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65节

  面对六州的数万百姓,即便尚摩鄢有二百多个学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统计好。

  正因如此,他让各州守军准备好绳子,用结绳记事的方式,针对每个百姓打个结扣,不分男女老弱。

  毕竟他只想用人口来交换粮食,只要把工匠和他们的家人迁徙离去,然后再算好有多少人,以此来向刘继隆要粮食就足够了。

  正因如此,各城不到十天时间,便交上来了许多绳结。

  没卢丹增派人统计过后,将绳结和书信交往了距离江油二百余里外的盘堤县。

  刘继隆见到这一车车绳结和那封书信时,却已经是六月的最后一日。

  “四万二千六百五十六口?”

  刘继隆望着这三十多车绳结,以及手中书信记载的数目,他没想到六州还有这么多人口。

  毕竟昔年开元巅峰时,六州也不过五万口人左右,而经过陇右这么多年的吸纳,当地竟然还有四万二千余口人,这已经超过了他的预估。

  即便只剩三成男人,也有上万之数,足够驾驭挽马车,解决五千兵马在二百里内的粮秣转运问题。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眼前的青年人。

  这是多康将领韦工啰碌的长子韦丹颇章,也是松州番人学校的学子之一。

  “老师,书信上的数目与绳结一致,我们不敢欺骗您……”

  作为番人学校的学子,韦丹颇章称呼刘继隆为老师,而这也是刘继隆在文化同化番人的手段之一。

  番人学校的教材中,常有刘继隆的身影和诗词、乃至他所写的话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他翻译成吐蕃文字的汉家佛教经籍。

  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经籍的学子们来说,这些经籍就好像是刘继隆写给他们认识的一样,称呼老师也不为过。

  “老师不会怀疑你们,我会按照这些绳结数量的五倍,从叠州转运粮食前往磨禅城。”

  “你可以转告尚摩鄢,我不用他区分男女老弱,只要这些人还活着,我就算作每口五石粮食与他贸易。”

  刘继隆说话间将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韦丹颇章,同时说道:

  “当然,这些粮食需要在我得到六个州后再交给他。”

  “在此之前,我需要他为我守住六个州,最好拿下三关……”

  “是,我会将老师您的话转告给大论的。”韦丹颇章恭敬行礼,刘继隆颔首道:

  “今夜你在寅宾馆好好休息,明日再出发吧。”

  “是……”韦丹颇章点头应下,刘继隆也示意陈瑛派人带他去寅宾馆休息去了。

  待他走后,刘继隆也并未返回衙门内,而是在门口的这些马车间穿梭,看了看那些系成结扣的绳结。

  陈瑛跟在他身后,二人简单看完十几辆马车上的绳扣,而后刘继隆才对陈瑛询问道:

  “东川和黔中道的兵马到哪了,准备前往什么地方驻扎?”

  陈瑛闻言说道:“东川的兵马由王重任领兵,如今抵达成都府,接手了松岭关的守备。”

  “黔中道的兵马已经抵达简州,看样子是准备前往江油关协防,领兵将领是您的熟人。”

  “我的熟人?”刘继隆眉头微皱,随后轻嘲道:“不会是索勋吧?”

  “回节帅,就是他。”陈瑛恭恭敬敬的回答,刘继隆听后笑了笑,同时又道:

  “祐世隆那边沉寂了近一个月,如今东川和黔中道能支援的兵马都在北边,距离嘉州均有二百里之遥。”

  “你说他若是此时攻打嘉州,能否在东川及黔中道兵马南下前拿下嘉州?”

  “这……”陈瑛没敢笃定,而是试探道:“嘉州的兵马都被崔铉带往了黎州,若是祐世隆出其不意,或许有五成可能拿下嘉州。”

  “五成?”刘继隆轻笑:“太少了,我看最少有七成。”

  话音落下的同时,他便往盘堤县衙内走去,步伐十分沉稳:

  “能否依靠尚摩鄢出兵掠夺西川人口,以此充实陇南及文扶六州,便看祐世隆能闹到什么地步了……”

第356章 嘉州旁落

  “直娘贼的,三州丢了就把四州划给我们,让我们一军守两处关隘,朝廷是怎么想的?!”

  七月初一,成都府城外的军营里,刚刚从西川衙门得知朝廷将文扶龙绵州四州重新划回东川,试图以东川军驻防江油关、松岭关,以凤翔军调往故桃关后,与王重任前来协防的张璘骂骂咧咧走入牙门中。

  王重任坐在主位,平静的为张璘倒了杯茶,张璘见状更来气了。

  “炳文,你难道就不生气?”

  “直娘贼的,我们才到成都三天,现在又把我们调去绵州和龙州了。”

  “以朝廷的意思,是想让我们收复文扶龙三州,同时守住松岭关和江油关。”

  “来之前节帅可是说过了,不让我们尽死力,最好把西川局势搞得危险些,如此才能让节帅得到节制东西川兵马的旌节。”

  “可是现在我们需要驻守两关,分兵之后每部仅五千兵马,而故桃关聚集杨复恭及李昌言、王符彦等上万兵马,番贼若是要破关,必然会选择松岭关和江油关。”

  张璘絮絮叨叨说了许多,王重任直到最后一句话才表情微变。

  将茶杯推向张璘后,王重任这才说道:“节帅的吩咐,我自然不敢忘记。”

  “不过大郎你也别忘记,节帅吩咐我们不要消极太过,以免让西川的官员看出来。”

  “正因如此,我才会欣然接受将文扶龙绵四州划归东川。”

  “只要划归东川,那我们就能顺手接管江油关和松岭关,但是否出兵收复三州,这点不在朝廷,而在我们。”

  “我们大可做出佯攻收复江油县的姿态,随后按兵不动,或是在龙州寻些番人宰杀,当做番兵首级交给朝廷便是。”

  王重任的话让令人眼前一亮,张璘思索后满意道:“还是你手段多,某倒是没想到还能这么做。”

  “不过首级好说,但番甲该从哪里获取?”

  “仅有首级而无番甲,朝廷未必会信我们的话。”

  “番甲还不容易?”王重任轻笑:“弄些工匠仿制些残破的番甲,只需弄个数百套,谎称杀贼数千,获甲数百不就行了?”

  “好!就这么办!”张璘爽朗一笑,王重任却继续笑道:

  “不过在这么做之前,我们需要让节帅知晓此事,另外从梓州附近调遣兵马,增加两关兵力,才能让番贼知难而退,不至于损失太多兵马。”

  “自然!”张璘连忙点头。

  不过就在两人话音落下的同时,牙门外却响起了脚步声,一名都将走入衙门内作揖道:

  “二位兵马使,节帅派人前来传信。”

  “快请进来!”张璘下意识开口催促,王重任也颔首示意。

  都将见状作揖,随后走出牙门,亲自将人带入了牙门内。

  一名列校持着东川军碟走入牙门,走入内堂后将军碟呈给了王重任二人。

  “传节帅军碟,请二位兵马使分兵移驻松岭关及江油关,节帅已经调遣梓州、利州、普州等三处兵马前往二关。”

  “节帅军碟,请二位兵马使牢记密令……”

  “接令!”张璘与王重任作揖,随后将军碟接过,确认无误后交还给轻骑列校,让人为他安排住所与饭食后,二人才商议起了拔营事宜。

  朝廷把烫手山芋丢给了东川,却集结重兵前往故桃关,显然是想要收复维、翼、茂三州。

  这并不奇怪,毕竟故桃关背后就是彭州,而番兵如果攻破故桃关,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彭州兵马,直接进攻彭州身后的成都府。

  相比较之下,松岭关和江油关与成都之间还有绵竹关、雒水可供防守,重要性自然大大下降。

  这么想着,两人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并于翌日清晨拔营北上。

  在他们拔营北上的同时,刘继隆也落后朝廷圣旨几日后才知晓了朝廷调整诸州归属的事情。

  他召集诸将前来盘堤县衙,待众人入座后才将朝廷调整诸州归属的事情说了出来。

  “朝廷此举,若不是为了敲打我们,便是准备出兵招讨我们。”

  坐在主位,刘继隆并没有把话说死。

  朝廷的用词十分严谨,招抚、招讨、讨平三种听上去大差不差,可实际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招抚最轻,但对付陇右用不上,因为陇右在名义上就属于大唐。

  招讨略重,意思只要陇右满足朝廷的某些条件,便能结束此事。

  讨平最重,基本上代表朝廷与陇右不死不休,除非陇右能把朝廷拖到谈和的程度,不然朝廷不会随便改变态度。

  不过对于李骥等青壮派来说,招讨和讨平都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威胁陇右。

  “节帅,朝廷既然要打,那我们就陪他打!”

  尚铎罗不假思索的起身作揖,李骥更为激进,起身后立马道:

  “节帅,末将主攻,我们应该立即出兵拿下六州,驱使尚摩鄢与我们进攻西川,趁朝廷没反应过来前,先把西川和东川拿下,再把山南西道占据,然后北上拿下秦陇二州,兵锋直逼关中,直取黄龙!”

  “节帅,末将附议李副都护之策!”马成选择附和李骥,其余诸将也纷纷叫嚣附和。

  面对众人,刘继隆冷静询问起李骥:“朝廷在三川有多少兵马,你可知晓?”

  “左右也不过七八万之数,我军兵强马壮,轻易可破之!”

  李骥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再问:“若是拿下三川,我军便与江南西道、黔中道及大礼接壤,多面环敌,届时你又该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李骥沉默片刻,而后继续道:“招抚大礼,许诺其岭西、安南、黔中之地,派重兵驻守涪州,防备山南东道进犯。”

  李骥的回答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可刘继隆摇头道:“若朝廷以重利拉拢大礼,或开出的价码更高呢?”

  “此外,你可曾去过三川,可曾知晓我军前往三川,是否会水土不服,如移民北上那般多病呢?”

  “倘若三军水土不服,无法作战,届时我军主力长陷三川,而陇右又该如何?”

  “我……这……”李骥被刘继隆说的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他常年在河陇作战,自然没想过水土不服的问题。

  诸将眼见李骥说不出话来,当即便纷纷沉默下来。

  眼见他们无话可说,刘继隆这才开口道:“天下广袤,西北及两漠多草原而干燥,幽州平原与山岭交加,巴蜀虽有平原而多丘陵,湿气乃重。”

  “江淮多水系而不少湖泽,江南多泥沼而山川林密……”

  “这天下各处皆不相同,莫要以河陇兵法套用他处,否则必然祸害三军。”

  刘继隆口中所说的这些地域特征,都是这个时代东西南北各地的地域特征。

首节 上一节 56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