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节

  “你们俩谁先开始啊?”

  站立在堂中央,张允修穿越来还是第一次直面张居正,不免心中感慨其风采。

  这便是当上元辅的威严么?

  他瞟了瞟站在自己旁边的大哥张敬修。

  年近三旬的张敬修,看起来双腿竟有些发抖。

  见二人没有答话,张居正看向长子说道:“长兄如父,弟弟出错了,你这个做哥哥的也逃不掉,你来说说吧。”

  张敬修有些结巴地说道:“五弟年幼,自小便体弱多病,前些日子还害了风寒,他读不进书,或许是荒唐了些,可也不是十恶不赦。

  我愿为五弟代为承受责罚。”

  张居正冷哼一声,瞟了长子一眼:“你倒是兄弟情深。”

  长子张敬修低头不语。

  可这番话下来,张居正气也消了一些。

  他抬眼说道:“前些日子我给你看了些疏奏,学得如何了?”

  这想要考校张敬修。

  张敬修性格温吞憨厚,自小便是个刻苦读书的,抬头回答说道。

  “回父亲的话,儿子前些日子已经学完了。”

  “学完了?好我便问你。”

  面对张居正的突然提问,张敬修并没有什么反应,显然这种考校经常出现。

  原本发呆的张允修,抬起头,好奇张居正会问些什么。

  却听他说道:“户部拟定出清丈田亩八项颁布全国,对于其中清丈官吏职责,以及如何推行全国,你可有理解?”

  新政的清丈法施行一年多,这是在考对新政的理解。

  似乎有.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张允修在心中思量道。

  这会儿,长子张敬修倒是不紧张了,他拱拱手。

  “回父亲的话,自年初以来,儿子研究清丈田亩办法,已经得了一些心得,所谓清丈田亩乃是与考成法相互结合,使得赋税不增加,国家赋税收取更加顺畅,小民不再有更多的生活重负.”

  回答中规中矩,却也寻不出什么错误。

  可张居正不满意:“这是我给你的疏奏中有的,你可有自己的理解?”

  “这”

  突然的反问,让张敬修脑袋顿时宕机。

  他结结巴巴一阵,赶紧找补。

  “父亲及朝廷诸公的疏奏,已然尽善尽美,儿子实在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张居正起身踱步,转头目光如电,瞪着张敬修说道。

  “若是尽善尽美,朝廷推行考成法、清丈法还有后续的一条鞭法,怎会困难重重?你未曾理清其中缘由,一味照本宣科,这是死读书!”

  “儿子.儿子”

  张敬修被吓了一跳,脸上又焦躁又害怕。

  乖乖~

  张允修站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

  老张真的很严格啊

  同时,他也确定了一点。

  张居正绝对有培养接班人的想法。

  实际上,张居正哪里会不知道霍光和王安石的旧事?

  “人亡政息”的道理他可太懂了。

  张居正也想过急流勇退,可改革进行到此,已经一刻也不能停了。

  即便是知道很可能被清算,可为了天下苍生,心中的一腔热血,张居正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但苦的,可是张允修这一干儿子们了。

  张允修瞟了一眼大哥。

  老哥看来是不行了或许只能依靠自己了啊。

  想到这里,张允修不由得开始思索。

  清丈法?

  变法所推行的清丈法,无非是几个问题,一个是测量工具原始采取步弓,缺乏精确程度,另外一个是各省自行规定折亩碧绿,造成计算混乱。

  还有的,诸如基层腐败,地方豪强的抵制,各地藩王的反对等等。

  这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实际上,不论是清丈法还是一条鞭法,于后人的角度来说,可能有诸多弊病,可对于当下明朝的士大夫们来说,已然是最优解了。

  可明朝的灭亡是系统性的,张居正这个糊裱匠,即便再努力推行改革,无非是让明朝晚多少年灭亡的问题。

  真正想要解决问题还要

  等等,我脑袋里头有这么多历史知识了?

  我也没研究过历史啊?

  不对劲!

  堂中,张居正叹了一口气,看向长子。

  “你是家中嫡长子,上上下下几十口人,今后还要仰仗你,你要争气一些.”

  张敬修则恭敬说道:“父亲椿龄永续,家里有父亲,张家的天就塌不下来。”

  听到这话,张居正的眼神在对方身上打转,显然充满着失望。

  此刻,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传来。

  “那个.老爹啊~”

  张居正皱起眉头,注意到幼子,这全家只有他敢叫“老爹”了。

  正在气头上,他没好气地训斥:“急什么?还没轮到你,你那些荒唐事也逃不了!”

  可张允修眨巴着睛,用人畜无害的语气说道。

  “不是的老爹,我是想说,适才你问大哥的问题,我也能回答。”

第2章 全家希望张允修

  “荒唐!”

  张居正板起脸来,顿时面若寒霜地说道。

  “你懂什么朝政?”

  幼子,张居正可太了解了。

  自小便不学无术。

  张居正也不是没有努力过。

  从前为了管教他,张居正干脆让他做了小皇帝万历的伴读。

  本想着共同教导二人。

  可没想到,张允修竟然带着小皇帝抓鸡弄狗,游水骑马,沆瀣一气。

  这在张居正看来,无疑是毁了他对皇帝的传统儒教!

  若不是张居正及时让张允修回家,幼子都快跟小皇帝拜把子了。

  如今张居正越发后悔对于幼子的疏于管教。

  却又听幼子顶嘴。

  “老爹没问,又怎知我不懂朝政?”

  张允修倒也不蹙,顶着张居正严厉的目光。

  “爹爹未了解实情,怎么就妄加论断?实在糊涂!不先听听儿子的分析,如何知道儿子荒唐?”

  听到张允修的话语,大哥张敬修差点吓尿了,连忙摆手说道。

  “慎言,慎言,五弟不可对父亲如此说话。”

  全家上下,张居正从来说一不二,哪有人敢这样顶撞于他?

  不要说家里,就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没人敢指着张居正的鼻子骂。

  “好一个未了解实情!”

  张居正气恼了,这回他真的动怒了。

  天地君亲师自古纲常伦理。

  幼子顶撞长辈,满嘴胡诌,已经触及了他的逆鳞。

  张居正冷哼。

  “好好好,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理解,若是说不好,家法伺候!”

  扑通!

  大哥张敬修先跪了下来。

  “父亲大人!允修他尚且年幼!可万万不能受家法啊!”

  张家家法:顶撞长辈者,掌嘴五十。

  就张允修这小白脸,能直接抽烂。

首节 上一节 2/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