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82节

  “那我们的计划也要相应做出调整?”

  任炳达小心翼翼地问道。

  “嗯……”

  常浩南沉吟片刻:

  “让涡扇20参加明年新加坡航展的计划不变,但最近找个机会,提前公开一下相关信息……英国人现在虽然着急,但如果直接联系我们请求合作,一来未必拉得下脸面,二来也没法解释情报来源,咱得给他们找个台阶下。”

  他早就已经摸清楚了这些老欧洲人的秉性。

  有点像小猫。

  得顺着毛捋,还比较傲娇。

  但只要掌握技巧,其实挺好对付的。

  任炳达眼球一转,很快想到对策:

  “那正好,后天有个亚洲民航趋势论坛,就在新加坡举办,纯务虚的。”

  “航技集团准备在这个论坛上跟新加坡航展的主办方签个长约,保证未来十年内、五届航展的参展规模,换取展位价格的折扣……可以趁这个机会,稍微提一下本次参展的亮点,反正罗罗那边本来也有意,咱只要做个姿态应该就行……”

  “可行。”

  常浩南当即点头:

  “这件事情你来负责吧,等英国人那边有了反应之后再报上来就好。”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项目上面……”

  ……

  常浩南原本以为,就算自己给了台阶,英国人也免不了发挥老欧洲精神,没个十天半月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结果,在放出去消息之后,只过了三天,任炳达就又一次找上了常浩南。

  “常院士,你分析的没错,罗罗那边果然坐不住了!”

  任炳达和前几天一样行色匆匆,但这一次脸上的表情却洋溢着压不住的喜悦:

  “蒂姆·波迪先生已经通过西罗公司向我们递了话,表示MTU和普惠的合作已经打破了目前的行业平衡,在失去先发主动权的情况下,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对抗他们形成的联盟,询问我们是否有意向合作研发下一代航空动力……”

  “这么直接?”

  就连常浩南都感觉有些意外。

  “对话内容本身很长,而且充满了英式长难句,但意思基本就是这些……”

  任炳达撇了撇嘴,显然也对英国人的这种姿态颇为无可奈何:

  “而且这本身是一次没有纸面信息留存的口头交流,对方也表示,如果我们有合作意向的话,可以商定一个时间,进行更加正式和深入的合作谈判。”

  常浩南手指轻快地敲了两下桌面:

  “谈判当然是要谈的,但这次合作,我的目标是要以我为主,所以在给出回应之前,我们内部需要对谈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有所准备。”

  说完之后,看着对方有些疑虑的眼神,又继续解释道:

  “当然英国人在明面上肯定不会让步,所以我是指技术方面,由我国负责总体统筹和设计,罗罗方面可以提供一部分关键技术,但不能让他们反客为主。”

  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仍然很高。

  但至少留有操作余地。

  任炳达郑重点头,把常浩南的要求记在了本子上面。

  接着又抬起头,继续说道:

  “另外,常院士……在有关合作的事情之外,英国人那边似乎还是对我们的技术有些顾虑。”

  常浩南一时间有些没抓住重点,只是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有顾虑正常,等他们见过真正的涡扇20之后,就不会再顾虑了……”

  但任炳达却摇了摇头:

  “我不是这个意思……西罗公司那两个英国人在对话的后半段跟我们绕了很大一个圈子,表面上一直在扯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最后还是振华同志听出了一些话外之音。”

  “罗罗方面不是不相信,而是从原理上无法接受……或者说无法理解间冷器在航空发动机中的作用,一直试图在套我们的话,但最后反而被反套出了些信息。”

  “对方似乎认为,间冷器参与换热的气体温差较小,作用在整个发动机上效果不会很明显,而如果要增加间冷器换热温差,则要提高增压级与高压压气机增压比的比例,但这从原理上就得不偿失,反而会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所以很奇怪我们和德国人到底是如何克服的这个问题……”

  听罢,常浩南脸上的表情转为迷惑:

  “他们……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

第1226章 英国人的燃气轮机要出问题

  迎接常浩南的,是一阵沉默。

  别说回答,任炳达其实连问题都没太听懂。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试探着继续开口道:

  “其实我来之前,特地问过技术口那边的同志,他们表示英国人的说法在原理上是没错的,换热气体温差小且换热介质比热容不够大的情况下,间冷器确实发挥不出实际意义上的作用……”

  任炳达作为镐发集团二把手,已经脱离一线研发工作有些年头,很多比较新颖或者专业的问题都只能咨询他人。

  但很多东西离开了具体背景之后又很难说得清。

  常浩南挠了挠头,一脸拧巴地组织了一会儿语言:

  “只看原理的话,那确实是他们说的那样……我最早用简单模拟方式向涡扇发动机的模型里引入间冷器的时候,效果是用提高1.5%的油耗换来了2%的推力提升,基本可有可无。”

  “但如果真的深入分析实际情况,间冷器的存在会使得高压压气机进口温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压压气机后级的叶尖温度,减轻材料负荷……同时低温气体的压缩也会更易进行,高压压气机压比会有所提高,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性能……”

  解释到一半,常浩南的声音却突然停顿了下来。

  “等等……”

  他先是双眼一眯,继而脸上又露出认真思考的表情:

  “难道说……”

  任炳达眼见他这副模样,也不好出言打扰,只好暂且先在旁边坐下。

  过了几分钟后,常浩南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

  然后马上抓起桌上的电话听筒,飞速拨出了606所总师阎忠诚的号码。

  那边很快响起一个熟悉的嗓音:

  “喂?”

  一年多功夫没见,阎忠诚的声音显得苍老了很多。

  显然QC300刚刚装船的这段时间,作为总师的他压力不小。

  “阎院士么?我常浩南。”

  “常院士?”

  对面表现得有些惊讶。

  毕竟这是一个显示为镐京的号码:

  “有什么指示么?”

  “指示谈不上……”

  常浩南开门见山:

  “我是想问,咱们606所在研制QC300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过其它国家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吧?”

  “这个自然。”

  尽管语气中带着疑惑,但阎忠诚还是很快回答道。

  “那麻烦阎院士,把和罗尔斯·罗伊斯WR21,还有MT30两个型号的资料整理一下,然后发到我这边来,有急用。”

  “好,我尽快。”

  “……”

  直到他挂断电话之后,任炳达才重新起身来到对面:

  “常院士,您这是准备……”

  身边人都知道,常浩南现在直接负责的两项核心工作就是大涵道比航发和高超音速武器,对于船用燃机并不过问太多。

  现在却突然打了这么个电话,难免让任炳达有些不解。

  以及隐隐的担心。

  镐发集团这些年虽然发展不错,但是尚且缺乏完整研发出一个航发型号的经验。

  还是很依赖强力外援的。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稍微平复了下心情:

  “你刚才说的那些,让我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他解释道:

  “照理来讲,间冷回热系统在航空发动机上所产生的效果,如果进行过实际的循环测试……或者哪怕做过正确且完整的数值模拟,也应该很容易发现才对。”

  “但英国人现在却表现出对此一无所知的样子,我甚至怀疑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被反过来套出了话,相当于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影响因素,说明罗罗方面对于间冷循环的理解,很有可能从根子上就是错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任炳达微微仰起头,回忆着自己跟西罗公司那两位英国人谈话时的场景。

  当时在现场时没感觉,但现在经过这么一点拨,他发现对方似乎确实有点不明就里的意思……

  “好像确实……可他们不是本来就没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么,不知道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常浩南摆了摆手:

  “像是间冷器工作温差太小的问题,哪怕在燃气轮机领域,也应该考虑到才对……虽然船用动力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很少面临航发这样恶劣且多变的条件,但在一些特定情况,比如环境温度特别高,而且燃气轮机的工作点接近极限的时候,自发间冷循环还是有可能被打破的。”

  “英国人虽然在航发领域没进行过这类尝试,但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已经研制了WR21和MT30两个带有间冷回热系统的船用燃机型号,十几年过去了还不清楚这些细节,未免有些……”

  话没说完,电脑那边就响起了收到新邮件的提示音。

  显然是阎忠诚把资料给发过来了。

  华夏又不是老大哥,没办法让带英对自己单向情报透明,所以这些材料基本都是收集和分析的公开或者半公开内容。

首节 上一节 1082/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