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65节

  就在这个时候,韩琼看到有一支袍泽正从侧翼杀来,忙大喊:

  “你们快将这些杂兵给清了。”

  说着,韩琼丝毫不理会带着这队人马的伙将的难看脸色,带着后面的背嵬就从他们中间挤了过去,把战场留给了这些人。

  有了袍泽们的加入,韩琼他们越杀越近。

  一支长枪横扫过来,韩琼根本不避,靠着甲胄硬抗,然后反手就将铁骨朵怼在了那人的小腹,直打的那人吐血委地。

  随后,韩琼带队脚步不停,奋勇向前,大声叱咤,连嗓子都喊哑了。

  正当他们快要靠近那主将的时候,忽然韩琼见到敌军有一支铁甲兵正往这靠。

  那些人在其他南诏军的掩护下,一直在后方穿戴甲胄,此刻终于穿好,然后第一时间就向他们的主将靠拢。

  此刻,韩琼再忍不住了,他对后头的六个背嵬武士大喊:

  “龟儿子,这一波咱们非得干死那人,不然等那些甲兵上来,把咱们一围,大家都要死。和我一起拼了啊!”

  说着,韩琼直接把自己最外层的皮铁铠给解开了,然后只穿着锁子甲,从旁边伴当那边接过一面大斧,嗷呼一声就往里面猛冲。

  后头六个背嵬也被韩琼激发起性子,纷纷脱掉最外层的铁铠,各操刀斧锏锤,随韩琼发疯般上前。

  韩琼等人越过一堆又一堆的尸体,过程中还有个武士被绊倒,但很快在同伴的搀扶下,又一跃而起,跟了上来。

  此刻,南诏军和保义都全部杀在了一团,毫无阵型,全在乱战。

  形势非常焦灼。

  ……

  立在山坡上,赵怀安将战场的情况尽收眼底,他万万没想到会打成这样。

  那些南诏军明明甲胄都没有,却靠着步槊、弓弩,占据有利地形,顶住了保义都甲士们的冲锋。

  甚至他还能屡屡看见一些只是执短兵的部落兵,悍不畏死从阵中冲出,迎着保义都的铁兵发起决死冲锋。

  而这么送死,竟然只是为了给后方的同伴们争取穿戴甲胄的时间。

  此刻,赵怀安才明白自己之前漏算了一点。

  之前段忠俭就和自己说过,这支南诏军是他们滇东三十六部之一,那这些人必然都来自同一个部落,相互之间不是兄弟就是叔侄。

  这份血缘凝集的团队,拼起命来,战斗力是真的强。

  赵怀安看到那个敌军主将又用大弓射翻了己方一个甲兵,眼神越发冰冷,他边上的王进看到了,主动请缨:

  “都将,由末将下去,必为都将射杀此獠。”

  王进有这个底气,万军之中取敌首级。

  但赵怀安并没有同意,他必须留下一支预备,以应对最坏的情况。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河对岸的唐安城内的南诏军在看见这边的厮杀后,会派援兵过来。

  如果他把所有兵力都投放下去,到时候敌军援兵赶到,他将万劫不复。

  这就是赵怀安这样底层创业的艰辛,他可以赢无数次,但如果在前期输掉一次,那就要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淘汰出局。

  所以虽然这会打得焦灼,但赵怀安依旧不放预备队,他有坚定的信心,胜利必然是属于他的。

  敌军的铁甲兵虽然越来越多,但总体还是少于他这边的。

  赵怀安安慰着安慰着,忽然破防了。

  他妈的,他赵大千辛万苦攒出的铁甲兵,要是打不动这些无甲的南诏部落兵,那就是纯废物。

  此刻,他终于朝下方大吼一句:

  “斩贼将者,功升队将,赏百贯!”

  山坡上众背嵬齐齐大吼,声彻全场。

  ……

  山坡上,都将的悬赏声,韩琼听到了,他也终于杀到了那个敌将面前。

  可此刻,他心中没有任何激动,只感觉浑身血液都在凝固。

  原来,他的面前,乌蒙隆正举着他那面长弓,搭箭直指自己。

  这人手里的破甲箭,箭头足有凿子大小,尖端左右分开,整个矢刃好似一枚弦月,透露着杀人的寒光。

  这样的重箭别说是金铁,就算是人的小腿,也要被一箭射断。

  被这样的箭矢指着的这一刻,韩琼心口一闷,眼前漆黑一片,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已经死去多年的太奶,也许他要去看她老人家了。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支箭矢竟然没射出去。

  乌蒙隆手上的这弓,因为长时间没有放弦,此前又连续射了那么多箭,终于到了临界点。

  在他大力拉开弓弦的那一刻,弓弦整个崩断,弹来的弓弦还直接抽在了乌蒙隆的眼上,一下子就把他打瞎了。

  眼睛传来剧烈的疼痛,但乌蒙隆此刻压根不在乎了,他捂着眼睛,疯狂向周边大喊:

  “速速护我!”

  他当然忘不了,就在他五步外,唐军的虎贲正如同饿虎一样扑来。

  但他话音刚落,乌蒙隆就被一股巨力扑倒在地,没等他看清是怎么回事,一股剧痛就从脖子处传来,随后彻底黑暗。

  而下一刻,浑身浴血的韩琼举着乌蒙隆雕枯失血的首级,在那发疯大喊:

  “敌将首级在此!还不速速投降?”

  这一句话,以及这一场面,全被不远处山坡上的赵怀安看到了,他跳起来对边上的王进,吼道:

  “这小韩,真乃万人敌!”

第64章 得人

  厮杀结束的战场,萧瑟又衰败。

  但留在这里打扫战场的保义都上下,却各个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此一战是保义都成立以来缴获最多的一次,近百车的辎重,甲胄、军资、金铤还有大量的冬衣。

  时在正月,天气虽然已经开始回暖,但一入夜依旧冰寒刺骨,吏士们没有冬衣依旧是熬不住的。

  而保义都还真的就缺不少,这主要还是因为队伍这段时间扩编太厉害了。

  而中军那边能补齐保义都的甲仗就已经是杨庆复很看重赵怀安了。

  冬衣这东西,一件就价格不菲,而且那些外藩诸军入蜀的时候也没带冬衣,也正需要补充。

  而保义都这样的新立营头也配和这些老牌劲旅抢食?所以,保义都的冬衣是迟迟不能发下。

  现在好了,从南诏军手里缴获来的大批冬衣正解了保义都的燃眉之急了。

  而除了冬衣之外,赵六和王铎也大概清点了一下百辆车的缴获,其中大头还是各种铠甲。

  很显然,那个南诏军主将和他赵怀安一样,都把积攒铁铠军械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

  说来这个南诏将,也算是有勇有谋了,要不是遇到赵怀安这个变数,没准真叫他在南诏成就一番事业。

  这些铁铠足有五百多领,也不知道那南诏军将积攒了多久,现在全给赵怀安做了嫁衣了。

  现在保义都的铁铠数量,再加上这一批,总量已经超过了千领,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历史上,老奴统一建州女真之后,攻灭海西女真四大部落之一的乌拉部,破敌三万,斩首万级,获甲七千领。

  而乌拉部这七千领铁甲是多少年攒下来的呢?

  九代人!

  现在赵怀安利用这场南诏战争,短短时间就攒下千领铁铠,起家速度堪称恐怖。

  除了这些赵怀安最为看重的甲胄,还有大量的财货、布帛。

  川西平原自古就富庶,那些南诏人进了平原后,就和老鼠进了米缸一样,什么都抢。

  具体总量还没清点结束,不过按照王铎的经验,金、银、铜佛、布帛加起来,两万贯是打不住的。

  乖乖,这帮南诏人是抢了多少县的府库,怎么这么有钱。

  王铎看了一些金、银铤上的花字,大概明白了,然后告诉赵怀安,这些金银的确是蜀州、唐安等县的,不过不是府库里的,而是两县的公廨本钱。

  然后王铎就告诉了赵怀安一个他之前从来没听过的冷知识。

  那就是所谓的公廨本钱,就是朝廷发给各府衙去放高利贷的本金,然后放贷所得的孽息就给署吏们发俸禄。

  这个冷知识让赵怀安傻眼了半天,这大唐半个腿子都还在泥地里,就搞起金融治国了?

  不过连官府都放高利贷,怪不得那些大寺庙也在放。

  想到这里,赵怀安对搞一个义社的柜坊钱庄,就更有信心了。

  但这又是放贷,又是结社的,这不纯纯大唐版本的圣殿骑士团嘛。

  甲械、金银固然让赵怀安高兴,但真正让赵怀安上心的,还是此战俘虏的三百多乌撒部精兵。

  这支乌撒部人数本有千人,但大多数不是战死,就是因为血仇在,不愿意投降,而被保义都的步槊兵捅成了血葫芦。

  所以就剩下了这三百不到,无血仇,愿意投降活命的。

  乌撒兵给赵大留下的印象很深。

  这些人悍勇敢战,弓弩犀利,如果不是无甲遇到赵怀安这些人,这一战怕还有的打呢。

  所以赵怀安就不打算将这批南诏俘虏卖了,而是要自己消化。

  要消化也简单,就是提拔会说汉话的,铲掉不服管的刺头,然后将三百南诏俘虏中的军吏全部集中在赵怀安的帐下,和之前那些南诏武士放在一起。

  赵怀安专赐号“归德”队。

  然后剩下的南诏军,就按照各小部落分开,再将他们按照甲乙丙三番开始分队。其中勇武者为战队、健壮者补入赵六的辎重,余者编为背甲奴。

  这样,只要随着打几次苦战,这三百南诏军就差不多消化完了。

  赵怀安这边正准备让那个段忠俭和韩琼过来,先挑选点勇士,之前韩琼阵斩敌将,他答应许一个队将的职位。

  然后那个段忠俭识实务,又通晓番汉情况,正适合给韩琼做个队副,然后再从背嵬和拔山二队,各抽调五人作为伙长和伍长,这个队就算搭建起来。

  就赐号“铁兽”。

  ……

首节 上一节 65/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