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80节
“回大人的话,小人自万历三年,幸得圣天子赏识,于鸿胪寺任职已然有六年之久。”
张允修审视着对方:“寻常官吏,熬了六年早能够升个一官半职,起码也不该还是个区区从八品主簿,尔心中可有怨言。”
赵士桢冷汗直冒。
他想起四年前的一件事情,彼时张居正“夺情”之事爆发,朝中连续五名大臣被廷杖。
赵士桢年轻气盛,听信了一两句他人的蛊惑,便当起了出头鸟,博取什么“直臣”之名,以诗词对受廷杖大臣予以袒护。
事实上,他人微言轻,即便是开口说话,对于帮助廷杖大臣没有一些作用,反倒是惹来皇帝和张居正的不快。
若不是他素来就有“口不择言”的名声,且平日独来独往,怕是要挨上一顿廷杖再发配边疆了。
这一两句诗词,换来了一个“好名声”,却也令他在鸿胪寺蹉跎整整六年。
其实历史上,赵士桢因为他这种“甚好口讦”的脾性,在鸿胪寺主簿上担任了整整十八年之久。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本来,这赵士桢已然心灰意冷,不过时常骂一骂那张江陵,再埋头进行“匠术”研究以解心中苦闷。
却不想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在京城内经商的族兄赵睿。
念及于此,他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朝着张允修拱拱手说道。
“还望张同知知道,下官从前若说无怨言,那定然是假的,可自为张同知研制这一干‘神器’之后,宁愿不要这主簿之职,也愿为张同知效犬马之力!
此肺腑之言,还望张同知成全!”
说罢,他便从座椅上起身,朝着张允修直挺挺地跪下,叩拜行礼。
要知道,明朝虽有跪拜之礼,可也仅限于双方身份差距极大的情况,甚至来说一般朝堂上官员是不会相互跪拜的。
赵士桢将头磕得砰砰直响,哪里还有往日的硬气。
生怕张允修因为从前之事而迁怒,故而赵睿也在一旁为小心翼翼地说道。
“同知大人,此事皆因我而起,从前小人于各地寻访名匠,最后才寻到我这族弟,他于鸿胪寺内事务清闲,平日里便喜研究火器和各类工技小人想来让他来协助研制这‘面罩’乃是不二之选,却不想.”
说罢,这赵士桢也同样再叩首恳切说道。
“同知大人,下官悔不该当初,自研制面罩以来,便已然是痛改前非,还望大人成全!”
赵士桢是真的离不开这工坊了!
实际上,一开始他也是抵触的态度。
可在看到了那“防护面罩”设计图纸之后,对于研制器物的渴望,彻底战胜了心中的怨愤。
说起来,张允修简直是工技方面的天才!
这“防护面罩”上,所涉及到一干工艺,比之从前他所接触的物件,都要精巧太多了!
为了能够将这“防护面罩”制作完成,赵士桢夜以继日的进行研究,照着图纸可以说是殚精竭虑。
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从前赵士桢研究火器,遇到一个瓶颈之后,若是寻不到什么书籍图纸参照,卡上个十天半月,也同样不稀奇。
然而,帮着张允修做事之后,赵士桢每次遇到问题,只需跟族兄赵睿一提,后者便会拿着问题去询问张允修,随后便会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样完美的研制过程,对于赵士桢来说,简直是如有神助一般,令他越来越对张允修改观,也越来越离不开其“指导”。
久而久之,甚至产生了路径依赖。
这种一研究,便能够出成果的感受,也令他越来越着迷。
若非如此,赵士桢怎会如此恭敬?
要知道从前,他可是一口一个“生平甚好口讦,与公卿亦抗不为礼”。
不消说是张党,便连“倒张派”的清流,他也同样不给好脸色。
今日竟然能够“摧眉折腰事权贵”,足以见得“爱好”带来的影响有多么强大。
张允修瞥了那赵士桢一眼,不甚在意的样子。
实际上,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顶撞老爹张居正的人可太多了,若见一个便喊打喊杀,岂不是成了鬼见愁?
再说这“防护面罩”和“纺织机”的工艺,一开始张允修便没有要保密的心思。
甚至于西山工坊开采煤矿的各个工艺,也仅仅是在关键技术上的保密。
比这些还要厉害的发明,他画出来的图纸,能够从早到晚画不间断。
身为一名通晓将近五百年科技发展的穿越者,害怕古人抄袭模仿,不显得十分可笑么?
再简单回想一下赵士桢的生平。
此人确实算是一个比较“纯粹”之人,可以算得上是低配版海罡风,突出一个“敢说”,但是毫无政治智慧。
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赵士桢在历史上得罪了太多人。
以至于在后来立储之争,所引发的“妖书案”中被人构陷成始作俑者。
最终心力交瘁而亡,也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最关键的是这小子有才啊!
今后张允修还打算研制火器,还有诸如蒸汽机等大部头的科学研究,赵士桢这种人才是不可获取的。
心里有了决断,可嘴上张允修还是要保持个上位者的姿态,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赵睿说道。
“赵东家,你可能为你族弟作保?”
第169章 蛟龙吸水!(21点还有一章)
赵睿打了一个冷颤,起身拱手行礼说道。
“回禀张同知,此事因我赵睿而起,我自当是全权负责,若我这族弟出了什么纰漏,我甘愿一同受罚!”
听了他这句话,张允修嘴角扯出一丝微笑,看向赵士桢说道。
“起来吧~往日之事便不要多提了~”
可他越是这样说,那赵士桢越是感到害怕,将头磕得砰砰作响,声泪俱下地说道。
“下官往日里口不择言,大人若想要责罚便责罚吧,不过这纺织机,还请万万给下官研制之机会!
此旷古未有之神器,下官宁愿肝脑涂地,也要将其研制成功!”
对于赵士桢来说,这小小的鸿胪寺主簿已然没什么意思,比之功名利禄来说,研究“匠术”更显得具有吸引力。
张允修却心中觉得好笑,一个珍妮机就让你激动成这样了?
若是抛出蒸汽机图纸,他不得当场螺旋升天?
可嘴上还是说道:“顶撞我爹爹算不得什么,若是我爹爹在意的话,你觉着你还能在鸿胪寺待上那么久么?”
张居正确实是排除异己、
可他也算不得心狠手辣,真要是下死手,以张居正的权势,这些反对者个个都没有好下场。
事实上,老爹张居正的手段十分“务实”。
那便是以霹雳手段,遏制下所有的反对者,以雷霆之姿将新政推行下去,如此才能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
这一点,寻常官吏自然是不理解的。
张允修顿了顿,眼见对方还没有起来的意思,不免自嘲着说道。
“若说起,我顶撞张叔大的次数和程度,可比你要深多了。”
听到这句直呼名讳的话,跪在堂下的赵士桢脸上顿时一僵,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却见张允修缓缓踱步来到他的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赵主簿且安心研究,你可问问你族兄,我对于自己人乃是掏心掏肺,可对于敌人便是雷霆手段。
只要赵主簿潜心研究,不参与到朝堂各个争端之中,即便是让你升个鸿胪寺少卿,今后为你单独开设个研究所,也非是什么难事。
可若你有所异心,那徐尚书与杨御史之下场,便是汝之未来!”
这番话将利害关系阐明,赵士桢眼中一会儿生出希冀,一会儿想到那二人的下场,又有些惧怕。
他还是坚定了神情,再行一礼说道。
“下官定然是倾尽全力,以报张同知之恩德!”
张允修这些日子以来“创制”的各项成效,赵士桢乃是看在眼里的。
从前,士大夫群体虽没有很排斥“奇技淫巧”,可也从来不看重这些。
你将其当做闲余时间消遣之物,也并没有人会如何反对。
可像是张允修这般,将各类技艺搬到台面上,甚至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无疑还是第一次见到。
眼见着“奇技淫巧”能够得到认可,能够见到成效,如何能够不令赵士桢感到兴奋?
“不错不错!”
眼见赵士桢这乖巧的模样,张允修满意地点点头,将其温和从地上搀扶起来,勉励说道。
“今后跟着为师,为师让你成为大明王朝的爱迪生!”
“爱迪生?”
虽然不知道张允修在说些什么,甚至还顺便被他占了“便宜”,一下子成了对方的徒弟。
可赵士桢并没有多少抵触,他很识趣的样子,又再次跪地行礼说道。
“徒儿赵士桢叩见恩师!待寻得良辰吉日,定当备上束脩厚礼,亲至府上拜谒!”
“不忙事~不忙事~拜谒一事,你怕是一时半会没什么时间了。”
张允修摆摆手,随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这个时候,赵士桢才醒悟过来,今日对方为什么要将自己给叫来。
他沉吟了一会儿询问说道。
“师尊,可是有什么新的想法?”
他心中已经形成了定式,只要张允修提出的想法,几乎都是能够前所未有,甚至颠覆认知的。
所以就更加增加了几分期待。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