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04节

  可这样的情形,自从万历六年的夺情事件之后,便彻底发生了改变。

  彼时,张居正回乡安葬父亲,由张四维代为执掌内阁。

  甚至一度有风头传出,张四维将成为下一任首辅,可以想象于官场沉浮多年的他,在得到这泼天“时运”之时,炽热的野心到底会膨胀到什么地步。

  可这一切期望,终究都被皇帝强留首辅的夺情事件给打破了。

  自那之后,张四维面上对于张居正恭维,可心里早已生出了嫌隙。

  申时行微不可察的,抽走了桌上一份文书,起身看向了张四维说道。

  “张阁老,今日又要开廷议,此间种种事情,陛下与朝堂诸公会有个定论,我们便不要在此多费口舌了吧。”

  说完这番话,申时行略微拱拱手,便朝着门外离去。

  “你!”

  张四维气愤万分,指着申时行的背影怒骂说道。

  “申汝默!尔便等着与那张江陵一同身败名裂吧!”

  今日紫禁城天气不错,时值四月晚春接近立夏,京城内外气温终于是有些回暖。

  然而,皇极殿内外却一片肃杀之气,甚至于大殿中都有些发冷。

  廷议如时召开。

  实际上,皇帝肯松口开廷议,着实令群臣感到意外。

  毕竟在诸多大臣眼里,这位少年天子已然荒唐得不能再荒唐。

  不事朝政,不纳谏言、宠幸奸臣、成日留恋后宫、暴饮暴食,还要加上一项不务正业,成日里在后宫沉迷话本,痴迷于丹青。

  简直是罄竹难书。

  可以说,在诸多大臣的眼里,这位皇帝将佛门五毒“贪、嗔、痴、慢、疑”几乎全部踩了个遍。

  简直算得上是昏君典范!

  这样的皇帝,臣子难道不应该着力“劝谏”,令他回头是岸么?

  如此这般,才可以彰显出为臣之道啊!

  所以,廷议才刚刚开始,万历皇帝还没有说话呢,便立马有一人出列说话。

  “臣云南道监察御史羊可立,请陛下颁罪己诏以安社稷!”

  羊可立面颊凹陷,有着一对三角眼,他微不可察瞥了一眼上头的万历皇帝,观察对方的反应。

  出乎意料的是,从前皇帝暴戾的表情,竟然消失不见了。

  羊可立有些意外,可还是自信满满,用早已准备好的腹稿,禀报说道。

  “自三月以来,各地祸端频发,先有京师及北直隶、山西各地大疫,近来又有南直隶苏、松、淮、凤、徐、宿各地水患,天下百姓已然苦不堪言,各地士子怨声载道”

  “伏惟陛下圣明,然却为权臣佞臣所蛊惑,臣泣血劝谏,请陛下诛权相张江陵,灭佞臣张士元,以平民愤!”

  “若陛下不纳忠言,臣等便跪死在这金銮殿之上!”

  随着羊可立的言语,群臣犹如准备好一般,同时一个个又从队列之中走出,纷纷朝着皇帝跪拜劝谏。

  “请陛下纳忠言!”

  申时行站在张四维身后,眼见对方也同样出列,继续朝着万历皇帝逼宫,他的神情越发凝重起来。

  若真遂了这些人的愿,一旦皇帝下了这罪己诏,这数月以来殚精竭虑的瘟疫防治工作,将彻底沦为弊政!

  所有在这其中施行的举措,将成为皇帝昏聩决策的罪证!

  张居正和张允修父子二人难道不需要担负“误导”皇帝的责任么?

  申时行知道皇帝的性子软弱,若万一真的顶不住悠悠众口,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着先前张允修与自己的谈话,咬了咬牙,正想要出列驳斥。

  可就在这时候,却听得上头传来声音。

  “诸卿家所言之事,朕已然知晓了,何须反复陈奏?如今各地灾情紧急,此次廷议,当务之急以务实建言为要,莫要再提些空泛无据之论!”

  皇帝充满威仪的声音传来,威严之中甚至还带着一丝冷漠,甚至于听不出一点儿情绪波动。

  申时行猛地瞪大了眼睛,看向万历皇帝犹如怪物一般。

  不少立在下头的老臣,打了个寒颤,有些甚至吓了一跳。

  觉得这话术竟然有些熟悉?

  他们惊出一身冷汗,猛地抬头往上看,看到御座上依旧是胖乎乎的万历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还是万历么?险些以为是世宗嘉靖皇帝再临皇极殿!

  羊可立也有些意外,可今日廷议之目的,早就确定下来,断然没有现在就放弃的道理。

  他再次高捧牙笏,正欲说话,可却又被万历皇帝的话语给打断了。

  “羊子豫,冠冕堂皇之话就勿要再说了,你口口声声说民怨沸腾,可有奏报呈上来?若单凭口舌,朕便要治你个扰乱朝纲之罪!”

  羊可立猝不及防,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悄悄抬头想要观察一番皇帝,竟然意外对上了皇帝那一双凌厉的眼眸。

  哪里还有什么怯懦和惧怕,天子威严散发而出,令羊可立险些失态。

  他磕磕绊绊地说道。

  “臣不知陛下需何奏报,先前所言之情形,皆于朝廷奏疏有所体现”

  “依你之言,倒是要朕自己去看了?”

  万历皇帝语调愈发严厉起来,他紧紧蹙眉,一拍御案,大声喝斥说道。

  “大胆!羊子豫尔诽谤君上,扰乱朝纲,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忠诚,口口声声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却连苦在何处也支支吾吾。

  如此言语,尔该当何罪?大不敬之罪?还是欺君之罪?”

  “陛下!”

  羊可立吓坏了,喉结上下滚动却说不出半句话,他怎么也没想到,从前“好欺负”的皇帝竟突然如换了一个人似的。

  平日里在幕后高谈阔论、意气风发,可真正遇到事儿,终究是少了些胆色,皇帝的一番威压下来,竟然给他吓得匍匐在地,犹如一只被抽去骨头的虾一般,不敢言语。

  万历皇帝紧紧盯着此人的反应,他面沉如水,看不出什么表情,可心中不由得感觉到一丝爽利。

  突然变得如此威严,难道今日,他真的是世宗嘉靖帝上身了?

  非是上身,而是他有备而来。

  这一招“祸水东引”,便是张允修给他出的主意,按照张允修的说法,要领便在于“逮着一个人猛揍”!

  为了准备今日的朝会,他昨日仔仔细细预演了一天,不仅仅跟张允修推敲了“台词”,还拉着太监张诚模拟朝堂争辩的场景。

  有好几次,张伴伴被迫拿着清流们的话术,指着皇帝鼻子骂,都被暴怒的万历皇帝打得鼻青脸肿。

  不过,张伴伴的牺牲是卓有成效的。

  看羊可立的反应便可以知道,简简单单的几个眼神,几句不多的言语,便让万历皇帝拿回了主动权!

  这一番话下来,大殿之内,群臣们纷纷面面相觑。

  眼神中都带着点疑惑,皇帝怎么一夜之间跟换了人一般?

  儿皇帝.什么时候开窍了?

  万历皇帝并没有打算放过对方,怒目而视地说道。

  “羊御史!为何一言不发?岂是心虚了不成?”

  “微臣.臣.”

  羊可立被这几问彻底给打懵了,说起话来都结结巴巴。

  他心中忐忑不安,毕竟部堂高官们,皇帝不会轻易打杀,可打死一个御史还不是轻轻松松?

  君不见那魏允贞,如今身子被打得半身不遂,虽说能够回乡,可经那张允修有心传播之下,被世人冠以“乱臣贼子”的名头,简直是生不如死!

  心里头越发紧张,他便越发口不能言,说起话来也是磕磕绊绊,哪里能够再能言善辩,被皇帝咄咄逼人的质问之下,他连连伏地磕头。

  “容臣再想想”

  万历皇帝正等着他服软,丝毫不留情面地一拂衣袖,冷冷说道。

  “此人胆大妄为,冯伴伴将此人拖出午门”

  眼看着,那冯保即将出列,可就在这句话还未落下之时,一人突然站出来,大声朝着皇帝说道。

  “陛下!羊御史言语失当,然罪不至此。

  京师大疫灾情乃有目共睹,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南直隶今又有暴雨水患,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生员哭庙,士人扼腕叹息,多少弹劾奏疏传入宫中,陛下何以无动于衷呢?!!”

  万历皇帝脸上表情突然凝固,他紧紧盯着出列说话之人,不是礼部尚书徐学谟还有谁?

  脑袋里头,闪过张允修曾经提到,礼部可能与白莲教匪之纠葛,他一时间便怒从心起。

  可想着张允修提示的话语,他立马有压制下心中怒意,嗤笑说道。

  “怎么?徐尚书还要说道说道?”

  八点还有一章

第112章 申时行出手了(日万!)

  皇帝一句冰冷的话语抛出,便连徐学谟也觉得有些遍体发寒。

  他能够感觉到,皇帝对于自己言语中的不善。

  可徐学谟不在乎,只要能够将张居正势力清出朝堂,这朝堂之上皇帝还不是要倚仗他们这群清流?

  手握着大义,即便是皇帝也要与他们妥协!

  于是徐学谟虽不敢抬头,可却挺直了腰板,朝着皇帝大声说道。

  “陛下想知天下臣民如何困苦,臣便告知陛下。

  自三月以来,顺天府有奏报,通州已因疫病死亡者两千五百三十六人,大兴死亡一千八百九十七人,宛平死亡一千一百零八人!

  疫病传播之快,令许多百姓家中一夜之间染病,全家病倒,甚至无人能够外出求医”

首节 上一节 104/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