后面一位持矛的南诏府兵的脑袋上。

  只一下,这人的脑袋就像熟透的西瓜,直接被抽爆了。

  哼,戳我郭从云,还想活?

  此时,郭从云杀得兴起,手夹马槊,大声长啸:

首节 上一节 104/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