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05节

  他痛心疾首的样子:“如此情形之下,那张江陵竟听信其幼子荒唐之言,推行什么瘟疫防治方案,封禁京师全城!

  陛下可知有多少百姓被困于家中,无处谋求生计,多少百姓无处求医!”

  能够官至二品,自然非是平庸之辈,这些数字徐学谟看过一遍,竟然全部记在脑中,没有一点儿错漏。

  “嗯?”

  霎那间,万历皇帝失去了一些底气,脸上也有些迟疑了,他下意识地说道。

  “这些数目尚且不够准确.”

  张允修给的剧本里头,没有这段的预案啊!

  谁知道,这徐学谟竟然能够将那些数字记得如此牢靠?

  徐学谟言辞激烈地说道:“陛下要数字,微臣便给陛下数字!”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样子,继续说道。

  “三月以来,大同府因大头瘟死亡人数已达两万三千四百五十六人!太谷县死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忻州死亡三千二百零八人.”

  还没等徐学谟说完,一名老臣于大殿之中急得直跺脚。

  “耸人听闻!耸人听闻!”

  他老泪纵横出列劝阻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再执迷不悟了!天下苍生何辜啊?”

  徐学谟再看向皇帝说道:“陛下可要微臣再背出来?”

  他自信满满的样子,似乎将所有的奏报都给背了下来。

  万历皇帝脸上肌肉抽动一下,连忙说道。

  “大同府死亡数万之人,京师死亡远低于此,如何不能够证明瘟疫防治方案之用?尔等”

  “陛下!”徐学谟神情严肃地说道。

  “京城乃首善之地,京城百姓自当受朝堂赈济,此赈济寻常时候便有,与那张士元有什么关系?

  陛下死一万人死一千人,难道不都是您的子民么?!”

  他这一问,一下子就勾起了不少殿内大臣情绪,随后许多大臣看向皇帝的眼神,竟然都带着一丝愤慨。

  万历皇帝后退了一步,他的表情管理又开始失去控制了。

  此时此刻,他最想将张允修拉到身边来,让那小子跟这群文臣掰扯。

  他堂堂一个皇帝,面对这徐学谟记忆力超群,去哪里寻找反驳的数据?

  最为关键的是,正如徐学谟说的那样,如何能够证明张允修的瘟疫防治方案是有效的?

  万历皇帝先前为了了解“大头瘟”,其实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他翻阅史书,大头瘟的记载,最早要到元代,史书记载为“皇庆二年冬,大都大疫。”

  随后便是《宋史五行志》记载,庆历八年左右,于河北地区发生一场瘟疫,“河北疫,遣使颁药”。

  可这些记载,大都未有体现出具体的数字,仅仅是以模糊的“大疫”来表述。

  你要说张允修之策治病救人,如何去证明?

  单单靠几个百姓的口碑?

  然而,徐学谟可是结结实实将死亡人数给拿了出来,那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不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张允修,难道还能够另外开设一种情形,便是没有采用瘟疫防治方案的情形,两相对比出现结果么?

  这根本就是达不成的事情!

  一时间,万历皇帝的舌头都有些打结了,继续说道:“朕朕觉得那仁民医馆自是有效果的,不信你们可以去看看,对比一下其余传统之医术,朕听闻城中还有不少勋贵去张允修那里寻求医治”

  “陛下!”徐学谟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朝政乃朝政也!岂是能够以口口相传来定论?京城内外皆为那张士元所害!如何还有正常之医术医者!!!”

  一番话下来,万历皇帝竟然有些哑口无言了,他能够感觉到诸多大臣悲痛、失望的眼神,越是这样他便越加慌乱。

  只见那徐学谟咄咄逼人的样子,他再次踏前一步,高声朝着万历皇帝说道。

  “陛下!不可一错再错了!要而今回头尚且还来得及!”

  “我”万历皇帝上面憋得通红,那股子君王风范终究还是没有维持住。

  就在此时,一个人终于是站了出来。

  “陛下。”

  申时行脸上毫无表情,似乎适才发生的一切,根本没有触动到他的情绪。

  他缓缓出列,朝着万历皇帝恭敬说道。

  “徐尚书所言,臣不敢苟同!”

  万历皇帝有些惊讶地看向对方,猛地想到张允修事前所说,申时行会在朝堂上给他一个惊喜。

  皇帝本来对这申时行已经不抱希望,没想到对方这时候出手了!

  “申汝默”张四维站在一旁咬牙切齿的样子,可终究还是无法阻拦。

  徐学谟与殿内群臣都有些惊讶,什么时候这申时行也会出来说话了?

  这并不符合此人的性格啊!

  可申时行不理会旁人的反应,只是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臣受元辅大人之嘱托,处理京城内外防治瘟疫之事,要说有过,臣自当是难辞其咎。

  可臣之所见于徐尚书完全不同,所谓因防治瘟疫方案,京师百姓死亡众多,根本便是无稽之谈!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张士元之防治瘟疫方案,京师百姓才能够达成远远低于其余地方的‘死亡率’!”

  他担心群臣们听不懂,还特意在这“死亡率”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徐学谟嗤笑说道:“申阁老空口无凭,单单凭借你这三言两句,便可以证明其有效了?

  申阁老不会想着请些人上来,弄虚作假蒙蔽圣听吧!”

  在徐学谟等人看来,他们只要死咬着这样的话术不放,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你有人证?我也有人证!京城因瘟疫而失去亲人之百姓大有人在,只要稍稍做一些引导,便会对那张士元和防治方案恨之入骨!

  申时行等人如何能够辩驳?

  可申时行不理会对方,而是继续拱手对着皇帝说道。

  “陛下,臣有一物可证明防治瘟疫之成效,必将让朝堂诸公心服口服!”

  好大的口气!

  他这一番话出来,便连万历皇帝都有些心虚了。

  这个申时行.他靠谱么?

  可想想乃是张允修的安排,便随即打算死马当作活马医,点了点头说道。

  “准了!”

  申时行再行礼,即刻转头吩咐旁边太监,去寻殿外取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物件。

  不一会儿,太监领着几名仆从匆匆走入大殿之中。

  他们手里抬着一幅足足有一丈宽的卷轴,小心翼翼地抬进大殿之中。

  徐学谟见此紧紧皱起眉头:“申汝默你到底要做甚?”

  申时行还是不理会对方,只是朝着皇帝询问说道。

  “陛下,可否容许在大殿之上,将这卷轴铺开。”

  万历皇帝此刻已然急不可耐,连忙摆手说道。

  “不必拘礼!”

  有了皇帝的许可之后,仆从们便将这卷轴在大殿中央的地面平整的铺开。

  随着这卷轴的铺开,殿内诸臣也都生出了不少好奇心,纷纷身体向前倾斜,想要看看其中端倪。

  可当卷轴铺开之后,所有人脸上都有些疑惑了。

  因为上头用墨迹和留白,共同构建了一个半四方形之图案。

  只见图案之上,由一个又一个方格子所组成。

  最为显眼的,乃是沿边有两道粗重延伸而出的线条,并且末端带着箭头。

  上头竟然还有标注,一曰横轴,一曰纵轴。

  这图案之上,还有两道折线蜿蜒曲折向下,分别用朱砂笔标注,显得异常醒目。

  不少人看出了端倪,可大部分大臣还是一头雾水。

  特别张四维,他脸上怒意显现,突然站出来指着申时行说道。

  “申汝默,尔也要学那张士元,行荒唐之事么!”

  万历皇帝站在高处,将卷轴上头内容看得更加真切,看着看着他竟然觉得有些熟悉。

  顿时眼前一亮!

  “咳咳!”

  申时行咳嗽了两声,脸上有些不自然地说道。

  “诸位请看,此乃近一个月以来,京师防治瘟疫,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之折线趋势图也!”

第113章 诸公没怎么学算学吧?

  工部尚书曾省吾,万历元年之时,他曾经率领官兵处置土司叛乱,也可以算得上是“莅事精勤,多有建白”。

  然而,这些年曾省吾能够官至工部尚书,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得益于张居正的帮助。

  起初徐学谟等人对于张居正的攻讦,他自然也是嗤之以鼻,甚至怒而撰写弹劾奏疏,力劝皇帝要严查徐学谟等人。

  然而张居正重病,令曾省吾等人心中失去了底气。

  再加上,张居正力推所谓“防治瘟疫方案”,明眼人都可看出,此乃那张允修的手笔,一介少年人参与朝堂大事,岂不是如同儿戏?

首节 上一节 105/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