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30节

  榜书上的明黄底色,工整密集的黑色字体,似乎能在瞬间夺取所有考生的神魂。

  这些进入春闱会试的举子,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他们多年苦读,历经府试、院试、乡试等多道科举选拔,才能获得春闱遴选的荣耀。

  总角蒙学,少年苦读,白发不弃,经年之功,只在今朝!

  那个没有雄心壮志,那个不期望青云之途,即便生死以之,也在所不惜!

  无数双眼睛汇聚到第一张榜书,一边搜寻自己的名字,一边祈求满天神佛,庇佑自己榜上有名。

  人群中开始传出欣喜若狂的声音,搅乱了无数人的心绪。

  有人痛哭流涕,声嘶力竭:“我中了,我中了!”

  有人意气风发,如释重负,高喊:“会试登科,祖先保佑!”

  也有人只是放声狂笑,再无一言,形如癫狂……

  但榜单上只有百人之名,只是三千余考生中少数幸运儿,大部分人毫无意外陷入失望的深渊,巨大的自我怀疑……

  紧接着第二张次榜贴出,人群之中重新掀起汹涌的波澜。

  时常有人发出欣喜若狂的欢呼,总会被周围人报以极度羡慕的注视,以及个人心中越发浓重的失望。

  甚至有极少数举子,承受不了两张榜单的失落,在绝望的压抑中昏厥过去,引起身边众人骚乱,被赶来的衙役手忙脚乱抬出人群。

  此时,贾琮站在人群外围,实在看不清榜文上字迹,心中也不由自主有些焦急。

  突然人群之中,有人狂笑,声音扭曲刺耳,显得有些滑稽:“果然有人考得更差更烂,我也上榜了,哈哈!”

  这声音如此异样,让人想不注意都有些困难……

  贾琮一听到这声音,便忍不住笑出声,他不用看都知道是谁。

  他跳上车辕眺望,果然看到蔡孝宇在人群中上蹿下跳,口中的古怪言辞,让周围既羡慕,又实在有些嫌弃。

  站在蔡孝宇旁边的刘霄平,有些难为情的捂着脸,下意识的退开同窗几步,似乎有些不堪羞耻,生怕被人记住样子。

  贾琮心中忍笑不止,上榜上成蔡孝宇这等情形,也算少见的奇葩,以后必定作为嘲笑他终生的话柄。

  只是,会试登榜的荣耀,让蔡孝有些忘乎所以,依旧沉浸狂喜之中。

  口中还在意气风发的感叹:“玉章当真妙人,只要有人更差更烂,就有上榜希望,至理名言也……”

  周围那些至今未登榜的举子,已有人目露凶光,气愤问道:“玉章为何人,真狂徒也!”

  贾琮虽在人群之外,却远远听得蔡孝宇的蠢话,忍不住一下黑了脸……

第617章 会当凌绝顶

  荣国府,梨香院。

  这日一早,薛姨妈收拾妥当,便带着丫鬟同喜出门,经过女儿宝钗的房间,见丫鬟金钏在给女儿梳妆打扮。

  薛姨妈心中奇怪,问道:“宝丫头,你今日怎么起晚了,可是昨晚没有睡好?”

  今儿是琮哥儿会试揭榜,都说他是必中进士的,这会子东西两府都开始热闹。

  你那些姊妹必定都在东府等消息,怎么也不见你早些过去热闹?”

  宝钗说道:“东府那边有二姐姐、探春妹妹在操持,我晚些过去也不打紧。

  按时辰算琮兄弟出门不久,会试放榜的事我打听过,官府的程序讲究多,眼下还不会来消息的。”

  薛姨妈听女儿有些提不起精神,心中不禁有些奇怪,以往琮哥儿的事情,女儿可是时时放在心上。

  这几年琮哥儿每次科举下场,女儿都是大早就去送行,这心可是热烫得很,如今琮哥儿就要功成名就,她怎么反而冷下来了?

  金钏说道:“太太,姑娘昨晚睡不太安稳,四更天才睡着,所以起身晚了。”

  薛姨妈心中一惊,问道:“宝丫头,如今是春末,你是不是病根又犯了?”

  宝钗笑道:“妈不要瞎担心,上次琮兄弟请了那位张友朋神医诊断,又改了冷香丸的方子,我已经很久没犯病了,八成都断根了。

  只是天气转暖,气息燥热,有些睡不安稳罢了,没什么大事。”

  薛姨妈听了松一口气,笑道:“既然你没去东府,就和我去荣庆堂。

  往日老太太倒是有过话头,说荣国贾家的子孙,要紧是守好爵位祖业,不需要靠读书科举改换门庭。

  如今琮哥儿中的可是进士公,老太太可不会口气再这么大,只怕也在等着孙子的好消息,我正要过去走动。”

  宝钗说道:“今日是琮兄弟及第的大事,只怕姨父也必定会到?”

  薛姨妈笑道:“那还用说,你这姨父一生最在意读书科举,他最赏识的就是琮哥儿,当他是亲儿子一样。

  琮哥儿会试开榜,他自然是要早早过来的。”

  宝钗说道:“姨父过来,依他的性子,必定也会带着姨妈和宝玉过来,荣庆堂里人多着呢,一定闹轰轰的。

  妈只管先去,我还是去东府和姊妹们一起。”

  女儿愿去荣庆堂,其中原因薛姨妈也清楚,不外乎上次女儿和琮哥儿雨中相扶,被自己姐姐污为行为不检。

  这种损及女儿家名节的言语,自己女儿岂能不气愤,虽然自己及时堵了姐姐的嘴巴。

  但从此之后,女儿和自己姐姐就生了嫌隙,日常能躲也就躲着,也是情有可原。

  这桩事薛姨妈倒不放心上,只是觉得女儿今日心事重重的,多少有些古怪,她摇了摇头便先出门。

  ……

  金钏也觉宝钗今日有些寡言,她将一支牡丹掐珠金簪插在宝钗发髻上,镜中的娇容顿时更增俏丽。

  好奇问道:“姑娘今日是怎么了,三爷能中进士,姑娘应该高兴才是的。”

  宝钗微笑道:“我高兴,心中自然是很高兴的,当初我们住进贾府,琮兄弟还住在隔壁的清芷斋。

  那个时候他就每日闭门读书,他那么出色,那么聪明,还这等自勉刻苦。

  他能中进士,科场得意,人前风光,都是他应得的,是他自己靠本身拼来的。”

  金钏听自己姑娘说得动情,眼睛中还有一种光,不禁微微抿嘴一笑。

  宝钗继续说道:“他中进士我虽然真的很高兴,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不一样的……”

  金钏目光迷惑,姑娘这是打什么哑谜,又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宝钗微微一笑,娇艳灿烂,耀人眼目,说道:“你就别瞎琢磨了,我们这就去东府瞧瞧动静。

  我们薛家是皇商之门,以前来往的都是商贾之家,即便原先东府的敬太爷,我都是没朝过面的。

  我这辈子还真没见过进士,今日倒是能见了这稀罕,说不得将来还能见个状元郎呢……

  也不知琮兄弟揭榜的消息到了没有,这次能中个第几名?”

  ……

  神京礼部,南院东墙。

  贾琮因蔡孝宇的恶搞,着实有些啼笑皆非。

  他希望蔡胖子千万不要犯傻,告诉那些举子知晓玉章为谁。

  不然顷刻之间,他就会成为数千落榜举子的公敌。

  好在蔡孝宇并没贾琮想象的糊涂,此刻也从上榜狂喜中冷静下来,满脸微笑,恍如智珠在握,对周围举子的质问,置若罔闻。

  此刻,距离蔡孝宇不远的地方,拥挤的人群之中,一个和他身材有几分相似,脸庞微胖的举子,也正在高声欢呼。

  “宜淳兄,我中了,我中了次榜第五名,葆坤兄,我中了次榜,哈哈!”

  一旁林兆和满脸笑容,说道:“恭喜希文登科,十余年苦读开花结果,读书人之大幸!”

  次榜贴出之后,三人仔细看了许久,除了吴梁上榜,林兆和与周严至今榜上无名。

  但是林兆和神情淡定,并没显出紧张窘迫之情,眼神之中隐含笃定之意。

  周严却远没有林兆和的自信,方才礼部贴出尾榜,他发现榜上无名,心中还抱有一丝奢望。

  但是等到次榜贴出,他依旧榜上无名,他心中已绝望了。

  毕竟,周严此次应试,自我感觉十分不好,贡院入场之后,突然发现主考官从黄宏沧变成徐亮雄,对他应试心理冲击极大。

  本来,他在才情方面就略逊于吴梁,更无法和林兆和相比,在心神失衡之下,应试发挥愈发打了折扣。

  头两场还算马马虎虎应付,第三场策论应答颇为失利,他自己知道自家事,要说这样的状态,还能名列头榜,无异于痴人说梦。

  ……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嘉昭十五年会试头榜卷轴,被礼部官员高举头顶,向观榜人群展示,然后传递给登上高梯的差役。

  两名差役小心翼翼展开头榜卷轴,越过已张贴墙上的尾榜和次榜,将其张贴在东墙高处。

  会试头榜乍看和次榜、尾榜几乎一般无二。

  但会试头榜的明黄底色,显得异常耀眼凝重,工整馆阁体黑色字体,醒目犹如刀刻,似乎能灼伤举子渴求的眼目。

  虽然会试尾榜和次榜已张贴,但榜上之名不过区区两百人,比起看榜的三千余众,只是其中少数幸运儿。

  现场看榜的绝大部分举子,他们依旧榜上无名,所以现场看榜热情,并没有因为已张贴两榜,而有所消退,反而愈发炙热高涨!

  看榜的三千举子,都经历科举重重选拔磨砺,才能进入春闱会试角逐,几乎人人都自信才学,笃定自己才是博取青云的天选之子。

  会试尾榜和次榜无名,像周严那样心丧气馁之人,不过只是其中少数。

  这些依旧榜上无名者,十年寒窗,半生苦读,他们对科举及第的炙热,不会允许他们轻易接受失败。

  即便尾榜和次榜无名,还有首榜亟待揭晓,太多的未上榜举子,相信自己能峰回路转,蟾宫折桂,笑到最后。

  两名衙役刚将会试头榜贴好,数千看榜举子瞬间鼓噪起喧哗,巨大的声浪,将天上经过的鸟雀,都吓得四散而逃。

  蜂拥的看榜人潮,刹那间鼓动暗流,疯狂的向前涌去。

  数百名手持水火棍的府衙差役、训练有素的精锐禁军,神情紧张,全神戒备,奋力拦阻着涌动的人群。

  随着人群中重新响起欢呼声,前冲的人潮才堪堪停下势头,负责榜文张贴的四位礼部官员,慌忙撤回了礼部官衙。

  ……

  登上会试首榜的百名考生,是本次会试名列前茅者,代表嘉昭十五年会试最高荣耀。

  他们大部分人都会跨入殿试一甲、二甲之列,其中不少人能名列翰林,甚至成为朝堂翘楚。

  人群之中,吴梁满脸笑容,他能名入次榜,已经心愿已足,内心的激昂至今无法平息,这让他对首榜内容,都有些不太上心。

首节 上一节 630/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