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27节

  近黄昏。

  沈念来到了都察院,告知前厅文吏,欲拜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

  不多时。

  那名文吏便小跑着过来,道:“沈编修,海佥院(佥都御史的尊称)请您进去。”

  随即,沈念走进了海瑞的公房。

  他在门口就看到了坐在桌前翻阅文书的海瑞。

  两鬓花白,脸庞削瘦,眼眸深邃,坐姿尤为端正,就像一块带着棱角的石头。

  “翰林院编修沈念,参见海佥院!”沈念躬身拱手。

  海瑞放下笔,站起身来,打量着沈念道:“果然是文如其人,好风姿!好风姿!”

  紧接着。

  二人坐在一旁的茶台前开始闲聊起来。

  海瑞看上去比沈念还要激动。

  他先告知沈念,当时为沈念写信的缘由,然后便开始聊起了当下的朝事。

  海瑞自在吏部报到之后,便将一系列关系山西的政事、军事、商事等文书,全都找出,细看起来。

  二人相谈甚欢。

  沈念能够看出,他来都察院的两日,应该没有什么官员理会他。

  大家都在躲着他走。

  沈念见海瑞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由得入了正题。

  “海佥院,可愿参与重阳节的百家议政后,再行前往山西?”

  海瑞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

  “老夫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没多少人愿听老夫讲话,不如早早去巡视山西!”

  沈念看到海瑞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顿时明白了他的心思。

  海瑞入仕多年,怎能不知巡察山西,彻查晋官、晋商勾结之事,乃是得罪人,有可能被人诬陷导致晚节不保,甚至丧命的事情。

  对此,他无所畏惧。

  但他知晓。

  朝廷只是将他当作一把剑,一把需要时抽出,不需要时立即入鞘的剑。

  他怕将自己满肚子的不合时宜道出,朝廷会直接将其罢黜,将巡视山西的差遣也丢了。

  沈念看向海瑞。

  “海老,朝廷命您巡视山西是为了新政,朝廷举行百家议政也是为了新政。”

  “您来京师的这几日,应该能够看到很多人眼里是没有朝廷的,是想要打败朝廷官学的,很多书生士子没有大局观,他们眼里的民,只是读书人,而朝廷心中的民,您心中的民,是我大明的所有人,我希望您在,有您在大明律便能稳,三纲五常便能稳,当下的新政便能稳!”

  “您是知道的,讲学无法治世,道德无法治国,没有朝廷法令的制约,大明将礼崩乐坏,将有倾覆之危,目前的新政,或许在您眼里仍有诸多缺漏之处,但其却是能渐渐兴盛大明的,希望这次百家议政,您能站到前面,哪怕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话,也将对新政大有裨益。”

  “只要您能同意,我便向内阁请求。至于巡视山西之事,晚半个月也没有问题!”

  说罢,沈念朝着海瑞重重拱手。

  在他眼里,海瑞一人,足以抵得上千名士大夫。

  海瑞站在午门前,便能让所有心有私念的人不敢开口说话。

  海瑞面色凝重。

  他知晓沈念想让他做什么,他也知晓自己能做什么。

  他从沈念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刚入仕时的那种大义与坚韧。

  “老夫答应你!”海瑞郑重地说道。

  他什么都懂,只是不愿意与这个浊世同流合污,但为了新政,为了大明的黎民,他可以在某些事情上妥协,选择以大局为重。

  沈念顿时大喜。

  其眼眶发红,突然忍不住给了海瑞一个结实的拥抱,然后激动地说道:“海老,我代表天下的年轻人,感谢您!”

  ……

  翌日一大早,内阁值房。

  翰林学士马自强带着沈念出现在张居正的面前。

  “什么?让海刚峰参与百家议政,不行,不行!”张居正连连摇头。

  在张居正心里。

  海瑞是一把双刃剑,能攻击民间异端,也能攻击朝堂。

  “海刚峰过于固执,他虽不否定理学、不否定新政,但一些标准教条,定的过高过严,易与王世贞之流一起,攻击朝政。”

  听到此话,马自强与沈念互视了一眼。

  二人感觉张居正是怕了,怕海瑞也提出权臣专权,宦官干政。

  海瑞的杀伤力比王世贞高太多了,其背后站的是大明祖训,是千千万万的百姓。

  当然,张居正说的海瑞有些标准过高过严,也是实情。

  比如:海瑞在任淳安知县时,上任后,清查淳安县常例收入,发现常例收入累计一千多两银子。

  他当即下令:革除淳安县所有常例。

  这个常例,不仅是海瑞这个知县的常例,还包括县丞、主薄、师爷、教谕、衙役等。

  这导致一群官吏辞职。

  然后海瑞便将县丞、主薄的事务揽到自己手里,重新召便宜的衙役,他靠着每月五两银子的俸禄,靠着在官署后院开荒,竟养活了全家。

  然后凭借一己之力将淳安县治理的民风淳朴,蒸蒸日上。

  这种“圣人”行为,若推广全国,那估计无人再愿当官。

  沈念拱手道:“阁老,海佥院虽性情刚直,但绝非迂腐之人,他为了新政,为了大明天下,自然会与朝廷站在一起。”

  “另外,要彻底打压那些异端,还需靠民意,满朝上下,唯有海佥院最合适,为了新政,请阁老不拘一格用人。”

  “大明历任首辅没有不挨骂的,但为了新政,一切都值得!”沈念再次重重拱手。

  一旁。

  马自强胸膛一挺,朝着沈念瞪眼道:“阁老怎会因被骂而不敢用海刚峰?”

  张居正白了马自强一眼,他怎能看不出二人在唱双簧。

  不过,张居正对马自强的意见向来都是十分看重的。

  此次百家议政,本就是在玩火。

  若能有助新政,张居正不介意解禁民间书院,允许生员言政;若使得天下学说大乱,张居正绝对会该抓就抓,该杀就杀。

  这时。

  马自强又道:“阁老,有时,海刚峰代表朝廷站在最前面,可能比您站在最前面更合适。”

  张居正轻捋至腹长须,想了想,道:“此话虽难听,但是在理,让他来吧!”

  沈念顿时长呼一口气,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101章 主持官人选!王锡爵or申时行

  九月初三,清晨,天蒙蒙亮。

  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小万历高坐于御座之上,李太后垂帘幕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海瑞站于左都御史陈瓒之后。

  王家屏以起居注官站于御座东南,沈念则站在一众编修的队伍中。

  通政使司当值官员念过需要通告群臣的奏疏后,小万历抬头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何在?”

  身穿一袭崭新的云雁补子四品绯袍的海瑞,大步出列,向小万历行礼。

  “老臣海瑞参见皇上,恭祝圣躬万福!”

  海瑞一说话,几乎所有官员都直起腰来,包括站在最前方的三位阁老。

  许多官员或许不喜海瑞的为官之道,但却非常尊敬他。

  这样的官员,大明只有一个。

  “海佥院快快请起!”小万历笑着说道:“朕听闻海佥院入京当日,便已开始阅览与山西军政民情相关的文书,如此勤勉,朕心甚慰!”

  小万历缓了缓,环顾下方,提高了声音。

  “朕在此再次表态,海佥院巡视山西,乃是奉朕之命前往,朕的态度是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有敢阻拦弄虚者,朕绝不轻饶!”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八个字正是朝廷的态度。

  这句话也将是海瑞的护身符,谁阻拦海瑞,就是与朝廷对着干。

  内阁阁臣张四维听到此话,挺胸抬头,完全无视周围的目光。

  紧接着。

  小万历又道:“海佥院,朕欲将你留京半月,参与百家议政,你觉得如何?”

  听到此话,官员们全都看向站在前方的海瑞。

  小万历能说出此话,显然是内阁已经商量好的,但此话从小万历口中说出,意义截然不同。

  皇帝亲邀,是让海瑞在捍卫皇权的前提下,支持新政;内阁相邀,则仅仅是张居正欲令海瑞支持他。

  百官皆知,海瑞在朝中没有派别,没有私党,甚至都没有什么朋友。

  他只认祖制、法令与道德。

首节 上一节 127/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