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10节

  张居正说后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刻意压低了些。

  “爹爹何出此言?”

  张简修有些懵逼,下意识看向游七,后者用嘴型给他提醒“硝石”二字。

  饶是张简修反应有些慢,可也明白过来到底怎么回事。

  他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老爹张居正说道。

  “爹爹以为西山用硝石制冰售卖?”

第192章 西山培文书院

  “爹爹难道不知,以硝石制冰乃是亏本买卖?”

  张简修理所当然地说道。

  “一两硝石所需银两,远超制冰能赚取到的,更不要说硝石制冰繁琐,能制取量又少,甚至还有些异味。

  京城冬季藏冰便利,费那功夫去制冰,远远不如窖冰。

  只有傻子才会想着用硝石制冰赚钱。”

  张居正觉得自己被骂了,可偏偏又不知该怎么反驳,他颇有些恼怒地说道。

  “若非以硝石制冰,尔等这般劳民伤财,便是要演戏给老夫看?”

  张简修都有些无语了,不知老爹脑袋里头在想什么。

  “爹爹说得哪里话?我与士元皆是今日方才知你要来,况且”

  他眼神有些古怪地看向老爹。

  “爹爹想想以士元的性子,会做样子给你看么?”

  张居正语塞。

  虽很不想承认,但弄虚作假,确实不是张允修的性子。

  以往对方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根本就没想过隐瞒,甚至还会引以为傲。

  所以.这西山诡异的市价,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出老爹的疑惑,张简修也不免有些骄傲的样子,他抱着胸以教训的口吻说道。

  “看起来,爹爹还不懂什么叫做规模效应,以及优秀营商环境的影响。”

  顾不得四子这般无礼做派,张居正凝神注意到其中关键词。

  “营商环境?”

  又是个新名词,又是个新的知识点!

  “对!”

  张简修自信满满地介绍说道。

  “规模效应与营商环境,便是西山市价便宜的原因!”

  他像是有所预料一般询问。

  “爹爹可是看到了,西山门外那群商贾,觉得其售卖物价便宜,又看西山饭堂饭食便宜,故而生出疑窦?”

  张居正恼了:“到底是如何?从实说来!这规模效应与营商环境到底是何物?”

  张简修终究是比不上幼弟胆大,他缩了缩脖子说道。

  “爹爹竟不知这么简单的道理?”

  这句话无疑给了张居正暴击,被学武的四子这般数落,他这个首辅终究还是有脾气,整个人僵硬在椅子上,面容寒霜。

  张简修知道,不能再招惹老爹了,他连忙笑着解释说道。

  “倒也没什么稀奇的,规模效应简单来说,便是西山所需一应物资较多,能够批量购买,量大,兜售的普通百姓自然也愿意卖的便宜些,此互利互惠。

  再加上西山工坊于工人们有补贴,饭堂里头的饭食自然便宜,这一顿水晶鸡肉,还有莲子粥,当然不会贵到哪里去了。”

  张简修用着自个的大白话,可也将其中道理讲了个大概。

  张居正似有所悟的模样,他继续询问说道:“那西山门外的摊贩呢?”

  “道理也很简单。”

  张简修笑着说道。

  “京城各类吃食市价为何贵?无非是商贩众多,竞争激烈,摊贩们在西山半天售卖的量,就顶上京城三天的量,薄利多销,自然就便宜。”

  “就这么简单?”张居正还是有些怀疑。

  “自然不会。”

  张简修继续给老爹解释说道。

  “还有便是营商环境了,爹爹怕是不知,京城内行商不易,若非晋商、徽商这等大商贾,寻常百姓兜售物件千难万难。

  顺天府捕快要寻些孝敬,泼皮无赖索要钱财,白吃白喝。

  更不要说王公贵族东厂等一干官员了,他们或许不会亲自购买,可麾下奴仆上街采购,自然是狗仗人势,几尽压价之能事。

  这一来二去,普通百姓在京城行商,不一定赚得到银子,说不准还得亏银子。”

  张居正瞳孔一缩,他知道京城有腌臜事,可从未注意到底层百姓行商之困。

  他不免反问说道。

  “这西山何以不同?”

  “西山自然是不同。”

  张简修颇有些自豪地说道。

  “西山工人皆是受着工坊规章约束,从前又在军营里头令行禁止,大家都是苦命人,少有为难商贩的。”

  他指了指外头。

  “爹爹可去西山四处问问,随便找个工人询问一番,答案就可呼之欲出了。”

  张简修又无奈摊开手。

  “当然,爹爹若还觉得乃是有意安排,孩儿自当无话可说。”

  张居正依旧有些疑惑:“老夫还是不明白,为何差价会这么多,摊贩们真有赚头?”

  “有赚头,但是不多。”

  张简修继续解释说道。

  “摊贩们来西山,虽多了脚程,可无形之中少了京城内受盘剥的成本。

  西山给了流民们个靠谱的营生,流民变成了工人,工人们有了收入,自然是要花银子的。

  这银子便养活了不少周围百姓,百姓们靠着给西山工坊提供各类食物、生活用资过活。

  大家皆是受益。”

  他神采奕奕的模样,在老爹面前教授,心里有一种别样的快意。

  “工人们出手大方,摊贩们半天时间便能够将货物售卖一空,上午卖完下午还能卖一波,如此即便是一份只赚一文钱,也能够甘之如饴!

  一来二去,甚至比京城还有赚头。”

  讲的都是大白话,张居正眉头紧锁地说道。

  “此便是经济学?”

  “不!”

  张简修慷慨激昂的样子。

  “此便是经济学与科学生产力的结合,再加上精细化管理的共同作用之下,所产生的经济良性大循环!”

  他一番话下来,手舞足蹈的样子,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

  不过,张简修对于最后这长难句很是满意,时不时抬眼观察老爹反应。

  他讲得很是通俗,可其中有不少“术语”,张居正也要思量一番,才能够明白其中意思。

  细细琢磨起来,张居正竟然有些惊奇的发现,四子似乎比张学颜这位户部尚书,还要懂货殖之道?

  他用一种怀疑的眼神说道。

  “这些都是张士元教给你的?”

  张简修颇为不服气的样子,可还是支支吾吾地说道:“五弟说了一些,孩儿自然自己也想了不少,大概是十有五六吧。”

  这幅模样,被张居正彻底看穿,单单就看这些抽象的自创而出的“术语”,就知道绝对是张允修那个臭小子的手笔。

  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已然没有继续用餐的心思。

  “为父吃饱了,那培文书院在哪里,带为父去看看,有些问题要即刻问问士元那小子。”

  张简修看了看桌上还未怎么动的饭食,不由得劝慰说道:“爹爹要不然再吃几口?”

  可张居正不容置否的样子,盯着张简修说道。

  “府上轿夫仆从让他们继续用餐,而你带老夫前去,会一会那张士元!”

  西山培文书院。

  书院所在山对面,便是好几座煤山,张允修特地如此安排,便是要让上工的工人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此安定读书。

  书院坐落在不高的山腰处,对于工人家的孩童来说,爬个小山坡不算什么。

  可对于徽商们来说,那可是遭了老罪了。

  晌午学堂里头的孩童午休。

  徽商们却被张士元拉来,进行“业务培训”。

  王世顺一把年纪了,先是爬山爬得气喘如牛。

  再坐在学堂里头,听张允修讲课已然是昏昏欲睡的模样。

  不过,他已然生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

  许侍郎签的条约可谓是“丧权辱国”,对方不单单有会馆的干股,还能插手会馆内一干事务,徽商们能不老实么?

首节 上一节 210/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