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79节
海瑞不免有些无奈,觉得对方这番言论,听起来怎么那么怪异?
不像是什么要整饬江南,反倒是像要揭竿而起了?
张简修也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了,自己这番话下来很是危险啊。
潜移默化之间,竟然被张允修那臭小子给影响得“大逆不道”了。
他连忙将话头给拉回来说道。
“咳咳~所以我等想要破解江南危局,贸然派遣衙役和军伍,那是落了下乘,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如此孟浪那是将大势拱手让于他人!”
“何为大势?”殷正茂在堂上忍不住询问说道。
“简单。”张简修嘿嘿一笑说道。“那江南士族趁水患之灾,盘剥江南百姓,已然是种下了祸根,如今他们为了对抗朝廷,更加是囤货居奇,已然有取死之道!
此这是大势也!我等占着这大势,行正义之事,只要能够发动起万千百姓,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可海瑞却不这么认为,他素来有体恤百姓之名,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底层百姓的性子很是了解。
“论语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海瑞目光锐利地盯着对方说道。
“千万百姓聚合之力量固然强大,可大部分百姓未受教化,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为人利用为人裹挟,尔如何能够发动?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他看来,对方所说的道理稀松平常,熟读史书之人,都知晓“民心”的重要性。
可“民心”又是一个最为盲目最易转变的东西,想要控制何其困难?
端坐在上头的殷正茂,却有不同的思考,他仔细思虑一番说道。
“想来是以《万历新报》之法?”
他捋须分析说道。
“江南士绅难以对付,不单单是其盘根错节,更加是因为他们历代读书,读书人能撰书立言,能四处讲学,通过文书笼络其世人,裹挟民意。
自万历新报成立以来,这天下焕然一新,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殷正茂发出一阵感慨,他对于报纸带来的变化,乃是感同身受的。
特别是推行“一条鞭”的过程中,以往要费劲口舌,才能跟百姓们讲解清楚的政令,仅仅是通过说书先生们念诵报纸的过程,便会渐渐深入人心。
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可海瑞却不这么认为,他摇摇头说道。
“报纸一事对于民间治理确实卓有成效,可那是在北直隶,北直隶临近京城,有张同知和元辅先生二人之布控,加之能将讯息即刻送达,说书先生、茶馆等气息浓厚。”
二次入江南,海瑞对于此地还是有十足了解的。
“江南以宗族为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门大户,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宗族血脉观念。
如何是能够依靠着报纸解决的?”
“照着老夫来看!”海瑞花白胡须下头,双唇紧紧抿着,很是决绝地说道。“定然要以雷霆之力,将这些负隅顽抗之辈彻底扫除个干净!”
这些年来,他不断回顾在江南执政时候的利弊得失,其他人说他太过“刚猛”,可海瑞自己却一点都不这么觉得,反倒是觉得乃是太过于心慈手软了。
他从前还幻想着给江南士族一条和平共处的活路。
现在想起来,倒不如做得更绝一点,效仿太祖高皇帝,杀他个片甲不留,给这群人杀怕了,才有真正回转之余地!
“海宪台所言是有理的。”
张简修也不是笨蛋,其中结症他自然是知道的,这些天待在江南,也都有些接触和耳闻。
可他瞟了一眼却摇摇头说道。
“然而,在本佥事看来,却也有另一条路可走。”
“什么?”殷正茂好奇询问。
张简修伸出一根手指说道:“江南百姓是有怨言的,只要我们能将信息传达到各处,宣扬起新政之理,让他们明白看透。
最为重要的是,可以树立起一个耳熟能详之榜样,让百姓信任他爱戴他。
再通过说书先生、戏曲的形式宣扬开。
紧接着以期货市场为基,有百姓支持,有经济手段支持,自然便可迎刃而解。”
“说得轻巧。”海瑞冷笑着说道。“尔等去何处寻一个这般人物,怕不是戏文与神庙里头才能找到!”
可张简修没有言语,只是紧紧盯着海瑞,眼睛一眨不眨的样子。
“你看着老夫做甚?”海瑞被他盯着有些发毛,一甩衣袖撇过头去。
就在这一瞬间,他猛然间反应过来,转过头来颇有些愠怒地说道。
“张允修那臭小子!想拿老夫来做文章?!”
第256章 三代以下首推文帝!朕要无为而治!
“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
“好大圣,轻轻飞到柜上,爬在那柜脚之下,见有一条板缝儿”
“却说那道士连叫三声,人头不到.须臾,倒在尘埃。众人观看,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
乾清宫里头,张允修绘声绘色的,为万历皇帝讲解起这《西游记》来。
其实早在万历初年,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便已然是撰写完成了。
可历史上《西游记》真正传播开来,那要到万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
张允修显然不会傻傻的等世德堂本,《万历新报》想要传播到大明各地,脍炙人口的话本小说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现在日理万机,总不能成天在书斋里头写话本吧?
于是,专程派人去淮安府山阳等地寻访了吴承恩,将此话本给寻出来,近来已经连载到四十六回,不论是在京城内外,乃是北直隶南直隶,皆是火爆异常。
此话为师徒几人造访车迟国与三妖斗法的桥段,可谓是精彩至极。
万历皇帝小胖脸听得神采奕奕,忙是询问着说道。
“后头呢?后头呢?快快给朕说来!你这个张士元惯是会掉人胃口。”
张允修挠了挠头说道:“微臣忘了,这西游记内容丰富故事精彩,观看之时却是沉浸其中,回头要记起来却是困难。”
他倒不是记不住,只不过以皇帝这个性子,他若是继续说下去,怕不是要将所有故事听完才能够罢休。
“好你个张士元,平日里过目不忘,今日却这般作态。”
万历皇帝嘴上骂骂咧咧,却没有怎么动怒,挪了挪屁股说道。
“那话本精装版快出来没?朕还急着等看呢,让书坊里头催紧一些。”
“陛下放心吧。”张允修笑着说道。“全京城上上下下,如今都指着这《西游记》过活,我如何能够懈怠?
吴汝忠之手稿较为零乱,若想要装订成册出版,确实还需要些时日。”
“罢了罢了,朕先将就一番,寻其他话本看看。”
万历皇帝咂吧咂吧嘴,似乎是吃完什么美味意犹未尽的样子,想了想又紧紧皱眉询问说道。
“说起来,这车迟国的国王,怎么感觉那么熟悉?朕似乎在哪里见过?”
“啊~”
张允修脸上表情顿时是一僵。
他险些忘记了,万历时期的文人一个比一个敢写,车迟国这种映射嘉靖皇帝的桥段,都堂而皇之地写出来。
在外头确实是民不举官不纠,可到万历皇帝面前就不同了,这不无异于当着孙子的面骂爷爷嘛?
“陛下天资聪颖,一猜就准啊!”
内心有些慌,可张允修面上却是自然无比,发出一声感慨,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车迟国国王,正是映射那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啊~”
“宋徽宗?”万历皇帝的豆豆眉紧紧皱起来,似乎很不可置信的样子。
“正是!”张允修很是笃定地说道。“昔日那宋徽宗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并于全国建设神霄宫,供奉那‘长生大帝君’,甚至还将佛寺改为道观,将僧尼改称‘德士’,岂不是与这车迟国国王一模一样?”
“竟真是如此!”
万历皇帝想了想,竟还确实如对方说得那么回事,更加像是映射宋徽宗。
念及于此,他便放心了不少,同时也有那么一些庆幸了。
毕竟这话本,若真有映射爷爷嘉靖皇帝的成分,那他是禁还是不禁呢?
禁了还真是有那么一些舍不得。
万历皇帝心情好了许多,就不免谈及这宋徽宗来。
“朕昔日读史书,每每看到元祐更化之后,便觉得扼腕叹息。
然哲宗亲政后励精图治,以绍圣绍述恢复新政,国势有所起色。
其以强硬对外敌,颇有我汉家风骨,一扫宋时颓势,一路击败西夏,攻占青唐,乃是宋时不可多得之明君。
可惜哲宗去世太早,令那宋徽宗赵佶忝为天子,断送了北宋江山,实在是可悲可叹。”
万历皇帝自然是对这些历史信手捏来,对于那宋徽宗可以说是咬牙切齿。
张允修意外地看了一眼胖皇帝,面色显得有些古怪。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从前,那宋哲宗不也是冲龄即位,随后推行新政么?
倒是跟万历皇帝有些相似了,可惜这位胖皇帝,活得比宋哲宗长,手段和水平却与哲宗差距太多了。
当然,张允修面上还是要给万历皇帝一点“快乐教育”的鼓励,他笑着说道。
“陛下明鉴,昔日宋哲宗之遗憾,想来不会在我大明重蹈覆辙,今日之万历新政轰轰烈烈,想来已然是扭转颓势,大明将成就中兴之世!”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脸上便露出了笑容,抚摸着自己的小胖肚子说道。
“新政倒还是卓有成效的,昔日那些清流先生们,天天便教训朕要勤政要节约要自省。
可今朕看来,大错特错!”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