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21节
可即便是如此,张居正给他按上应天巡抚之职,也受了不少阻碍。
概是因南直隶接连出事。
时至今日,殷正茂对于干出点名堂来,已然是极度渴望。
为了彻查“量弓案”,还有解决扬州、苏州等地水患,他已然好几日没有合眼了。
“殷抚台看起来,竟也年迈至此了?”
这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着实吓了殷正茂一跳,他立即转身看向来人。
此人身着粗布直裰,脸颊清瘦,颧骨略凸,双目却仍旧炯炯有神。
不是海瑞还是谁?
第201章 清正廉洁海笔架!拍卖会助长奢靡之风?
“诶呀!海刚锋!海笔架!海汝贤!本抚可算是等到你这尊救星了!”
殷正茂收起了担忧之情,连忙几步上前迎接。
海瑞年近七旬,身板却依然很直,拱拱手说道。
“下官新任右佥都御史海瑞,见过殷抚台。”
对方一板一眼的模样,殷正茂却十分熟络,将其一路迎接到了堂上坐下。
他见海瑞老迈的面容,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说道。
“你我上回照面,乃是隆庆四年了吧?时过境迁,十载光阴,你我都是华发丛生了。”
“殷抚台。”海瑞丝毫不给面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客套话便无需多言,下官知晓陛下为何召我来这南直隶。”
他浓重的花白眉毛微微竖起。
“还请抚台直言,这‘量弓案’究竟如何?
还有这南直隶的瓢泼大雨,下官一路前来,随处可见田亩淹没,百姓成流民只得于南京城内安顿。
朝堂早有明文拨款赈灾,可为何灾情却还是这般严重?
此间种种,不比抚台叙旧来得重要么?”
殷正茂脸上的笑容立马就僵硬住了,他险些忘记海瑞乃是个“不近人情”之人。
面对这噼里啪啦过来一堆的问题,他也有些无奈,叹息一声说道。
“汝贤有所不知,非是本抚不愿查不愿赈灾,实在是难以行事罢。”
“难以行事?”海瑞皱起眉头很是不解的样子。
“嗳——”殷正茂重重叹息一声说道。“正巧本抚要去秦淮河沿岸瞧瞧,汝贤便跟着一同前往吧。”
海瑞双唇紧闭,点头说道。
“好。”
“近来不断暴雨,秦淮河水位接连上涨,虽暂无决堤之祸患,然自古以来秦淮河便多水灾,若再下下去,难保南京城内也受洪水淹没,届时.”
在秦淮河堤上,殷正茂与海瑞结伴前行,二人都换了一身便装,可就算是如此,却也是被雨水打湿了半身。
听完书吏的介绍,海瑞目及不远处被淹没之田亩,紧紧皱眉说道。
“何故没有提前筑堤,秦淮河自古河道皆有淤积,何故没有提前疏通?”
这话显然是冲着殷正茂而去。
殷正茂有些怒意,可却还是重重叹了一口气说道。
“汝贤之见河堤未修,河道未通,案件未彻查,却不知我之苦也!”
见二位大人谈及事情,那书吏很是识趣的退下。
见到书吏离开,在不远处看着,南直隶的两位高官,共同走在河堤前头,伴随着秦淮河边上的瓢泼大雨。
“海笔架到任半月之久,案子依旧没什么进展,不过也并非没有建树,此人赈灾是一把好手,殷养实有其相助,想来身上担子也会重些。”
看了几份奏报之后,申时行在文渊阁里发出评价。
坐在一旁的张居正神色也有些复杂。
他叹息说道:“现官不如现管,地方官员铁板一块,殷养实行事自然是举步维艰。”
即便是县令坐堂,也要底下胥吏协助办事,更何况是殷正茂这个巡抚大人?
他想要查“量弓案”,无疑就是动了这些人的利益,再加上推行“一条鞭法”,更加令江南士族积怨颇深,能够配合就怪了。
申时行想了想说道:“海笔架初到南京,以玩忽职守之名,处置了不少官吏,这才使得诸多赈灾政令得以推行。”
张居正点点头:“海笔架素有廉洁之名,许多官吏都会卖他一个面子,施行起雷霆手段,自然也少有人指摘。
若换做是殷养实,弹劾奏疏又要如雪片一般飞来。
他无比庆幸地说道:“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先前听从幼子的建议,将海瑞调到南直隶。
先不说能不能根治问题,起码有“海青天”这层殊荣伴身,助力自然小上许多。
念及于此,张居正继续询问说道:“海笔架没有惹出什么乱子吧?”
“恩府请放心。”
申时行露出笑容说道。
“自然有殷养实这位巡抚拉着,前些日子,海笔架还想将查办扬州知府,给殷养实暂且压制,此非常时期,实在是不易处置官员,一切等水灾过后再行定夺也不迟。”
“嗯。”
张居正点点头,显然对于这安排还是认同,心中也放心不少。
“量弓案能推一推,这水患干系重大,还是要先行处置,原担心南直隶官吏上下贪墨,可有了海笔架之后,倒是能够安心些。”
申时行说道:“海笔架如猫,以其威望还是能够震慑不少硕鼠。”
张居正思虑一番说道:“南直隶水患严重,让户部联系西山工坊,送一些藕煤过去,水患肆虐薪柴价格自然大涨,这藕煤倒也能安定民心。”
江南地区一般是缺不了柴火的,可也有特殊时期。
在洪水肆虐之时,柴火被雨水浸透,加上诸多流民流离失所,皆是要烧火做饭的,价目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从前朝堂成日为此事发愁,现有了西山工坊后,倒是省事不少。
说到西山工坊,申时行便想起张允修来,他脸上又有些古怪地说道。
“恩府,张同知近来可是在操办什么西山拍卖会?”
提及此事,张居正便来气了,他一拍书案说道。
“这孽子本性不改。”他气得胡子乱颤。“老夫本以为他真要为国分忧,谁料又再行荒唐之事!办那什么拍卖大会,闹得京城内外奢靡成风,乌烟瘴气。
若非那是西山产业,老夫定要铲除此等坏人心术之法!”
先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张居正终于是接受了经济学之理。
哪曾想,屁股还没坐稳,张允修又搞出个“拍卖会”来。
这“拍卖会”堪比博戏一般,令京城达官显贵趋之若鹜,陷入癫狂。
动辄上万两银子的藏品,让不少人成日流连于拍卖会,吃饭睡觉都要抱着《万历新报》查看最新动向。
此风气越发滋长,对于张居正这般传统儒士来说,简直难以接受。
更为要命的是,万历皇帝也深陷其中。
眼见对方又满脸通红,申时行连忙劝慰:“恩府也莫要动怒,想来这拍卖大会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验证了供需关系的原理.”
张居正吹胡子瞪眼:“老夫让他推行经济学之道,不是让他扬起奢靡之风。”
多年以来,他苦心孤诣教导皇帝勤俭节约,与民休息。
可经过张允修这一折腾,竟然眼看便要功亏一篑了。
申时行略显尴尬:“起码为朝廷赚到了些银子”
说起这个,张居正更是瞪大了眼睛。
“银子都入了内帑,国库不曾沾上一分。”
“非也。”申时行赶忙提醒。“张同知先前上个陈条,提议户部也入股了一些,起初户部不愿搭理,却也还是入了些,总归能有”
“罢了罢了!”张居正不耐烦地摆摆手,“他要闹便随他去吧,老夫已然管教不来,眼下先解决南直隶诸事。”
“恩府所言极是。”
申时行点点头,却又试探性地说道。
“明日听闻西山还有个拍卖会,乃是本月压轴场,声势浩大,恩府是否要去看看,这拍卖会之端倪,也好摸清其中门道。”
第202章 张居正夜访西山拍卖会
听闻申时行此言。
“去了做甚?”张居正不由得紧紧皱眉说道。“给那逆子多喊高些价目么?”
申时行冷俊不禁,这父子俩人的关系看起来积怨颇深啊,搞得恩府倒像是个怨妇了。
他不免提醒说道。
“恩府难道忘记了,张同知从前皆是这般,搞出些看似荒唐的动静,最后却是别有用意。
张同知思虑方式与我等不同,或许旁人看起来离经叛道之举,真于国于民有益呢?”
这样一提,倒是让张居正有些犯嘀咕了。
细细想来,确实如申时行所言,张允修以往举动皆是看似荒唐,实则大有用处。
吃一堑长一智,张居正自然不是直来直去的鲁莽匹夫,他随即动了心思,压低声音说道。
“西山拍卖会是明日?”
“正是。”
“如何能够进入?”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