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62节
刘继隆坐在主位编写书籍,众人看了看,发现都是简体字后,便不再继续往下看了。
小半个时辰过去,曹茂从堂外走来,隔着老远便作揖叫嚷:“节帅,某回来了!”
“是曹参军回来了啊。”
“曹参军元宵欢乐啊……”
高进达与崔恕对曹茂打招呼,李商隐也隔着老远作揖,只有刘继隆和张昶低头做事。
待曹茂走入堂内,刘继隆这才放下笔,抬头看向他道:“如何?”
“十三个州都巡查结束,涉事官员二十七位,直白四百五十二人!”
“除了大雪封山前送往甘州的那一百多名官吏和四百多家眷,眼下还有三百一十六名官吏及一千三百多名家眷。”
“节帅,这群人都要等着大斗拔谷道解封后送往甘州吗?”
曹茂询问刘继隆,刘继隆听后平静道:“尽数送往河西,另外这批人用来换取香料和军马,每人值钱二十贯。”
“如果没有钱,就定下香料、炒茶、马匹、黄牛等商品的价格,先卖给我们,再交易这批人。”
西域传入的香料有许多,例如郁金香、龙脑香、沉香、异香名宝、黑沉香等……
这些香料在产地不贵,传入西域后也不能算名贵,但通过河西流入中原后便价格倍增。
陇右本身产麝香,每两值钱数百乃至数千,具体看卖往哪里。
对于香料,刘继隆向来是贩往长安的,每年仅此一项,便能收获数千贯钱财。
之所以这么少,主要还是因为陇右的麝香产出不多。
正因如此,半个月前张淮深来信后,刘继隆便回信同意了与河西的贸易事宜。
陇右完全可以靠少量的人口贸易和粮食贸易,从河西获取大量香料,然后将香料卖往长安,从各道买入各种绢帛、织锦、瓷器和漆器。
张淮深手中有一百多担香料,每担重百斤,虽然价格不一,但运往长安贩卖,起码能价值十几万贯。
这十几万贯拿去买瓷器、漆器和织锦、绢帛后,完全可以翻一倍卖给张淮深。
张淮深没钱也没事,用马匹来交换就行。
反正等他倒手卖往西域,他起码能赚三成,将两人的生意越滚越大。
“节帅!”
刘继隆正在思考的时候,曹茂已经作揖退下,陈瑛则是急匆匆走了进来。
“听闻您要暂停与关内道的贸易?”
陈瑛着急走入正堂作揖询问,刘继隆见状也颔首解释道:
“也不是暂停,只是需要挑选贸易品类了。”
“炒茶、麻布依旧是大头,但其中炒茶要有定额,毕竟现在我们与尚婢婢他们开了互市,他们那边每年与我们定额五千担炒茶。”
随着尚婢婢他们入主洛门川,炒茶也成为了他们必要的物资。
陇右的茶田经过几次扩展,如今占地近三万亩,岷州、宕州、武州一带都是茶山。
这三万亩茶山归三千多户百姓管理,每年能产出四万到六万担,每担茶换粮二石,成本在九百钱左右。
这些茶如果运往关内道贩卖,每担茶叶价格在两贯左右,在巴蜀就只值一贯四左右。
如果是贩卖给尚婢婢他们,那就是一担茶换马一匹,而一匹马贩往巴蜀就值六贯。
尚婢婢的五千担茶就是五千匹马,卖到西川就是三万贯钱。
这些马都是骟过的,也不怕西川凭借这些挽马来发展自己的马场。
“节帅,贩往关内道的炒茶应该定额多少?”
陈瑛询问起刘继隆,刘继隆听后也思考了片刻,随后说道:“暂定两万担。”
“至于剩下的,那就贩往山南西道和京兆吧。”
尽管关内道买茶价格更高,但涌入的茶叶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两万担茶,也就够三十几万人喝一年,而关内道一百五十多万人口,倒也适合饥饿贩卖,把炒茶价格炒高点。
除此之外,自己也该谋划河东道、河北道和河南道了。
“陈瑛,你这次去关内道后,暂时不用着急回来,可以去河东道和河北地看看,联系一些愿意成为陇右道牙商的商人来陇右。”
“我准备在每个州选一名牙商,专营陇右炒茶。”
刘继隆说罢,陈瑛连忙作揖行礼:“节帅,那关内道贩卖商货后的钱粮呢?”
“你留下两成,剩下八成运回来就是。”刘继隆回应过后,陈瑛便没有任何问题的离去了。
在他走后,高进达这才开口道:
“按照今年府仓中的情况来看,光炒茶一项,便能度入十二万贯,麻布与井盐最少二十万贯。”
“加上与河西商定好的香料,以及联系俞从晖他们买入的那些商品,我们最少能存入五十万贯。”
“河西也应该能赚几万贯来缓解军费度支。”
高进达倒是算账算的厉害,刘继隆听后也开口道:“和去年一样,拿出一半买粮,把兰州的官仓蓄满粮食。”
“另外等陈瑛运回的这笔钱粮抵达兰州后,立马从中取出七千贯,给兴、凤、利、文、扶、龙、翼等州刺史送去。”
对于刘继隆来说,送礼花不了多少钱,只要送对人就行。
至少就当下来看,临近陇右这南边七个州的刺史都没问题。
只要他们长期在任,陇右的人口问题就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刘继隆准备继续处理政事,但这时内堂方向走来兵卒,高兴的朝他作揖:“节帅,夫人请您去内堂。”
“何事?”刘继隆眼见兵卒笑的那么高兴,显然是知道了有什么事情。
兵卒见刘继隆询问,当即也不好意思挠挠头道:“我刚才好像听到‘害喜’的话了。”
闻言,刘继隆眼前一亮,当即起身朝内堂走去。
在他走后,高进达、李商隐等人也面面相觑,抚须轻笑。
封徽与刘继隆成亲这么久,如今总算是怀了子嗣。
不管生下的是男是女,这起码证明刘继隆身体没有问题,这就足够了。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前往了内院,见到了刚刚诊完脉的医官。
“如何?”
“节帅,夫人确实害喜了,估计今年八月便能诞下子嗣。”
医官见到刘继隆,当即起身作揖行礼,将封徽的情况告诉了刘继隆。
刘继隆听后舒缓一口气,他娶妻纳妾两年半,总算是有了动静。
尽管他确定自己不会吃丹药,也不会乱搞来损害自己身体,但他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尽管他早就让军医们研究外科和内科,但医疗条件摆在这里,能活七八十的人始终是少数。
他如今二十有五,倘若五六十岁就驾崩,那他必须现在就留下子嗣才行。
这般想着,刘继隆也看向封徽,坐下安抚道:“不必担心,惠民药局那边接生和照顾孩子都很有经验。”
“呵呵……”封徽笑道:“妾倒是觉得,郎君比妾更为担心。”
刘继隆闻言跟着笑了笑,封徽见状也看向张嫂:“张嫂,时候不早了,带王医官去膳馆吃了午饭再回去吧。”
“是”张嫂笑呵呵应下,然后带着王医官退出了内堂。
在他们走后,封徽取出一封信递给刘继隆:“这是刚才阿翁送来的书信,我还没看就害喜了,你现在看看。”
“好”刘继隆颔首接过,尽管封敖已经调入长安,但以晚唐官员争斗的尿性,封敖这种“武宗旧臣”背景的官员,始终会被外放。
正因如此,自己也不可能对他的事情置之不理。
这般想着,刘继隆拆开书信,一目十行的将内容看完。
其中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张议潮和朝廷的谋划,以及封敖对陇右未来的担心。
“你告诉阿翁,便说我这些日子十分忙碌,脚不沾地,你也鲜少能看到我,若是见到我,必然会将书信的事情告诉我的。”
“为何这么说?”
封徽略微不解,毕竟她几乎每日都与刘继隆在一起,刘继隆即便留宿西花厅,也会回到内堂卧房休息。
正因如此,封徽得知自己害喜后,便想着帮刘继隆再纳些侍妾,避免刘继隆自己没了新鲜感,在外面找人。
她主动找人,总比让刘继隆自己或他下面的人瞎找要好。
“你按照这么说就行。”
刘继隆轻笑着回避了这个问题,毕竟凉州的事情至关重要,只能是他与张议潮、张淮深三人知道,多一个都不行。
“好吧。”封徽颔首应下,随后开口道:
“妾如今害喜,郎君若是有所需要,便去西花厅暂且住着。”
“此外,妾害喜的事情也会告知阿翁,让阿翁与阿兄他们为郎君寻些新的侍妾。”
“这倒不必。”刘继隆摇摇头,他觉得内院里有四个女的已经足够多了。
不过封徽却笑道:“郎君不让妾寻,妾总会担心有旁人为您准备。”
她在点刘继隆,别忘了西花厅的那陈、郭、胡三位娘子是怎么来的。
刘继隆听后也不觉得尴尬,爽朗笑道:“那便寻两个吧,两个足够了。”
“好。”封徽见刘继隆如此,当即也松了一口气。
不多时,刘继隆搂住她,开始为她讲一些话本故事。
与此同时,刘继隆在年后所写的那封信,也通过兰州送抵了凉州姑臧。
张淮深将其看后焚毁,酒居延与张淮满不免询问道:
“使君,刘节帅是怎么说的?”
“刘继隆不会拒绝了吧?”
“没有。”张淮深摇头,随后看向二人说道:
“刘继隆已经答应我们贸易了,等大斗拔谷道积雪融化,鄯州的郑处就会与我们贸易。”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