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34节

  可你要问张居正后悔吗?他定然是不后悔的。

  没有什么征兆,张居正径直便走入了书房之中,远远便看到张允修奋笔疾书的模样。

  握笔的姿势也并非寻常毛笔的握法。

  越看越像是.离经叛道之徒

  这个孩子,越来越不像自己从前熟悉的幼子了。

  要说从前,他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荒唐,如今.

  张居正神色复杂,又端详了幼子侧脸一眼,终究缓缓来到书桌面前。

  却又看向书案上那些犹如狗爬一般,密密麻麻的字体拧在一起。

  感觉胸口顿时一闷。

  呼出一口气,再次忍住了。

  张居正没有说话,而是从一旁拿出张白纸,笔架中取一把羊毫笔。

  紧接着,他撩起自己的长袖,露出一双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颔下长须随着动作微微飘动。

  不一会儿,一排排工整的台阁体,便跃然纸上。

  张居正将幼子稿纸上原本的内容,完完整整的重新抄录了一遍。

  写着写着,他发现上头不对劲,为何都是医家的内容。

  逆子又开始研究医道了?

  就当张居正打算询问之时,却见张允修又将另外一张写好的稿纸递过来,脸上露出十分贱兮兮的表情。

  “爹爹,劳烦了。”

  张居正感觉喉咙处有什么东西堵住,上不去又下不来,可终究是接过了那张稿纸。

  就这样一来一回之间,张允修写完的稿纸,张居正立即为其抄录一遍,随后将其整整齐齐放在一旁。

  不知道的人看起来,只会赞誉一声“父慈子孝”“书香门第”,可若真有人进入到书房之中,才能够感受到二人一言不发的恐怖气氛。

  终于,张居正似乎是抄累了,他瞥了一眼幼子手上的狼毫笔,莫名其妙说了一句。

  “也怪为父,疏于对你的管教,浪费了这一把上好的狼毫笔,你这些字,简直是”

  张居正没有说完,可张允修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朝堂上的官员,惯是喜欢打机锋,张居正自然是其中出神入化一般的人物。

  张允修用牡痔都能想明白,张居正这是在借笔讽刺自己,空有一身才能,却不事正途。

  然而,张允修不打算接招,你只要接话,便会陷入到无耻大儒的辩机之中。

  所有,他选择直接了当。

  “那魏允贞死了嘛?”

  张居正皱了皱眉头,很难受的样子,有些憋得慌。

  最后用一句话继续教导说道。

  “礼记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你也该明白,任何事情逼得太紧不妥,放得太松也不妥,唯有中庸才是正道。”

  张允修不是听不明白,就是不愿意听教导,他只注意到一点。

  太紧不妥?

  我却觉得紧点好啊!

  心里面皮一下,很开心。

  可面上还要对张居正询问说道:“无罪释放?”

  张居正这才肯回答:“杖二十,革职为民。”

  点了点头,张允修当即悟到了老爹的意思。

  “打了个半死,然后赶回老家了?”

  张居正不语,算是默认了。

  这个“杖二十”和今日朝堂上的“廷杖”,显然是不太相同了。

  后者乃是让魏允贞死,前者则是要让他生不如死,不过总归是留了他一条命。

  张允修呼出一口气说道:“看起来朝臣们还是跟陛下妥协了。”

  显然,朝臣心里头还是清楚的,这《议改土归流》的文章一出,报纸不想开下去也能开下去了。

  那《万历新报》已然印发全京城,不日便会传遍大江南北,这是挡不住的。

  届时,天下芸芸学子都能学到此文,朝廷想要采用《议改土归流》,就很难去否认《万历新报》的价值。

  加之报纸深受百姓喜欢。

  皇帝喜欢、百姓喜欢、读书人喜欢,便连首辅张居正也态度暧昧,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再反对有什么用呢?

  若是再一味逼迫,激怒了小皇帝,不仅魏允贞会失去性命,恐怕又得搭上几名御史言官。

  嘴上主义,心中生意,清流们可太懂妥协的艺术了。

  与其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顺水推舟,假装保住魏允贞一条性命,在士林那边也有交待。

  至于报纸和话本小说的存在?定然是今后再徐徐图之。

  想了想张允修不免感慨:“朝堂诸公还真是老奸巨猾。”

  论审时度势,论攻心,若不是开挂,他还真没资格跟这些人斗。

  见张允修还是吊儿郎当的样子。

  张居正冷脸教训说道。

  “你取了个巧,若非陛下袒护,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便连为父也保不了你。”

  张允修摇摇头说道:“爹爹不明白么?这便是孩儿想要达到的,我若想让陛下信任于我,单单靠些情谊,靠一些小说话本是无用的。

  价值和需求能够构建信任,而陛下的需求,便是要一个孤臣!

  想做孤臣,便只能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

  张居正眯起了眼睛,眼神越发冷冽起来,原先压抑的怒气,终是要爆发。

  他怒气上涌。

  “可你不该当朝殴打朝廷命官,辱骂朝堂百官,你可知此举有何等下场?!”

  毫无分寸,这便是张居正对于幼子白日行径的评价。

  一个毫无官场经验的少年人,贸然参与到官场的争端之中,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不仅仅是他自己找死,便连他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张允修则目光炯炯:“孤臣,便是要为君分忧,我今日不打魏允贞,不羞辱朝堂诸公,如何能够获取陛下之信任?”

  张居正毫不留情:“尔安敢认定,陛下定然会袒护于你?若非我在这朝堂还有三分薄面,你今日乃抄家灭族之举!”

  皇帝跟我串通好的,怎么不会袒护我?

  张允修在心中腹诽。

  可话说回来,要是没有个好爹,没有张居正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单单赌皇帝的袒护,他还真不敢干这些事情。

  可张允修有另外的想法,论起祸及家人,我这算哪跟哪?

  他对上老爹的眼神说道。

  “爹爹行新政,树敌无数,可曾想过家中上上下下几十余口人?可曾想过高堂老母?可曾想过我这个幼子的安危?”

  这三句灵魂拷问,可谓是诛心。

  张居正身子颤了一下,愤怒爆发:“尔安敢与我如此说话!”

  从前的张允修,哪里敢这样与自己说话?

  “爹爹还要执迷不悟么!”张允修丝毫不肯退让。“你修身求己,呕心沥血,能够支撑起这大明王朝,能够推行下去新政,可你终有力竭的那一天,届时便是我张家家破人亡之时!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之理,难道还要儿子教你吗?天下岂有一人推行之吏法可长久乎?”

  天下岂有一人推行之吏法可长久乎?

  这句话不断在张居正的脑海中回荡,也击中了他的一个软肋,一个一直以来不愿意触碰的问题。

  可这些问题,竟然是从幼子口里说出的?

  张居正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觉得幼子身上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隐藏着什么秘密。

  近日来的总总,绝非是读《传习录》可以解释的。

  他想到了上次,张允修顶撞自己的话语,尚且还未清算。

  比起从前,今日张允修无疑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骂,甚至连朝堂上的言官,都不敢这般放肆。

  张居正胸膛起伏,愤怒之余,也意识到一些不对劲。

  从前,幼子虽然荒唐了些,可从来不会如此顶撞自己.

  正当张居正思考之时。

  张允修又无奈摇摇头说道:“爹爹,你已然是取死之道,届时不论是新政还是你努力的一切,都将化作幻梦泡影!你又何必执迷不悟呢?”

  此言一出,张居正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一般,面如寒霜,从胸中发出冷冽且带着确定的声音。

  “尔非张士元!”

  注1:“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出自《孟子离娄上》

第30章 我的好孩子

  “尔非张士元!”

  “???”

  张允修原本自信满满的表情,顿时在这句话之下,差点分崩离析。

首节 上一节 34/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