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63节

  他能够活动于华盛顿的最核心区域,在纽约帝国大厦俯瞰纽约,能够在高校演讲呼风唤雨,俨然数学皇帝,能够在电视台采访中谈笑风生,但都妨碍不了大部分华人的居住条件就是法拉盛的廉价公寓。

  不仅纽约,不仅阿美莉卡,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华人都生存空间堪忧。

  林燃思考片刻后说道:“好,我没意见。

  我只有最后一个条件。

  那就是亚太地区的港口改造优先级方面,我需要有绝对的话语权。

  只有这点,别无所求。”

  没等约翰·摩根开口,他接着说道:“我相信拿着这份海运报告,在阿美莉卡绝对不止摩根和洛克菲勒一个买家。

  无论是阿美莉卡航运还是国际商业航运公司,我相信他们都会感兴趣的。”

第102章 NASA的暴君

  “好,我明白了。

  我答应你。

  先香江后东南亚最后霓虹,我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这点我同意了。”

  约翰·摩根思索片刻后说。

  作为华人,仇恨敌视霓虹再正常不过。

  无论是去香江还是为香江船商争取利益,也能充分证明林燃对香江的看重和好感。

  而这个时间点,霓虹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重要性还没体现,无论是出口产业还是对外投资,都还在萌芽阶段。

  约翰·摩根也好,又或者是其他人,也预料不到霓虹经济会迎来爆炸式发展。

  林燃改变的亚太海运港口布局,能够有效延缓霓虹的发展脚步。

  至少在一些产业上,香江在海运成本的帮助下能够和霓虹竞争。

  所以林燃提出的最后一个条件能够被答应。

  1962年10月,林燃继续NASA的工作,他第一件事不是去红石基地,而是去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

  林燃和冯·布劳恩站在一排闪烁的仪器前,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发射台上的Atlas-Agena D火箭。

  詹姆斯·韦伯对NASA的改造还在继续,在明年18亿美元预算的消息确认后,NASA内的反对声音已经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尽管冯·布莱恩和手下的团队正专注于土星系列火箭的研发,但他也参与了Atlas-Agena D火箭的相关工作

  因为这次发射对阿美莉卡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一次胜利至关重要。

  这次胜利甚至可以说是战略意义的。

  虽说自由7号失败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但NASA还是面临很大的压力,压力来自陡增的预算。

  你拿了钱就得有对应的表现。

  “林主任,布莱恩博士,火箭的燃料系统已经检查完毕,一切正常。”一名工程师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林燃点了点头,转身看向桌上的火箭模型。

  “很好!

  但不够!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之前NASA的事故提醒我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林燃还是按照惯例,召开了一次简短的会议。

  控制室里挤满了工程师和科学家,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感。

  大家都清楚林燃多少有点暴君倾向。

  尤其通用航天成为NASA核心供应商之后,关于林燃是暴君这点,通用航天可没少和NASA的同行们讲林燃的事迹。

  “先生们,”林燃开口道,声音低沉而坚定,“这关系到NASA向火星迈出第一步。

  从火星上带回照片,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阿美莉卡的胜利。我需要你们做好一切准备!”

  年轻的导航专家小心翼翼地说道:“主任,我们已经按照全新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步骤对它进行了充分的检验。

  我们很有信心。”

  冯·布莱恩也补充道:“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是我们无数次计算、测试和改进的结果。

  我相信大家都有信心。”

  冯·布莱恩放弃和林燃争夺技术上的话语权,但不代表他不真的一点心思都没有。

  毕竟按照林燃和肯尼迪还有驴党高度绑定的形式来看,对方最多在这呆八年。

  驴党什么时候从白宫走,对方也得从白宫走。

  相比之下,像他这样的技术官僚能够留的时间就要久得多了。

  因此你暴君,我就来做好人,慢慢编织属于我的网络。

  冯·布莱恩有足够的耐心,甚至还得感谢詹姆斯·韦伯和林燃大幅拉高NASA的预算。

  “钱柏林,火星探测器的时间窗口在10月的下旬,现在离那个时间点还有10个月时间。

  你们记得要多做几次检查,避免Atlas-Agena D的发射出现意外。”

  窗口是指适合从地球发射航天器前往对应星球的特定时间段。

  在航天领域,这种“发射窗口”通常由两颗星球在各自轨道上的相对位置决定。

  以火星和地球为例,最佳时机通常出现在火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内,大约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

  这时,航天器可以通过最节省能量的方式到达火星。

  但不代表就只有这个时间段能成功,除了最好还有次好,或者哪怕这一年的发射都不太理想,但也会有相对好的时间点。

  而明年的发射窗口就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之间。

  苏俄的火星1号探测器,发射日期就是1962年的11月1日。

  他们希望火星一号能够在63年的6月19号飞越火星。

  火星1号成功了一半。

  它进入了预定轨道,也飞越了火星,但因为通信中断,没能传回任何数据。

  更没能完成毛子想要达到的拍照的目的。

  后来第一个成功带回火星照片的是两年后的水手4号,水手4号也是在11月发射的。

  “请你放心,主任,我们一定确保它的可靠性。”钱柏林说。

  当然,也不是所有NASA雇员都喜欢通用航天的人。

  毕竟在一些NASA雇员看来,通用航天的人属于是监工,帮林燃盯着他们的监工。

  是白宫不信任他们的一种表现。

  简单参观完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后,林燃就回红石基地了,本来是给白宫高级官僚们配备的西科斯基H-19都快成他的专机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跑,没有时间来和各位讨论水手的事情,之前在伦敦,因为伦敦的保密实在太糟糕了,所以我也没让你们把水手的设计图传给我。

  不过昨天晚上我在华盛顿的时候,简单看了一下,我们还是能够聊聊,我也有一些想法,我们可以进行探讨。

  你们不应该拿这种东西来敷衍我。”

  林燃提到伦敦保密现状的时候,坐着的无论是布鲁斯·默里、威廉·皮克林还是杰克·詹姆斯,都清一色大笑。

  阿美莉卡报纸没少借着科罗廖夫降临伦敦,嘲讽英格兰的情报和安全机关。

  这些人都是水手探测器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

  “好了,除了太阳能电池板之外,水手号的电源系统还得加氮气推进器来确保它的姿态稳定,确保它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

  只是太阳能电池板是不够的。

  因为你们设计的通信系统是垃圾,你们知道吗?”

  林燃接着说:“你们设计的多波段天线根本不行,得换成高增益的抛物面天线和全向天线来确保通信稳定。

  用多波段天线非常容易导致通信中断。

  一次发射至少是几千万美元,你们就用这种设计来敷衍我吗?

  愚蠢的设计,低质量的思考。”

  毛子的火星1号用的就是多波段天线,在当下属于探测器通信设备的主流方案了。

  而水手4号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站在火星1号失败基础上,把多波段改成了高增益。

  总之林燃的想法就是,原来你们是怎么成功的,我就怎么教你们。

  想让我多给一点技术都不可能。

  除非是我别有用心。

  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案,就是压力帆。

  这属于是领先十年的技术了,有点像科幻小说照进现实,一直要迭代到水手10号才能用得上的技术,林燃就压根不提。

  “这是我在飞机上画的草图,大家可以看看。

  这里采用冷气体推进技术,通过12个小型喷嘴、电磁阀和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一个精确的三轴姿态调整。

  之所以选择氮气,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足够稳定,重量也轻,不会对探测器造成负担。

  这里的喷嘴就用最简单的拉瓦尔喷嘴就行,靠气体膨胀产生推力。

  然后这里是电磁阀,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触发,实现一个脉冲式喷射。

  最重要的是它的控制系统,我想的是使用太阳传感器和恒星跟踪器组合来感知姿态。

  靠机载计算机接收传感器数据,自动计算偏差并触发相应喷嘴喷射。

  这样只需要少量的地面指令辅助。”

  基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简单数字逻辑电路了。

  (1964年11月28日发射的水星4号探测器设计图,以上来自《Mariner 4 - NASA Science》和《Alone in the Darkness: Mariner 4 to Mars, 50 Years Later - Caltech》)

首节 上一节 6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