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70节
白敏中晕沉沉的开口继续询问,田令孜见状有些不耐烦,但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忍着耐心躬身询问:
“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三万……”白敏中似乎想睁开眼睛,但却没了起来,只能迷糊回答:“发兵……”
“谢白相指点。”田令孜松了口气,紧接着又询问道:
“大家询问白相,若是白相致仕,那不知相位可由谁接替?”
“相位?”白敏中迷迷糊糊,时而清醒,时而晕厥。
田令孜不厌其烦的询问三次,可白敏中却迟迟不曾给出答案,而是彻底晕厥过去。
见状,田令孜暗骂其演技逼真,随后返回宫中,将此事告诉了正在听曲的李漼。
李漼听后,当即皱眉询问:“白相病情到底如何?”
他虽然多疑,但也知道白敏中的性格。
若是白敏中只是装病,那必然不会在征调戍兵这种事情上搪塞自己。
“这……”
田令孜有些不知所措,尽管他觉得白敏中演技逼真,但若是真的生病,他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想到这里,田令孜只能模棱两可的回应:“白相公的病情不像装的,但……”
“行了!”李漼不耐烦摆手,田令孜连忙叩首。
眼见他如此无用,李漼看向田允:“让他回小马坊当差吧,日后这些事情莫要传他了。”
“奴婢领命……”田允暗叹一口气,心想自己是帮扶不了自己的这个养子了。
跪着叩首的田令孜更是感觉天塌了,哪怕小马坊使的待遇比他曾经好了不知多少,可终究比不上皇帝面前的红人。
只是他也知道强求无用,因此老老实实起身退了下去。
见他离去,李漼思绪再三,随后才道:“以刑部侍郎李福为宣武军节度使,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即日入朝为相。”
“奴婢领旨。”田允连忙应下。
李漼还想说什么,但这时殿外却传来唱礼声:“同昌公主求见陛下……”
“让囡囡进来!”听到自己的好女儿来了,李漼连忙站起身来,高兴看向殿门,同时目光扫视伶人及乐工们。
“看什么,都滚下去!”
平日被李漼喜爱的伶人与乐工们不敢反驳,连忙带着乐器退出了咸宁宫。
待他们离开,十三岁的同昌公主也走入了殿内。
十三岁的她愈发出落,而李漼见了她,更是高兴的从金台上跳了下来,三步并一步的朝他快走而来。
“让我看看囡囡近来可曾长高。”
他作势便要比划自己与女儿的身高,却被同昌公主笑道:“阿耶这般大的人了,竟然还要看女儿身高。”
“你是阿耶的心尖,你任何变化阿耶都得知道。”
被女儿吐槽,李漼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量了量父女之间身高差距。
“嗯,还是不如阿耶高。”
李漼笑呵呵说着,同昌公主气恼,却又搂住李漼的手,拽着他看了看因伶人、乐工而杂乱的咸宁宫。
“这伶人有什么好看的,您好些日子没陪我了。”
同昌公主较真说着,李漼却哑然道:“你上次不是让阿耶半个月别去找你吗?”
“我让您别去,您就真的别去啊?”同昌公主心里更气了,指着那些杂乱道:
“那您听我的,以后都别看伶人了!”
“这……”李漼哑然,而田允则是暗自咋舌。
要知道李漼即位以来,不是没有官员奏表说他宠信伶人的事情。
不过那些官员的下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罢黜。
朝野上下,也就只有这位公主敢这么趾高气扬的指挥当今至尊了。
“一个月不许看伶人,这个月要和我玩。”
同昌公主眼见自家阿耶进退两难,只能自己后退一步,略带骄傲的指点起来。
若是旁人如此,李漼必然要叫人将其拖下去打杀,但面对自家心头尖,他陪笑着点头:“好,都听囡囡的。”
“那阿耶现在陪我去花园吧。”
同昌公主拽着李漼便走,可李漼脸上却没有生气,反而是满满的幸福感。
瞧着他们的背影,田允摇了摇头,心道此时幸福,待到嫁女时就难受了……
第301章 凉州烟火
“从二月初到现在,十个月工钱,合计三千钱,数数吧。”
“不用数…不用数……”
凉州番和县永昌村前,由县衙出发的直白将马懿、李阳春的工钱结算下来。
马懿摆手不用点数,可旁边的李阳春却如财迷一样的称重点了点。
眼见李阳春也点头,这名直白才开口道:“马车上还有都护府发下的成衣和油盐酱醋茶,每人一匹麻布,油盐酱醋茶各三斤。”
“我这就为二位将东西搬下来。”直白有些许献媚,显然是知道马懿的身份。
马懿也门清,所以他拦住直白:“不必了,这点小事还是我二人自己动手吧。”
“好,那在下便告辞了。”直白眼见不能讨好马懿,反而引得对方警惕,当即也没有纠缠,而是果断选择了离开。
随着李阳春和马懿将成衣和东西取下马车,直白也驾着马车前往了下一个村子。
站在村口的二人见状,当即咧嘴一笑,转身往自家走去。
“两位先生这是发了军饷啊?”
“算是吧!”
“两位阿丈可有口福了。”
“哈哈哈哈……”
回家路上,不少被马车到来吸引的村民都在打听马车来意,但看到李阳春二人手上东西后,当即便猜到了马车为何而来。
“阿丈,我们回来了!!”
马懿声音爽朗,李阿丈与马阿丈闻声音走出。
眼见两人抱着这么多东西,连忙上前准备接过。
“阿丈不用,我们自己提。”
马懿与李阳春走入土屋,将成衣与油盐酱醋茶等物放下后,这才各自掂量了手中铜钱的重量。
“这么重,给他花完算了吧,我都记不清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
马懿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尽管他到永昌村开荒这些时间里,马成没少派人给他送东西,但他基本都拒绝了。
不是因为他意志坚定,而是因为李阳春也没有接受家里送来的东西。
李阳春这种烈属都如此,他这个官员子弟又怎么能输他呢?
不过也正因如此,经过十个月开荒历练的二人,此刻相比较刚来时,可谓消瘦。
若是没有旁人证明他们的身份,此时的他们与普通的村民毫无二异。
“都快过年了,确实该吃肉了!”
站在马懿一旁的李阳春也点了点头,而跟着他们走来的李阿丈与马阿丈闻言道:
“这鸡舍里的鸡也养了那么久了,要吃肉就吃它们好了。”
两人院中养了六只鸡,鸡所吃的东西,都是他们节省下来的口粮,以及干农活时抓的虫子。
不过也因为如此,所以六只鸡长得并不大,最大的一只也不过一斤四两。
“不行,要吃也得等明年我们走的时候。”
李阳春坚决反对,马懿也摇旗助威:“这次去城里,刚好买些麸糠来喂鸡。”
“如果可以,再买两只猪回来,明年走时杀了猪再走!”
“没错!”李阳春连连点头,而李阿丈与马阿丈拗不过他们,只能去村正那里找了两辆挽马车给他们。
二人揣着十几斤重的铜钱,驱赶着挽马车便往番和县赶去。
从永昌村去番和县,路程有三十六里,以他们挽马车的速度,今日怎么说也要在县内休息了。
由于只是村子,所以从村子往大斗乡,基本没有路,只是沿着永昌水走二十里,便能见到大斗乡。
大斗乡设于昔年大斗军原址,是番和县治下四乡之一。
原本的大斗乡只有一千多人,但随着人口不断迁入凉州,大斗乡的人口也突破到了三千人。
不止是大斗乡如此,就连其他几个乡也是如此。
以陇右规制,每个乡设乡长、巡检、粮长三人,三人皆是不入流的直白,但是属于官吏体系内。
只要任期勤勤恳恳,即便没有大功,但连续就任三年后,也能调入县城。
进入县城继续担任三年直白后,大概率是可以擢升为从九品下的六司官员。
不过陇右如今没有开疆拓土,也没有新设州县,因此不少人顶着从九品下待遇,做着直白的事情。
陇右有三十九个县,按照陇右规制,每个县应该有品秩官员十二人,流外直白五十到七十人不等。
只是如今局面,几乎每个县的品秩官员都在二十人以上,流外直白最少百人。
整个陇右都护府治下官员九百余人,流外直白四千七百余人。
可以说,如今最想要开疆拓土的不是身为陇右都护府节帅的刘继隆,而是这些顶着待遇却没有实权的官员们。
大斗乡因为流民迁入而渐渐繁华起来,就连都护府都派人来到此地开设了煤米油盐酱醋茶肉布等官营商铺。
正因如此,马懿和李阳春在驾车赶到这里后便被巡检带人拦了下来。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