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3节
张允修不怕,用脑袋里面刚刚获取到的知识,目光炯炯地说道。
“清丈法的施行,并非什么难以分析的事情,我记得爹爹你曾经有言,‘圣人不能违时,政敝易变,与时弛张,亦各务在宜民而已。’
不正是说,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发展,实事求是,最为关键的是让百姓信服么?”
“一派.”
张居正后面两个字还没出来呢,却愣在当场,将字活活吞回去。
他讶异地看着小子,不由得有些奇怪。
自己的确说过这话,可那是朝堂疏奏中,这小子是如何知道的?
随后,张居正将目光投向了张敬修,心中有了猜测。
自己时常给几个大儿子看朝廷疏奏,许是他们告知张允修的。
可就算是如此,也是难得了
张居正凝神,看向幼子的眼神有些不同了,嘴上却还是冷笑。
“不过是拾人牙慧,你可有自己之体悟?”
“老爹且听好。”
张允修一脸自信,他脑袋里面的数据库,比张居正的藏书还多!
这些问题还不是简简单单?
他继续说道:“自隆庆开关以来,白银流入,商业繁荣,此乃改革之契机也,清丈法与考成法相辅相成,共同推行才能取得成效故而清丈法的施行必然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张居正眯起眼睛略有所思。
可大哥张敬修少了些眼力见,还觉着老爹要惩罚小弟。
“父亲大人.”
“你闭嘴。”
张居正瞪了一眼长子,可看向幼子张允修,却越发温柔。“你继续。”
张允修有些同情地看了一眼大哥。
随后继续分析道。
“孩儿认为,一项政策,有人极力称他便利,有人极力说他不便利,也有人说他利弊参半。
不论是清丈法还是一条鞭法,都要有一项准则。
那便是要依靠人才来推行,法令贵在适宜百姓,那一种极端情况去反对另外一种情况,这都不是通达的观念。
所以,适宜的地方便着力采用,不适宜的地方,便不必强求。
一切无非实事求是罢!”
张允修目光炯炯,对视上自己的便宜老爹,一点也不蹙。
实际上,这番言论不是他原创。
乃是他翻译自便宜老爹,其在后来朝堂上对于“一条鞭”法的奏对,掺杂了一些改编。
抄张居正自己未来的话,他会不认可么?
果然,在听完这段话,张居正鼻子翕动了一下,看向幼子的眼神越发惊异,似乎都要放出光来。
有一种,屎里淘金的感觉……
如此顺畅的回答,深刻分析的道理,真的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小儿子么?
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他们一个进士一个榜眼一个状元。
可从来没有小子这般的真知灼见!
最关键的是,这种混不吝的气度!
一时间,张居正内心大喜。
越看张允修,越像是从前的自己!
此子类我!
张居正从前可是有“神童”的名号。
幼子虽已有十四,可也能将将比得上自己儿时风采了!
心中波涛汹涌,可张居正面上还是岿然不动,低垂眼眸打量张允修说道。
“你是从哪里看来这些的?”
张允修如实回答:“从史书上看来的。”
不过是《明实录》《万历野获篇》罢了.
“不错。”
张居正洞察人心,看出幼子没有撒谎,这才赞赏。
“史者,国之镜鉴,世之脉络也。你能够从史书里头看出些道理,针砭时弊,为父很是欣慰。”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长子。
“你该学学你五弟,继续努力才是。”
跪在地上的张敬修:“???”
怎么回事?今天不是来说“逆子”五弟的荒唐事迹么?
被教训的人,怎么变成了自己!
长子张敬修脑袋很乱,心也很乱,有点不能接受这样的变故。
张居正多看了几眼幼子。
多了几个评价,聪慧,年幼,桀骜不驯。
这是一个璞玉,看来张家今后的未来,或许要放在他身上?
只不过,新政还有自己,真的能够撑到幼子成长起来么?
还有皇帝那边
想到这里,张居正心中又愁绪万千。
他没了说话的心思,叹了一口气:“我乏了,你们先行退下吧。”
“得嘞!”张允修如蒙大赦一般,上前要将老哥扶起来。
见他得意忘形,张居正又瞪了一眼幼子说道:“你也别高兴太早,那些荒唐也非小事,今天有你大哥为你担着,念你初犯便算了,今后再犯罪加一等!”
张允修也懒得给老爹解释,只等成事之后,让他惊掉下巴。
可面上还是要敷衍一下,拱手说道。
“老爹请放心!”
嘴上答应了,跟脑子没关系。
张居正看到幼子桀骜不驯的样子,又有些头疼,揉了揉眉心说道。
“去吧去吧,你下去好好读书,莫要搞些乱七八糟的,明年便又是乡试,早点考上,才能早点为家里分忧。”
无论张居正说什么,张允修面上都是点头,可心中却不以为意。
他严世蕃身为首辅儿子,从未参加过科举,也能够官拜工部右侍郎。
这大明“举重冠军”,他严世蕃当得,我张允修难道当不得吗?
最关键的是,我跟小皇帝万历熟啊~
一番教训之后,张居正便打发二人离开了。
可走到一半,张允修想起什么似的回头。
“又有什么事情?”张居正无奈。
张允修想了想说道:“有件事情,不知该不该问爹爹。”
“问吧。”张居正闭目养神,已经累了。
“就是.”张允修迟疑了一会儿。“父亲的身体可还好?”
“尚可。”张居正皱起眉头。“你问这个做什么?”
张允修难以启齿的模样,终于是咬咬牙说道。
“听闻父亲有肠澼之症状,并且因此而深受困扰。”
“???”
一旁的大哥张敬修差点摔了一跤。
这肠澼之症,便是痔疮。
历史上,张居正的就是死在请“名医”治疗痔疮,所引发出的并发症。
古代医疗水平差,张允修害怕老爹又去找什么“名医”噶痔疮,提前撒手人寰。
那他的大计,可就彻底泡汤了。
可张居正显然不理解儿子的良苦用心,脸上笑容一点点的消失,顿时变成了酒红色,羞恼说道。
“无礼!你们俩给我滚出去!”
张允修答张居正问出自:《张居正集》第二册,卷一九,《答吴尧山言弘愿济世》;《张居正集》第二册卷二十二《答少宰杨二山言条编》——相关史料会尽量标注,还原历史的同时有一定艺术加工,请各位自行分别
第3章 臭味相投朱翊钧
兄弟二人灰溜溜出了厅堂。
张允修还不免有些不忿。
“糟老头子,身体不成了,还讳疾忌医!”
大哥张敬修打了一个哆嗦,无奈叹气:“五弟慎言,咱们不可腹诽父亲。”
说到这里,他还有些羞愧,适才幼弟的回答,张敬修甚至一开始都没有领会。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