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23节

  等他见鬼似的看着手上的考核证明,再了解了孙志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后,才由衷的赞叹起来。

  “孙志伟同志,没想到你的军事技能和记忆力这么厉害啊。这可给你入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了。”

  “既然前两关都过了,那后面就要给你正式安排工作了。”

  “领导,您尽管安排。”

  “好,咱们外交工作的基础就是翻译,部里有一个翻译室,所有翻译相关的工作都在那里。你实习的第一站就去翻译室吧。”

  随后常秘书带他去了一楼的翻译室,把他交给了翻译室的谢主任。

  现在的翻译室地方狭小,只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既要放资料,又要摆桌椅用来办公,几十个翻译挤在这么小的地方办公,有点逼仄了。

  但是这些文件很多都有保密要求,也不允许带出去,只能先这么将就着,这一将就就将就了十几年。

  现在外交人手少,事情多,翻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时候紧急文件都要临时插队赶工,真要按工作顺序来,那就要耽误事。

  孙志伟的到来受到了全体人员的欢迎,他们现在欢迎任何一个同事,只要能帮一点点忙,都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第212章 翻译室初显身手

  谢主任给大家介绍了孙志伟后,英语组的七八个翻译高兴的欢呼起来,其他语种的翻译则沮丧的坐回去继续办公。

  英语组的组长苏永安,把他拉到他们那边,给他安排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塞给他一大把资料,让他开始翻译。

  孙志伟可没这么冒失,外交翻译和日常翻译可不是一码事,他哪里敢一来就上手翻译。

  “组长,我先看几天你们的翻译稿件吧,等我熟悉了再试着翻一篇,等通过了我再来帮你们,咱们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苏永安讪笑着挠了挠头道:“你看把我给急的,是该这么来,主要是咱们英语组任务最重,这里等待翻译的文件已经堆成了山了。”

  “我先给你一些以前翻译好的文件,你先看看咱们这边的翻译要求。”

  然后,孙志伟就拿到了一大摞稿件,都是以前英语组的成果。有给驻华使馆交涉的照会,有Z府声明,有外国领导的访华日程等。

  光看这些稿件倒用不了多久,他看文件速度特别快。

  不过,光快没用,还要知道这些稿件的外交词汇,跟日常的翻译用词有什么不同,还要了解各种翻译件的固定格式是什么样的。

  比如,按国际惯例,外交照会和正式外交信件的开头和结尾的行文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英文也是现成的,不能“创新”。

  这种格式用语,孙志伟都是直接记下来,以后写类似的文件时套用就行了。

  还有的他不是很明白的,比如同样是“顺致最崇高的敬意”,“致”字在有些文件中译成express(表达),但也有的文件中译为renew(重申)。

  他询问其他老同志才知道,当双方是第一次互致函件时,应用express(表达),以后都用renew(重申)。

  这些外交语言细节,如果没人告知,他根本不可能知道,所以,他学习的特别仔细认真。

  这要是搞错了,那是要闹国际笑话的,外交无小事。

  花了大半天时间把文件全部看完,然后他才将记录的疑问统一询问其他同事,等全部搞清楚了,一天就过去了。

  晚上回到家里,跟家里人交待了一下新的工作情况,也没多说,主要是现在还在学习阶段,也没什么可说的。

  第二天继续上班,早上过来后,他就将稿件里面的原稿都找出来,试着按学到的知识自己翻译,翻译完了再对比老同志原本的翻译稿,互相校正。

  这个工作花了他两天时间,将100多份稿件全部重新翻译校正了一遍,他觉得有把握了,才再次找上了英语组的苏组长。

  “组长,你给我的文件已经看完了,我想今天可以试一试了。”

  在了解了他的学习过程后,苏永安也很吃惊,这么多文件他自己如果要吃透,最少也要一个礼拜,这个孙志伟三天就可以了么?

  不过,外交部门的人都养成了矜持的习惯,有问题也大多不会当面指出来让人难堪。

  苏永安觉得孙志伟可能有点夸大了,不过,不管自己信不信,对方说可以了,那他只要验收就行了,通不过自然会打回去。

  “我这里有一份外交照会,你试着翻译一下,写好了拿给我看看。”

  说着,苏永安就从桌上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孙志伟。

  “好的组长,我弄好了再拿过来。”

  拿到翻译件后,孙志伟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先把文件看一遍,然后拿出稿纸,先填写固定格式,再试着翻译内容。几百个单词,翻译完不过10来分钟。

  翻译完成后他又三查译稿,先查单词,再查语法,最后查语义。最后才是对照外交辞令和公文格式。

  等一切弄完正好20分钟,确认没问题了,他才把原稿和译稿一起拿上,又一次找到苏永安。

  正在忙的苏永安见他又过来了,主动询问道:“是有什么难题么?拿过来我给你讲讲。”

  孙志伟也没多话,只是把原稿和翻译稿一起递了过去。

  苏永安一边接过稿件一边问道:“是哪里不明白?不对,你,你这是翻译完了?”

  他不由自主的抬手看了看手表,刚才孙志伟拿走稿件的时候,他清楚的记得时间是15点10分,现在是15点30,中间只有20分钟。

  苏永安看了一眼孙志伟才再次把目光转回稿件上,经过三分钟的仔细阅读,他十分确定,这个稿件翻译的没问题。

  只是,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文件翻译。

  “这是你独立完成的?”带着疑惑,苏永安再次询问道。

  “是的组长,可以帮我指出其中的问题么,我第一次翻,心里没底。”

  孙永安沉默了一小会才说道:“我还要再仔细看看。这样,我这里还有一份对外公告,需要翻译成英语,你把这份也做了,等会拿过来给我看。”

  把一份新的稿件递给孙志伟后,他又看了一眼手表15点35分。

  “好的组长。”孙志伟知道成了,但是他什么表情也没露,接过新的稿件就回到座位上,开始新稿件的翻译工作。

  新稿件是一份公告,内容不多,他几分钟就翻译完了,不过里面有一些词汇是前面的学习文件里没有的,他还要确认下。

  询问了两个同事,把里面的词汇修改了一下,再按照他自己的检查流程来一遍。

  先三查:查单词、查语法、查语义;再2对:对外交辞令、对公文格式。

  流程走完,确认没问题了,他才再次起身去找苏组长。

  这次,苏组长接过稿件的时候再次看了下手表。

  两分钟后,他再次确认,这份稿件翻译没有问题。

  这份对外公告是中午才拿过来的,组里没有其他任何人看过,所以不存在有别的同事翻译过,再给孙志伟参考的问题。

  那么他由此也就可以确认,这是他独自完成的翻译工作。

  但是,他一点错误都没检查到,这就很可怕了。

  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外交翻译工作的新人,凭着几百份旧稿件的参考就能开始独立翻译了?

第213章 进军口译组

  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外交翻译工作的新人,凭着几百份旧稿件的参考就能开始独立翻译了?(接上一章,不计费)

  要是别人跟苏永安这么说,他肯定嗤之以鼻,但是现实比故事更魔幻,不可能的事情就发生在他眼前,让他想不相信都不行。

  “孙志伟同志,刚才你的两份稿件我都看了,翻译的很好。我这里还有一份对外照会的稿件,是急要的,能不能请你现场翻译一下。”

  苏永安还想最后挣扎一下,亲眼见证不可能的事情。

  孙志伟没有拒绝,既然要展示价值,那就展示的全面些。

  他可不想花几个月时间,在实习翻译上面,翻译室也不一定就是自己以后分配到的科室。

  拿着稿件,他直接就在苏永安的对面坐下,取了一张空白稿纸开始现场翻译。

  300多字,一页纸的对外通知,翻译完成也不过五六分钟,再经过三查两对,十分钟不到他就完稿了。

  苏永安就看着他翻译,等完稿后直接拿到手里开始检查。

  从头到尾把翻译稿看了一遍,这次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也不是孙志伟翻译有错误,而是因为这份对外照会是发给所有外交国家的。

  那么同一份稿件同一个意思,发给不同的国家,因为亲疏远近的关系,翻译稿中的语气用词都要有所不同。

  但孙志伟这份翻译只有发给正常交往国家才合适,更亲近一些的,或者关系不好的国家,用词方面就还需要修改。

  苏永安松了一口气的意思,却不是见不得别人好,而是终于发现对面坐着的这位新同事,并不是生而知之,只是学习能力超强而已。

  这就还在唯物论的范畴内,那他就不担心了,不然,这心理压力还真的挺大。

  他立即把稿件横放到桌面,就刚才的问题,仔细的给孙志伟讲解了起来。

  然后把亲近的国家需要用什么词汇,关系一般的国家怎么润色,敌对国家怎么修改,一一为孙志伟当场展示出来。

  孙志伟见到不是自己翻译错误,而是自己认知之外的问题,就赶紧认真学习吸收。

  等确认孙志伟已经学会了,苏永安才笑着说:“孙志伟同志,你这能耐真让人吃惊啊,我们科室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不如等实习结束,你就直接留在我们翻译室吧,我会向主任申请,让他给你提前转正。”

  孙志伟不置可否的笑着回道:“我才刚来,还需要大量的学习,哪有您说的那么夸张啊。”

  “再说,具体分到哪里,哪是我能挑挑拣拣的。只能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学习是肯定的,文字翻译还只是咱们翻译工作的基础,等你熟悉了文字翻译,还要学习口语翻译,那才难呢。”

  “咱们翻译室最精英的人才都在口翻那一组。”

  “等你熟悉了我们这里的工作,后面肯定要去口翻组实习,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难度,什么是牛人了。”

  口语翻译是翻译的难点,这个孙志伟怎么会不清楚呢,前世他也见识过国际会议上,外交部“同声传译”翻译的风采。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会为他攻克口翻这座高山提供助力。

  孙志伟这边得到了组长苏永安的认可,后面直接开始参与英语组的翻译工作。

  开始的一周,苏永安就把大量不是很重要的文件翻译,都交给了他。

  孙志伟做事情的效率一向就很高,他把稿件做了分类,每天都做同类文件的翻译,把速度提到最高,一天至少能翻译两三万字的文件。

  等他熟悉了外交词汇,更是直接开始在打字机上直译出稿,又把翻译速度提高了两倍。

  这也幸亏现在的打字机用的是标准键盘,前世电脑的打字速度又被他捡了回来。

  于是,前后不过半个月,他居然就把英语组积攒下来的大量稿件给翻完了,搞的其他组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英语组闲的在喝茶。

  关键是,组长苏永安还边喝茶边说风凉话:“没法子,谁叫我们组多了个‘孙快手’呢,让领导给你们也找一个呗。”

  结果事情就不知道被谁给捅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123/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