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39节

  “学生倒也不知。”申时行脸上有些尴尬,“自立机械学院以来,里头捣鼓出不少新奇玩意儿,这水泥仅仅是冰山一角。

  依照机械学院内翰林的说法,此物若能成,我大明将再无边患之忧。”

  “好大的口气!”

  经过申时行这么一提及,张居正算是想起来这个茬。

  自从机械学院成立以来,便有不少国子监监生,还有北直隶学子加入。

  往日里奇技淫巧不能入仕,尚且有不少学子研究,此番大明机械学院提供了一些入仕手段,虽不比翰林院,可总归也能当官不是?

  不少觉得科举无望之生员,便加入到机械学院与医学院参与研究。

  西山之行,还没见到张允修,便给来了个“下马威”,张居正自然是不服气的。

  此番入西山,自然要有个由头,张居正与申时行二人隐匿了身份,以工部官员之名,前来西山探查。

  这工部尚书曾省吾最为支持西山,自然在西山也最受尊敬。

  往日里,工部与西山皆有合作,听闻有官员前来,便丝毫不敢怠慢,派遣了一名向导,给二位大人带路。

  张居正本就想要来个“微服私访”,自然不会受人束缚,于驿站等待的功夫,便与申时行二人朝着西山村而去。

  短短几个月,西山脚下便建立起一个偌大的村子,说是村子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池。

  一路道路平坦,即便是前几日刚刚下过雨,踩在石子混合水泥铺设的地面上,竟感受不到丝毫泥泞,这在京城也是做不到的。

  张居正越看越是心惊,因为他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竟然真有世外桃源之感。

  此时正值工时,在西山村里头没有多少男子,有些零零散散的老人在清扫院落,女子在浣洗衣物,却也不多。

  “此地.真是西山么?”

  便连申时行也不免发出一阵感慨之声。

  “我等寻人问问。”张居正眉头紧紧蹙起。

  他几个健步上前,便寻了一名面容和善的老者,简单自我介绍一番。

  “原来是朝堂来的大人。”名为苏二的老者慌忙行礼,却被张居正给打断。

  “老伯先前所言,家中儿子前去西山煤矿上工,媳妇前去西山工坊纺织,孙子去了西山书院读书,真是如此?”

  苏二有些意外:“二位大人竟不知?俺们西山便是这般,男子去工坊内上工,孩童去书院读书,近来又让女子去工坊内纺织。”

  苏二操着陕北口音,说话很是温吞。

  可张居正却问题许多,诸如什么煤矿内是否有欺压,让女子去工坊里头上工,担不担心污了清白云云。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在西山过得如何。

  苏二眉头紧皱,觉得这二人是来找茬的,却也还是回答说道。

  “欺压?总比俺们从前村子里头的士绅老爷好,至于苦,总比一年在田间劳作,却赚不来一顿饱饭来得好。”

  他颇有些裨益的模样。

  “俺们乡野人不比你们老爷,靠着皇粮便可衣食无忧,能够活下去,有口饱饭吃,能够让娃子读些书,便已然是天大的恩德.”

  “女子不能抛头露面,那是老爷们的讲究,俺们乡下人,即便是六七岁的孩童都要干活,哪有那么多讲究,平日里乡下女子也是去田间劳作的。

  如今去工坊里头上工,一天到晚能坐着,一月下来也能有份收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你”申时行颇有些不忿,“我等没这个意思。”

  苏二却不与他辩驳,而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俺们都念着恩公的好,也便是你们这些官老爷会时常找恩公的不是.老汉我七十有六,你们要治罪便治罪吧~”

  又接连问了好几个,张居正与申时行二人,算是对于西山村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走在石子路上,二人显得有些沉默。

  走着走着,张居正终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汝默。”他眼神有些深邃,“汝可曾记得,当日瘟疫之时,在京城西郊聚集之流民?”

  “如何能够不记得?”申时行颇为感慨地说道。“彼时西郊之外,数万流民齐聚,饥饿与病痛齐聚,人人皆是形若枯骨,鹑衣百结,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便能够干出任何事情。”

  念及于此,他不由得有一些感慨,申时行也非是成日里坐于朝堂不问世事之人。

  不单单是流民情况,他也曾走访北直隶下辖各个府县,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民间困苦他见过可太多了。

  一家五口人,躲在土胚房里头瑟瑟发抖,能够穿上粗布袄子的,已然算是曾经“体面”过的人家。

  他们有些神情麻木,他们有些四肢干瘦却肚子鼓胀,能够有一碗饱饭吃,便已经是烧了高香,更加遑论起来。

  可在西山村里头所见所闻,却是云泥之别。

  不夸张的说,以西山百姓的生活情况,甚至能够抵得上普通乡里的富户了。

  然而,谁见过几万个富户齐聚的城镇呢?

  一时间,申时行竟然有些感慨了,脑袋里头不由得开始设想,若是将西山之法推行到全国,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岂不是能够天下大治了?

  他情不自禁地说道:“不想,张同知竟有这般治民之才能想来西山之法却有些道理.若推及天下.”

  “不然。”张居正摇摇头,“西山一地能行之,不表示处处皆能行之,新政推行尚且需要时日,更加遑论西山之法,况且.”

  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总不能直接对申时行说,按照张允修这个逆子的设想,若推行西山之法,几乎会等于革除皇帝之位。

  话虽如此,可张居正还是加快脚步,他已然有些迫不及待了,普通百姓的家中都是这样一番景象,那矿山上呢?那工坊之中呢?

  这难道才是大明的救世之道?

  正当二人一路沿着水泥路前行,一队人马火急火燎地冲了过来。

  定睛一看,却发现是一队锦衣卫。

  “站住!”

  锦衣卫缇骑们驾着骏马,径直将二人包围。

  不一会儿,人群里头走出来一名青衫书生,他面色铁青,上前两步,不由分说便立马开喷。

  “你二人到底是何人?户部的杨主事与王主事,我皆是熟识,何故冒领身份?

  你二人潜入我西山重地,打探可是受了哪人指示?从实招来,若同知大人回来了,便没有我这般好相与!”

  说完这些,这书生便自顾自暴跳如雷。

  “我便是说了,不能让朝廷参与到西山事务,那皆是一群尸位素餐之徒,成日里便想着捞钱!

  与跟这些人打交道,简直是浪费我的研究时间,这样下去我何事能够研究出蒸汽机?”

  锦衣校尉们虎视眈眈,面前青衫书生又是一阵胡言乱语,可张居正依旧是岿然不动的样子。

  他咪起眼睛,紧紧盯着此人长相,不由得开口冷声说道。

  “你便是赵常吉?”

  赵士桢愣了一下,他拖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将单片眼镜举起来,朝着那人一看,顿时吓尿了。

  “首首辅大人”

  再朝着旁边那名老者一看,如坠冰窟。

  “申阁老.”

第219章 师公你怎么在这里?张士元的寰宇世界地图!

  赵士桢有些欲哭无泪。

  为什么张居正与申时行二人,又会再次出现在西山中。

  老实说,西山的守备已然算是严密。

  可这二人手段太过于“卑劣”。

  有着工部尚书曾省吾打掩护,还能够直接以内阁,伪造官员身份,全天下也就只有这两位了。

  赵士桢十分无奈,名义上他这个张允修的徒弟,还得叫一句张居正师公呢!

  谁能够想到,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西山实际掌控人的老爹,竟然要偷偷摸摸潜入西山打探消息。

  不是说内阁日理万机,二位阁老还真是有闲心呐!

  当然,张居正纵使有通天的手段,却还是低估了西山百姓的警惕性。

  自他入了西山村之后,就受到了村子里头老弱妇孺的暗暗关注。

  特别是在张居正二人询问苏二,面这般可疑行径,看似弱不禁风的老头,转头便骑着自家的毛驴,前去西山千户所禀告了。

  千户所里头,张允修与张简修二人皆是不在。

  那西山的薛千户,自然当机立断,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出动几十名缇骑,势必要将两名“宵小”抓拿归案。

  他倒是不怕误会,冲撞了朝廷官员事小。

  可若是真让人窃取西山机密,即便是张允修会放过他,万历皇帝也万万不可能放过他。

  今日赵士桢便负责与工部官员对接,主要是推行水泥的相关事宜。

  他不过是在实验室里头晚了些,出来却不见这二人踪影,如何能够不着急。

  最为关键的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竟然给张允修老爹给逮起来了。

  此时此刻,站在西山纺织工坊的外头,赵士桢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他自然不会忘记,万历五年夺情事件中,自己的口无遮拦,将当时的内阁首辅,如今自己的师公给得罪死了。

  今日又来个擒拿师公的戏码,实在是有些

  可张居正却完全没有在意这点,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工坊里头。

  “咔啦咔啦~”

  织机转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透过玻璃窗子,他可见数百名女工齐聚在屋内。

  她们动作很是一致,一会儿调整飞梭,一会儿又是按动手柄。

  这些女子争分夺秒的模样,却生怕落于人后一般,在细致的手法之中,一根又一根的丝线被生产而出。

首节 上一节 239/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