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80节
万历皇帝在书架间踱步,看向那史书的方向,发出一阵感叹。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唯有首推崇汉文帝,文帝以无为治天下,无为非是不作为,乃是少徭役少刑罚少干预。
这天下冥冥之中有其规律和道理,朕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要太多干涉,便可成中兴大道也!”
卧槽!
张允修瞪大了眼睛,差点以为胖皇帝身体里面换了人,这还是从前那个万历皇帝么?
不过想一想,倒也是情有可原。
万历皇帝自小受着儒家教育的强力管束,本身就存着逆反心理,再加上他本就是性子懒惰之人,“无为之治”的道理,恰好能让他的“懈怠”自圆其说。
最为关键的是,自从张允修、张居正父子出现之后,共同为大明朝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万历皇帝发现,他根本无需多加干涉,仅仅给予一定支持,这大明天下便蒸蒸日上了,百姓成日里也能称颂于他。
反之,信了清流士大夫那套,不单单国家没有恢复,反倒是越来越糜烂,自己这个皇帝甚至还要成天挨骂。
用脚趾头想一想也知道该怎么选了。
张允修脸上表情变了变,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竟然让万历皇帝提前“解锁”了放权。
他自然对此不吝啬溢美之词。
“陛下圣明至此,乃是社稷之福,天下黎民百姓之福也!”
万历皇帝不自然地摸摸下巴,颇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说。
“士元你也不必太过于吹捧于朕,朕这些日子来,算是学到了许多,天底下哪有人能够处处圣明,哪有人能够事事皆成?
若想要成事,正要如你那西山工坊还有仁民医馆一般,要的乃是群策群力,要的乃是知人善用也。”
他拍了拍张允修的肩膀,很是欢喜地说道。
“朕乃天子,知心好友并不太多,唯有你张士元一人,好赖你处处皆是体谅着朕,让朕能够信任于你。”
万历皇帝想了想,又很是肯定地说道。
“元辅与你,朕皆是信任的。”
第257章 陛下可忘了武宗旧事?
实际上,万历皇帝也不是个完全昏聩之人。
自冲龄践祚开始,他便是个勤勉好学之人,虽说天赋算不得突出,可在一群大明朝最顶尖的人才培养下,水平不能算得上差。
真正有问题的,乃是一直以来在万历皇帝身上的压抑和控制,让他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
久居深宫,不是与宫女太监做伴,便是读圣贤书,性情也变得十分孩子气。
算起来,今日万历皇帝这一番话,可谓是掏心掏肺了。
封建集权制度到了本朝,臣子若想要有谋逆之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更加显得张允修处处顾及皇家的法子,难能可贵。
远的不谈,近一点的高拱,就曾经仗着权势目中无人,张居正这些年来,手握权柄的手段,也令万历皇帝心有芥蒂。
可到了张允修这里,他是真正将万历皇帝看作一个人。
这一点对万历皇帝来说,尤为重要。
毕竟对于皇帝这种孤家寡人来说,最不想看到的便是昔日好友反目成仇了。
更不要说,张允修乃是个极为有趣之人,时常皆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奇玩意。
听完万历皇帝的一番话,张允修则是有些意外了,他颇为警惕地看了一眼皇帝,确定对方的取向很正常,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劣迹之后。
这才安心下来,颇有一种骗了纯情女孩的愧疚感。
毕竟一直以来,自己可是想夺了狗皇帝的鸟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说起来,这万历皇帝性子并不算坏。
只不过是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不适合罢了。
于性格上他重情重义,却也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容易受人引导和蛊惑。
于能力上,他更像是后世喜欢二次元喜欢漫画小说的宅男,有些懒惰有些贪财却也没什么大坏心眼。
可将这样一个人,架在大明皇帝这个位置上,那确实是大错特错,不仅仅,乃是大明朝的悲哀,也是他个人的悲哀。
而现在,张允修决心弥补这个悲哀。
将这话本小说给聊完,万历皇帝又重新回到了乾清宫的书案之前,他一看到堆积如山的奏疏便觉得头疼,从中专门抽出一份南直隶的奏疏,颇有些意外地说道。
“士元你将西山剧院的演员都派出去了?”
自从西山剧院成立之后,这伶人、俳优之类的名讳,便不经常被使用了,转而以演员这种更加尊重的称呼。
提到这个,张允修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
“陛下,西山剧院自肇始以来渐渐发扬光大,可单单在北直隶可不成,还是要出去看看走走,微臣决心在南直隶建立起一个分院来,今后南北相互交流,也能够成就一番佳话。”
万历皇帝却是很敏锐:“恐怕不会是这么简单吧?你还要借此推行新政和织造局?”
“顺便。”张允修强调着说道。“文艺工作和政治工作是不分家的,要让百姓们认同咱们的政策和做法,这让百姓喜闻乐见的政令,才能够传播下去。
如若不然,百姓们偏听偏信,却信了那些江南士绅的鬼话,那原本的善政,皆会变成恶政!”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从前推行新政,昔日海汝贤于江南整顿士族豪绅不正是如此,才困难重重么?”
万历皇帝脸色怪异地看向对方:“这便是你要编排海刚锋的理由?”
显然,他适才拿到的奏疏便是海瑞送来的,在里头小小的状告了一下,原因是张允修打算在江南,以“海瑞”为主角,编排一场“海青天斗恶绅”的戏剧,并且要传播到江南各地。
张允修笑着说道:“陛下,你仔细看看这信件里头的内容,海刚锋是否仅仅是发一些牢骚,并没有太过于反对。”
“嗯?”万历皇帝愣了一下,转头又将奏疏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却发现正如张允修所说,这海瑞并没有太过于抵触,信函内容里头大部分皆是讲述近来江南推行“借贷法”和“纺织机”的情况,以及控诉江南士族如何如何凶悍恶劣。
至于这被写入戏剧之中,仅仅是提一嘴,表示一下抗议的。
万历皇帝脸上有些不自然,他摸了摸下巴说道。
“其实.若海刚锋不太愿意,朕也可以代劳的。”
这等出风头的事情,万历皇帝可太喜欢了。
前些日子他便经常去西山微服私访,无他就是因为去西山,能够常常听到普通百姓在田间地头夸自己。
乔装打扮一番,看到不认识自己的百姓,当面夸赞,这种爽感是朝廷上大臣们拍马屁一万次也赶不上的。
从小被打压式教育的万历皇帝,很需要真正的认可。
可张允修却是脸色一僵,十分无语地说道。
“陛下,我等推举海刚锋为榜样,树立起其高大之形象,便是为了能够得到百姓之支持。
有了一个榜样,就像是树立起来一尊神像一般,便能够让江南百姓信任。
这纺织机可以推行,丝绸布匹自然是生产如流水,加上西山之产能,江南之困定然解也!”
他又提醒万历皇帝。
“可若以陛下为这榜样,不单单在江南难以行事,百姓也觉得天高皇帝远,天然便少了许多同理心。
最为关键的是,陛下争这点虚名做甚?
这榜样立起来,乃是不能有一点瑕疵的,乃是只有海瑞这等道德先生可以撑起来。
其他人若出了一点过错,给人抓住了把柄,那形象便由此崩塌了。”
万历皇帝脸上有些不太好意思,嘿嘿一笑说道。
“朕就这么一提,随口提上一嘴而已。”
实际上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最为在乎的还是银子,谁要阻挡他赚银子,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所以他背着手,很是决绝地说道。
“江南士族之患积弊已久,豪绅大族盘踞江南,与朝廷分庭抗礼,盘剥黎民百姓,已然是天怒人怨。
更不要说,咱们今后要开货殖之道,推新政之法,再开海禁,与西洋诸国货通有无,这江南士族便是不得不铲除之顽疾!”
张允修点点头说道:“陛下还请放心,江南士族不过是一群目光短浅之人,再有这期货市场之调控,加上期货市场的调控,想来已经有不少投机商人,朝着江南运送物资了,江南铁板一块,可大明又不是铁板一块.”
一说起这期货市场,万历皇帝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就黯淡了下去,无奈摇摇头说道。
“你那期货市场,真真是吃人的东西,朕也在里头输了几万两银子。”
张允修嘴角一抽,提醒着说道。
“陛下.这可是皇家的产业,户部在里头也有参股,您这是”
万历皇帝挠挠头:“朕这不是.休闲一下.偶尔放松放松”
张允修颇有些无语,可还是冷不丁提醒说道。
“还请陛下多多注意景阳宫一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很是小心,注意不触动万历皇帝脆弱敏感的小心灵。
可万历皇帝却满不在乎,颇有些烦躁的样子。
“怎么连你也这么说,朕知道了,景阳宫朕如何能够不上心,会去的会去的”
见其如此敷衍的模样,张允修不免再次加了一句话说道。
“陛下可忘了武宗旧事?”
这句话杀伤力颇为巨大,万历皇帝当即打了一个激灵,还没跟张允修聊两句,便匆匆说道。
“朕去景阳宫看看,皇嗣可万万不能出问题!”
第258章 期市诮公,茶肆新客
“成国公沉迷炒期货?”
西山千户所里头,张允修遇到了前来“告状”的朱应槐。
后者现在乃是西山剧院的实际管理者,早已不是昔日那个飞扬跋扈,成日流连茶馆青楼厮混的纨绔子弟了。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